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91,分2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毛玠公方
冕旒黈纊
四方志(又作:男兒四方志 上下四方男子志)
溺殿衙
余方有事,子姑歸去
麒麟作脯
千金方
秦冤
弱翁方大用
三冬學(xué)
掃鬼方(又作:征鬼方)
思邈方書
四方蹙蹙靡騁
歲星
縮地?zé)o方
典故
毛玠公方

相關(guān)人物
毛玠


《三國志》卷十二〈魏書·毛玠傳〉~374~
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人也。少為縣吏,以清公稱。將避亂荊州,未至,聞劉表政令不明,遂往魯陽。太祖臨兗州,辟為治中從事?!鏋樗究肇┫?,玠嘗為東曹掾,與崔琰并典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于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jìn)。務(wù)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jié)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太祖嘆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fù)何為哉!」文帝為五官將,親自詣玠,屬所親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職,幸得免戾,今所說人非遷次,是以不敢奉命?!勾筌娺€鄴,議所并省。玠請謁不行,時人憚之,咸欲省東曹。乃共白曰:「舊西曹為上,東曹為次,宜省東曹?!固嬷淝椋钤唬骸溉粘鲇跂|,月盛于東,凡人言方,亦復(fù)先東,何以省東曹?」遂省西曹。初,太祖平柳城,班所獲器物,特以素屏風(fēng)素馮幾賜玠,曰:「君有古人之風(fēng),故賜君古人之服?!公d居顯位,常布衣蔬食,撫育孤兄子甚篤,賞賜以振施貧族,家無所馀。遷右軍師。魏國初建,為尚書仆射,復(fù)典選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玠雅亮公正,在官清恪。其典選舉,拔貞實(shí),斥華偽,進(jìn)遜行,抑阿黨。諸宰官治民功績不著而私財豐足者,皆免黜停廢,久不選用。于時四海翕然,莫不勵行。至乃長吏還者,垢面羸衣,常乘柴車。軍吏入府,朝服徒行。人擬壺飧之絜,家象濯纓之操,貴者無穢欲之累,賤者絕奸貨之求,吏絜于上,俗移乎下,民到于今稱之?!?/span>
《新校本宋史》卷一百九《禮志·景靈宮》
景靈宮。創(chuàng)于大中祥符五年,圣祖臨降,為宮以奉之。天圣元年,詔修宮之萬壽殿以奉真宗,署曰奉真。明道二年,又建廣孝殿,奉安章懿皇后。治平元年,又詔就宮之西園建殿,以奉仁宗,署曰孝嚴(yán),奉安御容,親行酌獻(xiàn),命大臣分詣諸神御代行禮。翼日,太后酌獻(xiàn),皇后、大長公主以下內(nèi)外命婦陪位于廷。詔每歲下元朝謁如奉真殿儀,有期以上喪或災(zāi)異,則命輔臣攝事。名齋殿曰迎釐,宮西門曰廣祐。四年,建英德殿,奉英宗神御。凡七十年間,神御在宮者四,寓寺觀者十有一。
《新校本漢書》卷五十七上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上
「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獵。乘鏤象,六玉虬,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軒,后道游;孫叔奉轡,衛(wèi)公參乘,扈從橫行,出乎四校之中。鼓嚴(yán)簿,縱獵者,江河為阹,泰山為櫓,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后陸離,離散別追,淫淫裔裔,緣陵流澤,云布雨施。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蒙鹖蘇,褲白虎,被斑文,跨野馬,陵三嵏之危,下磧歷之坻,徑峻赴險,越壑厲水。推蜚廉,弄解廌,格蝦蛤,鋋猛氏,?要裊,射封豕。箭不茍害,解脰陷腦;弓不虛發(fā),應(yīng)聲而倒。

例句

山濤識量,毛玠公方。 李瀚 蒙求

典故
冕旒黈纊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固?#183;顏師古注:「黈,黃色也。纊,綿也。以黃綿為丸,用組懸之于冕,垂兩耳旁,示不外聽。」

