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博雞
斗雞。 明 高啟 《書博雞者事》:“博鷄者, 袁 人,素無賴,不事產(chǎn)業(yè),日抱鷄呼少年博市中?!?/div>
分類:斗雞
《漢語大詞典》:金距
裝在斗雞距上的金屬假距。左傳·昭公二五年:“ 季 郈 之雞。 季氏 介其雞, 郈氏 為之金距。” 楊伯峻 注:“《説文》:‘距,雞距也?!措u跗蹠骨后方所生之尖突起部,中有硬骨質(zhì)之髓,外被角質(zhì)鞘,故可為戰(zhàn)鬭之用。 郈氏 蓋于雞腳爪又加以薄金屬所為假距?!?唐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君不能貍膏金距學鬭雞。” 王琦 注引 高誘 曰:“金距,施金芒於距也?!?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斗雞:“其金距也,薄刃如爪,鑿枘於雞距,奮擊之,始一揮距,或至斷頭?!?/div>
《漢語大詞典》:雞場(雞場)
指斗雞場。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雞場潛介羽,馬埒并揚塵?!?/div>
分類:斗雞
《漢語大詞典》:棚頭(棚頭)
(1).朋黨首領。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在舘諸生更相造詣,互結朋黨以相漁奪,號之為棚,推聲望者為棚頭。”
(2).貢院負責官吏。 宋 王讜 唐語林·文學:“自 開元 二十四年……始置貢院。 天寳 則有 袁成用 、 劉長卿 分為棚頭,是時常重東府西監(jiān)?!?br />(3). 宋 時稱呼專事斗雞、逐兔、賭博等并以此為業(yè)的人。 宋 范成大 《臨洺鎮(zhèn)》詩:“北人爭勸 臨洺 酒,云有棚頭得兔歸?!?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閑人:“又有專為棚頭,又謂之習閑,凡擎鷹、駕鷂、調(diào)鵓鴿、養(yǎng)鵪鶉、鬭鷄、賭博、落生之類。”
(4).指 清 代棚民組織為首的人。 清 馮桂芬 《陳君若木家傳》:“ 咸豐 三年,君與官紳議,簡其中誠實者為棚頭,給軍功頂戴,令眾有所隸。”參見“ 棚民 ”。
《漢語大詞典》:棚民
指 清 代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清史稿·食貨志一:“棚民之稱,起於 江西 、 浙江 、 福建 三省。各山縣內(nèi),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藝麻種箐,開鑪煽鐵,造紙制菇為業(yè)?!?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 陜西 老林,惟棚民流寓,零散墾種?!?清 馮桂芬 《陳君若木家傳》:“棚民帖然改行,汔於城陷,無一從賊者?!?/div>
《漢語大詞典》:舞雞(舞鷄)
(1).斗雞之戲。 唐 杜牧 《杜秋娘》詩:“漸拋竹馬劇,稍出舞鷄奇。”
(2).指聞雞起舞。用 晉 祖逖 、 劉琨 事。謂志士及時奮發(fā)。 明 陳瑚 《所見》詩:“舞鷄擊楫都成夢,搔首江頭看落潮?!?/div>
《漢語大詞典》:貍膏(貍膏)
貍的脂膏。古時斗雞時取以涂抹雞頭,使對方畏怯,從而戰(zhàn)勝對方。 三國 魏 曹植 《斗雞篇》:“長鳴入青云,扇翼獨翱翔。愿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場。” 南朝 梁簡文帝 《雞鳴篇》:“ 陳思 助鬭協(xié)貍膏, 郈昭 妬敵安金距?!?唐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君不能貍膏金距學鬭雞,坐令鼻息吹虹霓?!?王琦 注引爾雅翼:“鬭雞,私取貍膏涂其頭,輒鬭無敵。此非有厭勝,特是貍能捕雞,異雞聞貍之氣,則畏而走。”
貍膏:貍的脂膏。藝文類聚卷九一引莊子:“羊溝之雞,三歲為株,相者視之,則非良雞也,然而數(shù)以勝人者,以貍膏涂其頭?!?司馬彪 注:“雞畏貍也?!?三國 魏 曹植 《斗雞篇》:“愿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場?!?清 吳偉業(yè) 《靈巖山放生雞》詩:“芥羽貍膏早擅場,爭雄身屬鬭雞坊?!?
