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昌 → 冐昌”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1632,分109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扶昌箓
韓昌拜節(jié)
韓昌黎貶水曹
紀(jì)昌貫虱
武昌魚(又作:不食武昌魚)
連昌游冶
六郎
魯侯昌
弄印
旗亭畫壁
南昌尉(又作:南昌仙籍)
十五金釵嫁王昌
唐昌觀(又作:唐昌宮 ...)
武昌柳(又作:武昌見移 武昌種柳)
陽山縣誤昌黎
典故
扶昌箓


《全唐詩》卷九十七〈移禁司刑〉
疇昔參鄉(xiāng)賦,中年忝吏途。丹唇曾學(xué)史,白首不成儒。天子開昌箓,群生偶大爐。散材仍葺廈,弱羽遽〔摶〕(搏)扶。寵邁乘軒鶴,榮過食稻鳧。何功游畫省,何德理黃樞。吊影慚非據(jù),傾心事遠(yuǎn)圖。盜泉寧止渴,惡木匪投軀。任直翻多毀,安身遂少徒。一朝逢糾謬,三省竟無虞。白簡初心屈,黃紗始望孤【黃沙始望孤】?;计浇K不怒,持劾每相驅(qū)。埋劍誰當(dāng)辨,偷金以自誣。誘言雖委答,流議亦真符。首夏方憂圄,高秋獨(dú)向隅。嚴(yán)城看熠耀,圜戶對蜘蛛。累餉唯妻子,披冤是友于。物情牽倚伏,人事限榮枯。門客心誰在,鄰交跡倘無。撫襟雙涕落,危坐日憂趨。圣旨垂明德,冤囚豈濫誅。會希恩免理,終望罪矜愚。司寇宜哀獄,臺庭幸恤辜。漢皇虛詔上,容有報恩珠。
典故
韓昌拜節(jié)

相關(guān)人物
韓昌


《漢書》卷九十四下《匈奴傳下》
明年(甘露二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愿朝三年正月。漢遣車騎都尉韓昌迎,發(fā)過所七郡郡二千騎,為陳道上?!瓎斡谧哉堅噶艟庸獾撊?,有急保漢受降城。漢遣長樂衛(wèi)尉高昌侯董忠、車騎都尉韓昌將騎萬六千,又發(fā)邊郡士馬以千數(shù),送單于出朔方雞鹿塞?!鄢跫次?,……漢遣車騎都尉韓昌、光祿大夫張猛送呼韓邪單于侍子,求問吉等,因赦其罪,勿令自疑。昌、猛見單于民眾益盛,塞下禽獸盡,單于足以自衛(wèi),不畏郅支。聞其大臣多勸單于北歸者,恐北去后難約束,昌、猛即與為盟約曰:「自今以來,漢與匈奴合為一家,世世毋得相詐相攻。

例句

韓昌拜節(jié)偏知送,鄭吉驅(qū)旌坐見迎。 胡皓 大漠行

典故
韓昌黎貶水曹

相關(guān)人物
韓愈


《新唐書》一百七十六〈韓愈列傳〉~5258~
憲宗遣使者往鳳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唄,至為夷法灼體膚,委珍貝,騰沓系路。愈聞惡之,乃上表曰:……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將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訐牾,罪之誠宜。然非內(nèi)懷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寬假,以來諫爭。」帝曰︰「愈言我奉佛太過,猶可容;至謂漢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爾,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駭懼,雖戚里諸貴,亦為愈言,乃貶潮州刺史。
典故
紀(jì)昌貫虱

相關(guān)人物
紀(jì)昌
 
飛衛(wèi)


《列子·湯問》
「紀(jì)昌者,又學(xué)射于飛衛(wèi)。飛衛(wèi)曰:『爾先學(xué)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紀(jì)昌歸,偃臥其妻之機(jī)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后,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wèi)。飛衛(wèi)曰:『未也;必學(xué)視而后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后告我?!徊詺討沂陔?,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馀物,皆丘山也。及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wèi)。飛衛(wèi)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例句