例句

褰旒去耳纊,調(diào)和進(jìn)梅鹽。 韓愈 苦寒

典故 
男兒四方志
 
上下四方男子志


《孔叢子》卷下〈儒服〉~602~2~
子高衣長裾,振褒袖,方屐?翣,見平原君,君曰:「吾子亦儒服乎?」子高曰:「此布衣之服,非儒服也,儒服非一也?!蛊皆唬骸刚埼嶙友灾??!勾鹪唬骸阜蛉逭?,居位行道則有袞冕之服,統(tǒng)御師旅則有介冑之服,從容徒步則有若穿之服,故曰非一也?!蛊皆唬骸溉逯疄槊稳枺俊棺痈咴唬骸溉“娒?、兼六藝、動靜不失中道。」子高游趙。平原君客有鄒文季節(jié)者,與子高相善,及將還魯,諸故人訣既畢,文節(jié)送行三宿臨別。文節(jié)流涕交頤,子高徒抗手而巳,分背就路,其徒問曰:「先生與彼二子善,彼有戀戀之心,未知后會何期,悽愴流涕,而先生厲聲高揖,此無乃非親親之謂乎?」子高曰:「始焉謂此二子丈夫爾,乃今知其婦人也。人生則有四方之志,豈鹿豕也哉?而常聚乎。」
《禮記注疏》卷六十二〈射義〉~09~
故男子生?;∨钍噶?。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飯食之謂也。
典故
溺殿衙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
「朔嘗醉入殿中,小遺殿上,劾不敬。有詔免為庶人,待詔宦者署,因此對復(fù)為中郎,賜帛百匹?!固?#183;顏師古注:「小遺者,小便也?!?/span>

例句

詆欺劉天子,正晝溺殿衙。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

典故
哦松庭院
 
相伴雙松
 
為二松千竹題崖壁
 
余方有事,子姑歸去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韓愈十一·藍(lán)田縣丞廳壁記〉~5634~2~
丞之職,所以貳令,于一邑?zé)o所不當(dāng)問。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職。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書行,吏抱成案詣丞,卷其前,鉗以左手,右手摘紙尾,雁鶩行以進(jìn),平立睨丞曰:「當(dāng)署」。丞涉筆占位署惟謹(jǐn),目吏,問可不可,吏曰「得」,則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雖尊,力勢反出主簿、尉下。諺數(shù)慢,必曰「丞」,至以相訾。丞之設(shè),豈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種學(xué)績文,以蓄其有,浤涵演迤,日大以肆。貞元初,挾其能,戰(zhàn)藝于京師,再進(jìn)再屈(闕一字)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評事言得失黜官,再轉(zhuǎn)而為丞茲邑。始至,喟曰:「官無卑,顧材不足塞職?!辜揉洳坏檬┯?,又喟曰:「丞哉,丞哉!馀不負(fù)丞,而丞負(fù)馀?!箘t盡去牙角,一躡故跡,破崖岸而為之。丞廳故有記,壞漏污不可讀,斯立易桷與瓦,墁治壁,悉書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墻巨竹千梃,儼立若相持,水??循除鳴,斯立痛埽溉,對樹二松,日哦其間。有問者,輒對曰:「余方有公事,子站去。」姑考功郎中知制誥韓愈記。
典故
麒麟作脯

相關(guān)人物
王方平


《神仙傳》卷七《麻姑》
漢孝桓帝時,神仙王遠(yuǎn)字方平降于蔡經(jīng)家?!楣茫┤氚莘狡?,方平為之起立。坐定。召進(jìn)行廚,皆金盤玉杯,肴膳多是諸花果,而香氣達(dá)于內(nèi)外。擘脯行之如柏靈,云是麟脯也。

例句

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白居易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典故
千金方


《宋史》卷二百七〈藝文志六·子類·醫(yī)書類〉~5306~
孫思邈《千金方》三十卷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孫思邈〉~5596~
孫思邈,京兆華原人。通百家說,善言老子、莊周?!煎阌陉庩?、推步、醫(yī)藥無不善。
典故 
秦牢冤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秦始皇


《太平御覽》卷六百四十三〈刑法部九·獄 〉~302~
舊題漢·郭憲《東方朔傳》:「孝武皇帝時,幸甘泉,至長平阪上,馳道中央有蟲復(fù)而赤如生肝狀……土召朔使馳往視之。還對曰:『怪哉!」上曰:『何謂也?』朔對曰:『秦始皇時拘系無罪,幽殺無辜,眾庶怨恨,無所告訴,仰天而嘆曰:「怪哉!」感動皇天。此憤氣之所生也。故名之曰「怪哉」。是地必秦之獄處也?!股嫌性t,使丞相公孫宏按地圖,果秦之獄處也?!?/span>

