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八鸞鏘
 
相忘八鸞鳴

相關(guān)人物
周宣王


《毛詩正義》卷十八之三〈大雅·蕩之什·烝民〉~674~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監(jiān)有周,昭假于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xùn)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纘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于外,四方爰發(fā)。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bǔ)之。仲山甫出祖,四牡業(yè)業(yè),征夫捷捷。每懷靡及,四牡彭彭,八鸞鏘鏘。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四牡骙骙,八鸞喈喈。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吉甫作誦,穆如清風(fēng)。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唐·孔穎達(dá)疏:「八鸞之聲又鏘鏘然而鳴。所以為此行者。王命仲山甫以此車馬令乘之而行,往筑城于彼東方之國。謂使之城齊也?!?/span>
《毛詩正義》卷二十之三〈商頌·烈祖〉~79~
漢·鄭玄箋云:「鸞在鑣,四馬則八鸞?!?/span>
典故
白鷗盟
 
忘機(jī)鷗
 
不驚鷗
 
海上鷗
  
白鷗波
 
盟鷗鷺
 
馴鷗
 
白鷗親
 
狎鳥
 
狎鷗鳥
 
鷺鷗盟
 
波上鷗
 
隨白鷗
 
沙邊鷗鷺
  
舊鷗
 
鷗相狎
 
逐輕鷗
 
鷗浩蕩
 
海翁機(jī)
 
鷗鳥伴
 
同盟鷗鷺
 
盟在白鷗
   
白鷗猜
  
鷗鳥情
 
海邊鷗鳥
 
海鳥忘機(jī)
 
忘情魚鳥
 
魚鳥忘情
 
海上狎鷗
 
海鳥作朋儔
 
海上逢鷗
 
機(jī)忘鳥不猜
 
鷗驚恥海濱
 
鷗鳥相猜
 
鷗鳥相親
 
無機(jī)鷗不驚
 
相忘鷗鳥
 
海鷗高翔
 
海鷗相疑
 
黃魯直笛弄
 
機(jī)息海濱
 
驚鷗
 
舊鷗能記
  
鷗可親
   
鷗鳥莫猜
 
沙鷗盟寒
 
問訊白毆

相關(guān)人物
列子


《列子集釋》卷二〈黃帝篇〉~67~
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姑魅罩I?,漚鳥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為無為。齊智之所知,則淺矣。晉·張湛注:「心和而形順者,物所不惡。住當(dāng)作數(shù)。」
《宋詩鈔·山谷詩鈔》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例句

自顧疏野性,難忘鷗鳥情。 丘為 渡漢江

今日卻回垂釣處,海鷗相見已高翔。 劉長卿 喜朱拾遺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漁竿吾道在,鷗鳥世情賒。 劉長卿 奉送從兄罷官之淮南

只被浮名系,寧無愧海鷗。 劉長卿 松江獨(dú)宿

漁父自夷猶,白鷗不羈束。 劉長卿 江中晚釣寄荊南一二相識(shí)(一作西江雨后憶荊南諸公)

誰見白鷗鳥,無心洲渚間。 劉長卿 福公塔(龍門八詠)

牢落機(jī)心盡,惟憐鷗鳥親。 劉長卿 負(fù)謫后登干越亭作

海鷗知吏傲,砂鶴見人衰。 劉長卿 酬張夏別后道中見寄

躍馬非吾事,狎鷗宜我心。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xì)w贈(zèng)袁左丞賀侍郎

不知鱸魚味,但識(shí)鷗鳥情。 孟浩然 與崔二十一游鏡湖寄包賀二公

莫奏琴中鶴,且隨波上鷗。 孟浩然 與黃侍御北津泛舟

欲知冥滅意,朝夕海鷗馴。 孟浩然 還山貽湛法師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馴鷗。 岑參 送顏平原(并序)

只恐東歸后,難將鷗鳥親。 崔涂 送友人歸江南

功名如不立,豈易狎汀鷗。 張喬 岳陽即事

時(shí)人見黃綬,應(yīng)笑狎鷗還。 曹松 江西題東湖

心閑鷗鳥時(shí)相近,事簡魚竿私自親。 李嘉祐 晚登江樓有懷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李嶠 同賦山居七夕

搖裔雙白鷗,鳴飛滄江流。宜與海人狎,豈伊云鶴儔。 李白 古風(fēng)之四十二

仙人有待乘黃鶴,??蜔o心隨白鷗。 李白 江上吟

愿狎東海鷗,共營西山藥。 李白 金門答蘇秀才

白鷗兮飛來,長與君兮相親。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征君(時(shí)梁園三尺雪。在清泠池作。)

舊綬有香籠驛馬,皇華無暇狎沙鷗。 李頻 送羅著作兩浙按獄

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jī)。 杜牧 漁父

賴有杯中物,還同海上鷗。 杜甫 巴西驛亭觀江漲呈竇使君二首之一

聞道偏為五禽戲,出門鷗鳥更相親。 柳宗元 從崔中丞過盧少府郊居

霏微傍青靄,容與隨白鷗。 樓穎 伊水門

白鷗驚不起,綠芡行堪采。 白居易 同韓侍郎游鄭家池吟詩小飲

海邊曾狎鳥,濠上正觀魚。 皇甫冉 和鄭少尹祭中岳寺北訪蕭居士越上方

邑有弦歌宰,翔鸞狎野鷗。 盧象 早秋宴張郎中海亭即事

久臥云間已息機(jī),青袍忽著狎鷗飛。 秦系 即事奉呈郎中韋使君

客在煙霞里,閑閑逐狎鷗。 秦系 山中崔大夫有書相問

忘懷不使海鷗疑,水映桃花酒滿卮。 羊士諤 野望二者之二

舉翮籠中鳥,知心海上鷗。 賈島 岐下送友人歸襄陽

我逐江潭雁,君隨海上鷗。 趙冬曦 奉答燕公

枕上見漁父,坐中常狎鷗。 郎士元 題劉相公三湘圖

指期乘禁馬,無暇狎沙鷗。 鄭谷 駐蹕華下同年司封員外從翁許共游西溪久違前契戲成寄贈(zèng)

寄謝鴛鷺群,狎鷗拙所慕。 錢起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無階異漸鴻,有志慚馴鷗。 長孫佐輔 聞韋駙馬使君遷拜臺(tái)州