紀(jì)昌貫虱,養(yǎng)由號猿。 李瀚 蒙求

典故 
不食武昌魚
 
建業(yè)歌

相關(guān)人物
孫皓
 
陸凱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陸凱傳〉~400~
皓徙都武昌,揚(yáng)土百姓溯流供給,以為患苦,又政事多謬,黎元窮匱。凱上疏曰:「臣聞有道之君,以樂樂民;無道之君,以樂樂身。樂民者,其樂彌長;樂身者,不樂而亡。夫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民安則君安,民樂則君樂。自頃年以來,君威傷于桀紂,君明闇于奸雄,君惠閉于群孽。無災(zāi)而民命盡,無為而國財空,辜無罪,賞無功,使君有謬誤之愆,天為作妖。而諸公卿媚上以求愛,困民以求饒,導(dǎo)君于不義,敗政于淫俗,臣竊為痛心。今鄰國交好,四邊無事,當(dāng)務(wù)息役養(yǎng)士,實(shí)其廩庫,以待天時。而更傾動天心,騷擾萬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國養(yǎng)民之術(shù)也。臣聞吉兇在天,猶影之在形,響之在聲也,形動則影動,形止則影止,此分?jǐn)?shù)乃有所系,非在口之所進(jìn)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賞輕而罰重,政刑錯亂,民力盡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濁于財寶,邪臣在位,賢哲隱藏,百姓業(yè)業(yè),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憂。漢所以彊者,躬行誠信,聽諫納賢,惠及負(fù)薪,躬請巖穴,廣采博察,以成其謀。此往事之明證也。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綱紀(jì),晉有其政。又益州危險,兵多精彊,閉門固守,可保萬世,而劉氏與奪乖錯,賞罰失所,君恣意于奢侈,民力竭于不急,是以為晉所伐,君臣見虜。此目前之明驗也。臣闇于大理,文不及義,智慧淺劣,無復(fù)冀望,竊為陛下惜天下耳。臣謹(jǐn)奏耳目所聞見,百姓所為煩苛,刑政所為錯亂,愿陛下息大功,損百役,務(wù)寬蕩,忽苛政。又武昌土地,實(shí)危險而塉確,非王都安國養(yǎng)民之處,船泊則沈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謠言:『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yè)死,不止武昌居?!怀悸勔硇菫樽儯瑹苫笞餮?,童謠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