例句

自憫秦冤痛,誰憐楚奏哀。 駱賓王 幽系書情通簡知己

汲冢寧詳蠹,秦牢詎辨冤。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xué)士

典故
弱翁方大用

相關(guān)人物
魏弱翁


《漢書》卷七十四《魏相傳》
魏相字弱翁,濟(jì)陰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學(xué)易,為郡卒史,舉賢良,以對策高第,為茂陵令。頃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詐稱御史止傳,丞不以時謁,客怒縛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論棄客市,茂陵大治。后遷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彊畏服。會丞相車千秋死,先是千秋子為雒陽武庫令,自見失父,而相治郡嚴(yán),恐久獲罪,乃自免去。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還。相獨(dú)恨曰:「大將軍聞此令去官,必以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當(dāng)世貴人非我,殆矣!」武庫令西至長安,大將軍霍光果以責(zé)過相曰:「幼主新立,以為函谷京師之固,武庫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為關(guān)都尉,子為武庫令。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國家大策,茍見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淺薄也!」后人有告相賊殺不辜,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將軍,自言愿復(fù)留作一年以贖太守罪。河南老弱萬馀人守關(guān)欲入上書,關(guān)吏以聞。大將軍用武庫令事,遂下相廷尉獄。久系踰冬,會赦出。復(fù)有詔守茂陵令,遷楊州刺史??及缚叵啵嗨H退。相與丙吉相善,時吉為光祿大夫,與相書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瓜嘈纳破溲?,為霽威嚴(yán)。居部二歲,徵為諫大夫,復(fù)為河南太守。

例句

弱翁方大用,延首遲雙魚。 羊士諤 郡中端居有懷袁州王員外使君

典故
三冬學(xué)
 
三冬足
 
文史三冬
 
三冬文史
 
三冬足用
  
三冬足文狩史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列傳〉~284~
東方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徵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xué)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數(shù),其不足采者輒報聞罷。朔初來,上書曰:「臣朔少失父母,長養(yǎng)兄嫂。年十三學(xué)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xué)擊劍。十六學(xué)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xué)孫吳兵法,戰(zhàn)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聞?!?/span>
京房《易傳》
蜺,日旁氣也。
劉禹錫《競渡曲》
沅(一作湘)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楊桴(一作枹)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jìn)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lián)。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馀勇爭鼓舞,未至銜枚言色沮。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fēng)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簡釋

三冬學(xué):詠?zhàn)x書。唐羅隱《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自愧三冬學(xué)。來窺數(shù)仞墻。”


例句

曼倩三冬,陳思七步。 李瀚 蒙求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馀。 杜甫 柏學(xué)士茅屋

自愧三冬學(xué),來窺數(shù)仞墻。 羅隱 投漸東王大夫二十韻

才憐曼倩三冬后,藝許由基一箭中。 羅隱 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今復(fù)重過渚宮感事悲身遂成長句

典故
掃鬼方
 
征鬼方


《周易》卷六《既濟(jì)》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例句

鬼方生獫狁,時寇盧龍營。 儲光羲 次天元十載華陰發(fā)兵作時有郎官點(diǎn)發(fā)

恭憑神武策,遠(yuǎn)御鬼方人。 張說 將赴朔方軍應(yīng)制

遙知百戰(zhàn)勝,定掃鬼方還。 李白 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fā)兵

憶昔從此路,連年征鬼方。 鮑溶 苦哉遠(yuǎn)征人(一本苦哉上有擬古二字)

典故
思邈方書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方伎列傳·孫思邈〉~5096~
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無牲牢。經(jīng)月馀,顏貌不改,舉尸就木,猶若空衣,時人異之。自注老子、莊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
典故
四方蹙蹙靡騁


