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9詞典 2分類詞匯 87
《國語辭典》:大刑  拼音:dà xíng
1.重刑。多指死刑?!吨芏Y。地官。司市》:「小刑憲罰,中刑徇罰,大刑撲罰?!埂蹲髠鳌U压辍罚骸赣兴雷锶?,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將至?!?br />2.殘酷的刑具或刑罰?!度齻b五義》第五回:「包公一時(shí)動(dòng)怒,請(qǐng)了大刑,用夾棍套了兩腿。」
《國語辭典》:凌遲(凌遲)  拼音:líng chí
1.一稱古代的酷刑。歷代行刑之法不一,但求使被殺之人受盡痛苦,慢慢死去。有的先將犯人肢體斬?cái)啵蟾钛屎?;有的以刀剮頭、臉,斷手足,剖胸腹,再砍頭?!端问?。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凌遲者,先斷其支骿,乃抉其吭,當(dāng)時(shí)之極法也?!乖?。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合擬凌遲,押付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挂沧鳌噶璩帧?、「陵遲」。
2.欺凌虐待?!队罉反蟮鋺蛭娜N。小孫屠。第一五出》:「事到頭來,全無區(qū)處,受盡凌遲,如今悔之無及?!乖8呶男恪墩挿妒濉返谒恼郏骸溉ツ陮⑿∽油戳柽t,今日教你也知滋味?!?br />3.敗壞、衰敗。《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今堤防凌遲,體制未立,死刑過制,生刑易犯?!?/div>
《國語辭典》:行刑  拼音:xíng xíng
執(zhí)行刑罰?!秶Z。周語上》:「賦事行刑,必問于遺訓(xùn),而咨于故實(shí)?!埂度龂萘x》第三二回:「臨受刑,叱行刑者:『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漢語大詞典》:極法(極法)
猶極刑。死刑;重刑。宋書·蔡興宗傳:“干黷欺罔,罪合極法?!?宋 范仲淹 《宋故同州觀察使李公神道碑銘》:“ 相州 繫囚十四人,盜瓜傷其主,吏以極法論?!?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人臣漁色無等:“前此二十年,則有故禮部郎 臨江 守一事,與 趙 正同,竟坐極法長繫矣。”
《漢語大詞典》:正刑
(1).正常的法度。《書·無逸》:“乃變亂先王之正刑?!?孔穎達(dá) 疏:“變亂先王之正法?!?br />(2).謂正定刑律。禮記·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孔穎達(dá) 疏:“正刑明辟者,謂司寇當(dāng)正定刑書,明斷罪法,使刑不差二,法不傾邪?!?br />(3).依法執(zhí)行死刑。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勛戚·嗣封建新伯:“乃擬 沙 極刑,轉(zhuǎn)詳中丞,至 黃河 中游,忽自沉洪波,不及正刑。”
《漢語大詞典》:減死(減死)
減免死刑。 漢 荀悅 《漢紀(jì)·高祖紀(jì)四》:“﹝ 趙王 ﹞無藩國之義,減死可也,侯之過歟!”新唐書·膠東王道彥傳:“詔減死,謫戍邊?!?span id="mksijpy" class="book">《元史·世祖紀(jì)六》:“乙未,凡偽造寶鈔、同情者并處死,分用者減死杖之?!?/div>
分類:減免死刑
《國語辭典》:立決(立決)  拼音:lì jué
舊時(shí)刑律,將死罪情節(jié)較重,不入秋審,立即處死,稱為「立決」。如斬立決、絞立決。
《漢語大詞典》:刑殺(刑殺)
處以死刑。周禮·秋官·掌囚:“及刑殺,告刑于王,奉而適朝士,加明梏,以適市而刑殺之?!?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書》:“視一境如一室,刑殺其下,不啻僕畜,厚加剝奪,名為進(jìn)奉,其實(shí)貢入之?dāng)?shù)百一焉?!?宋 劉筠 《刑法敘略》:“掌囚掌守囚及刑殺。”
分類:刑殺死刑
《國語辭典》:決死(決死)  拼音:jué sǐ
1.必死?!妒酚?。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
2.決一死戰(zhàn)?!度龂?。卷三六。蜀書。張飛傳》:「飛據(jù)水?dāng)鄻?,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3.處決死刑犯?!缎绿茣?。卷五六。刑法志》:「京師決死,蒞以御史、金吾?!?/div>
《漢語大詞典》:極典(極典)
極刑。指死刑。 宋 岳珂 《桯史·汪革謠讖》:“ 革 亶坐手殺平人,論極典,從者未減。”明史·宦官傳一·王振:“初, 太祖 禁中官預(yù)政。自 永樂 后,漸加委寄,然犯法輒置極典。” 清 昭梿 嘯亭雜錄·優(yōu)容大臣:“如 明相 雖貪擅,上念其籌畫三逆之功,時(shí)加警策,終未置之極典?!?/div>
分類:極刑死刑
《漢語大詞典》:歸死(歸死)
接受死刑,請(qǐng)死。《左傳·襄公三年》:“請(qǐng)歸死於司寇?!?杜預(yù) 注:“致尸於司寇,使戮之?!?span id="l8wlblt" class="book">《后漢書·李守傳》:“ 守 從其計(jì),即上書歸死。”資治通鑒·唐憲宗太和十二年:“﹝ 李愬 ﹞因謂眾曰:‘諸君既以 祐 ( 李祐 )為疑,請(qǐng)令歸死於天子?!?/div>
《國語辭典》:死囚  拼音:sǐ qiú
死刑犯?!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知縣取了親筆供招,下在死囚牢中?!埂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改闶莻€(gè)死囚,大老爺要開脫你,也全虧我在旁邊說幾句好話。」
《國語辭典》:處決(處決)  拼音:chǔ jué
1.處置裁決?!段簳?。卷三五。崔浩傳》:「浩綜覈天人之際,舉其綱紀(jì),諸所處決,多有應(yīng)驗(yàn)?!?br />2.依法執(zhí)行死刑?!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于大郊自有真贓,不必別證。秋后處決。」
《國語辭典》:伏法  拼音:fú fǎ
犯罪受到制裁,處了死刑。《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
《漢語大詞典》:大決
即“秋決”,封建時(shí)代,判以死刑立即執(zhí)行叫“立決”,延至秋天執(zhí)行叫“秋決”。秋決人數(shù)很多,故又叫大決。例如:每歲大決?!?ins>清·方苞《獄中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