例句

得餐武昌魚,不顧潯陽田。 獨(dú)孤及 下弋陽江舟中代書寄裴侍御

魚聽建業(yè)歌聲過,水看瞿塘雪影來。 羅隱 游江夏口

典故
擪笛傍宮墻
 
連昌游冶
 
弄權(quán)瘡痏
 
偷向笛中傳
 
天津橋上偷新闕
 
聞曲偷向笛中傳
 
玉笛天津


《全唐詩》卷四百一十九〈連昌宮詞〉
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歲久無人森自束】。又有墻頭千葉桃,風(fēng)動落花紅蔌蔌。宮邊老翁為余泣,小年進(jìn)食曾因入【小年選進(jìn)因曾入】。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樓上樓前盡珠翠,炫轉(zhuǎn)熒煌照天地。歸來如夢復(fù)如癡,何暇備言宮里事。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賀老琵琶擅場屋】。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敕街中許然燭。春嬌滿眼睡紅綃【春嬌滿眼眠紅綃】,掠削云鬟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錄續(xù)。李暮擪笛傍宮墻,偷得新翻數(shù)般曲【案: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 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后。萬眾喧隘。嚴(yán)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于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篴)。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其為當(dāng)時所重也如此。然而明皇不欲奪俠游之盛。未嘗置在宮禁?;驓q幸湯泉。時巡東洛。有司潛遣從行而已。又明皇嘗于上陽宮夜后按新翻一曲。屬明夕正月十五日。潛游燈下。忽聞酒樓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駭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詰驗之。自云。其夕竊于天津橋玩月。聞宮中度曲。遂于橋柱上插譜記之。臣即長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明皇異而遣之。】。平明大駕發(fā)行宮,萬人歌舞涂路中【萬人歌舞涂途中】。百官隊仗避岐薛【案:岐王范、薛王業(yè)。明皇之弟。】,楊氏諸姨【案:貴妃三姊。帝呼為姨。封韓、虢、秦國三夫人?!寇嚩凤L(fēng)。明年十月東都破【案:天寶十三年。祿山破洛陽?!?,御路猶存祿山過【御路獨(dú)存祿山過】。驅(qū)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萬姓無言淚潛墮】。兩京定后六七年,卻尋家舍行宮前。莊園燒盡有枯井,行宮門閉樹宛然【行宮門闥樹宛然】。爾后相傳六皇帝【案:肅、代、德、順、憲、穆。】,不到離宮門久閉。往來年少說長安,玄武樓成花萼廢【玄武樓前花萼廢】。去年敕使因斫竹【去年因敕使斫竹】,偶值門開暫相逐。荊榛櫛比塞池塘,狐兔驕癡緣樹木。舞榭敧傾基尚在【舞榭敧傾臺尚在】【舞榭敧傾基尚存】【舞榭敧傾臺尚存】,文窗窈窕紗猶綠。塵埋粉壁舊花鈿,烏啄風(fēng)箏碎珠玉【鳥啄風(fēng)箏碎珠玉】。上皇偏愛臨砌花,依然御榻臨階斜。蛇出燕巢盤斗栱,菌生香案正當(dāng)衙。寢殿相連端正樓,太真梳洗樓上頭。晨光未出簾影黑【晨光未出簾影動】,至今反掛珊瑚鉤。指似傍人因慟哭【指向傍人因慟哭】,卻出宮門淚相續(xù)【卻立宮門淚相續(xù)】。自從此后還閉門,夜夜狐貍上門屋。我聞此語心骨悲,太平誰致亂者誰。翁言野父何分別,耳聞眼見為君說。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燮理陰陽禾黍豐,調(diào)和中外無兵戎。長官清平太守好,揀選皆言由相公【揀選皆言由至公】。開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漸漸由妃子。祿山宮里養(yǎng)作兒【祿山宮里養(yǎng)為兒】,虢國門前鬧如市。弄權(quán)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憶得依稀楊與李】。廟謨顛倒四海搖【廟謀顛倒四海搖】,五十年來作瘡痏。今皇神圣丞相明,詔書才下吳蜀平。官軍又取淮西賊,此賊亦除天下寧。年年耕種宮前道,今年不遣子孫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廟謀休用兵【努力廟謨休用兵】。
典故 
六郎嬌面
 
似郎第六
 
張郎

相關(guān)人物
張昌宗
 
武則天


《大唐新語》卷九〈諛佞〉~43~
張易之兄同休,嘗請公卿宴于司禮寺,因請御史大夫楊再思曰:「公面似高麗,請作高麗舞?!乖偎夹廊?,帖紙旗巾子,反披紫袍,作高麗舞,略無慚色。再思又見易之弟昌宗以貌美被寵,因諛之曰:「人言六郎似蓮花。再思以為不然,只是蓮花似六郎耳?!褂凶R咸笑之。
典故
魯侯昌

相關(guān)人物
魯僖公


《詩經(jīng)·魯頌·閟宮》
乃命魯公,俾侯于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孫,莊公之子。龍旂承祀,六轡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犧,是饗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秋而載嘗。夏而楅衡,白牡骍剛。犧尊將將,毛炰胾羹?;e豆大房,萬舞洋洋。孝孫有慶,俾爾熾而昌。俾爾壽而臧,保彼東方。魯邦是嘗,不虧不崩。不震不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公徒三萬,貝冑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富。黃發(fā)臺背,壽胥與試。俾爾昌而大,俾爾耆而艾。萬有千歲,眉壽無有害。

