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836
典故
58
詞典
473
佛典
12
其它
1293
共1836,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馀良
粗良
醇良
壽良
良比
良罟
良竹
良綏
良蜩
良哲
閑良
致良知
吐良
張良椎
張學(xué)良
《韻府拾遺 陽韻》:
馀良(馀良)
李東陽詩:棟材應(yīng)不棄馀良。
《漢語大詞典》:
粗良
指麻布與絲帛。
《
周禮·天官·內(nèi)宰
》
:“佐后而受獻(xiàn)功者,比其小大與其麤良而賞罰之?!?孫詒讓 正義:“蓋此經(jīng)之麤,即
《典枲》
之苦功, 先鄭 謂即麻功,良即
《典絲》
之良功, 先鄭 謂即絲功是也。麤良者,別絲枲而比之;大小者,通絲枲而比之?!?/div>
分類:
麻布
布與
絲帛
《漢語大詞典》:
醇良
純正善良。 清 昭梿
《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
》
:“亦實(shí)有醇良輩登 延薰閣 數(shù)十人,眺覽於外,屢促官兵,聲淚俱下?!?清
林則徐
《勸諭捐賑告示》
:“夫勸助一事,原因未捐而勸之悁,又因捐少而勸之多,醇良者固不失為樂輸,刁健者即可目為苛派。事關(guān)拯救民命,安能盡避此名?”
分類:
純正
善良
《駢字類編》:
壽良(壽良)
漢書郊祀志:祠四時(shí)于瑯邪,蚩尤于壽良。水經(jīng)注:汶水西南流,徑壽張縣故城北,春秋之良縣也。縣有壽聚,漢曰壽良。
《漢語大詞典》:
良比
堪與比美。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
:“ 晉 之垂棘, 魯 之璵璠, 宋 之結(jié)緑, 楚 之 和 璞,價(jià)越萬金,貴重都城……然四寶邈焉已遠(yuǎn), 秦 漢 未聞有良比也?!?span id="jqsfi6j" class="book">《
三國志·魏志·鍾繇傳
》注引
《魏略》
作“良匹”。
分類:
比美
《高級漢語詞典》:
良罟
好的漁網(wǎng)
《韻府拾遺 屋韻》:
良竹
搜神記:蔡邕嘗至柯亭,以竹為椽,邕仰盻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發(fā)聲嘹亮。
《漢語大詞典》:
良綏(良綏)
古代君車上供國君攀援以登車的繩索。
《
禮記·少儀
》
:“執(zhí)君之乘車則坐。僕者右?guī)?,?fù)良綏,申之面,拖諸幦?!?鄭玄 注:“良綏,君綏也?!?/div>
分類:
上供
國君
攀援
登車
繩索
《漢語大詞典》:
良蜩
即蟬。
《
大戴禮記·夏小正
》
:“五月……良蜩鳴?!眳㈤?span id="mucnumo" class="book">《方言》第十一。
分類:
蟬
《漢語大詞典》:
良哲
猶賢哲。
《
后漢書·皇后紀(jì)贊
》
:“媚茲良哲,承我天祿。”
分類:
賢哲
《漢語大詞典》:
閑良(閒良)
亦作“閑良”。 嫻靜美好。閒,通“ 嫺 ”。 漢
班婕妤
《搗素賦》
:“穨肌柔液,音性閑良?!?/div>
分類:
嫻靜
靜美
美好
《漢語大詞典》:
致良知
良知。語出
《
孟子·盡心上
》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北局敢环N天賦的道德意識。 明 王守仁 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認(rèn)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體中。人們只要推極良知于客觀事物,則一切行為活動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倫理道德的標(biāo)準(zhǔn)。 王守仁 也將這種“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分類:
致良知
良知
天賦
道德意識
《國語辭典》:
吐良
拼音:
tǔ liáng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于云南景頗族,無簧。將竹子挖空,吹孔開在管身中央,演奏時(shí)橫吹,左手拇指按左管口,右手掌心置右管口,兩手做各種悶、放組合,配合以吹氣的力度變化,可奏出兩個(gè)八度以上的音。多用于獨(dú)奏,或民間集體舞蹈伴奏。當(dāng)?shù)竟赛S熟時(shí),小孩和年輕人均喜歡吹吐良,以驚散鳥雀。也稱為「妥任」。
分類:
樂器
吹管
管樂器
流行
云南
《漢語大詞典》:
張良椎(張良椎)
指 張良 狙擊 秦始皇 的鐵椎。事見
《
史記·留侯世家
》
。 宋
文天祥
《正氣歌》
:“在 秦 張良 椎,在 漢 蘇武 節(jié)?!?/div>
分類:
張良
狙擊
秦始皇
鐵椎
《漢語大詞典》:
張學(xué)良
(1901- )國民黨愛國將領(lǐng)。字漢卿,奉天海城(今屬遼寧)人。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1928年張作霖死后繼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通電全國宣布服從南京國民黨政府。曾任國民黨政府委員、陸??哲姼笨偹玖睢?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執(zhí)行蔣介石不抵抗命令,致使東北三省全部淪陷。1936年4月與紅軍達(dá)成聯(lián)合抗日協(xié)議。12月12日與楊虎城一起發(fā)動西安事變,對蔣介石進(jìn)行“兵諫”。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陪蔣飛返南京,被扣押。1946年被解往臺灣。
分類:
國民黨
愛國
國將
將領(lǐng)
奉天
遼寧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