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攘地
開拓疆土。戰(zhàn)國策·趙策二:“﹝ 齊宣王 ﹞十年攘地, 秦 人遠跡不服,而 齊 為虛戾?!?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鑿空萬里,攘地千都?!?清 唐甄 潛書·任相:“用 李成梁 、 戚繼光 ,委以北邊, 遼 左屢捷,攘地千里?!?/div>
《漢語大詞典》:攘爭
猶爭奪。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讒莠蔑聞,攘爭掩息?!?/div>
分類:爭奪
《漢語大詞典》:狂攘
(1).紛亂貌。楚辭·嚴忌〈哀時命〉:“摡塵垢之狂攘兮,除穢累而反真?!?朱熹 集注:“狂攘,亂貌?!?漢 馬融 《圍棋賦》:“狂攘相救兮,先后并沒?!?br />(2).猖狂作亂。 唐 皮日休 《新城三老董公贊》:“ 項 氏狂攘,賊我 懷王 。”
《漢語大詞典》:攘詬(攘詬)
(1).容忍恥辱。《楚辭·離騷》:“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王夫之 通釋:“攘詬,當為容忍恥辱之謂?!币徽f為除去恥辱,見 王逸 注。
(2).爭吵詬罵。
《漢語大詞典》:攘略
侵奪。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使其嫂果治棲所,謂百官 堯 遣以隨主者,主為強暴攘畧,百官烏得不以上聞,而 堯 亦豈能但已也?可發(fā)一笑。”
分類:侵奪
《國語辭典》:攘善  拼音:ráng shàn
掠他人之美以竊取善名?!豆攘簜?。成公五年》:「伯尊其無績乎,攘善也?!埂稌x書。卷五○。曹志等傳。史臣曰》:「竊人之財,猶謂之盜,子玄假譽攘善,將非盜乎!」
分類:掠美
《漢語大詞典》:攘剽
猶攘奪。 明 高啟 《答衍師見贈》詩:“乾綱會中頽,四海起攘剽?!?/div>
分類:攘奪
《國語辭典》:攘羭  拼音:ráng yú
羭,美好。攘羭即掠美。唐。李商隱為滎陽公桂州謝上表〉:「敢伐善以攘羭,固盡誠于養(yǎng)棟?!?/div>
《漢語大詞典》:攘辟
讓避。禮記·曲禮上:“君出就車,則僕并轡授綏,左右攘辟。” 鄭玄 注:“謂羣臣陪位侍駕者攘卻也?;蛘?,攘,古讓字?!?孔穎達 疏:“左右攘辟者……君已上車,車欲進行,故左右侍者悉遷卻以辟車,使不妨車行也?!?/div>
《漢語大詞典》:攘服
猶征服。《漢書·賈捐之傳》:“乃探 平城 之事,録 冒頓 以來數(shù)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顏師古 注:“攘,卻也?!?br />祭禱以求平息。攘,通“ 禳 ”。后漢書·盧植傳:“脩禮者,應徵有道之人,若 鄭玄 之徒,陳明《洪范》,攘服災咎。”
《漢語大詞典》:歐攘(歐攘)
打擊。歐,通“ 毆 ”。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預撰神道碑》:“全 蜀 雖定,羣兇未敗。帝命我公,歐攘懷柔?!?/div>
分類:打擊
《國語辭典》:俇攘  拼音:wǎng rǎng
紛擾不安?!冻o。宋玉。九辯》:「悼余生之不時兮,逢此世之俇攘。」
分類:紛亂不安
《漢語大詞典》:攘患
排除禍患。三國志·魏志·臧洪傳:“吾聞之也,義不背親,忠不違君……茍區(qū)區(qū)於攘患,不知言乖乎道理矣?!?/div>
分類:排除禍患
《漢語大詞典》:攘襟
揭起衣襟。奮起貌。 晉 劉伶 《酒德頌》:“有貴介公子,搢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
分類:衣襟奮起
《漢語大詞典》:攘擾(攘擾)
紛擾;擾亂。 晉 袁宏 后漢紀·光武帝紀七:“昔 魯隱 有賢行,將致國於 桓 ,猶留連貪位不能早退,況草創(chuàng)豪帥,本無業(yè)囚徒,因攘擾之時,擅有山川之利?!?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中較善者,或誠痛乎外侮迭來……思鳩大羣以抗御,而又飛揚其性,善能攘擾,見異己者興,必借眾以陵寡?!?/div>
分類:紛擾擾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