典故 
趙堯印

相關(guān)人物
周昌
 
趙堯


《史記》卷九十六〈張丞相列傳〉~2678~
趙堯年少,為符璽御史。趙人方與公謂御史大夫周昌曰:「君之史趙堯,年雖少,然奇才也,君必異之,是且代君之位?!怪懿υ?;「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居頃之,趙堯侍高祖。高祖獨(dú)心不樂,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趙堯進(jìn)請問曰:「陛下所為不樂,非為趙王年少而戚夫人與呂后有卻邪?備萬歲之后而趙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憂之,不知所出?!箞蛟唬骸副菹陋?dú)宜為趙王置貴彊相,及呂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憚乃可?!垢咦嬖唬骸溉弧N崮钪缡?,而群臣誰可者?」堯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zhì)直,且自呂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憚之。獨(dú)昌可?!垢咦嬖唬骸干啤!褂谑悄苏僦懿^曰:「吾欲固煩公,公彊為我相趙王?!怪懿唬骸赋汲跗饛谋菹?,陛下獨(dú)柰何中道而棄之于諸侯乎?」高祖曰:「吾極知其左遷,然吾私憂趙王,念非公無可者。公不得已彊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相。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誰可以為御史大夫者?」孰視趙堯,曰:「無以易堯?!顾彀葳w堯為御史大夫。堯亦前有軍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從擊陳豨有功,封為江邑侯。

例句

位重登壇后,恩深弄印時。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

趙堯推印綬,句踐與封疆。 羅隱 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

趙堯?qū)幰子?,鄧禹即分麾?蘇颋 錢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

隱隱摧鋒勢,光光弄印榮。 高適 酬河南節(jié)度使賀蘭大夫見贈之作

典故 
旗亭賭醉
 
障扇過旗亭

相關(guān)人物
王昌齡
 
高適


《歲時習(xí)俗資料匯編·月令粹編》卷十五〈冬總〉~622~
《博異記》: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一日天寒微雪,三詩人共詣旗亭。貰酒小飲,忽有梨園伶官十?dāng)?shù)人登樓會宴,俄有妙妓四輩,尋續(xù)而至。旋則奏樂,皆當(dāng)時之名部也。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可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則為優(yōu)矣。」俄而一伶拊節(jié)而唱,乃曰:「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共g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箤び忠涣嬷幵唬骸搁_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惯m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箤び忠涣嬷幵唬骸阜钪闫矫鹘鸬铋_,強(qiáng)將團(tuán)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共g則又引手畫壁曰:「二絕句?!怪疁o自以得名已久,因謂諸人曰:「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詞耳?!挂蛑钢T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鬼汈В沃岭p鬟發(fā)聲,則曰:「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之渙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豈妄哉?」因大諧笑。諸伶皆起詣曰:「不知諸郎君何所歡噱?」昌齡等因話其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谷訌闹?,歡醉竟日。
典故 
梅子真
 
南昌尉
  
梅翁
 
神仙道
    
梅福隱
 
市門卒
 
隱市門
 
變名吳市
 
吳市仙
 
吳門變姓
  
淪一尉
 
梅少府
  
梅市門
 
梅市隱
 
愧梅福
 
梅福辭官
 
梅福隱吳
 
梅家鶴
 
梅知解紱
 
南昌仙籍
 
守市阛
 
逃梅福
 
吳市高人
  
仙人梅
 
九江神仙
     
相關(guān)人物
梅福

參考典故
梅市


《漢書》卷六十七〈楊胡朱梅云傳·梅福〉
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人也。少學(xué)長安,明尚書、谷梁春秋,為郡文學(xué),補(bǔ)南昌尉。后去官歸壽春,數(shù)因縣道上言變事,求假軺傳,詣行在所條對急政,輒報罷。是時成帝委任大將軍王鳳,鳳專勢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譏刺鳳,為鳳所誅?!猎贾?,王莽顓政,福一朝棄妻子,去九江,至今傳以為仙。其后,人有見福于會稽者,變名姓,為吳市門卒云。

例句

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劉長卿 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

