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晉新興云中人,字玄良。少敦學行。晉武帝咸寧中為博士。性剛直,嫉惡如仇,議何曾、賈充謚號,擬何為“謬丑”,賈為“荒”,雖不用而聞者懼焉。與劉暾同議齊王司馬攸事,忤旨,除名。尋復起為博士。卒官。
全晉文·卷七十九
秀字玄良,新興云中人。魏驍騎將軍朗子。咸寧中為博士。太康中,以議齊王攸事除名,尋復為博士。
芮良 朝代:孫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三國吳丹陽人,字文鸞。芮玄兄。從孫策平定江東,為會稽東部都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晉魏郡內(nèi)黃人,字弘武。本名良。其先世在漢曾任黎陽騎都督。后累世為牙門將。石勒破陳午時獲瞻,年才十二,命石虎撫作養(yǎng)子。長,有勇力,驍猛善戰(zhàn),以功累遷為左積射將軍,封西華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晉蜀郡成都人,字文淑。少知名。治《春秋》三傳,貫通五經(jīng)。為州從事。除霸城令、始平太守,有政聲。轉(zhuǎn)秦國內(nèi)史,以公干英特征為黃門侍郎,累遷散騎常侍、大長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十六國時前秦略陽人,字子良。仕前秦主苻堅為給事黃門侍郎,與王猛、薛贊等共掌機密,并稱有王佐之才。屢獻策,官至右仆射。建元末,苻堅為西燕慕容沖所逼,長安失守,翼與薛贊等奔后秦姚萇,萇以為太常。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此云時稱。西域人。氣剛大。無嗜好。善誦阿毗曇。該通群經(jīng)。而專以禪觀法授人。元嘉元年。至建鄴。為大祖文皇所敬。依止鐘山道林精舍。沙門寶公崇其禪法。譯藥王藥上觀無量壽佛經(jīng)。僧含筆受。以此二經(jīng)。為轉(zhuǎn)障秘術(shù)。凈土密因。故沈吟研味。興于嘆詠。平昌孟顗出守會稽。要之不去。后移止江陵。十九年入蜀弘道。俄還江陵而卒。壽六十有二。
高僧傳·卷第三 譯經(jīng)下
畺良耶舍。此云時稱。西域人。性剛直寡嗜欲。善誦阿毗曇博涉律部。其馀諸經(jīng)多所該綜。雖三藏兼明而以禪門專業(yè)。每一游觀或七日不起。常以三昧正受傳化諸國。以元嘉之初遠冒沙河萃于京邑。太祖文皇深加嘆異。初止鐘山道林精舍。沙門寶志崇其禪法。沙門僧含請譯藥王藥上觀及無量壽觀。含即筆受。以此二經(jīng)是轉(zhuǎn)障之秘術(shù)凈土之洪因故沈吟嗟味流通宋國。平昌孟顗承風欽敬。資給豐厚。顗出守會稽固請不去。后移憩江陵。元嘉十九年西游岷蜀。處處弘道禪學成群。后還卒于江陵。春秋六十矣。時又有天竺沙門僧伽達多僧伽羅多等。并禪學深明。來游宋境。達多嘗在山中坐禪。日時將迫。念欲虛齋。乃有群鳥銜果飛來授之。達多思惟。獼猴奉蜜佛亦受而食之。今飛鳥授食何為不可。于是受而進之。元嘉十八年夏受臨川康王請。于廣陵結(jié)居。后終于建業(yè)。僧伽羅多。此云眾濟。以宋景平之末來至京師。乞食人間宴坐林下。養(yǎng)素幽閑不涉當世。以元嘉十年卜居鐘阜之陽。剪棘開榛造立精舍。即宋熙寺是也。
拓跋良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皇族,鮮卑族。明元帝孫。樂安王拓跋范子。初太武帝未有子,撫養(yǎng)之。長,壯勇多知,常參與軍國大計。文成帝時襲王爵,拜長安鎮(zhèn)都大將,雍州刺史。卒謚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齊吳興武康人,字彥璋。沈璞之子。少有干才,初仕宋為主簿,歷臨首、馀杭令,除駕部郎,補烏程令,甚著政績。以吏能累遷少府卿。入齊,高帝以山陰縣民多難治,欲分為兩縣。蕭頤(武帝)以為用不得人,薦其帶山陰令,政聲大著。后為西陽王冠軍長史、廣陵太守。世稱良吏。
全齊文·卷十四