不及能鳴雁,徒思海上鷗。 陳子昂 宿襄河驛浦

不然拂衣去,歸從海上鷗。 陳子昂 答洛陽主人

卻去金鑾為近侍,便辭鷗鳥不歸來。 韋莊 含香

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息慮狎群鷗,行藏合自由。 韓偓 息慮

我心寄青霞,世事慚白鷗。 高適 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

攬轡隼將擊,忘機(jī)鷗復(fù)來。 高適 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

典故   
漢陰甕
    
吳機(jī)械
 
無機(jī)抱甕
 
抱甕天機(jī)
 
抱甕罌
 
槔與甕
 
機(jī)事機(jī)心
 
機(jī)心抱甕
 
絕機(jī)叟
 
忘機(jī)同漢陰
 
嗤桔槔
 
灌陰叟
 
漢陰報(bào)甕
 
漢陰嗤
  
桔槔賢抱甕
 
圃田公
 
天機(jī)如漢陰
  
無橘槔
 
無械容機(jī)

相關(guān)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五下〈外篇·天運(yùn)〉~433~
子貢南游于楚,反于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jī),后重前輕,挈水若抽,數(shù)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jī)械者必有機(jī)事,有機(jī)事者必有機(jī)心?!粰C(jī)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

簡釋

忘機(jī):喻思想純樸,與人交往沒有機(jī)心。唐李商隱《贈(zèng)田叟》:“鷗鳥忘機(jī)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

漢陰灌:喻心地純樸無機(jī)心。明何景明《立春日作》:“心存漢陰灌,躬學(xué)南陽耕?!?/p>


例句

已息漢陰誚,且同濠上觀。 奚賈 嚴(yán)陵灘下寄常建

還嗟絕機(jī)叟,白首漢川陰。 崔湜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

疑入武陵源,如逢漢陰老。 張九齡 與生公尋幽居處

轆轤用智終何益,抱甕遺名亦至今。 方干 山井

井無桔槔事,門絕刺繡文。 李白 贈(zèng)張公洲革處士

恨無抱甕力,庶減臨江費(fèi)。 杜甫

長沙哀糺纆,漢陰嗤桔槔。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日抱漢陰甕,或成蝴蝶夢。 權(quán)德輿 酬南園新亭宴會(huì)璩新第慰慶之作時(shí)任賓客

耕田虞訟寢,鑿井漢機(jī)忘。 盧照鄰 山林休日田家

南溪抱甕客,失意自懷羞。 趙嘏 下第

誰憐北陵井,未息漢陰機(jī)。 陳子昂 題田洗馬游巖桔槔

典故 
鮑叔知
 
知我貧
 
叔牙知
   
鮑叔義
 
鮑叔深知我
 
夷吾鮑叔
 
深知在叔牙
 
鮑牙知
 
忘鮑

相關(guān)人物
管仲
 
鮑叔牙


《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shí)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jìn)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曰:「吾始困時(shí),嘗與鮑叔賈,分財(cái)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shí)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shí)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jìn)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馀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藝文類聚》卷三十
晉·傅咸《感別賦》:悅朋友之攸攝。慕管鮑之遐蹤。

例句

鮑叔知我貧,烹葵不為薄。 元稹 別李三

鮑叔幸相知,田蘇頗同游。 劉長卿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軍試

慚愧故人同鮑叔,此心江柳尚依依。 孟遲 寄浙右舊幕僚

上慚伯樂顧,中負(fù)叔牙知。 張九齡 南還以詩代書贈(zèng)京師舊僚

價(jià)以陸生減,賢慚鮑叔知。 張九齡 酬通事舍人寓直見示篇中兼起居陸舍人景獻(xiàn)

??止荃U情,參差忽終老。 李咸用 古意論交

松篁貞管鮑,桃李艷張陳。 李咸用 論交

雅望歸安石,深知在叔牙。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長興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叔牙憂我應(yīng)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李山甫 赴舉別所知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李白 箜篌謠

托意在經(jīng)濟(jì),結(jié)交為弟兄。毋令管與鮑,千古獨(dú)知名。 李白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zèng)長安崔少府?dāng)⒎饫ゼ?/a>

昔為管將鮑,中奔吳隔秦。 李白 贈(zèng)張相鎬二首之一

君不見管鮑貧時(shí)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杜甫 貧交行

千載得鮑叔,末契有所及。 杜甫 送率府程錄事還鄉(xiāng)

遂有山陽作,多慚鮑叔知。 杜甫 過故斛斯校書莊二首之二

管鮑化為塵,交友存如線。 楊巨源 題趙孟莊

不以我為貪,知我家內(nèi)貧。 白居易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

唯慚鮑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風(fēng)。 羅隱 東歸別常修

常忝鮑叔義,所期王佐才。 高適 宋中遇陳二

典故  
杯中蛇
  
雕弓落影
 
廣客蛇
  
畫蛇杯
 
杯里無蛇
 
赤蛇懸弩影
 
掛蛇杯
 
酒誤蛇
 
清樽照畫蛇
 
忘弓莫問蛇
 
懸蛇疾
 
移杯失畫蛇
 
照影落清杯
 
弓舌
 
映弩
 
盞底弓影
  
壁上雕弓蛇暗猜
 
甕中蛇

相關(guān)人物
杜宣
 
樂廣


《晉書》卷四十三〈樂廣列傳〉~244~
嘗有親客,久闊不復(fù)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褂跁r(shí)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fù)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fù)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箯V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頓愈。
《風(fēng)俗通義校注》卷九〈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自傷者〉 ~388~
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詣見主簿杜宣,賜酒,時(shí)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郴因事過至宣家,窺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钩贿€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shè)酒,杯中故復(fù)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剐旖?,甚夷懌,由是瘳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簡釋

樽中弩:喻無端多疑,自相驚擾。唐杜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p>


例句

送客屢聞簾外鵲,銷愁已辨酒中蛇。 包佶 答竇拾遺臥病見寄

撒枕銷行蟻,移杯失畫蛇。 李端 酬秘書元丞郊園臥疾見寄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可嘆懸蛇疾,先貽問鵩災(zāi)。 蘇颋 蜀城哭臺(tái)州樂安少府

