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36,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良守
良儔
良師
良匠
良冶
良常
三良
精良
材良
前良
良計(jì)
選良
良賈
良愿
良言
《漢語大詞典》:良守
賢能的州郡長(zhǎng)官。 晉 傅咸 《贈(zèng)建平太守李叔龍》詩:“弘道興化,實(shí)在良守?!?span id="d6t9ntc" class="book">《晉書·諸葛恢傳》:“今之 會(huì)稽 ,昔之 關(guān)中 ,足食足兵,在於良守?!?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三:“昔者賢牧分 陜 ,良守共治,下邑必樹其風(fēng),一鄉(xiāng)可以為績(jī)?!?/div>
《國語辭典》:良儔(良儔)  拼音:liáng chóu
良友、好友。晉。趙至與嵇茂齊書〉:「良儔交其左,聲名馳其右?!箷x。盧諶贈(zèng)崔溫詩〉:「良儔不獲偕,舒情將焉訴?!?/div>
分類:好友
《國語辭典》:良師(良師)  拼音:liáng shī
優(yōu)良的教師?!妒酚?。卷五八。梁孝王世家》:「故諸侯王當(dāng)為置良師傅相,忠言之士,如汲黯、韓長(zhǎng)孺等,敢直言極諫,安得有患害!」宋。李光〈答符秀才書〉:「吾子有志于問學(xué),況已得良師,異時(shí)當(dāng)卓然有立于世。」
《國語辭典》:良師益友(良師益友)  拼音:liáng shī yì yǒu
稱美才德出眾,可兼為師友的人。亦用于比喻有助于學(xué)習(xí)的事物。如:「學(xué)長(zhǎng)品學(xué)兼優(yōu)又樂于助人,在學(xué)校是我的良師益友?!埂敢槐竞玫霓o典,是學(xué)習(xí)語文的良師益友?!?/div>
《國語辭典》:良匠  拼音:liáng jiàng
優(yōu)秀的工匠。《三國演義》第八回:「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頂,使人密送呂布?!?/div>
《國語辭典》:良冶  拼音:liáng yě
善于冶金鑄鐵的人?!抖Y記。學(xué)記》:「良冶之子,必學(xué)為裘。」南朝梁。簡(jiǎn)文帝 求寧國臨城二公入學(xué)表:「臣聞?wù)氨司児?,既次良冶,相諸筍玉,猶符他山。」
《漢語大詞典》:良常
山名。在今 江蘇省 句容縣 。原為 句曲山 的一部分。 秦始皇 三十一年登 句曲山 北陲,會(huì)群官,嘆曰:“巡狩之樂,莫過于山海。自今已往,良為常也?!庇谑歉姆Q 句曲山 北陲為 良常山 。見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卷十一。 唐 陸龜蒙 《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之三:“ 良常 應(yīng)不動(dòng)移文,金醴從酸亦自醺?!?清 趙翼 《寄懷杜閣》詩:“深壑透 宛委 ,浮嵐接 良常 。”
《漢語大詞典》:三良
(1).三賢臣。指 秦穆公 時(shí)的 奄息 、 仲行 、 鍼虎 。詩·秦風(fēng)·黃鳥序:“黃鳥,哀三良也。國人刺 穆公 以人從死,而作是詩也?!?毛 傳:“三良,三善臣也。謂 奄息 、 仲行 、 鍼虎 也?!?span id="t9sdzv8" class="book">《史記·蒙恬列傳》:“昔者 秦穆公 殺三良而死,罪 百里奚 而非其罪也,故立號(hào)曰‘繆’?!?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昔三良殉 秦 ,百夫莫贖?!?宋 蘇轍 《和子瞻鳳翔八觀·秦穆公墓》詩:“三良百夫特,豈為無益死?”
(2).三賢臣。指 春秋 時(shí) 鄭國 的 叔詹 、 堵叔 、 師叔 。左傳·僖公七年:“ 鄭 有 叔詹 、 堵叔 、 師叔 三良為政,未可間也?!?br />(3).三賢臣。指 晉 時(shí)的 王導(dǎo) 、 郄鑒 、 庾亮 。晉書·陸玩?zhèn)?/a>》:“尋而 王導(dǎo) 、 郄鑒 、 庾亮 相繼而薨,朝野咸以為三良既沒,國家殄瘁。以 玩 有德望,乃遷侍中、司空,給羽林四十人?!?/div>
《國語辭典》:精良  拼音:jīng liáng
專精完美?!妒酚?。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即嘗已為人治,診病決死生,有驗(yàn),精良?!埂度龂尽>矶?。魏書。胡質(zhì)傳》:「規(guī)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綜事過之?!?/div>
《漢語大詞典》:材良
猶天資,良能。 宋 王安石 《答陳柅書》:“自度尚不足與庸人為師,況如足下之材良俊明,安能一有所補(bǔ)邪?”
分類:天資
《漢語大詞典》:前良
猶前賢。 漢 張衡 《思玄賦》:“尚前良之遺風(fēng)兮,恫后辰而無及?!?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掛服捐駒,前良取則?!?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好事者紀(jì)其姓名,自 神龍 以來迄於茲日,名曰《進(jìn)士登科記》,亦所以昭示前良,發(fā)起后進(jìn)也?!?/div>
分類:前賢
《漢語大詞典》:良計(jì)(良計(jì))
(1).善策,妙計(jì)。三國志·魏志·曹仁傳:“今頓兵堅(jiān)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虜,非良計(jì)也?!?span id="lmws4rl" class="book">《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斷曹國舅公案?jìng)鳌?/span>:“萬事看我老身面,生條良計(jì)救他人?!?br />(2).善謀。新唐書·蘇安恒傳:“且 梁 、 河內(nèi) 、 建昌 諸王,以親得封,恐萬歲后不能良計(jì),宜退就公侯,任以閑簡(jiǎn)?!?/div>
《漢語大詞典》:選良(選良)
(1).選擇優(yōu)秀的人才。司馬法·用眾:“選良次兵,是為益人之強(qiáng)。”
(2).指挑選出來的優(yōu)秀人才。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xù)集·關(guān)于文藝的不朽性》:“再進(jìn)一步便是自己的民族性的優(yōu)越,本民族是天帝的選良,是神明的胄裔?!?/div>
《漢語大詞典》:良賈(良賈)
善于經(jīng)營(yíng)的商人。荀子·修身:“良農(nóng)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閲不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清 張惠言 《與左仲甫書》:“夫用人之道,若良賈之息物然。陸而資舟,水而資車,故時(shí)用物而不匱?!?/div>
《漢語大詞典》:良愿(良願(yuàn))
猶宿愿。 晉 陸云 《贈(zèng)顧彥先》詩之三:“邂逅相遇,良愿乃從?!?唐 錢起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詩:“再命果良愿,幾年勤説詩?!?唐 溫庭筠 《正見寺曉別生公》詩:“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div>
分類:宿愿
《國語辭典》:良言  拼音:liáng yán
善言,有益于人的話?!冻蹩膛陌阁@奇》卷六:「一句良言須聽取,婦人不可出閨房。」《金瓶梅》卷五:「我西門慶一時(shí)昏昧,不聽你之良言,辜負(fù)你之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