《國語辭典》:雞鞠(雞鞠)  拼音:jī jú
鞠,皮毬。雞鞠指斗雞和踢皮毬的游戲?!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常從游戲北宮,馳逐平樂,觀雞鞠之會,角狗馬之足,上大歡樂之?!?/div>
分類:斗雞
《國語辭典》:羊溝(羊溝)  拼音:yáng gōu
露天的排水溝。也稱為「明溝」、「洋溝」、「陽溝」。
《漢語大詞典》:斗雞戲(鬥鷄戲)
見“ 斗雞戲 ”。
《漢語大詞典》:官雞(官雞)
官家所養(yǎng)的斗雞。 唐 杜甫 《壯游》詩:“國馬竭粟豆,官雞輸?shù)玖??!?仇兆鰲 注引 蔡夢弼 曰:“五坊有鬭雞,民輸?shù)玖灰怨B(yǎng),此皆 明皇 侈心自恣也?!?/div>
《漢語大詞典》:貼雞(貼雞)
謂馴養(yǎng)斗雞。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飲食尚好紀略:“內(nèi)臣貪婪成俗,是以性好賭博。既賴雞求勝,則必費重價購好健鬭之雞,僱善養(yǎng)者,晝則調(diào)馴,夜則加食,名曰‘貼雞’?!?/div>
《國語辭典》:礪吻磨距(礪吻磨距)  拼音:lì wěn mó jù
雞只于斗雞前摩喙擦爪,躍躍欲試的動作。唐。陳鴻《東城老父傳》:「樹毛振翼,礪吻磨距,抑怒待勝;進退有期,隨鞭指低昂,不失昌度。」
《國語辭典》:虛憍恃氣(虛憍恃氣)  拼音:xū jiāo shì qì
本指斗雞空自驕傲,只憑藉一時之意氣求敵。語本《莊子。達生》:「紀渻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弧购笥靡员扔鲀?nèi)在涵養(yǎng)不足而驕矜自滿。如:「他向來眼高于頂,虛憍恃氣,一旦遭遇困難,將會孤立無援,四面楚歌。」
《漢語大詞典》:走馬斗雞(走馬鬭雞)
騎馬馳逐或斗雞以博勝負。古代多為輕薄少年所為。語本 三國 魏 曹植 《名都篇》:“鬭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唐 崔顥 《代閨人答輕薄少年》詩:“花間陌上春將晚,走馬鬭雞猶未返。” 宋 司馬光 《二十六日作真率會口號成詩》:“走馬鬭雞非我事,紵衣絲髮且相暉?!?/div>
《漢語大詞典》:斗雞走馬(鬥雞走馬)
亦作“鬭雞走馬”。 斗雞賽馬。古代的賭博游戲。漢書·宣帝紀:“﹝ 宣帝 ﹞受於 東海 澓中翁 ,高材好學,然亦喜游俠,鬭雞走馬?!?span id="z9dvsb9" class="book">《魏書·長孫道生傳》:“ 稚 ( 長孫稚 )少輕俠,鬭雞走馬。” 明 何景明 《邯鄲行》:“鳴鸞佩玉青云間,鬭雞走馬紅塵里?!眳⒁姟?斗雞走狗 ”。
《國語辭典》:斗雞走狗(鬥雞走狗)  拼音:dòu jī zǒu gǒu
古時使雞相搏斗,使狗相競走的游戲。引申為泛稱紈褲子弟所做的消遣?!妒酚?。卷六九。蘇秦傳》:「臨菑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斗雞走狗,六博蹋鞠者?!埂都t樓夢》第七五回:「這些來的皆系世襲公子,人人家道豐富,且都在少年,正是斗雞走狗,問柳評花的一干游蕩紈褲。」
《漢語大詞典》:斗雞走狗(鬥鷄走狗)
亦作“鬭雞走狗”。 見“ 斗雞走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