李膺門客為閑客,梅福官銜改舊銜。 周樸 喜賀拔先輩衡陽除正字

懷仙梅福市,訪舊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

君學(xué)梅福隱,余從伯鸞邁。 孟浩然 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聲,竹風(fēng)為凄清。 孟郊 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瑤華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臨溪

愁煙閉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采衣。 方干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

棋功過卻楊玄寶,易義精于梅子真。 方干 贈夏侯評事

東峰道士如相問,縣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亂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 李白 贈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談少府

共食田文飯,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

莫學(xué)生鄉(xiāng)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藥價,不關(guān)梅福戀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選

白水見舅氏,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原注。天寶十五載五月作。)

隱吏逢梅福,游山憶謝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顏氏之子才孤標(biāo)。 杜甫 醉歌行贈安公顏少府請顧八題壁

梅仙歸劇縣,阮巷奏離琴。 權(quán)德輿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參卿滯孫楚,隱市同梅福。 權(quán)德輿 送任安劉少府

屢遷君擢桂,分尉我從梅。 王灣 哭補(bǔ)闕亡友綦母學(xué)士

梅生諒多感,歸止豈吾廬。 盧綸 和李中丞酬萬年房署少府過汾州景云觀因以寄上房與李早年同居此觀

潘縣花添發(fā),梅家鶴暫來。 盧綸 送黎燧尉陽翟

梅福幽棲處,佳期不忘還。 祖詠 題韓少府水亭

只是勝之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羅隱 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

離別莫言關(guān)塞遠(yuǎn),夢魂長在子真家。 獨(dú)孤及 海上懷華中舊游寄鄭縣劉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贈別安邑韓少府

別后吳中使,應(yīng)須訪子真。 賈島 送友人棄官游江左

雕殘貴有親仁術(shù),梅福何須去隱吳。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為梅少府,可堪貧攝鮑參軍。 鄭谷 結(jié)綬鄠郊縻攝府署偶有自詠

皇枝雙玉樹,吏道二梅仙。 錢起 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

誰知仙吏去,宛與世塵遙。 錢起 送昆山孫少府

湖山入閭井,鷗鳥傍神仙。 錢起 送沈少府還江寧

且樂神仙道,終隨鴛鷺群。 錢起 送陸三出尉

梅生寄黃綬,不日在青云。 錢起 送陸三出尉

自嘆梅生頭似雪,卻憐潘令縣如花。 錢起 題郎士元半日吳村別業(yè)兼呈李官

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 陳子昂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

官傳梅福政,縣顧赤松家。 馬戴 送顧少府之永康

典故
十五金釵嫁王昌


《全唐詩》卷一百三十〈王家少婦【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盈盈出畫堂】。自矜年最少【自憐年最少】【自憐年正小】【自矜年正小】,復(fù)倚婿為郎。舞愛前溪綠,歌憐子夜長。閒來斗百草,度日不成妝【度日不能妝】。
典故 
唐昌宮
 
唐昌花蕊
 
唐昌仙觀


《太平廣記》卷六十九〈女仙十四·玉燎院女仙〉~427~
長安安業(yè)唐昌觀,舊有玉蕊花。其花每發(fā),若瓊林瑤樹。唐元和中,春物方盛,車馬尋玩者相繼。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綠繡衣,垂雙髻,無簪珥之飾,容色婉娩,迥出于眾。從以二女冠、三小仆,皆草髻黃衫,端麗無比。既而下馬,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所,異香芬馥,聞于數(shù)十步外。觀者疑出自宮掖,莫敢逼而視之。佇立良久,令女仆取花數(shù)枝而出。將乘馬,顧謂黃衫者曰:「曩有玉峰之期,自此行矣?!箷r觀者如堵,咸覺煙飛鶴唳,景物輝煥。舉轡百余步,有輕風(fēng)擁塵,隨之而去。須臾塵滅,望之已在半空,方悟神仙之游。余香不散者經(jīng)月余。時嚴(yán)休復(fù)、元稹、劉禹錫、白居易俱作玉蕊院真人降詩。嚴(yán)休復(fù)詩曰:「終日齋心禱玉宸,魂銷眼冷未逢真。不如一樹瓊瑤蕊,笑對藏花洞里人。」又曰:「香車潛下玉龜山,塵世何由睹?顏。惟有無情枝上雪,好風(fēng)吹綴綠玉鬟?!乖≡娫疲骸概駶撨^玉樹時,不教青鳥出花枝。的應(yīng)未有諸人覺,只是嚴(yán)郎自得知?!箘⒂礤a詩云:「玉女來看玉樹花,異香先引七香車。攀枝弄雪時回首,驚怪人間日易斜?!褂衷唬骸秆┤锃傒鉂M院春,羽林輕步不生塵。君王簾下徒相問,長伴吹簫別有人?!拱拙右自娫疲骸稿党锁P下時,洞中暫歇弄瓊枝。不緣啼鳥春饒舌,青瑣仙郎可得知。」
典故 
陶公柳
 
