人物簡介
【介紹】: 春秋時齊國大夫。少與管仲友善,管仲家貧母老,叔牙常資助之,成莫逆之交。齊襄公時,叔牙為公子小白傅。后因齊亂,隨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及襄公被殺,糾與小白爭奪君位,管仲襲小白歸路,射中小白帶鉤,小白佯死,得先回國即位,即齊桓公?;腹问逖罏樵?,推辭不就,力勸桓公釋管仲之囚,使代己位,而以身下之?;腹珡闹?/blockquote>全上古三代文·卷七叔名叔牙,姒姓之后,鮑敬叔之子。事齊桓公為大夫。
人物簡介
【介紹】: 周時宋國人。鮑蘇妻。鮑蘇出仕衛(wèi)國三年,而娶外妻。蘇妻得知后愈益孝養(yǎng)婆婆,對外妻毫無妒意。妯娌勸其離走,不聽。宋公聞之,表彰于閭里,號曰女宗。
人物簡介
【生卒】:?—前589 【介紹】: 春秋時宋國國君,名鮑。昭公弟。宋文公二年,宋武、穆之族奉昭公之子及文公弟司城須作亂,文公殺須及昭公子,并使戴、莊、桓之族攻武氏,逐出武、穆之族。十六年,大夫華元殺楚使,楚莊王出兵圍宋,歷時九月。在位二十二年。
人物簡介
【介紹】: 春秋時齊國人。鮑叔牙曾孫。齊靈公時大夫。慶克通于齊靈公之母聲孟子,與孟子蒙衣乘輦而入于閎。牽見而告諸國武子。武子責慶克,慶克告孟子,孟子怒,讒于靈公,遂刖鮑牽??鬃右詾轷U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wèi)其足。牽謚莊子。
人物簡介
【介紹】: 西漢人。楚漢戰(zhàn)爭時,劉邦與項羽相距于京、索間。劉邦數(shù)使人慰勞丞相蕭何,生向何建議遣子孫能勝兵者悉至軍所,以解劉邦之疑。何從之,劉邦果大悅。
人物簡介
【生卒】:?—3 【介紹】: 西漢渤海高城人,字子都。好學明經(jīng)。哀帝初,兩度為諫大夫。時外戚丁、傅多貴寵,董賢得幸,遂上書切諫,并抨擊時政,指出“水旱為災”,“縣官重責更賦租稅”,“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民有七死而無一生”。后任司隸。因得罪丞相孔光,乃減死一等,髡鉗,徙上黨。平帝時,王莽秉政,宣被陷下獄自殺。全漢文·卷五十
宣字子都,勃海高城人。為縣鄉(xiāng)嗇夫,守束州丞。后為都尉太守功曹,舉孝廉為郎,病去官,復為州從事,入為議郎,又以病去。哀帝初為諫大夫,遷豫州牧,免。復征為諫大夫,拜司隸,以罪髡鉗,徙上黨。平帝初系獄,自殺。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上黨屯留人,字君長。習歐陽《尚書》。初為郡功曹,劉玄時官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光武即位,拜諫議大夫,以功封關內侯,為司隸校尉。以事劾帝叔父趙王劉良,朝廷肅然。出為東海相,終兗州牧。全后漢文·卷十七
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司隸校尉鮑宣子。為郡功曹。莽時舉秀才,不應。更始二年,征再遷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持節(jié)安集河東并州朔部,封中陽侯。更始敗歿,為發(fā)喪。罷兵來降,拜諫議大夫,出為魯郡太守,封關內侯,遷揚州牧。母憂去官。建武十一年,征為司錄校尉。十五年,遷東海相,拜兗州牧,卒官。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初九江人。與丁鴻同事桓榮,甚相友善。鴻為讓爵于弟而出亡,駿責鴻不當絕父之基,乃還就國。駿又上書言鴻經(jīng)學至行,明帝賢之。全后漢文·卷二十九
駿,九江人。師事桓榮。
人物簡介
【生卒】:?—81 【介紹】: 東漢上黨屯留人,字文泉。鮑永子。守高都長,遷泚陽長,有治績。光武時拜司隸校尉,奉法守正。后拜汝南太守,興修水利,溉田倍多,民以殷富。章帝時官至太尉。全后漢文·卷十七
昱,字文淵,永子。建武初,試守高都長。后為Г陽長。再遷,中元初,拜司隸校尉。永平中。坐事免。后拜汝南太守。一年,代王敏為司徒。建初四年,代牟融為太尉。六年卒,年七十余。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上黨屯留人。鮑昱子。累官南陽太守。時歲多荒災,唯南陽豐穰。又修郡學,行禮樂,會諸儒,吏民愛悅。后拜大司農(nóng),卒官。全后漢文·卷十七
德,昱子。永元初為黃門侍郎,出為南陽太守,征拜大司農(nóng)。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泰山平陽人,字允誠。任騎都尉。靈帝崩,董卓將兵至,信說袁紹襲之,不從,乃引兵還鄉(xiāng)里。旋為濟北相,與紹等共討卓。后為黃巾軍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