人去門棲鵩,災(zāi)成酒誤蛇。 衛(wèi)象 傷李端

典故
操南音
   
楚臣冠
 
南冠君子
 
鐘儀囚
   
南冠相對
 
悲歌學(xué)楚囚
 
楚君子
 
楚囚哀
 
楚奏哀
  
楚地囚
 
楚琴悲
  
琴寄南音
 
傷楚奏
 
忘楚操
 
我囚向楚
 
鐘儀琴
 
戀楚
 
南冠李戴
 
系鐘儀
 
縶鐘儀
 
鐘儀楚音
 
鐘儀戀楚
 
奏鐘儀

相關(guān)人物
鐘儀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六〈成公·傳九年〉~448~
秋。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于楚也。執(zhí)諸銅鞮。欒書伐鄭。鄭人使伯蠲行成。晉人殺之。非禮也。兵交。使在其間可也。楚子重侵陳以救鄭。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xiàn)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問其族。對曰。泠人也。公曰。能樂乎。對曰。先父之職官也。敢有二事。使與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對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問之。對曰。其為大子也。師保奉之。以朝于嬰齊。而夕于側(cè)也。不知其他。公語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樂操土風(fēng)。不忘舊也。稱大子。抑無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雖大必濟(jì)。君盍歸之。使合晉楚之成。公從之。重為之禮。使歸求成。

簡釋

楚奏:指囚人,或喻對故國家園思念。唐駱賓王《幽縶書情簡知己》:“自憫秦冤痛,誰憐楚奏哀?”


例句

不分開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儲(chǔ)光羲 同張侍御宴北樓

楚奏縶鐘儀,商歌勞寧戚。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南音入誰耳,曲盡頭自白。 劉駕 久客

絕粒感楚囚,丹衷猶照耀。 戴叔倫 曾游

天網(wǎng)初開釋楚囚,殘骸已廢自知休。 李涉 硤石遇赦

謝家為郡實(shí)風(fēng)流,畫得青山寄楚囚。 李涉 謝王連州送海陽圖

北闕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竄遐荒。 李白 流夜郎聞酺不預(yù)

楚冠懷鐘儀,越吟比莊舄。 李白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李白 萬憤詞投魏郎中

一生判卻歸休,謂著南冠到頭。 柳宗元 奉酬楊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遺戲贈(zèng)詔追南來諸賓二首

鐘儀琴未奏,蘇武節(jié)猶新。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九族分離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聲颼飗。 王昌齡 箜篌引

鐘儀徒戀楚,張翰浪思吳。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

獨(dú)有南冠客,耿耿泣離群。 盧照鄰 贈(zèng)李榮道士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xué)楚囚。 趙嘏 長安晚秋

寂寥傷楚奏,凄斷泣秦聲。秦聲懷舊里,楚奏悲無已。 駱賓王 在江南贈(zèng)宋五之問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駱賓王 在獄詠蟬

自憫秦冤痛,誰憐楚奏哀。 駱賓王 幽系書情通簡知己

自應(yīng)迷北叟,誰肯問南冠。 駱賓王 憲臺(tái)出縶寒夜有懷

典故 
千金帚
 
珍敝帚
 
千金市帚
 
忘敝帚
 

《東觀漢記》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紀(jì)〉~0~
十一月,眾軍至城門,述自將,背城而戰(zhàn)。吳漢攻之,述軍大破,刺傷述,扶輿入壁,其夜死。夷述妻子,傳首于洛陽。縱兵大掠,舉火燔燒。上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shù),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為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仰視天,俯視地,觀于放麑啜羹之義,二者孰仁矣。失斬將吊民之義?!?/span>
《昭明文選》卷五十二〈論二·典論論文〉~2270~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tái)令史,下筆不能自休?!狗蛉松朴谧砸?,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顾共蛔砸娭家?。

簡釋

千金帚:指對舊物十分珍愛。宋陳與義《送呂欽問監(jiān)酒受代歸》:“以我千金帚,逢君萬斛船。”

典故 
不忘在莒
 
在莒厄

相關(guān)人物
齊桓公(名小白)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85~
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shù)不當(dāng),淫于婦人,數(shù)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小白母,衛(wèi)女也,有寵于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于莒。魯聞無知死,亦發(fā)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bào)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典故
匈奴未滅
 
不為家
  
莫言家
 
不言家
 
霍勛
 
家何為
 
不言加
 
辭甲第
 
去病無家
 
恩未極,家何恤
 
去病忘家

相關(guān)人物
霍去病


《史記》卷 一百一十一〈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2939~
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任。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xué)古兵法?!固熳訛橹蔚?,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褂纱松弦嬷貝壑?。

簡釋

去病無家:指公而忘私。明陳子龍《奉酬越大夫卓凡見贈(zèng)之作》:“去病無家原為國,信陵有客盡知兵。”


例句

孟母遷鄰罷,將軍辭第初。 李嶠

匈奴未滅不言家,驅(qū)逐行行邊徼賒。 李昂 從軍行

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 杜甫 奉和嚴(yán)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誓辭甲第金門里,身作長城玉塞中。 王維 燕支行

策行須恥戰(zhàn),虜在莫言家。 盧綸 送劉判官赴豐州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為家。 蘇颋 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闕下來時(shí)親伏奏,胡塵未盡不為家。 韓翃 送劉將軍

典故 
斧柯爛
    
爛柯棋
 
樵柯爛
  
爛柯仙子
 
爛樵斧
 
樵柯爛盡
 
王質(zhì)觀棋
  
蒼枰爛斧
 
觀棋
 
光陰未抵一先棋
 
看棋
   
柯山棋局
 
樵夫看棋
 
逢仙柯朽
 
觀棋爛河
 
看局
 
看棋逢神仙
 
柯催
 
柯山
 
柯山菊
 
柯云罷奕
 
棋終爛柯
  
石室棋半局

相關(guān)人物
王質(zhì)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
信安郡石室山,晉時(shí)王質(zhì)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質(zhì)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zhì),如棗核。質(zhì)含之,不覺饑。頃餓,童子謂曰:「何不去?」質(zhì)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fù)時(shí)人。
《浪跡叢談·三談》卷一〈觀弈軒雜錄〉~407~
任昉《述異記》云:「信安郡有石室山,晉時(shí)王質(zhì)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質(zhì)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zhì)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zhì)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fù)時(shí)人?!拱此纱鞍僬f云:「人間所以貴慕神仙者,以其快樂無惱,長生久視耳。今斯須便過百年,朝夕已經(jīng)千載,不知自開辟以來,終得幾局棋也?」

