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五湖船
五湖舟
泛五湖
范蠡舟
五湖游
范蠡船
五湖煙月
范蠡扁舟
五湖去
五湖客
歸五湖
釣五湖
五湖范蠡
范舟
五湖舊約
五湖閑
范蠡泛舟
少伯舟
愛五湖
五湖扁舟
五湖倦客
越蠡扁舟
越相舟
范生智
浮家五湖
陶朱生
漁舟范蠡
越相功成去
越相煙波
朱公江海去
扁舟子皮
五湖悼
五湖愿
五湖舟揖
相關人物范蠡
勾踐
《國語》卷二十一〈越語下·范蠡乘輕舟以浮于五湖〉~658~
反至五湖,范蠡辭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復入越國矣。」王曰:「不谷疑子之所謂者何也?」對曰:「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臣所以不死者,為此事也。今事已濟矣,蠡請從會稽之罰?!雇踉唬骸杆谎谧又異?,揚子之美者,使其身無終沒于越國。子聽吾言,與子分國。不聽吾言,身死,妻子為戮?!狗扼粚υ唬骸赋悸劽?。君行制,臣行意?!顾斐溯p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終極。王命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浹日而令大夫朝之,環(huán)會稽三百里者以為范蠡地,曰:「后世子孫,有敢侵蠡之地者,使無終沒于越國,皇天后土、四鄉(xiāng)地主正之?!?/span>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3257~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國,吾欲用之家?!鼓顺吮庵鄹∮诮?,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chǎn)積居。與時逐而不責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脩業(yè)而息之,遂至巨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吳越春秋》卷十〈勾踐伐吳外傳·勾踐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辭于王,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義一也。今臣事大王,前則無滅未萌之端,后則無救已傾之禍。雖然,臣終欲成君霸國,故不辭一死一生。臣竊自惟乃使于吳王之慚辱。蠡所以不死者,誠恐讒于太宰嚭,成伍子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須臾而生。夫恥辱之心,不可以大,流汗之愧,不可以忍。幸賴宗廟之神靈,大王之威德,以敗為成,斯湯武克夏商而成王業(yè)者。定功雪恥,臣所以當席日久。臣請從斯辭矣?!乖酵鯋湃黄抡匆?。言曰:「國之士大夫是子,國之人民是子,使孤寄身托號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將逝矣,是天之棄越而喪孤也,亦無所恃者矣。孤竊有言,公位乎,分國共之,去乎,妻子受戮?!狗扼辉唬骸赋悸劸淤箷r,計不數(shù)謀,死不被疑,內不自欺。臣既逝矣,妻子何法乎?王其勉之,臣從此辭?!鼓顺吮庵郏鋈?,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適。
例句
天地莊生馬,江湖范蠡舟,逍遙堪自樂,浩蕩信無憂。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幾人猶憶孫弘閣,百口同乘范蠡舟。
莊周萬物外,范蠡五湖間。
扁舟戀南越,豈獨為鱸魚。
莫便五湖為隱淪,年年三十升仙人。
巧分孤島思何遠,欲似五湖心易迷。
五湖仙島幾年別,九轉藥爐深夜開。
明日東歸變名姓,五湖煙水覓何人。
九陌要津勞目擊,五湖閑夢誘心期。
莫羨扁舟興,功成去不難。
日下未馳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莫怪當歡卻惆悵,全家欲上五湖舟。
誰知此中興,寧羨五湖人。
五湖僧獨往,此去與誰期。
請君看取百年事,業(yè)就扁舟泛五湖。
范子何曾愛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陶朱雖相越,本有五湖心。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越水吳山任興行,五湖云月掛高情。
非思鱸魚膾,且弄五湖船。
煙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園杳未期。
五湖歸去孤舟月,六國平來兩鬢霜。
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云月一帆開。
他歲若教如范蠡,也應須入五湖煙。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終始郭汾陽。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橫客。
不為感恩酬未得,五湖閑作釣魚師。
青云快活一未見,爭得安閑釣五湖。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微風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何言奉杯酒,得見五湖心。
知君當永夜,獨釣五湖隅。
誰知一沼內,亦有五湖心。
五湖煙網(wǎng)非無意,未去難忘國士知。
閑看薛稷鶴,共起五湖心。
頃來荷策干明主,還復扁舟歸五湖。
乃悟范生智,足明漁父賢。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歸。
五湖竟負他年志,百戰(zhàn)空垂異代名。
卻恨韓彭興漢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下·賓朋交接條·序古名論》~374~
《風土記》曰:「越俗性率樸,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犬雞,祝曰:『卿乘車,我?guī)?,他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后日相逢卿當下?!弧?/span>
典故 高陽酈生
高陽傲
高陽入謁
高陽酒徒揖龍準
相關人物酈生(酈食其)
《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酈生〉~269~
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yè),為里監(jiān)門吏。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初,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曰:「高陽賤民酈食其,竊聞沛公暴露,將兵助楚討不義,敬勞從者,愿得望見,口畫天下便事?!故拐呷胪?,沛公方洗,問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對曰:「狀貌類大儒,衣儒衣,冠側注。」沛公曰:「為我謝之,言我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故拐叱鲋x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贯B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故拐邞侄е],跪拾謁,還走,復入報曰:「客,天下壯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謁。曰『走!復入言,而公高陽酒徒也』?!古婀嵫┳阏让唬骸秆涌腿?!」
簡釋
高陽酒徒:喻指狂放而好飲酒者。唐羅隱《曲江春感》:“高陽酒徒半雕落,終南山色空崔鬼?!?/p>
例句
短衣寧倦重修謁,誰識高陽舊酒徒。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堪笑高陽病酒徒,幅巾瀟灑在東吳。
高陽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
獨戀郊扉已十春,高陽酒徒連此身。
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典故酈生長揖
相關人物劉邦(漢高祖)
酈生(酈食其)
《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酈生〉~2692~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褂谑桥婀z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
《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308~
大將軍青既益尊,姊為皇后,然黯與亢禮。人或說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將軍,大將軍尊重益貴,君不可以不拜?!棍鲈唬骸阜蛞源髮④娪幸究?,反不重邪?」大將軍聞,愈賢黯,數(shù)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黯過于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