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突厥  拼音:tú jué
中國古代北方阿爾泰山一帶的邊疆游牧民族。隋、唐之際,與鐵勒種族組成的帝國,占有漠北之地。曾分裂為東、西兩部,先后為唐所統(tǒng)一,而一部分南遷的突厥建立了后突厥,后亦為回紇所滅。其殘馀的部分轉(zhuǎn)徙西方,進入小亞細亞改信奉回教,成為今日土耳其民族的祖先。
《分類字錦》:突厥傳觀(突厥傳觀)
唐書劉黑闥傳:初,秦王建天策府,其弧矢制倍于常。逐黑闥也,為突厥所窘,自以大箭射卻之。突厥得箭,傳觀以為神。后馀大弓一,長矢五,藏之武庫,世寶之。每郊丘重禮,必陳于儀物之首,以識武功云。
分類:矢箭
《國語辭典》:突厥文  拼音:tú jué wén
突厥、回紇等族使用的文字?;旧鲜且环N音節(jié)文字,約由三十八到四十個符號組成。每個符號表示一個元音與輔音或雙輔音。通常由右向左橫寫。現(xiàn)于蒙古、西伯利亞地區(qū)留有一些碑銘與抄本。
《國語辭典》:西突厥史料  拼音:xī tú jué shǐ liào
書名。法國學(xué)者沙畹(E. Chavannes)著,馮承鈞譯。全書分〈緒論〉、〈西突厥列傳〉、〈關(guān)于西突厥的其他史料〉、〈西突厥史略〉等四篇,并予注解。
《國語辭典》:突厥語族(突厥語族)  拼音:tú jué yǔ zú
為阿爾泰語系的語族之一。由關(guān)系密切的幾種語言組成。其范圍西起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東至中亞、西伯利亞,分布雖極分散,但因其結(jié)構(gòu)一致,故歧異很小。此語族語言的特點是:語法形態(tài)變化以黏著法為主,詞性少,多利用附加的字尾來變化字義、元音的和諧性等。其文字系統(tǒng)較復(fù)雜,主要仍用阿拉伯字母。
《漢語大詞典》:東突厥(東突厥)
古國名。 北魏 時建立的 突厥 政權(quán),于 隋 開皇 時分裂為 東突厥 、 西突厥 二國。 東突厥 地在我國北方,亦稱 北突厥 。 唐 天寶 三年為 回紇 所滅。參閱新唐書·突厥傳。
《漢語大詞典》:狼頭(狼頭)
(1).指狼頭纛。 唐 高適 《部落曲》:“琱戈蒙豹尾,紅旆插狼頭。”
(2).借指 突厥 。 唐 王涯 《相和歌辭·從軍行之二》:“燕頷多奇相,狼頭敢犯邊?!眳⒁姟?狼頭纛 ”。
(3).即榔頭。錘子。因形狀像狼頭,故名。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那 韓勇 使一柄短柄鑌鐵狼頭,腰間一條鎖鏈拴著一根百煉鋼錐,有一尺餘長?!?br />(4).灘名。 唐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鹿角 真走險, 狼頭 如跋胡?!?仇兆鰲 注:“《一統(tǒng)志》: 鹿角 、 狼頭 、 虎鬚 三灘,在 夷陵州 最險?!?/div>
《漢語大詞典》:狼頭纛(狼頭纛)
用狼頭作標志的大旗。隋書·北狄傳·突厥:“其先國於 西海 之上,為鄰國所滅,男女無少長盡殺之。至一兒,不忍殺,刖足斷臂,棄於大澤中。有一牝狼,每啣肉至其所,此兒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與狼交……狼生十男,其一姓 阿史那氏 ,最賢,遂為君長,故牙門建狼頭纛,示不忘本也。”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 帝﹞遣太僕 元暉 出 伊吾道 ,詣 達頭 ,賜以狼頭纛。” 胡三省 注:“ 突厥 之先,狼種也,子孫為君長,牙門建狼頭纛,示不忘本也。” 清 趙翼 《偶閱〈汴梁雜詩八首〉考汴州沿革爰補其缺》詩之六:“領(lǐng)得狼頭纛一枝,仍容守 汴 建朝儀?!币嘧鳌?狼纛 ”。新唐書·回鶻傳上:“﹝可汗﹞與 子儀 會 呼延谷 ,可汗恃其彊,陳兵引 子儀 拜狼纛而后見?!?/div>
分類:標志大旗
《漢語大詞典》:索葛
古代 突厥 人稱頭發(fā)。 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地下:“ 突厥 謂髮為索葛?!?/div>
《國語辭典》:達官(達官)  拼音:dá guān
官位顯達的人?!抖Y記。檀弓下》:「公之喪,諸達官之長,杖?!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哀王孫〉詩:「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div>
《國語辭典》:可汗  拼音:kè hán
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王的稱呼。《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挂沧鳌缚撕埂?。
《國語辭典》:沙陀  拼音:shā tuó
1.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西突厥別部處月種,處月為突厥語「沙磧」之義。居金娑山之南,蒲類海之東,有大磧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唐太宗時,處月部隨西突厥降唐,其酋長子孫以助唐平亂有功,屢受唐封,并賜姓李。如晉王李克用、后唐莊宗李存勖、后晉石敬瑭、北漢劉知遠均為沙陀人。也稱為「朱邪」。
2.復(fù)姓。如唐有沙陀金山、沙陀輔國等。
《國語辭典》:特勤  拼音:tè qín
特殊的勤務(wù)。如:「政治人物的隨扈都必須接受過很多種特勤的訓(xùn)練?!?/div>
《國語辭典》:曳落河  拼音:yì luò hé
健兒、壯士。為回紇語。《舊唐書。卷一一一。房琯傳》:「琯臨戎謂人曰:『逆黨曳落河雖多,豈能當(dāng)我劉秩等?!弧?/div>
《漢語大詞典》:附離(附離)
(1).附著,依附。莊子·駢拇:“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纆索?!?成玄英 疏:“離,依也?!?宋 葉適 《朝議大夫蔣公墓志銘》:“勝流者有所激發(fā)以厲其節(jié),平進者無所附離而行其志?!?清 沈珩 《〈原詩〉敘》:“詩自 唐 以后迄於 有明 ……偏畸間出,餘子或附離以起,亦不數(shù)數(shù)稱也?!?br />(2). 突厥 族對衛(wèi)士的稱呼。北史·突厥傳:“侍衛(wèi)之士,謂之附離,夏言亦狼也?!?span id="tgzgia0" class="book">《新唐書·突厥傳上》:“衛(wèi)士曰附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