武昌見移
 
武昌種柳

相關(guān)人物
夏施
 
陶侃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下〈政事〉~79~
陶公性檢厲,勤于事。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晉陽秋》曰:「侃練核庶事,勤務(wù)稼穡,雖戎陳武士,皆勸厲之。有奉饋者,皆問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歡喜慰賜;若他所得,則呵辱還之。是以軍民勤于農(nóng)稼,家給人足。性纖密好問,頗類趙廣漢。嘗課營種柳,都尉夏施盜拔武昌郡西門所種。侃后自出,駐車施門,問:『此是武昌西門柳,何以盜之?』施惶怖首伏,三軍稱其明察?!?/span>
《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列傳〉~778~
侃性纖密好問,頗類趙廣漢。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于己門。侃后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

簡釋

陶公柳:詠柳,或喻軍紀(jì)嚴(yán)明。宋蘇軾《游武昌寒溪西山寺》:“空傳孫郎石,無復(fù)陶公柳?!?/p>


例句

緣憂武昌柳,遂憶洛陽花。 李商隱 病中聞河?xùn)|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

典故
陽山縣誤昌黎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韓愈列傳〉~495~
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愈生三歲而孤,養(yǎng)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xué)儒,不俟?勵。大歷、貞元之間,文字多尚古學(xué),效揚(yáng)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獨(dú)孤及、梁肅最稱淵奧,儒林推重。愈從其徒游,銳意鉆仰,欲自振于一代。洎舉進(jìn)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馀慶頗為之延譽(yù),由是知名于時。尋登進(jìn)士第。宰相董晉出鎮(zhèn)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為其賓佐。愈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wù)。調(diào)授四門博士,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門,宰相不專機(jī)務(wù),宮市之弊,諫官論之不聽。愈嘗上章數(shù)千言極論之,不聽,怒貶為連州陽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漢語大詞典》:武昌魚(武昌魚)
三國 吳 嗣主 孫晧 從 建業(yè) 遷都 武昌 ,丞相 陸凱 進(jìn)諫,疏中引童謠:“寧飲 建業(yè) 水,不食 武昌 魚”。見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武昌 魚指 武昌 附近所產(chǎn)的團(tuán)頭魴。 唐 岑參 《送費(fèi)子歸武昌》詩:“秋來倍憶 武昌 魚,夢著只在 巴陵 道。” 明 李贄 《與劉肖川書》:“但恐檀越遠(yuǎn)去,外護(hù)無依,不肖當(dāng)為 武昌 魚,任人膾炙矣?!?毛澤東 《水調(diào)歌頭·游泳》詞:“才飲 長沙 水,又食 武昌 魚?!?/div>
《漢語大詞典》:六郎
(1).舊唐書·楊再思傳:“ 易之 之弟 昌宗 以姿貌見寵倖, 再思 又諛之曰:‘人言 六郎 面似蓮花; 再思 以為蓮花似 六郎 ,非 六郎 似蓮花也?!鋬A巧取媚也如此”。 張昌宗 行六,故云。后用為詠蓮之典實(shí)。 宋 陸游 《荷花》詩:“猶嫌翠蓋紅妝句,何況人言似 六郎 。” 明 徐渭 《紅佛?!?/a>詩之一:“都爭茜頰堪千鎰,誰問蓮花似 六郎 。” 魯迅 《秋夜有感》詩:“何來酪果供千佛,難得蓮花似 六郎 。”
(2). 宋 楊繼業(yè) 之六子 楊延昭 英勇善戰(zhàn),在邊防二十馀年,屢挫 契丹 兵將,人稱 楊六郎 。詳見宋史本傳。
《漢語大詞典》:弄印
