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1詞典 1分類詞匯 150
《國語辭典》:作弊  拼音:zuò bì
用不正當(dāng)?shù)姆椒ㄈ〉貌环ǖ睦?。一般多指考試的不法行為?!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肝乙虏煸喝タ纪?,這些小廝們?nèi)魩パ惨暎麄兙鸵鞅?。」《紅樓夢》第四三回:「只許你那主子作弊,就不許我作情兒?!?/div>
《國語辭典》:渲染  拼音:xuàn rǎn
1.國畫的一種用色技巧。以水墨或顏料,襯托物像,使分出陰陽向背的效果。
2.言詞、文字過度吹噓誇大。如:「新聞媒體常有渲染的報導(dǎo)。」
3.一種電影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手法。它透過對景物、人物、環(huán)境的心理、行為,做多方面描寫形容,突出形象,加強藝術(shù)效果。
《漢語大詞典》:五體(五體)
(1).指春秋記述史事隱寓褒貶的五種手法。 晉 杜預(yù)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推此五體,以尋經(jīng)傳,觸類而長之?!眳⒁姟?五例 ”。
(2).指漢字五種字體。篆書、八分書、真書、行書、草書。 宋 任玠 《玉海序》:“ 范度 《五體書》云:五體,曰篆、曰八分、曰真、曰行、曰草?!?br />(3).指漢字五種字體。真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 宋高宗 《翰墨志》:“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隸、篆五體?!?br />(4).指四肢及頭。起世經(jīng)卷二:“復(fù)以五叉,磔其五體,極受苦毒?!?span id="6csp8c8"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説得他悉心懺悔,五體皈依?!?/div>
《漢語大詞典》:五例
春秋在行文上隱寓褒貶的五種體例。即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見 晉 杜預(yù)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徵圣:“五例微辭以婉晦,此隱義以藏用也。”
《國語辭典》:小品  拼音:xiǎo pǐn
1.書名。佛教典籍?!缎∑钒闳舨_蜜經(jīng)》的略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殷中軍讀小品,下二百簽,皆是精微,世之幽滯?!?br />2.小品文的簡稱。參見「小品文」條。
《漢語大詞典》:通感
修辭手法之一。人們?nèi)粘I钪幸曈X、聽覺、觸覺、味覺等各種感覺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錯相通的心理經(jīng)驗,于是,在表現(xiàn)屬于甲感覺范圍的事物印象時,就超越它的范圍而描寫領(lǐng)會到乙感覺范圍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達效果。 李曉 《繼續(xù)操練》:“要是你準頭太差,點錯分類,效果也許更好,內(nèi)行看了會說你是高手,懂通感什么的。” 祖慰 《婚配概率·凳子上的實驗心理學(xué)》:“他還能使你產(chǎn)生由視覺轉(zhuǎn)為觸覺的通感?!?/div>
《漢語大詞典》:誘致(誘致)
引誘使之來;用欺詐手法招致。漢書·武帝紀:“將三十萬眾屯 馬邑 谷中,誘致單于,欲襲擊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季興:“今 岐 人已憊,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慮者,閉壁以老我?guī)?,此可以誘致之也?!?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 鄂文端公 以聞,得旨:‘宜聽其自然,不必有意設(shè)法誘致?!?/div>
《漢語大詞典》:使法
玩弄手法。 沙汀 《淘金記》二十:“我看背后有人使法,不然的話……”
《國語辭典》:麗人行(麗人行)  拼音:lì rén xíng
詩名。唐杜甫所作。七言樂府。以內(nèi)斂的諷刺手法,描述唐朝楊國忠兄妹的奢淫與得勢,隱微地透露出無奈的慨嘆。
《漢語大詞典》:互體(互體)
(1).卦上下兩體相互交錯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觀》《坤》《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則為《艮》,三至五爻則為《坤》。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隱秀:“辭生互體有似變爻?!?清 王鳴盛 蛾術(shù)編·說錄二·南北學(xué)尚不同:“若無互體,六十四卦只説六十四事,何以彌綸天地、經(jīng)緯萬端乎?”
(2).舊體詩修辭手法之一。謂一聯(lián)上下兩句文意互相映襯補充。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七:“ 杜少陵 詩云:‘風(fēng)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上句風(fēng)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風(fēng),謂之互體。”
《國語辭典》:喜劇(喜?。 ?span id="igog6sk" class='label'>拼音:xǐ jù
一種戲劇類型。主要以誇張、幽默及機智的手法,取悅觀眾或嘲諷丑惡、落后的現(xiàn)象,從而肯定美好與進步的事物。由于著筆于人性的現(xiàn)實面和弱點,因此,不同的時代及文化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喜劇形式。西方喜劇依內(nèi)容和手法的差別,一般可分為情節(jié)喜劇、抒情喜劇、諷刺喜劇和鬧劇等。中國雖無喜劇之專稱,但仍有不少喜劇劇目,大都在諷刺反面形象的同時,歌頌主角的勇敢和機智。
《國語辭典》:玩法  拼音:wàn fǎ
輕視法律。宋。王安石〈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銘〉:「從容調(diào)而聏,史莫玩法?!?/div>
《國語辭典》:腳手(腳手)  拼音:jiǎo shǒu
1.桌椅器物?!督鹌棵贰返谝蝗兀骸敢娺@邊無人,方才上墻叫他,西門慶便用梯凳扒過墻來,這邊早安下腳手接他?!埂端疂G后傳》第一一回:「艄公水手共有百馀人,都亂鬨鬨收拾腳手、家伙?!?br />2.聽候差遣的助手?!端疂G傳》第六六回:「因此累累寄書與梁中書,教道且留盧俊義、石秀性命,好做腳手。」《醒世恒言。卷一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到墳邊把刀撥開雪地,俱是日間安排下腳手,下刀挑開石板下去?!?br />3.根底?!吨熳诱Z類輯略。卷八。論本朝人物》:「今人容易為異說引去者,只是見識低,只要鶻突包藏,不敢說破。才說破,便露腳手?!?br />4.詭計,暗中所采取的行動。《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出》:「前日不是我走得疾,險些個遭小孫屠腳手?!挂沧鳌甘帜_」。
《國語辭典》:諷刺(諷刺)  拼音:fèng cì
1.以婉言隱語相譏刺。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刺者,達也。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達,若針之通結(jié)矣。」
2.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用譏刺或嘲諷的方式,呈現(xiàn)社會生活面貌。如:「這是一部諷刺社會亂象的電影?!?/div>
《國語辭典》:路數(shù)(路數(shù))  拼音:lù shù
1.路徑、道路。《水滸傳》第三一回:「武松原是衙里出入的人,已自都認得路數(shù),徑踅到鴛鴦樓胡梯邊來。」
2.背景、來歷、底細?!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回:「這班人薦的,知道他們是什么路數(shù)!」
3.去向?!队魇烂餮浴>硭摹?。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且不要埋怨,和你去問他老婆,或者曉得他的路數(shù),再來抓尋便了。」
4.指某種流派、手法或招式。如:「他打的太極拳,不知是那一派的路數(shù)?」「我作的詩,路數(shù)和家父不同?!埂笓u筆桿的與耍刀子的自然路數(shù)不同。」
《國語辭典》:漫畫(漫畫)  拼音:màn huà
抓住人物特點,用誇張或歪曲的手法呈現(xiàn),以產(chǎn)生滑稽諷刺的繪畫。筆法簡單,不拘形式;題材自由變換,或出于想像,或掇拾時事,或描繪片段人生,而以趣味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