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鉎澀(鉎澀)
指銹斑。 唐 薛逢 《靈臺家兄古鏡歌》:“金膏洗拭鉎澀盡,黑云吐出新蟾蜍。”
《漢語大詞典》:鈍澀
滯澀;不滑潤。例如:鈍澀的眼睛。
分類:滯澀滑潤
《韻府拾遺 緝韻》:船澀(船澀)
方回詩:面灘船欲澀,茗務井還深。
《漢語大詞典》:謇澀(謇澀,謇澁)
亦作“ 謇澁 ”。言辭不順暢;晦澀難懂。 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唐虢州閿鄉(xiāng)阿足師傳:“后產(chǎn)男,既愚且惷,手足拳攣,語言謇澁,唯嗜飲食,殆與平人有異?!?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雜紀:“ 升菴 下筆則亹亹不竭,然不善談,對人言甚謇澁?!?/div>
《分類字錦》:根澀(根澀)
李賀 塘上行 藕花涼露濕,花缺藕根澀。
分類:
《漢語大詞典》:澀苦(澀苦)
味道又澀又苦。 侯金鏡 《漫游小五臺·密林日》:“苦菜的確名符其實,澀苦得很?!?/div>
分類:味道
《國語辭典》:崄澀(嶮澀)  拼音:xiǎn sè
險阻艱難?!段倪x。潘尼。迎大駕詩》:「世故尚未夷,崤函方崄澀?!?/div>
分類:險阻艱難
《漢語大詞典》:頑澀(頑澁)
僵硬呆滯。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卷二:“﹝ 項容 ﹞作《松風泉石圖》,筆法枯硬而少溫潤,故昔之評畫譏其頑澁?!?/div>
分類:僵硬呆滯
《漢語大詞典》:淤澀(淤澀)
水道不暢通。
《駢字類編》:管澀(管澀)
唐 白居易 荅蘇庶子月夜聞家僮奏樂見贈 不敢邀君無別意,弦生管澀未堪聽。
《漢語大詞典》:河澀(河澀)
河道阻塞。宋史·河渠志四:“ 京東 地富,穀粟可漕,獨患河澀?!?/div>
分類:河道阻塞
《漢語大詞典》:奧澀(奧澀,奧澁)
亦作“奧澀”。深奧艱澀。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 李淑 之文自高一代……末年尤奧澁,人讀之至有不能曉者?!?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 樊宗師 為文,奧澀不可讀,亦自名家?!?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其實《石鼓歌》等杰作,何嘗有一語奧澁,而磊落豪橫,自然挫籠萬有?!?郭沫若 《蒲劍集·中蘇文化之交流》:“﹝變文﹞起初大概是用以演變奧澀的佛經(jīng),即佛經(jīng)的通俗化。”
分類:深奧艱澀
《漢語大詞典》:樸澀(樸澀)
質(zhì)樸遲鈍。南齊書·焦度傳:“為人樸澀,欲就 太祖 求州,比及見,意色甚變,竟不得一語。”
《國語辭典》:訥澀(訥澀)  拼音:nè sè
不善于說話,拙于言辭?!赌鲜?。卷五。齊本紀。廢帝東昏侯》:「故委任群小,誅諸宰臣,無不如意。性訥澀少言,不與朝士接?!埂端鍟?。卷七六。文學列傳。祖君彥》:「容貌短小,言辭訥澀,有才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