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9詞典 1分類詞匯 148
《漢語大詞典》:遺翰(遺翰)
前人遺留下來的詩文。 三國 魏 曹植 《柳頌》序:“故著斯文,表之遺翰,遂因辭勢(shì),以譏當(dāng)世之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 李陵 、 班婕妤 ,見疑於后代也。” 明 姚士磷 《見只編》卷上:“以謂翠華不見,賴遺翰之尚存;芳藻言凋,庶先標(biāo)之可赴耳?!?姚華 《曲海一勺·明詩》:“觀 金 人遺翰,載在《中州樂府》者,猶嗣前徽?!?/div>
《國語辭典》:遺光(遺光)  拼音:yí guāng
1.散發(fā)光彩?!段倪x。張衡。思玄賦》:「離朱唇而微笑兮,顏的礫以遺光。」《文選。曹植。七啟》:「金華之舄,動(dòng)趾遺光。」
2.遺留的恩惠。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沔水注》:「聽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div>
《國語辭典》:馀韻(餘韻)  拼音:yú yùn
遺留的風(fēng)韻。宋。歐陽修硯山亭記〉:「止于流風(fēng)馀韻,藹然被于江漢之間者,至今人猶思之。」
《漢語大詞典》:遺典(遺典)
(1).指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制度。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感《四牡》之遺典,思飲至之舊章。” 唐 柳宗元 《時(shí)令論上》:“其餘郊廟百祀,亦古之遺典,不可以廢。” 宋 蘇軾 《問魯猶三望》:“且夫 魯 雖不郊,而猶有三望者存焉,此夫子之所以存 周 之遺典也?!?br />(2).謂遺闕或違背典章制度。 元 范梈 《四月十六日指東華門奉迎香輿》詩:“百王盛祀無遺典,萬乘深居有至情?!?/div>
《漢語大詞典》:筑底(築底)
猶徹底。謂無所遺留。 宋 陳郁 藏一話腴:“今之登顯仕者,其取媚貴要,則有郊勞,有祖送,水陸具陳,聲妓交集……至于禮士友,待親朋,則不過具草酌煩蓐食而已,曰真率也,曰亡具也,曰公帑筑底也,曰廚傳蕭條也。” 元 方回 《乙未歲除》詩:“盍簪列炬渾如夢(mèng),不似今年筑底窮?!?/div>
《漢語大詞典》:遺說(遺説)
(1).前人遺留下來的學(xué)說、見解等。 宋 蘇轍 《和子瞻監(jiān)試舉人》:“傳家足墳史,遺説本精約?!?元 劉因 《〈莊周夢(mèng)蝶圖〉序》:“雖然, 周 已矣,其遺説,亦其夢(mèng)中之一栩栩也?!?清 惲敬 《二集目錄》:“后進(jìn)之士竊圣人遺説,規(guī)而畫之,睇而斵之,於是經(jīng)義與文集并為一物?!?br />(2).指前人遺漏而未曾闡述過的見解。 宋 鄭友賢 《〈孫子十家注遺說〉序》:“頃因餘暇,撫 武 之微旨,而出於十家之不解者,略有數(shù)十事,託或者之問,具其應(yīng)答之義,名曰《十註遺説》。”
《國語辭典》:遺傳(遺傳)  拼音:yí chuán
heredity
經(jīng)由基因傳遞使后代延續(xù)親代特徵(如容貌、先天性疾病等)的現(xiàn)象。
《國語辭典》:祖遺(祖遺)  拼音:zǔ yí
祖先遺留?!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鸽m比不得在先老輩手里的寬裕,也還有祖遺幾處房莊?!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改銈兏魅司浅隽舜X坐船的,況且這船也就是你們祖遺的公司產(chǎn)業(yè)?!?/div>
分類:祖先遺留
《漢語大詞典》:遺記(遺記)
先前遺留下來的書籍或記載。《孔子家語·本性》:“ 孔子 生於衰 周 ,先王典籍,錯(cuò)亂無紀(jì),而乃論百家之遺記,考正其義。”晉書·律歷志上:“及 秦始皇 焚書蕩覆,典策缺亡,諸子璅言時(shí)有遺記?!?唐 張讀 宣室志卷七:“如是而辯,果得道者之遺記也?!?/div>
《漢語大詞典》:余留(餘留)
殘存,遺留。 茅盾 《水藻行》二:“可是他這樣做,并不為了那余留下的羊騷氣--他倒是喜歡那淡薄的羊騷氣的,而是為了那種陰濕泥地上常有的腐濁的霉氣?!?/div>
分類:殘存遺留
《國語辭典》:守業(yè)(守業(yè))  拼音:shǒu yè
守住前人所創(chuàng)立的基業(yè)?!蹲髠?。昭公二十八年》:「謂知徐吾、趙朝、韓固、魏戊,馀子之不失職,能守業(yè)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末緒(末緒)
謂前人遺留的功業(yè)。 晉 陸機(jī) 《贈(zèng)弟士龍》詩:“昔予翼考,惟斯伊撫。今予小子,繆尋末緒?!?晉 陸機(jī) 《吊魏武帝文》:“接皇 漢 之末緒,值王途之多違。”
《漢語大詞典》:遺憂(遺憂)
(1).謂留下憂慮。史記·韓長孺列傳:“帝心乃解,而免冠謝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為太后遺憂?!?元 劉元 《丞相史天澤贈(zèng)謚制》:“方就佚于遵罍,復(fù)遺憂于邊閫?!?br />(2).指遺留后世的憂患。《晉書·劉頌傳》:“愿陛下善當(dāng)今之政,樹不拔之勢(shì),則天下無遺憂矣?!?br />(3).忘憂;去憂。三國志·蜀志·許靖傳“文多故不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樂酒酣讌,高談大噱,亦足遺憂而忘老?!?span id="f7lzf5z" class="book">《宋書·周朗傳》:“捐慕遺憂,夷毀銷譽(yù)?!?/div>
《國語辭典》:遺毒(遺毒)  拼音:yí dú
過去所留下的毒害?!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钙溥z毒馀烈,至今未滅?!?/div>
《漢語大詞典》:滯才(滯才)
遺留未選的人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yù):“ 裴楷 清通, 王戎 簡要,后二十年,此二賢當(dāng)為吏部尚書,冀爾時(shí)天下無滯才?!?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制科:“ 玄宗 御極,特加精選,下無滯才。”
分類:遺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