史記·張丞相列傳:“ 高祖 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誰可以為御史大夫者?’孰視 趙堯 曰:‘無以易 堯 。’遂拜 趙堯 為御史大夫?!焙笠蚍Q任命御史大夫為“弄印”。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a>詩:“位重登壇后,恩深弄印時?!?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尹思貞傳》:“宜承弄印之榮,式允登車之志??捎反蠓?。”
《國語辭典》:旗亭畫壁(旗亭畫壁)  拼音:qí tíng huà bì
唐代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一日于旗亭飲酒,聽梨園伶人唱歌,私約以詩作被唱的多寡來定三人作品的高下,并各自在墻上做一記號。后因王之渙的涼州詞為最出色的伶人所唱,而略勝一籌。見唐。薛用弱《集異記。卷二。王之渙》。
《漢語大詞典》:仙伯
(1).仙人之長。亦泛稱仙人。太平廣記卷七引神仙傳:“﹝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諸仙伯。 安 少習(xí)尊貴,稀為卑下之禮,坐起不恭,語聲高亮,或誤稱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宋 范成大 《題金牛洞》詩:“自從仙伯弭芝蓋,鳳舞鸞歌開洞天?!?明 陳子龍 《寄郢中鄭澹石座師》詩:“何來一仙伯,髮短而心長?!?br />(2).借稱官職清貴、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陳師道 《和饒節(jié)詠周昉畫》:“ 金華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fù)千金摹?!?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憶昔追游翰墨場, 武夷 仙伯較文章?!?/div>
《漢語大詞典》:仙吏
仙界、天庭的職事人員。《西游記》第五回:“那 齊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圣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span id="oqwiii0" class="book">《西游記》第五回:“祇見 蟠桃園 土地、力士同 齊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門。” 明 陳夢璧 《尋幽珠璣巖飲甘泉》詩:“幾許鮫人泣得出,但憑仙吏袖將歸?!?/div>
《漢語大詞典》:仙尉
亦作“僊尉”。 漢 梅福 的美稱。 梅 字 子真 ,為郡文學(xué),補(bǔ) 南昌 尉。后歸里,一旦棄妻子去,傳以為仙,故稱。見《漢書·梅福傳》。 前蜀 韋莊 《南昌晚眺》詩:“ 南昌 城郭枕江煙, 章水 悠悠浪拍天。芳草緑遮僊尉宅,落霞紅襯賈人船。”僊,一本作“ 仙 ”。后亦以“仙尉”為縣尉的譽(yù)稱。 唐 李白 《送當(dāng)涂趙少府赴長蘆》詩:“仙尉 趙 家玉,英風(fēng)凌四豪。”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縣尉曰仙尉,蓋用 梅福 尉 南昌 故事……或稱縣尉,則慊然為慢我,是皆習(xí)俗使然?!?清 金農(nóng) 《元日過張少府小飲花下》詩:“仙尉逢 梅福 ,同為上日吟?!?/div>
《漢語大詞典》:吳市隱(吳市隱)
亦作“吳門卒”。 指 漢 梅福 避 王莽 專政,變姓名,隱于 會稽 ,為 吳市 門卒。漢書·梅福傳:“至 元始 中, 王莽 顓政, 福 一朝棄妻子,去 九江 ,至今傳以為仙。其后,人有見 福 於 會稽 者,變名姓,為 吳市 門卒云?!?宋 方勺 泊宅編卷二:“ 西漢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隱為 吳門 卒?!?清 曹寅 《過葉星期二棄草堂留飲即和見贈原韻》之一:“不同 吳市 隱,初罷 杞 人憂?!?/div>
《漢語大詞典》:子真
漢 褒中 人 鄭樸 的字。居 谷口 ,世號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漢成帝 時大將軍 王鳳 禮聘之,不應(yīng);耕于巖石之下,名動京師。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唐 張喬 《七松亭》詩:“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豈同 陶令 臥江邊。”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竇尉》詩:“ 王 謝 江山久蕭索, 子真 今為起清風(fēng)?!?/div>