簡釋

爛斧柯:喻指世事變遷。宋黃庭堅(jiān)《記夢》:“兩客爭棋爛斧柯,一兒壞局君不呵?!?/p>


例句

登山采樵路,臨水浣紗人。 儲(chǔ)嗣宗 春游望仙谷

爛柯山下舊仙郎,列宿來添婺女光。 劉禹錫 衢州徐員外使君遺以縞纻兼竹書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貺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 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zèng)

未知樵客終何得,歸后無家是看棋。 劉言史 玉京詞

他年會(huì)相訪,莫作爛柯棋。 戎昱 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

知嘆有唐三百載,光陰未抵一先棋。 李洞 贈(zèng)徐山人

兩卷素書留貰酒,一柯樵斧坐看棋。 李群玉 送隱者歸羅浮

訪世山空在,觀棋日未斜。 盧綸 過樓觀李尊師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shí)。 盧綸 酬暢當(dāng)尋嵩岳麻道士見寄

麗藻嘗專席,閑情欲爛柯。 竇常 哭張倉曹南史

不遇爛柯叟,報(bào)非舊城郭。 竇群 時(shí)興

惆悵歸城郭,樵柯跡尚存。 耿湋 仙山行

看畢初為局,歸逢幾世孫。 耿湋 仙山行

新秋愛月愁多雨,古觀逢仙看盡棋。 賈島 欲游嵩岳留別李少尹益

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 錢起 過瑞龍觀道士

不知柯爛者,何處看圍棋。 韋執(zhí)中 陪韓退之竇貽周同尋劉尊師不遇得師字

典故 
出無車
 
食有魚
 
彈長鋏
   
出有車
 
歌長鋏
 
馮驩彈鋏
 
長鋏歌
  
吳魚
 
先生彈鋏
 
彈鋏思魚
 
孟嘗魚
 
無魚彈鋏
   
歸來長鋏
 
歸長鋏
 
嘆無車
  
食魚心
 
長鋏依人
 
恥彈門下鋏
 
彈鋏無輿
 
彈劍作歌
 
葛魚
 
驩彈鋏
 
依人彈鋏
 
長鋏歌彈
 
待食魚
  
馮諼有魚
  
劍鋏悲歌
 
劇彈劍鋏
 
愧有魚
 
孟嘗君黃齏社
 
貧鋏為誰譚
    
長鋏澀
 
長鋏忘貧
 
長劍歸來

相關(guān)人物
田文(孟嘗君)
 
馮諼(馮驩)


《戰(zhàn)國策》卷十一〈齊四·齊人有馮諼者〉~395~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姑蠂L君笑而受之曰:「諾?!棺笥乙跃v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fù)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棺笥医孕χ?,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褂谑浅似滠?,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购笥许暎瑥?fù)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棺笥医詯褐詾樨澏恢?。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姑蠂L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fù)歌。后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xí)計(jì)會(huì),能為文收責(zé)于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姑蠂L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姑蠂L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fù)之,未嘗見也?!拐埗娭?,謝曰:「文倦于事,憒于憂,而性懦愚,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zé)于薛乎?」馮諼曰:「愿之?!褂谑羌s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zé)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跪?qū)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dāng)償者,悉來合券。券?合,起矯命以責(zé)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長驅(qū)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zé)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埂敢院问卸??」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jì),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shí)外?,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姑蠂L君曰:「市義柰何?」曰:「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zé)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韨義也?!姑蠂L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后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姑蠂L君就國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2359~
初,馮驩聞孟嘗君好客,躡蹻而見之。孟嘗君曰;「先生遠(yuǎn)辱,何以教文也?」馮驩曰:「聞君好士,以貧身歸于君?!姑蠂L君置傳舍十日,孟嘗君問傳舍長曰:「客何所為?」答曰:「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姑蠂L君遷之幸舍,食有魚矣。五日,又問傳舍長。答曰:「客復(fù)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輿』?!姑蠂L君遷之代舍,出入乘輿車矣。五日,孟嘗君復(fù)問傳舍長。舍長答曰:「先生又嘗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姑蠂L君不悅。

簡釋

馮諼有魚:指賢士懷才未遇,或反指受器重。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犀首正緣無事飲,馮援應(yīng)為有魚留?!?/p>


例句

不知彈鋏客,何處感新恩。 于武陵 過侯王故第

此來多愧食魚心,東閣將辭強(qiáng)一吟。 劉滄 入關(guān)留別主人

后時(shí)長劍澀,斜日片帆孤。 劉長卿 送李七之笮水謁張相公

匣留彈罷劍,床積讀殘書。 喬知之 哭故人

田子莫嫌彈鋏恨,寧生休唱飯牛歌。 姚巖杰 報(bào)顏標(biāo)

郭隗慚無駿,馮諼愧有魚。 宋璟 奉和圣制璟與張說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詩應(yīng)制

山川不異江湖景,賓館常聞食有魚。 張蠙 送盧尚書赴靈武

彈鋏動(dòng)深慨,浩歌氣橫秋。 戴叔倫 從軍行

侯門昔彈鋏,曾共食江魚。 方干 滁上懷周賀

寒潭是處清連底,賓席何心望食魚。 方干 贈(zèng)處州段郎中

門前下客雖彈鋏,溪畔窮魚且曝腮。 朱灣 逼寒節(jié)寄崔七

糲食空彈劍,亨衢詎置錐。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長鋏歸來乎,秋風(fēng)思?xì)w客。 李白 于五松山贈(zèng)南陵常贊府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李白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zèng)衛(wèi)尉張卿二首之一

長劍復(fù)歸來,相逢洛陽陌。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遠(yuǎn)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李白 行路難三首之二

弊裘恥妻嫂,長劍托交親。 李白 贈(zèng)友人三首

安知慕群客,彈劍拂秋蓮。 李白 贈(zèng)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 李白 贈(zèng)從兄襄陽少府皓

唯念賢哉崔大讓,可憐無事不歌魚。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

高冠馀肯賦,長鋏子忘貧。 柳宗元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zèng)之什

何幸腐儒無一藝,得為門下食魚人。 歐陽詹 述德上興元嚴(yán)仆射

當(dāng)時(shí)若不聽彈鋏,那得關(guān)門半夜開。 汪遵 函谷關(guān)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王昌齡 代扶風(fēng)主人答

