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淡 → 澹淡”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淡潔(淡潔)
恬淡高雅。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阮亭 有香祖筆記,故自號 香祖 。其詩淡潔,而蹊徑殊小?!?/div>
分類:恬淡高雅
《漢語大詞典》:謙素(謙素)
謙恭恬淡。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其外親有謙素義行者,輒假借溫言,賞以財位。”三國志·蜀志·費祎傳“ 禕 當國功名” 裴松之 注引《費祎別傳》:“ 禕 雅性謙素,家不積財?!?唐 張說 《元城府左果毅贈郎將葛公碑》:“父某,守其謙素,弘此藝能,未展才術,奄從凋殞?!?/div>
分類:謙恭恬淡
《漢語大詞典》:玄泊
幽遠恬淡。 漢 應劭 《風俗通·皇霸·三皇》:“三皇垂拱無為,設言而民不違,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吳樹平 校釋:“玄泊,幽遠寂泊,默然無為?!?晉 陸機 《七微》:“ 玄虛子 耽性沖素,雍容玄泊?!?/div>
分類:幽遠恬淡
《漢語大詞典》:柔澹
溫柔恬淡。常用于指詩文風格。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 空同 貶清俊響亮,而明柔澹、沉著、含蓄、典厚之義,此詩家要旨大體也?!?明 張敬修 等《太師張文忠公行實》:“﹝ 張文忠公 ﹞為文不屑屑程度,不喜譎怪,第取境與神會,言與志足,而柔澹春融,得天然之致。”
《漢語大詞典》:淵泊(淵泊)
沉靜恬淡。 唐 王維 《謁璿上人》詩序:“捨法而淵泊,無心而云動。色空無礙,不物物也;嘿語無際,不言言也。”
《漢語大詞典》:恬然自足
謂胸中恬淡,無處不感到滿足。《西湖佳話·孤山隱跡》:“故 和靖 能高臥 孤山 ,而足跡不入城市者二十餘年,而從無一日不恬然自足,誠甘心於隱,而非假借也。”
《漢語大詞典》:恬讓(恬讓)
恬淡謙讓。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鄭世子讓國:“上嘉其恬讓,褒美甚至?!?span id="dmikc7p" class="book">《明史·劉一儒傳》:“ 南京 御史 李一陽 請還 一儒 於朝,以厲恬讓,帝可其奏, 一儒 竟不赴召?!?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ぴ~訟》:“恬讓之懷,油然動矣?!?/div>
分類:恬淡謙讓
《國語辭典》:耕讀傳家(耕讀傳家)  拼音:gēng dú chuán jiā
以勤苦恬淡、不慕名利的門風傳家。《三國演義》第二八回:「老夫耕讀傳家,止生此子,不務本業(yè),惟以游獵為事。是家門不幸也?!?/div>
《國語辭典》:澹泊寡欲  拼音:dàn bó guǎ yù
形容心境恬淡少欲望。三國魏。曹植〈蟬賦〉:「實澹泊而寡欲兮,獨怡樂而長吟?!?/div>
《漢語大詞典》:淡而不厭(淡而不厭)
(1).指詩文恬淡而不乏味。 章炳麟 《辨詩》:“淡而不厭者 陶潛 ,則 王維 可廢也?!?br />(2).猶漫不經心。 老舍 《駱駝祥子》一:“車口上的幾輛車沒有人答碴兒,大家有的看著那兩輛車淡而不厭的微笑,有的叼著小煙袋坐著,連頭也不抬。”
《漢語大詞典》:樸澹(樸澹)
樸實恬淡。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五:“﹝ 張邦直 ﹞性樸澹好學,尤喜談論,人多愛之?!?/div>
分類:樸實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