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91,分220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方書
方行
方中
方鎮(zhèn)
省方
游方
方岳
方者
方叔
方州
五方
方言
方策
方志
方回
《國語辭典》:方書(方書)  拼音:fāng shū
1.官府文書,案牘?!妒酚?。卷九六。張丞相列傳》:「張丞相蒼者,陽武人也。好書律歷。秦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br />2.指史書,史冊。唐。劉知幾《史通。卷七。品藻》:「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我。』光武則受誤于龐萌,曹公則見欺于張邈。事列在方書,惟善與惡,昭然可見。」
3.醫(yī)書。唐。白居易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詩:「合和新藥草,尋檢舊方書?!顾?。劉克莊 西江月。思邈方書去失詞:「思邈方書去失,休文老病來攻。」
4.古代醫(yī)術(shù)與方術(shù)同出一源,故亦指稱方術(shù)之書?!侗阕印?nèi)篇。對俗》:「神仙方書,似是而非,將必好事者妄所造作,未必出黃老之手,經(jīng)松喬之目也?!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3496' target='_blank'>盧綸 尋賈尊師詩:「新傳左慈訣,曾與右軍鵝。井臼陰苔遍,方書古字多?!?/div>
《國語辭典》:方行  拼音:fāng xíng
橫行?!秶Z。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御。」
《漢語大詞典》:方中
(1).正中。《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 楚 宮。” 朱熹 集傳:“定,北方之宿,營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span id="rur1skc" class="book">《管子·幼官》:“發(fā)善必審於密,執(zhí)威必明於中,此居圖方中?!?尹知章 注:“此立時之政, 管氏 別五其圖,謂之方圖,而上位居中?!?br />(2).猶世間。對“方外”而言。《世說新語·德行》“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劉孝標(biāo) 注引《嵇康別傳》:“此亦方中之美范,人倫之勝業(yè)也?!?br />(3).指古代帝王的壽穴。史記·酷吏列傳:“﹝ 張湯 ﹞調(diào)為 茂陵 尉,治方中。” 裴駰 集解:“《漢書音義》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 湯 主治之?!?蘇林 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諱之,故言方中。’” 宋 程大昌 考古編·周太祖葬劍甲袞冕:“然嘗記 唐 人有一書,備載 乾陵 之役:每鑿地得土一車,即載致千里外,換受沙礫以回,實之方中,故方中不復(fù)本土?!?br />(4).始處正中。莊子·天下:“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陸德明 釋文:“謂日方中而景已復(fù)昃?!?/div>
《國語辭典》:方鎮(zhèn)(方鎮(zhèn))  拼音:fāng zhèn
擁有兵權(quán)而管理一方的長官,如唐時節(jié)度使之類。
《漢語大詞典》:省方
巡視四方。《易·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shè)教?!?孔穎達 疏:“省視萬方,觀看民之風(fēng)俗?!?漢 班固 《東都賦》:“乃動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唐 楊炯 《送徐錄事》詩序:“圣人以葉時同律,義在於省方;皇儲以守器承祧,任隆於監(jiān)國?!?span id="ehkhurt"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八》:“皇帝省方觀民,特舉時巡盛典?!?/div>
《國語辭典》:游方(遊方)  拼音:yóu fāng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 訪道者不遇詩:「及戶無行跡,游方應(yīng)未歸?!埂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笓u身一變,變做個游方的云水全真?!挂沧鳌赣畏健埂?/div>
《國語辭典》:方岳  拼音:fāng yuè
1.四方之岳。晉。王嘉《拾遺記》卷八:「達乃進其妹,權(quán)使寫九州江湖方岳之勢?!?br />2.人名。(西元1199~1262)字巨山,號秋崖,宋祁門人。紹定進士,南宋后期,詩名極大,可與劉克莊相伯仲。著有秋崖先生小稿。
《國語辭典》:方岳(方嶽)  拼音:fāng yuè
四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
《漢語大詞典》:方者
(1).指方術(shù)之士。史記·太史公自序:“ 扁鵲 言醫(yī),為方者宗?!?br />(2).指方形之物。莊子·徐無鬼:“曲者中鉤,方者中矩?!?/div>
《漢語大詞典》:方叔
周宣王 時賢臣。《詩·小雅·采芑》:“顯允 方叔 ,征伐 玁狁 , 蠻荊 來威。” 鄭玄 箋:“ 方叔 先與 吉甫 征伐 玁狁 ,今特往伐 蠻荊 ,皆使來服於 宣王 之威,美其功之多也。”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以 方叔 、 邵虎 之臣,鎮(zhèn)衛(wèi)四境,為國爪牙者,可謂當(dāng)矣?!?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緝熙王旅,兼 方叔 之望?!?/div>
《國語辭典》:方州  拼音:fāng zhōu
1.古人認(rèn)為天圓地方,因稱大地為「方州」?!痘茨献?。覽冥》:「背方州,抱圓天。」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于事。」
2.古稱帝都。漢。班固 典引:「日月邦畿,卓犖乎方州,洋益乎要荒?!?br />3.州郡。也指州郡的長官。南朝陳。徐陵 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彼豪門著姓,典牧方州,拘隔天朝,亟離寒暑?!固?。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div>
《國語辭典》:五方  拼音:wǔ fāng
1.東、西、南、北及中央。
2.中國與四夷?!抖Y記。王制》:「五方之民,皆有性也。」
《國語辭典》:方言  拼音:fāng yán
1.同一語言在不同地域因諸種因素產(chǎn)生演變而生成的變體。它只流行于局限的地區(qū),并具有與其他方言或共同語差異的特徵。唐。王維早入滎陽界〉詩:「因人見風(fēng)俗,入境聞方言?!挂卜Q為「土話」、「土語」。
2.書名。舊題漢揚雄撰,十三卷,晉郭璞注。其書于一名一物詳其地域言語之異同,為訓(xùn)詁家所取資。
3.才開口說話。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未語人前先靦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div>
《國語辭典》:方策  拼音:fāng cè
1.方法、計策。如:「整治河川方策?!?br />2.方為木板,策為竹簡,皆用以記言記事。故以方策泛指書籍?!抖Y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挂沧鳌阜絻浴埂?/div>
《國語辭典》:方志  拼音:fāng zhì
記載一地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產(chǎn)物、史跡跟人文的書?!吨芏Y。地官。誦訓(xùn)》:「掌道方志,以詔觀事?!挂沧鳌傅胤街尽?。
《漢語大詞典》:方回
(1).古仙人名。相傳于 唐堯 時曾隱于 五柞山 , 堯 聘為閭士,煉食云母粉,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閉于室中,求其傳道。 回 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戶。時人言得 回 一丸泥涂門,終不可開。見 漢 劉向 列仙傳·方回。后漢書·周磐傳:“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養(yǎng)和,不以榮利滑其生術(shù)?!?br />(2).借指山野隱士。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閏馀上:“因悉采匯為一編,亡論《云門》大呂,即 方回 、 阿段 ,例掇弗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