城下秋江寒見底,賓筵莫訝食無魚。 羊士諤 郡中即事三首

曾侍晚齋吟對雪,又容華館食兼魚。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客里馮諼劍,歌中寧戚牛。 錢起 新豐主人

扣角干名計(jì)已疏,劍歌休恨食無魚。 韋莊 游東遠(yuǎn)歸

掩鼻計(jì)成終不覺,馮驩無路學(xué)鳴雞。 韓偓 故都

前陳百家書,食有肉與魚。 韓愈 招楊之罘

富鉤徒有想,貧鋏為誰彈。 駱賓王 寒夜獨(dú)坐游子多懷簡知已

窮經(jīng)不沾用,彈鋏欲誰申。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巷出無車。 高適 行路難二首

典故  
齊咻
 
眾人咻
 
忘齊語
  
眾齊咻楚
 
咻已伙


《孟子注疏》卷六上〈滕文公章句下〉~2~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乖唬骸敢积R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dú)如宋王何?」
典故 
穆生醴
   
醴為穆生
 
申公鉗
 
忘設(shè)醴
 
畏楚鉗
  
穆生機(jī)
 
穆逃楚難
  
市鉗
 
醴酒忘設(shè)

相關(guān)人物
楚元王
 
白生
 
穆生
 
陳申公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列傳·楚元王劉交〉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書,多材藝。少時(shí)嘗與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于浮丘伯。伯者,孫卿門人也。及秦焚書,各別去。……元王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高后時(shí),浮丘伯在長安,元王遣子郢客與申公俱卒業(yè)。文帝時(shí),聞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元王好詩,諸子皆讀詩,申公始為詩傳,號(hào)魯詩。元王亦次之詩傳,號(hào)曰元王詩,世或有之?!?,元王敬禮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shè)醴。及王戊即位,常設(shè),后忘設(shè)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shè),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于市?!狗Q疾臥。申公、白生強(qiáng)起之曰:「獨(dú)不念先王之德與?今王一旦失小禮,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稱『知幾其神乎!幾者動(dòng)之微,吉兇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幌韧踔远Y吾三人者,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與久處!豈為區(qū)區(qū)之禮哉?」遂謝病去。申公、白生獨(dú)留。王戊稍淫暴,二十年,為薄太后服私奸,削東海、薛郡,乃與吳通謀。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

例句

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宋之問 梁宣王挽詞三首之一

晚年務(wù)置醴,門引申白賓。 杜甫 八哀詩贈(zèng)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

曳裾置醴地,奏賦入明光。 杜甫 壯游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榻因徐孺解,醴為穆生陳。 竇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節(jié)度參謀同書寄上

禮設(shè)斗傾金鑿落,馬蹄爭撼玉連環(huán)。 羅隱 暇日投錢尚父

設(shè)醴徒慚楚,為郎未姓顏。 薛能 冬日寫懷

典故
得兔
  
忘筌蹄
   
棄筌
 
筌蹄棄
  
忘筌得魚
 
問舊蹄
 
得兔忘筌
 
釣罷忘筌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44~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例句

曾向空門學(xué)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如何臨逝水,白發(fā)未忘筌。 徐凝 問漁叟

妙取筌蹄棄,高宜百萬層。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風(fēng)流俱善價(jià),愜當(dāng)久忘筌。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往事盡筌蹄,虛懷寄杯杓。 權(quán)德輿 奉和李大夫題鄭評事江樓

從師當(dāng)鼓篋,窮理久忘筌。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xiàn)淮南李仆射