憲字彥章,金紫光祿大夫演之從子,泰始中為駕部郎,補烏程令,入齊,累遷少府卿、左軍、武陵王會稽司馬、兼山陰令,永明中,為晉安王后軍長史、廣陵太守、西陽王冠軍長史,太守如故,后除散騎常侍,未拜,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6—466 【介紹】: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孝良。孝武帝第六子。封尋陽王,累遷會稽太守。明帝時為撫軍,長史孔覬不受命,舉兵反,以應劉子勛。子勛自立稱帝,進為車騎將軍,兵敗被囚,貶松滋縣侯,尋被殺。
全宋文·卷十四
子房字孝良,孝武第六子,大明四年封尋陽王,歷會稽太守,貶為松滋侯。
公孫良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燕郡廣陽人,字遵伯。公孫軌孫。聰明好學,為尚書左丞。雅有干用,為孝文帝所知遇。推爵讓其弟衡,以別功,賜爵昌平子。
杜慶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人,字公良。善鐘律。絲竹八音,靡所不能。任大樂令協(xié)律都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60—494 【介紹】: 南朝齊南蘭陵人,字云英。齊武帝子。初仕宋為寧朔將軍。入齊,封竟陵郡王。武帝時歷司徒、侍中、揚州刺史、中書監(jiān)。郁林王即位,進位太傅??制鋳Z帝位,雖加殊禮而深忌之,不久病死。曾啟陳請原除逋租,寬刑息役。居雞籠山西邸,延攬學士,抄《五經(jīng)》、百家,撰《四部要略》。篤信佛教,數(shù)于邸園營齋戒,大集朝臣眾僧。主神不滅說,與范縝論辯。今存《南齊竟陵王集》輯本。
全齊文·卷七
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升明中授寧朔將軍,歷邵陵王左軍參軍。轉(zhuǎn)主簿、安南記室參軍。遷安南長史,再遷輔國將軍、會稽太守。高帝受禪,封聞喜縣公。尋為征虜將軍、丹陽尹。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歷鎮(zhèn)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徙侍中、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入為護軍將軍、兼司徒,進號車騎將軍,正位司從徒,領(lǐng)尚書令,徙揚州刺史,加中書監(jiān)。郁林王即位,進太傅,督南徐州。死謚文宣王。有集四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504 【介紹】: 北魏代人,字智君。鮮卑族。陸琇弟。年十五為中書學生,拜侍御中散,歷遷給事黃門侍郎。在樞要十余年,以忠厚見稱。孝文帝改制時,令其私喻國戚,無疏遠之意。出除正平太守,在郡七年,號為良吏。宣武帝景明二年,咸陽王元禧謀反,兄琇被陷死于獄,訴兄冤不已。正始初,復琇官爵。未幾卒。謚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5—535 【介紹】: 東魏河東聞喜人,字元賓。裴延俊從祖弟。北魏宣武帝時累遷尚書考功郎中。后兼尚書左丞,為西北道行臺,入汾州鎮(zhèn)壓吐京胡起兵,為汾州刺史,加輔國將軍。節(jié)閔帝時,除征東將軍,尋轉(zhuǎn)衛(wèi)將軍。出帝末,為汲郡太守。東魏孝靜帝初,任衛(wèi)大將軍、太府卿。卒謚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廣漢郪縣人,字孝緒。父為人所害,時年九歲,日夜號泣,志在復仇。后投州將陳顯達,白日手刃其仇,自縛歸罪,州將義而釋之。梁武帝天監(jiān)中,為東莞太守,母死,每慟,嘔血數(shù)升。后為巴郡太守,時稱良吏。累遷衛(wèi)尉,封安陸縣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