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9
詞典
2
分類詞匯
87
共87,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案誅
擬死
死緩
斷屠日
決囚燈
監(jiān)候
予勾
主稿官
斬標
驗明正身
凌遲處死
擄人勒贖罪
绹首
不教而殺
行刑場
《漢語大詞典》:
案誅(案誅)
查明罪行而處以死刑。
《
史記·酷吏列傳
》
:“﹝天子﹞乃盡案誅三長史?!?span id="7hr749k" class="book">《
后漢書·侯霸傳
》:“ 霸 到,即案誅豪猾,分捕山賊,縣中清靜。”
分類:
查明
罪行
死刑
《漢語大詞典》:
擬死(擬死)
(1).定為死刑。
《楊家將演義》
第十一回:“老賊如此欺罔,罪該擬死?!?br />(2).指某些昆蟲的假死。因受外界驚動或襲擊而呈半死狀態(tài),靜伏不動,或跌落地面如死物,借以避敵。
分類:
死刑
昆蟲
外界
驚動
襲擊
半死
狀態(tài)
《漢語大詞典》:
死緩
“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強迫勞動,以觀后效”的簡稱。我國在刑罰制度上的一項創(chuàng)造。屬于死刑范疇,不是一種獨立的刑罰。適用于應(yīng)當判處死刑,但不是必須立即執(zhí)行的罪犯。執(zhí)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后予以減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zhí)行死刑。
分類:
判處
處死
死刑
緩期
二年
執(zhí)行
強迫
勞動
《漢語大詞典》:
斷屠日(斷屠日)
唐 律停止執(zhí)行死刑的日子。 清
錢大昕
《
廿二史考異·唐書五·刑法志
》
:“凡斷屠日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刑。斷屠日謂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div>
分類:
停止
執(zhí)行
死刑
日子
《漢語大詞典》:
決囚燈(決囚燈)
亦作“決囚燈”。 南唐 李后主 于佛前燃燈,以其明滅決定罪犯應(yīng)否判處死刑,故稱。 元 韋居安
《
梅磵詩話
》
卷中:“ 曾景建
《金陵百詠·決囚燈》
詩云:‘五詳三覆始施刑,明滅蘭膏豈足憑??上М斈隁?嚴續(xù) ,無人為益決囚燈?!蛟疲骸?后主 聽死囚,然佛燈決之。囚家賂左右竊益膏油,輒得不死?!?/div>
分類:
李后主
明滅
決定
定罪
罪犯
判處
處死
死刑
《漢語大詞典》:
監(jiān)候(監(jiān)候)
封建時代天文官署的屬官。
《隋史·百官志下》
:“太史監(jiān)候……為從九品?!?span id="zdxqkev" class="book">《
新唐書·百官志二
》:“司天臺……五官監(jiān)候三人,正八品下?!?span id="jqhz71c" class="book">《
明史·職官志三
》:“欽天監(jiān)……五官正推歷法,定四時。司歷、監(jiān)候佐之?!?/div>
分類:
封建
天文
文官
官署
屬官
《漢語大詞典》:
予勾
亦作“ 予句 ”。 謂皇帝或其指定的大臣用硃筆在判處死刑者的名字上畫勾以示批準。
《清會典·內(nèi)閣·大學士協(xié)群大學士職掌》
:“朝審秋審之勾決者,得旨則予勾?!?span id="cf4p8xi" class="book">《
清史稿·刑法志三
》:“句到,刑部按期進呈黃冊。至日,素服御殿,大學士三法司侍,上秉硃筆,或命大學士按單予句?!?/div>
分類:
指定
大臣
朱筆
判處
處死
死刑
刑者
名字
上畫
批準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主稿官
清 代每年秋季由朝廷派員會審外省死刑案件,各省按察使和布政使參加,按察使稱主稿官,主辦擬定判決文書事宜。
《清文獻通考·職官九》
:“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以振風紀而澄吏治。三年大比為監(jiān)試官,大計為考察官,秋審為主稿官?!?/div>
分類:
每年
秋
朝廷
派員
會審
外省
死刑
刑案
案件
《漢語大詞典》:
斬標(斬標)
被判死刑者臨刑時背上所插的標志。 田漢
《關(guān)漢卿》
第一場:“高插邊翎拿著法刀的劊子手和騾車上垂頭披發(fā)背插斬標的女犯走過?!?/div>
分類:
判死
死刑
刑者
臨刑
時背
標志
《國語辭典》:
驗明正身(驗明正身)
拼音:
yàn míng zhèng shēn
查驗清楚,確定身分無誤。如:「監(jiān)考人員一定要核對考生的準考證,驗明正身,不可馬虎。」
分類:
查驗
交付
執(zhí)行
死刑
罪犯
是否
判決
本人
《國語辭典》:
凌遲處死(凌遲處死)
拼音:
líng chí chǔ sǐ
用酷刑執(zhí)行死刑的方式。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你將俺主人凌遲處死,漆骨為樽,因此上結(jié)的似上海冤讎大?!乖?。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即日押卦市曹,將他萬剮千刀,凌遲處死。」
分類:
酷刑
執(zhí)行
死刑
《國語辭典》:
擄人勒贖罪(擄人勒贖罪)
拼音:
lǔ rén lè shú zuì
刑法上指意圖勒贖而擄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分類:
刑法
指意
意圖
處死
死刑
七年
有期徒刑
《國語辭典》:
绹首(绹首)
拼音:
táo shǒu
一種以繩索絞首的死刑?!读砍烧Z注解。刑部》:「绹首:以繩絞其首而死之,即絞罪也。」
分類:
繩索
死刑
《國語辭典》:
不教而殺(不教而殺)
拼音:
bù jiào ér shā
平時不透過教育來防范罪行,遇有犯錯立即加以處罰或判死刑?!墩撜Z。堯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也作「不教而誅」。
分類:
平時
透過
教育
防范
罪行
犯錯
立即
處罰
判死
死刑
《國語辭典》:
行刑場(行刑場)
拼音:
xíng xíng cháng
執(zhí)行死刑的地方。
分類:
執(zhí)行
死刑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