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未敢暫忘筌。 鄭谷 卷末偶題三首

獨(dú)夫長啜泣,多士已忘筌。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典故
相爾汝
 
石田茅屋
 
諸公袞袞
 
廣文官冷
 
忘形爾汝
 
相忘爾汝
 
杜陵野老共襟期
 
官冷
 
相關(guān)人物
杜甫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醉時(shí)歌〉【案:原注。贈(zèng)廣文館博士鄭虔?!?/span>
諸公袞袞登臺(tái)省【諸公袞袞登華省】,廣文先生官獨(dú)冷。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先生有文過屈宋】【先生所談過屈宋】【先生所該過屈宋】【先生所抱過屈宋】。德尊一代常轗軻【德尊一代常轗壈】,名垂萬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杜陵野客人見嗤】,被褐短窄鬢如絲【被褐短穴鬢如絲】。日糴太倉五升米【日糴泰倉五升米】,時(shí)赴鄭老同襟期【時(shí)赴鄭老同衾期】。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fù)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痛飲直吾師】。清夜沈沈動(dòng)春酌,燈前細(xì)雨檐花落【檐前細(xì)雨燈花落】。但覺高歌有鬼神【但覺高歌感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shí)字終投閣。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儒術(shù)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蹠俱塵埃。不須聞此意慘愴,生前相遇且銜杯。
《國語辭典》:海鷗(海鷗)  拼音:hǎi ōu
動(dòng)物名。一種海鳥。鳥綱鷸形目鷗科。嘴尖朝下彎曲,捕食魚類,常飛翔于海上,群棲于靠近陸地的島嶼。
《漢語大詞典》:狎鷗(狎鷗)
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睗a,同“ 鷗 ”。后以“狎鷗”指隱逸。 南朝 梁 任昉 《別蕭咨議》詩:“儻有 關(guān) 外驛,聊訪狎鷗渚。” 明 李贄 《客吟》之二:“正是狎鷗老,又作塞上翁。”參見“ 鷗鷺忘機(jī) ”。
分類:隱逸
《國語辭典》:鷗鷺忘機(jī)(鷗鷺忘機(jī))  拼音:ōu lù wáng jī
隱者恬淡自適,不存機(jī)心忘身物外。參見「鷗鳥忘機(jī)」條。宋。陸游 烏夜啼。世事從來慣見詞:「鏡湖西畔秋千頃,鷗鷺共忘機(jī)?!?/div>
《國語辭典》:白鷗(白鷗)  拼音:bái ōu
動(dòng)物名。鳥綱鷗科。喙纖細(xì),濃紅色。頭黑褐色,眼周圍有一白圈。全身大部分的羽毛均為白色,故稱為「白鷗」。
《漢語大詞典》:盟鷗(盟鷗)
(1).謂與鷗鳥訂盟同住水鄉(xiāng)。喻退隱。 宋 陸游 《雨夜懷唐安》詩:“小閣簾櫳頻夢蝶,平湖煙水已盟鷗?!?宋 戴復(fù)古 《子淵送牡丹》詩:“海上盟鷗客,人間失馬翁。” 元 吳鍈 逸句:“塞翁休問馬,??妥悦塌t?!?br />(2).指結(jié)為伴侶的鷗鳥。 明 徐復(fù)祚《投梭記·大會(huì)》:“美人何處狎盟鷗,江水湯湯如舊。”
《漢語大詞典》:鷗夢(鷗夢)
指隱逸的志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四:“男兒解讀 韓愈 詩,女兒好讀 姜夔 詞;一家倘許圓鷗夢,晝課男兒夜女兒?!?清 王鵬運(yùn) 《水調(diào)歌頭·淮安舟中》詞:“試看滄波冷,鷗夢不能驚?!?/div>
分類:隱逸志趣
《國語辭典》:鷗盟(鷗盟)  拼音:ōu méng
形容隱居江湖的人,與鷗鳥為伴侶,如有盟約。宋。陳造〈次丁嘉會(huì)韻〉二首之二:「百年袞袞須今日,歲晚鷗盟要重尋。」
分類:鷗鳥隱退
《國語辭典》:鷗鳥忘機(jī)(鷗鳥忘機(jī))  拼音:ōu niǎo wáng jī
人沒有心機(jī),連鷗鳥也能和他親近。見《列子。黃帝》。后以鷗鳥忘機(jī)指隱者恬淡自適,不存機(jī)心忘身物外。唐。李商隱〈贈(zèng)田叟〉詩:「鷗鳥忘機(jī)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也作「鷗鷺忘機(jī)」。
《漢語大詞典》:鷗鷺盟(鷗鷺盟)
猶鷗盟。 元 黃庚 《漁隱為周仲明賦》:“不羨漁蝦利,惟尋鷗鷺盟?!?清 黃遵憲 《游豐湖》詩:“下與鷗鷺盟,上告云天知?!?/div>
《國語辭典》:忘機(jī)(忘機(jī))  拼音:wàng jī
不存心機(jī),淡泊無爭。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jī)。」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逃名溷俗,縱酒忘機(jī)?!?/div>
《漢語大詞典》:抱甕(抱甕)
見“ 抱甕灌園 ”。
《漢語大詞典》:抱甕灌園(抱甕灌園)
傳說 孔子 的學(xué)生 子貢 ,在游 楚 返 晉 過 漢陰 時(shí),見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著甕去澆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就建議他用機(jī)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說:這樣做,為人就會(huì)有機(jī)心,“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币?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847462' target='_blank'>《莊子·天地》。后以“抱甕灌園”喻安于拙陋的淳樸生活。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談義》:“投竿垂餌,晦幽蹟於 渭 濱;抱甕灌園,絶機(jī)心於 漢 渚?!币嗍∽鳌?抱甕 ”。《初學(xué)記》卷七引 晉 孫楚 《井賦》:“抱甕而汲,不設(shè)機(jī)引,絶彼淫飾,安此璞慎?!?唐 李白 《贈(zèng)張公洲革處士》:“抱甕灌秋蔬,心閑游天云?!?宋 王安石 《絕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甕區(qū)區(qū)老此身。” 清 陳夢雷 《灌園即事》詩:“偶爾荷鋤忘讀史,恰當(dāng)抱甕喜逢賓。”
《漢語大詞典》:抱甕灌園(抱甕灌園)
傳說 孔子 的學(xué)生 子貢 ,在游 楚 返 晉 過 漢陰 時(shí),見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著甕去澆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就建議他用機(jī)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說:這樣做,為人就會(huì)有機(jī)心,“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币?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847462' target='_blank'>《莊子·天地》。后以“抱甕灌園”喻安于拙陋的淳樸生活。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談義》:“投竿垂餌,晦幽蹟於 渭 濱;抱甕灌園,絶機(jī)心於 漢 渚?!币嗍∽鳌?抱甕 ”。《初學(xué)記》卷七引 晉 孫楚 《井賦》:“抱甕而汲,不設(shè)機(jī)引,絶彼淫飾,安此璞慎?!?唐 李白 《贈(zèng)張公洲革處士》:“抱甕灌秋蔬,心閑游天云?!?宋 王安石 《絕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甕區(qū)區(qū)老此身。” 清 陳夢雷 《灌園即事》詩:“偶爾荷鋤忘讀史,恰當(dāng)抱甕喜逢賓?!?/div>
《國語辭典》:機(jī)心(機(jī)心)  拼音:jī xīn
巧詐詭變的心?!肚f子。天地》:「機(jī)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div>
《漢語大詞典》:漢陰機(jī)(漢陰機(jī))
