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中裕。家貧,勵志讀書。正德十二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以疾辭歸。有《易經(jīng)正蒙》。維基
史于光(1480年—1526年),字中裕,號筍江,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祖籍浙江寧波府鄞縣,進士出身。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十六名舉人,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九名,二甲第五十三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托病歸鄉(xiāng)讀書,有在家安身終老之志。經(jīng)親人規(guī)勸后再出仕,任吏科給事中。大禮議中,反對明世宗立其父入大統(tǒng)。后因病歸鄉(xiāng),死于家中,年四十七。著有《易解》、《四書解》,《正蒙》、《筍江集》等書。
人物簡介
楊道寅(1571年—?),字伯綰、惟制,號湛我,又號筍江居士,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吏部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養(yǎng)病,四十六年授禮科給事中,泰昌元年升吏科左,天啟元年(1621年)升禮科都給事中,二月與正使劉鴻訓一起出使朝鮮,本年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十一月終養(yǎng)。
人物簡介
張金榜,字筍立,號輪旌,河南開封府太康縣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吏部觀政,三十三年授曲周縣知縣,三十六年補滕縣,四十一年升南京大理寺評事,四十二年升南戶部主事,四十五年京察免。
人物簡介
【生卒】:1611—1671 【介紹】: 清山西安邑人,字繩詒,號玉筍,別號止齋。順治四年進士,由工部主事累遷吏部郎中,以母老乞歸。歸里后創(chuàng)建育德書院。有《止齋集》、《庭訓錄》。
人物簡介
龔懋熙(1620年2月4日—1695年12月22日),字瑞銅,又字孟章,號筍湄,又號玉津,四川重慶府江津縣人,明朝官員。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第七名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書一房會試第44名聯(lián)捷進士,殿試三甲258名,都察院觀政。辛巳應選知縣,以年幼上疏改授太常博士。隆武元年授兵部職方司主事;永歷二年升太仆寺少卿,八年遷翰林院檢討,歷右春坊。永歷八年(1654年)秋八月,貴州、四川甲午科鄉(xiāng)試合于貴陽舉行,以慧光寺為貢院,龔懋熙主考,榜發(fā),取中舉人陳士基等五十四人,副貢二十人。康熙十二年,主修《四川總志》成。
人物簡介
陳大玠,字元臣,號筍湄,福建晉江縣人,進士出身。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進士,授授臨漳知縣,升內(nèi)閣中書,擢禮部儀制司主事、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吏科給事中,官至升太常寺少卿。著有《筍湄內(nèi)篇》、《四書文初稿》、《文集》、《詩集》。子陳金涵、陳金駿、陳金鳳、陳金宣。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浙江鄞縣人,字浚哲,號筍石,一號恂德。貢生。家貧力學,工詩。有《愿學堂詩鈔》。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二
王宗耀,字恂德,號筍石,鄞縣人。諸生。有《愿學堂詩鈔》。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浙江秀水人,字嵋雪,一字知父。項圣謨侄。官竟陵知縣。善畫,尤工墨蘭。有《槜李往哲續(xù)編》。槜李詩系·卷二十七
玉筍,字嵋雪,嘉興人,桂芳子。由歲貢令景陵,稱循吏。
人物簡介
【生卒】:?—1826 【介紹】: 清江蘇上海人,字修林,號筍香。貢生。官光祿寺典簿。工書。家有慈云樓,藏書數(shù)萬卷。有別業(yè)名吾園,滬道李味莊召致名流宴集其中,觴詠之盛為海上冠。有《慈云樓藏書志》、《上海李氏藏書志》及《春雪集》。
人物簡介
【生卒】:?—1861 【介紹】: 清湖北漢陽人,字荀陔。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咸豐間由侍講學士超擢內(nèi)閣學士,迭署禮、工、刑、戶、兵諸部侍郎。英、法、俄、美四國聯(lián)軍入侵時,希祖力主殺所獲英官巴夏禮。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九
袁希祖,字筍陔,漢陽人。道光丁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戶部侍郎。維基
袁希祖(1809年—1861年),字荀陔,湖北漢陽人,原籍浙江上虞。袁希祖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咸豐二年(1852年),大考二等,擢為侍講,三遷至侍講學士。咸豐八年(1858年),破格提拔為內(nèi)閣學士,先后代理禮部、工部、刑部各部侍郎。咸豐年間,朝廷鑄虛值大錢以應對經(jīng)濟緊張,造成通貨膨脹,希祖于咸豐九年上疏請求回復舊有制錢。次年又上疏建言進剿太平天國事。不久,署戶部侍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天津陷落,希祖建議暫時議和,以拖延時間,部署軍隊。僧格林沁扣押英國官員巴夏禮,希祖疏請將其處死。不久,北京陷落,咸豐帝逃往熱河。希祖屢次上疏,不報,數(shù)度北望痛哭,因此得病?!侗本l約》簽訂后,希祖兼署兵部侍郎。不久即卒。
人物簡介
字子琴,別號蔬筍居士,又號朋石,晚年稱蔬叟、石叟、容叟。清末全國知名的金石書畫家,湖南清泉縣雞籠街(今衡南縣雞籠鎮(zhèn))人。清末光緒年間,宦粵二十馀年,先任陽山縣令,后調(diào)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