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21,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竹罄南山
公車上書
對牛彈琴
罄竹難書
磬筆難書
交淺言深
《漢語大詞典》:竹罄南山
漢書·公孫賀傳:“ 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 斜谷 之木不足為我械?!北狙允露朔倍?,書不勝書,后常以“竹罄南山”謂人罪惡極多,書寫不盡。 清 感惺 《斷頭臺·受讞》:“到此是 森羅殿 上無私款,鏡臺前明照膽,要把君孽案重重徹里翻,竹罄 南山 ?!?/div>
《漢語大詞典》:公車上書(公車上書)
(1). 漢 制,吏民上書言事,均由公車令接待。上書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史記·滑稽列傳:“ 朔 初入 長安 ,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br />(2).指 清 末一歷史事件。公元1895年( 清 光緒 二一年)4月, 清 政府在 中 日 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派 李鴻章 赴 日 簽訂不平等的《馬關(guān)條約》,引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是年, 康有為 在京會試,他號召各省舉人一千三百余人聯(lián)名上萬言書,提出拒簽和約、遷都抗戰(zhàn)、變法圖強三項主張,震撼全國。史稱“公車上書”。 吳玉章 《從甲午戰(zhàn)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一:“當(dāng)時正在 北京 會試的各省舉子也紛紛集會、請愿, 康有為 即曾聯(lián)絡(luò)其中的一千馀人,舉行了著名的‘公車上書’,要求拒和遷都,變法圖強?!?/div>
《國語辭典》:對牛彈琴(對牛彈琴)  拼音:duì niú tán qín
相傳古人公明儀曾為牛彈琴,但牛依然低頭而食,聽而不聞,因為人類的音樂,對牛而言并不適合。典出漢。牟融〈理惑論〉。后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或講話不看對象?!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嘶兀骸刚f起天地二字,只當(dāng)是耳邊風(fēng);說到關(guān)帝、城隍、直山圣母,都是當(dāng)對牛彈琴的一般?!埂剁R花緣》第九○回:「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狠好,咱們一總再算帳?!?/div>
《國語辭典》:罄竹難書(罄竹難書)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也難以寫盡。語或本于《呂氏春秋。季夏紀(jì)。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shù),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后漢書。卷六十六。公孫賀傳》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怪f。至《舊唐書。卷五十三。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购笏煊皿乐耠y書比喻罪狀之多,難以寫盡。
《漢語大詞典》:磬筆難書(磬筆難書)
極言事實多,即使用完筆也難寫全。磬,通“ 罄 ”。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四:“他們在分發(fā)到戰(zhàn)區(qū)以后,所經(jīng)歷的各種艱難痛苦,那真是磬筆難書?!表啵槐咀鳌?罄 ”。
《國語辭典》:交淺言深(交淺言深)  拼音:jiāo qiǎn yán shēn
語本《戰(zhàn)國策。趙策四》:「交淺而言深,是亂也?!贡扔髋c相交不深的人談親密的話。指人說話不得體。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交淺言深,君子所戒?!埂队駤衫妗返谝凰幕兀骸感〉苡幸谎韵鄦枺豢纸粶\言深,不敢啟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