分類:子真谷口
《國語辭典》:梅仙  拼音:méi xiān
相傳漢南昌尉梅福去官后成仙,故稱為「梅仙」。后世遂為縣尉的美稱?!妒铝謴V記。庚集。卷九。綺語門。君臣》:「縣尉,梅仙。」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dāng)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尉
(1).對縣尉的美稱。 梅福 曾為 南昌 尉,故稱。 唐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詩:“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
(2).泛稱地方官。 唐 孟郊 《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詩:“梅尉吟 楚 聲,竹風(fēng)為凄清。深虛冰在性,高潔云入情?!?/div>
《漢語大詞典》:梅生
指 漢 梅福 。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 韓公 淪賣藥, 梅生 隱市門?!?唐 李白 《贈瑕丘王少府》詩:“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 梅生 亦何事,來作 南昌 尉。”參見“ 梅福 ”。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dāng)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真
指 漢 梅福 。 梅福 字 子真 ,故稱。 唐 方干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詩:“ 梅真 入仕提雄筆, 阮瑀 從軍著綵衣?!?陳寅恪 《王觀堂先生挽詞》詩:“曾訪 梅真 拜地仙,更期 韓偓 符天意?!眳⒁姟?梅福 ”。
分類:梅福子真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dāng)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dāng)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神仙中人
見"神仙中人"。
《漢語大詞典》:神仙尉
漢 梅福 曾補(bǔ)任 南昌 縣尉,后去官歸里。屢上書譏刺外戚 王鳳 專權(quán),終不納。 王莽 專政時棄家出走,不知所終。相傳已成仙。見漢書·梅福傳。后詩文中因以“神仙尉”作為縣尉的美稱。 唐 陳子昂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詩:“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币嘧鳌?神仙吏 ”。 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衛(wèi)荊州》:“神仙吏姓 梅 ,人吏待君來?!?/div>
《漢語大詞典》:隱吏(隱吏)
退隱的官吏。 唐 杜甫 《送裴二虬尉永嘉》詩:“隱吏逢 梅福 ,游山憶 謝公 ?!?仇兆鰲 注:“漢書:‘ 梅福 , 九江 人,補(bǔ) 南昌 尉。 王莽 專政,一朝棄妻子去,隱於 會稽 ,至今傳以為仙?!?span id="mkcayqc" class="book">《汝南先賢傳》稱 鄭欽 為吏隱。”
分類:退隱官吏
《漢語大詞典》:唐昌觀(唐昌觀)
唐 道觀名。在 長安 安業(yè)坊 南。以 玄宗 女 唐昌公主 而得名。觀中有玉蕊花,傳為公主手植, 唐 宋 詩人多有吟詠。參閱 唐 康駢 劇談錄卷下、 宋 宋敏求 長安志卷九。
《漢語大詞典》:武昌柳
晉書·陶侃傳:“﹝ 侃 ﹞嘗課諸營種柳,都尉 夏施 盜官柳植之於己門。 侃 后見,駐車問曰:‘此是 武昌 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 施 惶怖謝罪”。后泛稱楊柳為“武昌柳”。 唐 孟浩然 《泝江至武昌》詩:“行看 武昌 柳,髣髴映樓臺?!?唐 李商隱 《病中聞河?xùn)|公樂營置酒》詩:“緣憂 武昌 柳,遂憶 洛陽 花?!?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別》詞:“折盡 武昌 柳,掛席上 瀟湘 ?!?/div>
分類: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