指 漢陰丈人 所斥笑的“機(jī)心”。語本莊子·天地:“ 子貢 南游於 楚 ,反於 晉 ,過 漢 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子貢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jī)械者必有機(jī)事,有機(jī)事者必有機(jī)心,機(jī)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唐 陳子昂 《題田洗馬游巖桔槔》詩:“誰憐 北陵 客,未息 漢 陰機(jī)。” 唐 杜甫 《登舟將適漢陽》詩:“ 鹿門 自此往,永息 漢 陰機(jī)?!?/div>
《漢語大詞典》:漢陰灌(漢陰灌)
指 漢陰丈人 抱甕灌畦之事。后用為退隱學(xué)道的典實(shí)。 明 王守仁 《立春日作》詩:“心存 漢 陰灌,躬學(xué) 南陽 耕?!眳⒁姟?漢陰機(jī) ”。
《漢語大詞典》:漢陰機(jī)(漢陰機(jī))
指 漢陰丈人 所斥笑的“機(jī)心”。語本莊子·天地:“ 子貢 南游於 楚 ,反於 晉 ,過 漢 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子貢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jī)械者必有機(jī)事,有機(jī)事者必有機(jī)心,機(jī)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唐 陳子昂 《題田洗馬游巖桔槔》詩:“誰憐 北陵 客,未息 漢 陰機(jī)?!?唐 杜甫 《登舟將適漢陽》詩:“ 鹿門 自此往,永息 漢 陰機(jī)?!?/div>
《漢語大詞典》:漢陰老(漢陰老)
即 漢陰老父 。 唐 張九齡 《與生公尋幽居處》詩:“疑入 武陵源 ,如逢 漢陰老 ?!眳⒁姟?漢陰老父 ”。
《漢語大詞典》:漢陰老父(漢陰老父)
東漢 隱者。不詳姓名。 桓帝 延熹 中,幸 竟陵 ,過 云夢 ,臨 沔水 ,百姓莫不觀,此翁獨(dú)耕不輟。尚書郎 張溫 異之,與之言。老父論古道今,歷陳天子逸游之非。問其姓名,不告而去。參閱后漢書·逸民傳·漢陰老父。
《漢語大詞典》:漢陰誚(漢陰誚)
指 子貢 過 漢 陰時(shí)受到一灌畦老人譏嘲的典實(shí)。 唐 奚賈 《嚴(yán)陵灘下寄常建》詩:“已息 漢 陰誚,且同 濠 上觀?!眳⒁姟?漢陰機(jī) ”。
《漢語大詞典》:漢陰機(jī)(漢陰機(jī))
指 漢陰丈人 所斥笑的“機(jī)心”。語本莊子·天地:“ 子貢 南游於 楚 ,反於 晉 ,過 漢 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子貢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jī)械者必有機(jī)事,有機(jī)事者必有機(jī)心,機(jī)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 唐 陳子昂 《題田洗馬游巖桔槔》詩:“誰憐 北陵 客,未息 漢 陰機(jī)?!?唐 杜甫 《登舟將適漢陽》詩:“ 鹿門 自此往,永息 漢 陰機(jī)?!?/div>
《國語辭典》:管鮑(管鮑)  拼音:guǎn bào
管仲與其好友鮑叔牙。比喻深厚的友誼。晉。傅咸感別賦〉:「悅朋友之攸攝,慕管鮑之遐蹤?!?/div>
《國語辭典》:管鮑之交(管鮑之交)  拼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春秋時(shí)代齊國管仲和鮑叔牙相交至深。見列子。力命。后用來比喻友情深厚。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一四出:「前與蘇子瞻,山河定誓,本為管鮑之交,名位相傾,頓起孫龐之隙?!?/div>
《國語辭典》:管鮑分金(管鮑分金)  拼音:guǎn bào fēn jīn
管仲嘗與鮑叔牙合夥做生意,自己分財(cái)較多,鮑叔牙知管仲家貧,不以為貪。見《列子。力命》。后比喻友誼篤厚。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三折:「全不似管鮑分金,倒做了孫龐刖足?!?/div>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杯蛇
見“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樽中弩
典出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予之祖父 郴 為 汲 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 杜宣 ,賜酒。時(shí)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盃中,其形如虵。 宣 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 郴 因事過至 宣 家,闚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虵,虵入腹中?!?郴 還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 宣 於故處設(shè)酒,盃中故復(fù)有虵,因謂 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后多用以形容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唐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詩:“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參見“ 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蛇杯(蛇盃)
見“ 蛇影杯弓 ”。
《漢語大詞典》: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當(dāng)成了蛇。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記 杜宣 飲酒,見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醫(yī)治不愈;后知為壁上所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晉書·樂廣傳也有類似的記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慮而引起恐懼。紅樓夢第八九回回目:“人亡物在公子填詞,蛇影杯弓 顰 卿絶粒?!?方榮杲 《題紅薇感舊記》詩:“無端虐燄黯 湘 城,蛇影杯弓處處驚?!币嘧鳌?蛇盃 ”。 五代 李瀚 《蒙求》:“ 廣 客蛇影, 殷 師牛鬭?!?宋 戴埴 鼠璞·虎石蛇盃:“大率奇事易失實(shí),虎石蛇盃意義略同,皆有二出?!?span id="b72ezsh" class="book">《紅樓夢》第八九回:“一片疑心,竟成蛇影?!?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況蛇盃弓影,恍惚無憑。”參見“ 杯弓蛇影 ”。
《漢語大詞典》:酒中蛇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載: 杜宣 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痛切,多方醫(yī)治不愈。后知杯中之蛇為壁上赤弩照于杯中之影,病遂愈。晉書·樂廣傳亦有類似記述。后用“酒中蛇”為因疑慮而引起疾病之典實(shí)。 明 高啟 《次韻楊禮曹雨中臥疾》之二:“何事一春頻謁告,只應(yīng)來辨酒中蛇?!眳⒁姟?杯弓蛇影 ”。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國語辭典》:南冠  拼音:nán guān
1.泛指南方人。隋。江總遇長安使寄裴尚書〉詩:「北風(fēng)尚嘶馬,南冠獨(dú)不歸?!?br />2.囚犯、戰(zhàn)俘。參見「南冠楚囚」條。唐。駱賓王 在獄詠蟬詩:「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國語辭典》:南冠楚囚  拼音:nán guān chǔ qiú
南冠,南方楚人的頭冠,借指囚犯。春秋時(shí),楚人鐘儀戴著故鄉(xiāng)南國的帽子被囚。典出《左傳。成公九年》。后比喻為被羈囚的人不忘故國衣冠。唐。趙嘏〈長安晚秋〉詩:「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xué)楚囚。」
分類:南方囚犯
《國語辭典》:南音  拼音:nán yīn
