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傖攘(傖攘)
紊亂貌。《漢書·賈誼傳》:“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顏師古 注引 晉 晉灼 曰:“搶,音傖。 吳 人駡 楚 人曰傖。傖攘,亂貌也?!?/div>
分類:紊亂
《漢語大詞典》:毆攘(毆攘)
毆擊攘除。 宋 王禹偁 《賀圣駕還京表》:“蕞爾 林胡 ,無名內(nèi)侮,蜂屯烏合,鼠竊狗偷,必想邊民奪梃以毆攘,亭長持繩而縶縛,豈勞車駕遠涉山川?”
《漢語大詞典》:攘亂(攘亂)
擾亂。《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若 蜀 人攘亂,不出接戰(zhàn), 孔明 必然患病矣。” 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朕自踐極以來,匪躬有失,饑饉薦臻,繼以兵兇,愈增攘亂。”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 周 秦 之際的學者苦于天下的爭奪攘亂,在政治思想上便發(fā)生兩種傾向。”
《漢語大詞典》:攘拳
見“ 攘卷 ”。
《漢語大詞典》:攘卷(攘捲)
亦作“ 攘拳 ”。捋袖舉拳。《淮南子·修務訓》:“及至勇武攘卷一擣,則摺脇傷干?!?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劉整 ﹞隔箔攘拳大駡,突進房中,屏風上取車帷準米去?!?br />亦作“ 攘捲 ”。卷袖曲臂。《淮南子·原道訓》:“於是民人被髮文身,以像鱗蟲;短綣不絝,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高誘 注:“卷,卷臂也。” 漢 劉向 列女傳·趙津女娟:“ 簡子 將渡,用檝者少一人, 娟 攘卷操檝而請?!?漢 劉向 列女傳·魯季敬妻:“ 文伯 引袵攘捲而親饋之?!?/div>
《漢語大詞典》:攘磔
謂宰牲祈禳。攘,通“ 禳 ”。 宋 蘇軾 《和子由除日見寄》:“愁來豈有魔,煩汝為攘磔?!?/div>
分類:祈禳
《漢語大詞典》:攘攫
掠奪。 清 唐孫華 《時世公子行》:“爪牙四路布倀鬼,白晝?nèi)辆鸶F搜牢。”
分類:掠奪
《漢語大詞典》:克攘
見“ 克讓 ”。
《國語辭典》:克讓(克讓)  拼音:kè ràng
能夠謙讓?!稌?jīng)。堯典》:「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家懷克讓之風,人詠康哉之詩?!?/div>
分類:謙讓
《漢語大詞典》:撈攘(撈攘)
猶擾攘。朱子語類卷二五:“若人而不仁,空有那周旋百拜,鏗鏘鼓舞,許多撈攘,當不得那禮樂。”
分類:擾攘
《漢語大詞典》:枉攘
紛亂貌。枉,通“ 狂 ”。《楚辭·嚴忌〈哀時命〉》:“摡塵垢之枉攘兮,除穢累而反真。” 王逸 注:“枉攘,亂貌?!?/div>
《漢語大詞典》:威攘
以威力攘除。明史·屈伸傳:“在我示怯弱之形,在彼無創(chuàng)艾之意,非王者威攘之道?!?/div>
分類:威力
《分類字錦》:雙攘(雙攘)
吳融 贈李長史歌 雙攘輕袖當高軒,含商吐羽凌非煙。
分類:
《韻府拾遺 養(yǎng)韻》:臣攘
風俗通:宮聲亂者則其君驕,商聲錯者則其臣攘。
《駢字類編》:東攘(東攘)
史記太史公自序:秦所以東攘雄諸侯,樗里、甘茂之策。作樗里甘茂列傳第十一。
《漢語大詞典》:騷攘(騷攘)
騷動紛亂。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二場:“在騷攘中, 聶政 挺劍由左翼上?!?/div>
分類:騷動紛亂
《漢語大詞典》:攘背
背離。 清 戴名世 《范增論》:“彼見 項王 可以背 義帝 ,則己亦可以背 項籍 ,向之俯首畏伏者,一旦攘背而與之抗,而 項王 固無以令於天下矣?!?/div>
分類: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