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宋璜(1602年—1654年),字玉仲,號答昊,山東登州府萊陽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jìn)士,禮部觀政,授浙江杭州府推官。威望岳岳,人不敢犯,杭倅某署邑篆,有貪墨之稱。夜懷兼金為餉,公正色拒之。壬午分校,得士七人,皆名下士。富賈汪某,兄弟相仇,訟三十年不決,公以一械共關(guān)之,人各一手,語吏曰:“匝月后破械訊之”。兩人者,臥起便溺,晝夜與居,越三日,請公悔罪。公曉之曰:兄弟猶如手足也,吾今為爾聯(lián)之。兩人叩頭出血,流涕而去,遂和好如初。丙戌北闈鄉(xiāng)試,公適司理京府,通州士楊士炌兄弟三人同號舍,少京兆(順天府府丞)疑其有私,題參褫革,付公訊鞠,公曰此恒事耳,力白其無他,趙公不悅,公執(zhí)愈堅(jiān)。三人卒無事,后皆進(jìn)士高第,為顯官,而士炌領(lǐng)鄉(xiāng)薦第一焉。公亢直剛毅,與人交,片言相許,不惜傾身以之,少有不合,雖貴勢必謝絕之。以故與世寡偕,郁郁不得志而歿焉。亦其天性然也。邑有公事,不憚力請,至今人思其庇焉。宋璜官至兵部職方司員外郎,明亡后避居江南松江葉紹袁家,后回鄉(xiāng),卒于順治十一名(1654年),年五十三。
人物簡介
【生卒】:?—1645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以發(fā)。貢生,學(xué)行為鄉(xiāng)里所推,教授弟子數(shù)百人。南京陷落,昆山議拒守,推舊將王佐才為帥,集璜及周室瑜等舉兵響應(yīng)。城陷,投東禪寺后河死。
人物簡介
楊璜,字半玉、半云,河北省順天府宛平縣(今北京市東城區(qū))人,進(jìn)士出身。順治三年,登進(jìn)士,授刑科給事中。順治四年,任禮科右給事中。順治五年,任禮科左給事中。順治八年,任戶科都給事中。順治九年,任會試同考官。
人物簡介
方象璜,字雪岷,浙江嚴(yán)州府遂安縣人。曾師從徐常遇學(xué)習(xí)古琴。清順治八年(1651年)選貢應(yīng)天中式,順治十六年(1659年)二甲舉進(jìn)士。授湖廣荊州府推官,宜都縣、公安縣有強(qiáng)盜案,縣捕向懷林等十八人將嫌疑犯逮捕入獄,象璜懷疑受到冤枉,再三查證,后果逮捕到盜匪,將冤枉者釋放。后來改任江南合肥縣知縣,下車住宿包公祠,寫下詩說: 「誓將黽勉,清節(jié)是砥;倘不恤民,有如此水!」隨后除去火耗,改革積弊,協(xié)助百姓償還漕米七百馀石,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后來辭官回故鄉(xiāng),家徒四壁,以撰述自娛??滴跏吣辏?678年)薦博學(xué)鴻詞,未及應(yīng)考。
人物簡介
【生卒】:1662—1714 【介紹】: 清貴州貴陽人,字漁璜,又字棡野??滴跞赀M(jìn)士,累官詹事府詹事。工詩,與姜宸英等齊名,又與史申義并稱翰苑兩詩人。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四
周起渭,字漁璜,號棡野,貴陽人??滴跫仔邕M(jìn)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官詹事。有《棡野集》。毛大可曰:“先生詩興比互進(jìn),情文兼生,古可追魏、晉,而今體聲律不出開、天間?!标愃缮皆唬骸皾芍菹鄧谥睆],圣祖問今詩人,舉周起渭、史申義對?!币粫r翰林有‘兩詩人’之目。于查初白、德尹尤為心契。初白《次先生高廟僧舍》詩云:‘結(jié)習(xí)多生未易捐,得公投句喜跫然。祇應(yīng)借佛論詩境,何法真超色界天?!宰ⅲ骸畷r以拙詩就正先生?!方讹嬞浘湓疲骸肱c夜郎爭漢人,手?jǐn)y玉尺上金臺?!?/blockquote>清詩別裁集字漁璜,貴州貴陽人??滴跫仔邕M(jìn)士,官詹事府詹事?!鹳F州向日未聞詩人,又因天遠(yuǎn),無從搜羅,故只采漁璜前輩,又未得全稿,所收從略,俟異日更征求之。維基周起渭(1665年—1714年),字漁璜,號桐野,貴州貴筑縣(今貴陽花溪)人,祖籍江西廬陵,詩人。起渭生于康熙四年(1665年),為周國柱長子??滴醵辏?687年)中丁卯科貴州解元,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中甲戌科進(jìn)士。選庶吉士,散館授檢討。曾參與《皇輿表》之修纂,次年典試浙江鄉(xiāng)試。四十九年擢侍讀,奉命修《淵鑒類函》,編纂《康熙字典》??滴跛氖拍辏?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讀,提督順天學(xué)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讀學(xué)士。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四月,升詹事府詹事,奉命致祭東岳泰山,入冬回京,勞累成疾??滴跷迨辏?714年)卒于官。其父將其故宅捐為貴州會館,扶柩歸黔。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四川新繁人,字滋衡。費(fèi)密次子。豪放不羈,自傷懷才不遇,嘗登之罘,投其詩于海中,痛哭而返。其詩古體直接漢魏,近體追蹤盛唐。有《掣鯨堂詩集》。晚晴簃詩匯·卷四十
