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蘚澀(蘚澀)
元 倪瓚 醉歌行次韻酬李徵君春日過草堂賦贈 石床蘚澀青泥乾,決渠流水夜潺湲。
《漢語大詞典》:幽澀(幽澀)
幽寂冷落;冷澀。 南朝 宋 鮑照 《學(xué)劉公干體》詩之二:“賴樹能自貞,不計(jì)跡幽澀?!?唐 李賀 《房中思》詩:“月軒下風(fēng)露,曉庭自幽澀。” 清 譚獻(xiàn) 篋中詞四:“﹝ 蓮生 ﹞有 白石 之幽澀而去其俗,有 玉田 之秀折而無其率,有 夢窗 之深細(xì)而化其滯,殆欲前無古人?!?/div>
分類:幽寂冷落
《分類字錦》:指澀(指澀)
韋應(yīng)物 聽鶯曲 秦女學(xué)箏指猶澀。
分類:
《國語辭典》:晦澀(晦澀)  拼音:huì sè
詩文、樂曲等含意隱晦不易懂。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三。韓昌黎詩》:「昌黎詩亦有晦澀俚俗,不可為法者。」
《漢語大詞典》:窘澀(窘澀)
(1).窘迫,為難。 明 宋濂 《故陳夫人趙氏石表辭》:“ 趙氏 一力荷任之,而畧不見艱難窘澀之意,人以為順且賢?!?br />(2).局促,不流暢。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盡去自 宋 以來開闔首尾、經(jīng)緯錯綜之法,而別為一種臃腫窘澀浮蕩之文。”
《漢語大詞典》:奇澀(奇澀)
奇特晦澀。新唐書·封敖傳:“ 敖 屬辭贍敏,不為奇澀,語切而理勝?!?元 劉祁 歸潛志卷四:“﹝ 馮延登 ﹞為文苦思,尚奇澀。詩亦新巧可稱。”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 段成式 所作,效 韓 之題,反 揚(yáng) 之意,雖流於奇澀,而不失典雅。”
分類:奇特晦澀
《駢字類編》:鶯澀(鶯澀)
唐 元稹 贈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餞行 鶯澀馀聲絮墮風(fēng),牡丹花盡葉成叢。
唐 元稹 琵琶歌 淚垂捍撥朱弦濕,冰泉嗚咽流鶯澀。
《駢字類編》:劍澀(劍澀)
唐 孟郊 勸善吟 煩惱不可欺,古劍澀亦雄。
《駢字類編》:澗澀(澗澀)
周權(quán)次韻古琴上人詩見山雨下。
《漢語大詞典》:詩澀(詩澀)
詩思滯澀。 清 黃景仁 《客齋偶成》詩:“骨臞依檻鶴,詩澀受塵絃?!?/div>
分類:詩思滯澀
《國語辭典》:澀道(澀道)  拼音:sè dào
刻有花紋的傾斜石砌小道。元。關(guān)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出廟門送下澀道,近行徑轉(zhuǎn)過墻角。」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出司房忙進(jìn)步,登澀道下階址。」
《漢語大詞典》:澀澀
不暢。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jīng)·寒氣客于五藏六府發(fā)卒心痛胸痺心痛三蟲:“心痛腹脹,濇濇然大便不利?!?/div>
分類:不暢
《韻府拾遺 職韻》:鐵澀(鐵澀)
李綱詩:鐵澀銅腥費(fèi)挈擎。
《高級漢語詞典》:結(jié)澀
結(jié)塊阻塞住
《漢語大詞典》:僻澀
亦作“ 僻澀 ”。 冷僻晦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李洞 詩﹞時人但誚其僻澁,而不能貴其奇峭,唯 吳子華 深知?!?宋 陳善 捫虱新話卷六:“ 樵 之文實(shí)牽強(qiáng)僻澁,氣象絶不類 韓 作,而過自稱許。”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六長:“麄鹵求筆,一也。僻澀求才,二也。細(xì)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無墨求染,五也。平畫求長,六也?!?清 沈德潛 說詩晬語卷下:“一變?yōu)?袁中郎 兄弟之詼諧,再變?yōu)?鐘伯敬 譚友夏 之僻澀,三變?yōu)?陳仲醇 程孟陽 之纖佻。” 鄧方 《論詩》詩:“愿言嗣 玉谿 ,自知乃自憐,流易與僻澁,兩兩俱失焉?!?/div>
分類:冷僻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