《毛詩正義》〈小雅·節(jié)南山之什·節(jié)南山〉~50~
節(jié)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jiān)!節(jié)彼南山,有實(shí)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憯莫懲嗟。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guī)?。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崿嵰鰜?,則無膴仕。昊天不傭,降此鞠?。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屆,俾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不吊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駕彼四牡,四牡項領(lǐng)。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矣。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家父作誦,以究王?。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舊題漢·郭憲《東方朔傳》
「朔未死時,謂同舍郎曰:『天下人無能知朔,知朔者唯太王公耳?!凰纷浜螅涞鄣么苏Z,即召太王公問之曰:『爾知東方朔乎?』公對曰:『不知?!还嗡??曰:『頗善星歷?!坏蹎栔T星皆具在否,曰:『諸星具在,獨(dú)不見歲星十八年,今復(fù)見耳?!坏垩鎏靽@曰:『東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歲星哉!』」(據(jù)《五朝小說大觀》)

例句

歲星入漢年,方朔見明主。 李白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謂我是方朔,人間落歲星。 李白 留別西河劉少府

攀龍九天上,忝列歲星臣。 李白 贈崔司戶文昆季

禰衡實(shí)恐遭江夏,方朔虛傳是歲星。 杜甫 題鄭十八著作虔

典故 
長房術(shù)
 
地難縮
 
縮地仙
 
縮地符
 
縮地?zé)o方
 
長房縮地術(shù)
 
地能縮
 
縮卻地
 
縮山川
 
縮地樹

相關(guān)人物
費(fèi)長房


《神仙傳》卷五《壺公傳》
(費(fèi)長)房有神術(shù),能縮地脈,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fù)舒如舊也。

簡釋

長房術(shù):詠仙術(shù),亦指趕路心情急切而倍道兼行。唐岑參《安西館中思長安》:“遙憑長房術(shù),為縮地山東。”


例句

壺中藥物梯霞訣,肘后方書縮地功。 令狐楚 贈毛仙翁

同受新年不同賞,無由縮地欲如何。 元稹 和樂天早春見寄

何當(dāng)遇長房,縮地到京關(guān)。 岑參 阻戎瀘間群盜

唯求縮卻地,鄉(xiāng)路莫教賒。 岑參 題井陘雙溪李道士所居

若取壽長延至易,如嫌地遠(yuǎn)縮何難。 方干 贈五牙山人洗修白

常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方干 贈天臺葉尊師

補(bǔ)天留彩石,縮地入青山。 李秘 禁中送任山人

小松已負(fù)干霄狀,片石皆疑縮地來。 權(quán)德輿 奉和太府韋卿閣老左藏庫中假山之作

縮地黃泉出,升天白日飛。 沈佺期 哭道士劉無得

安得縮地經(jīng),忽使在我傍。 王建 聞故人自征戌回

縮地朝珠闕,行天使玉童。 王維 贈焦道士

我無縮地術(shù),君非馭鳳仙。安得明月下,四人來晤言。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首之七

爭得長房猶在世,縮教地近釣魚臺。 翁承贊 甲子歲銜命到家至榕樹冊封次日日閩王降旌旗于新豐市堤餞別

命風(fēng)驅(qū)日月,縮地走山川。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之五

《漢語大詞典》:四方志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姜氏 ﹞謂公子( 重耳 )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焙笠浴八姆街尽敝附?jīng)營天下或安邦定國的遠(yuǎn)大志向。三國志·魏志·荀攸傳:“天下方有事,而 劉表 坐保 江 漢 之閒,其無四方志可知矣?!?晉 歐陽建 《臨終詩》:“茍懷四方志,所在可游盤?!?明 何景明 《東河三月晦日》詩:“平生四方志,回首欲求安?!?/div>
《漢語大詞典》:秦冤
秦始皇 時,無辜之人輒遭冤屈。后因稱無辜獲罪為“秦冤”。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自憫 秦 冤痛,誰憐 楚 奏哀?”
《國語辭典》:三冬  拼音:sān dōng
1.冬季的三個月。指孟冬(陰歷十月)、仲冬(陰歷十一月)、季冬(陰歷十二月)。
2.三個冬季,即三年?!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年十三學(xué)書,三冬文史足用?!?/div>
《國語辭典》:歲星(歲星)  拼音:suì xīng
木星。參見「木星」條?!妒酚洝>矶?。天官書》:「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div>
《國語辭典》:縮地(縮地)  拼音:sù dì
相傳東漢時費(fèi)長房有神術(shù),能收縮土地,將千里外的景物展現(xiàn)眼前。見晉。葛洪《神仙傳。卷九。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