費(fèi)錫璜,字滋衡,新繁人。有《掣鯨堂詩集》。清詩別裁集
字滋衡,四川新繁人。○此此度次子,熟古樂府,詩中蒼蒼莽莽,時有古音,然亦不無粗率處,淘汰之,取其古而近雅者,迥異時流。滄海遺珠
費(fèi)錫璜(1664-?)字滋衡,一作滋蘅,四川新繁人,布衣,詩作古艷,著有《掣鯨堂詩集》《道貫堂文集》等。
人物簡介
【生卒】:1690—1775 【介紹】: 清江蘇鎮(zhèn)洋人,字濱璜,一字賓王,又字鳳岡。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初舉鴻博未中。有《易貫》、《詩貫》、《通鑒紀(jì)要》、《評選唐宋八大家文載》、《鳳岡詩草》。
人物簡介
【生卒】:?—1736 【介紹】: 清福建建寧人,字渭師,更字待濱,號昊廬。歲貢生。工詩古文,以文章道德名,雍正末舉鄉(xiāng)飲賓。有《槎亭集》。
人物簡介
【生卒】:1711—1794 【介紹】: 清江蘇無錫人,字尚佐,一字黼廷,晚號拙修。嵇曾筠子。雍正八年進(jìn)士。少時從父視察河工,熟悉情況。乾隆間歷南河、東河河道總督。四十六年,觀察河情,謂必改歸山東入海,請乘決河之勢,挽全河北之流,時不能用。晚年加太子太保,為上書房總師傅。卒謚文恭。晚晴簃詩匯·卷六十七
嵇璜,字尚佐,一字黼廷,晚自號拙修,長洲人。雍正賡戌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文淵閣大學(xué)士,加太子太保。乾隆庚戌重宴瓊林。贈太子太師,謚文恭。有《錫慶堂詩集》。維基
嵇璜(1711年—1794年),字尚佐,晚號拙修,江南無錫縣(今江蘇省無錫市)人。水利專家。嵇曾筠之子,父子皆長于治河。嵇璜祖父嵇永仁是福建總督范承謨幕僚。三藩之亂時,嵇永仁、范承謨被耿精忠所殺。其父嵇曾筠是雍正年間副總河、河南山東河道總督、江南河道總督。嵇璜幼聰慧,讀《禹貢》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蓋下游宣通,水自順流而下?!痹趫龅拈L者皆驚為天人。雍正八年(1730年),嵇璜中進(jìn)士,任翰林院編修。曾隨其父習(xí)河工,幫辦河務(wù)。乾隆九年(1744年)奉命視察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治水工程。乾隆十八年(1753年),黃淮水漲,上宣防八事,提出固堤與宣泄相結(jié)合。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授江南河道副總督。乾隆二十九年,丁母憂。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守喪結(jié)束后署禮部尚書,不久實(shí)授。同年七月,再度出任河?xùn)|河道總督。乾隆三十三年九月(1768年),授工部尚書,罷直南書房。不久因故左遷左副都御史。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遷工部侍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新擢升尚書,調(diào)兵部。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調(diào)工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調(diào)吏部,協(xié)辦大學(xué)士。乾隆四十四年(1770年)兼任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夏天,黃河青龍崗段決口,氾濫成災(zāi),嵇璜曾提出讓黃河重返山東故道的建議,未獲準(zhǔn),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自銅瓦廂決口,最后竟自行返山東故道。乾隆四十七年(1773年),加太子太保,在上書房總師傅上行走。因年老,獲準(zhǔn)日出后入朝,獲賜玄狐端罩,并為漢大臣領(lǐng)班。乾隆五十年(1776年)正月,赴千叟宴。次年以年老乞休,乾隆帝賜詩慰留。乾隆五十五年四月,嵇璜中進(jìn)士已年過六十年,重與恩榮宴。嵇璜多次隨從帝南巡,乾隆常有詩歌贈答唱和。因乾隆帝同歲,在八十壽辰前,特意上奏將其生日從六月改到乾隆帝萬壽節(jié)后。乾隆帝嘉許嵇璜“知禮”,代定為八月十九日,并賜詩及聯(lián)榜、上方珍玩以示恩寵。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七月,嵇璜病卒,年八十四,乾隆帝命皇八子祭奠,贈太子太師,賜祭葬,謚文恭?!?a target='_blank'>清史稿》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