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聳動(聳動)  拼音:sǒng dòng
1.抖動、震搖。如:「他激動的兩肩不住的聳動?!?br />2.勸誘、鼓動。《?;萑珪?。卷三二。升遷部。簡詞訟》:「更有奸吏,以暮夜之金,聳動本官,為怨家報仇雪憤。」也作「慫恿」。
《國語辭典》:可感  拼音:kě gǎn
1.令人感動。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谒摹鸪觯骸高@柳、蘇兩位,不避患難,終始相依,更為可感?!?br />2.感動?!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回:「并且他方才勸戒我一番話,就是自家父兄,也不過如此,真是令人可感?!?/div>
分類:感動
《國語辭典》:洋洋  拼音:yáng yáng
1.水勢盛大的樣子。《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顾?。陳亮〈水調(diào)歌頭。不見南師久〉詞:「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祇流東?」
2.廣闊無際的樣子。《詩經(jīng)。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車煌煌?!?br />3.眾多貌?!对娊?jīng)。魯頌。閟宮》:「萬舞洋洋,孝孫有慶?!?br />4.美善的樣子?!稌?jīng)。伊訓》:「圣謨洋洋,嘉言孔彰?!?br />5.彷佛、想像?!抖Y記。中庸》:「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br />6.舒緩的樣子?!睹献?。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
7.充滿貌?!抖Y記。中庸》:「圣人之道,洋洋乎發(fā)育萬物。」《紅樓夢》第二一回:「看至此段,意趣洋洋,逞著酒興,不禁提筆?!?br />8.沒有歸宿、沒有依靠的樣子?!冻o。屈原。九章。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br />9.得意的樣子。宋。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br />10. 莊重敬慎的樣子?!段倪x。傅毅。舞賦》:「或有矜容愛儀,洋洋習習?!?/div>
《國語辭典》:興起(興起)  拼音:xīng qǐ
1.感動奮起?!睹献印1M心下》:「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墨子。非攻中》:「今師徒唯毋興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以冬夏為者也?!?br />2.發(fā)起、引起。如:「為了拯救地球,他興起一連串的環(huán)保運動,群眾反應熱烈?!?/div>
《國語辭典》:興起(興起)  拼音:xìng qǐ
滋長、興旺。漢。桓寬《鹽鐵論。國病》:「沛若時雨之灌萬物,莫不興起也。」
《國語辭典》:感物  拼音:gǎn wù
內(nèi)心因外物而興起慨嘆的情懷?!段倪x。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div>
《國語辭典》:感通  拼音:gǎn tōng
以至誠通達而獲得回應。唐。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分類:感通感動
《漢語大詞典》:動色(動色)
(1).謂臉上顯出受感動的表情。后漢書·班彪傳:“君臣動色,左右相趨?!?唐 杜甫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絶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 清 昭梿 嘯亭雜錄·尹閣學:“公夙知其弊,故上疏詳之, 純皇帝 為之動色?!?br />(2).謂景色變化。 唐 李邕 《春賦》:“千巖為之動色,萬壑為之流波。”
《國語辭典》:沛然  拼音:pèi rán
1.盛大的樣子?!睹献印A夯萃跎稀罚骸柑煊腿蛔髟疲嫒幌掠?,則苗浡然興之矣?!?br />2.心里大受感動的樣子?!稘h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于是天子沛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試哉!』」
3.恩澤寬廣深厚?!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愿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jié)得展?!?br />4.充裕無缺的樣子。宋。錢公輔〈義田記〉:「以其所入,給其所聚,沛然有馀而無窮?!?/div>
《國語辭典》:感人  拼音:gǎn rén
感動人,使人深受感動。如:「這部戲編導俱佳,感人至深。」?jié)h。王褒〈四子講德論〉:「夫樂者感人密深,而風移俗易?!?/div>
《國語辭典》:感涕  拼音:gǎn tì
受感動而流淚?!端问?。卷三三八。蘇軾傳》:「軾不覺哭失聲,宣仁后與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div>
《漢語大詞典》:感泣
感動得下淚。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及覩皇太子儀表班行,既退,無不相賀,至有感泣者?!?span id="s5j97i2"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七回:“ 盧俊義 慰撫勸勞,就令 武順 鎮(zhèn)守城池,因此賊將皆感泣,傾心露膽,棄邪歸正?!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鎮(zhèn)南關起義清方檔案》:“回思七晝夜血戰(zhàn),令人感泣?!?/div>
分類:感動
《國語辭典》:感悟  拼音:gǎn wù
心有所感而醒悟?!段宕菲皆?。周史。卷上》:「周太祖感悟,遂赦之。」
《國語辭典》:感召  拼音:gǎn zhào
感化號召。如:「他受到政府的感召,毅然決心回國貢獻己力?!?/div>
《國語辭典》:感應(感應)  拼音:gǎn yìng
1.互相感動相應。《易經(jīng)。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br />2.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書》云:『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圾B獸且猶感應,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西游記》第三六回:「你本是泥塑金裝假像,內(nèi)里豈無感應?」
3.人以精誠感動神明,神明自然會回應人?!稘h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皆有神祇感應,然后營之?!?br />4.用于表示交互影響的物理現(xiàn)象,例如靜電感應、電磁感應等。
《國語辭典》:動容(動容)  拼音:dòng róng
1.臉色改變,多指感動之意。如:「他與流浪狗之間的故事,令人動容。」《后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東平憲王蒼》:「乃閱陰太后舊時器服,愴然動容。」《文明小史》第六○回:「這時兩湖總督蔣鐸上了個吁請立憲的摺子,上頭看了很為動容,就發(fā)下來叫軍機處各大臣議奏?!?br />2.動作與儀容。《孟子。盡心下》:「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br />3.搖擺?!冻o。屈原。九章。抽思》:「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div>
《漢語大詞典》:誠感(誠感)
謂精誠感動神祇,因而出現(xiàn)奇跡。晉書·束晳傳:“ 太康 中,郡界大旱, 晳 為邑人請雨,三日而雨注,眾謂 晳 誠感,為作歌?!?span id="2rb7f4l" class="book">《南史·劉歊傳》:“母每疾病,夢 歊 進藥,及翌日轉(zhuǎn)有間効,其誠感如此?!?唐 孫逖 《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公克葬之日,雷雨頓歇於通衢;反虞之際,靈芝或生於靈寢。神明昭格,姻族嗟稱,此又孝妻孝子之誠感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