1.泛指南方的音樂或口音。《文選。張衡。南都賦》:「帝王臧其擅美,詠南音以顧懷。」《文選。左思。吳都賦》:「登東歌,操南音?!?br />2.一種曲藝。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以木魚書、龍舟歌為基礎(chǔ),吸收揚(yáng)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發(fā)展而成。有百年歷史,以清唱為主。唱詞多七字句,格律嚴(yán)謹(jǐn),唱腔悠揚(yáng)婉轉(zhuǎn),旋律優(yōu)美。傳統(tǒng)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
《國語辭典》:楚囚  拼音:chǔ qiú
泛指囚犯、戰(zhàn)俘。參見「南冠楚囚」條?!稌x書。卷六五。王導(dǎo)傳》:「當(dāng)共戮力王室,克復(fù)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耶?」宋。文天祥正氣歌〉:「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傳·成公九年載, 楚 鍾儀 被俘,囚于 晉 。 晉侯 命 儀 奏琴, 儀 操南音。 晉 大臣 范文子 說, 鍾儀 “樂操土風(fēng),不忘舊也”。后因以“楚奏”謂奏 楚 地音樂,寓思鄉(xiāng)懷舊之意。 漢 王粲 《登樓賦》:“ 鐘儀 幽而 楚 奏兮, 莊舄 顯而 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dá)而異心!”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自憫 秦 寃痛,誰憐 楚 奏哀!” 明 高啟 《師山周君客濠上思?xì)w未得因畫舊隱圖求予賦詩》:“幾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無窮意,相忘賴此間。”
《漢語大詞典》:楚懷(楚懷)
(1).指 戰(zhàn)國 楚懷王 。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五一:“ 殷 后亂天紀(jì), 楚懷 亦已昏…… 比干 諫而死, 屈平 竄 湘 源。” 唐 白居易 《偶然》詩之一:“ 楚懷 邪亂 靈均 直,放棄合宜何惻惻!”
(2).謂對 楚國 的懷念。借指懷鄉(xiāng)之情。 唐 李白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 楚 懷奏 鐘儀 , 越 吟比 莊舃 。國門遙天外,鄉(xiāng)路遠(yuǎn)山隔?!眳⒁姟?楚奏 ”。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傳·成公九年載, 楚 鍾儀 被俘,囚于 晉 。 晉侯 命 儀 奏琴, 儀 操南音。 晉 大臣 范文子 說, 鍾儀 “樂操土風(fēng),不忘舊也”。后因以“楚奏”謂奏 楚 地音樂,寓思鄉(xiāng)懷舊之意。 漢 王粲 《登樓賦》:“ 鐘儀 幽而 楚 奏兮, 莊舄 顯而 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dá)而異心!”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自憫 秦 寃痛,誰憐 楚 奏哀!” 明 高啟 《師山周君客濠上思?xì)w未得因畫舊隱圖求予賦詩》:“幾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無窮意,相忘賴此間?!?/div>
《漢語大詞典》:敝帚
亦作“ 敝箒 ”。
(1).破舊的掃帚。喻無用之物。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靜恭盧相》:“只眄高車而激切,空持敝箒以屏營?!?元 劉塤 隱居通議·雜錄:“辭昧體要,真材不足以勝;謏聞雷同,反得以敝帚倖出?!?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東鄰墓:“吾子與吾孫,慎勿當(dāng)敝帚。”
(2).指像對破掃帚一樣,不予重視。明史·孟養(yǎng)浩傳:“陛下不惟不聽,且從而罰之,是坐忍元子失學(xué),而敝帚宗社也。”
《國語辭典》:敝帚千金  拼音:bì zhǒu qiān jīn
比喻東西雖不值錢,卻因?yàn)槭亲约旱?,仍覺得很珍貴。參見「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條。
《國語辭典》:毋忘在莒  拼音:wú wàng zài jǔ
1.戰(zhàn)國時(shí)齊國被燕國連攻七十二城,僅剩即墨、莒二城為最后固守的城池。齊國以莒城為反攻基地,在五年的艱苦歲月后逆襲成功,收復(fù)了失地。見《史記。卷八二。田單傳》。后以毋忘在莒比喻收復(fù)國土。如:「先總統(tǒng)蔣公以毋忘在莒訓(xùn)勉國人光復(fù)大陸河山?!?br />2.春秋時(shí)齊國內(nèi)亂,齊桓公曾遭難逃亡到莒國,后來當(dāng)上了齊君。有一回,鮑叔向桓公敬酒,勸桓公:「勿忘出奔在于莒也?!挂姟秴问洗呵?。貴直論。直諫》。后用以比喻不忘前事。
《漢語大詞典》:辭第(辭第)
辭去所賜的第宅。典出漢書·霍去病傳:“上為治第,令視之。對曰:‘ 匈奴 不滅,無以家為也?!焙笠蛞浴稗o第”指為國忘家。 唐 杜甫 《奉和嚴(yán)中丞〈西城晚眺〉十韻》:“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仇兆鰲 注:“辭第,言不顧身家?!?/div>
分類:辭去第宅
《漢語大詞典》:柯斧
(1).裝柄之斧。 晉 葛洪 抱樸子·百里:“而秉斤兩者,或舍銓衡而任情;掌柯斧者,或曲繩墨於附己?!?span id="nbuneti"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七回:“忽見崖畔樹林中,走出一個(gè)樵者,腰插柯斧?!?span id="9hupezo" class="book">《西游記》第五九回:“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禮道:‘長老何往?’”
(2).《詩·豳風(fēng)·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焙笠蛞浴翱赂庇髅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有表妹,美無倫。倘能垂意,當(dāng)執(zhí)柯斧。”
(3).《詩·豳風(fēng)·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yuǎn)?!?鄭玄 箋:“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長短,近取法於柯?!焙笠蛞浴翱赂庇鞣ㄒ?guī)。 晉 葛洪 抱樸子·良規(guī):“嚴(yán)操柯斧,正色供繩,明賞必罰,有犯無赦?!?/div>
《漢語大詞典》:柯爛(柯爛)
斧柄朽爛。用 晉 王質(zhì) 伐木入 石室山 典,喻時(shí)間久遠(yuǎn)。 唐 錢起 《過瑞龍觀道士》詩:“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參見“ 柯爛棋 ”。
《漢語大詞典》:柯爛棋(柯爛棋)
指仙人所下的棋。典出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信安郡 石室山 , 晉 時(shí) 王質(zhì) 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 質(zhì) 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 質(zhì) ,如棗核, 質(zhì) 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 質(zhì) 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fù)時(shí)人。”后亦泛指下棋。 元 張可久 《柳營曲·包山書事》曲:“吟幾篇絶句詩,看一局柯爛棋。飢,不採 首陽 薇?!?/div>
分類:仙人下棋
《國語辭典》:柯爛忘歸(柯爛忘歸)  拼音:kē làn wàng guī
晉人王質(zhì)入山伐木,看見童子數(shù)人邊下棋邊唱歌,便在一旁觀看,待仙童催他回家時(shí),卻驚見所帶的斧柄已腐爛?;氐洁l(xiāng)里,與他同時(shí)代的人全已過世。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后用以比喻長時(shí)間的流連忘返。唐。錢起〈過瑞龍觀道士〉詩:「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div>
《漢語大詞典》:樵斧
柴斧。 宋 陳與義 《出山》詩之二:“山空樵斧響,隔嶺有人家?!?清 黃景仁 《由煙霞嶺至紫云洞精舍》詩:“已有樵斧聲,丁丁出深樾?!?/div>
《漢語大詞典》:樵柯
指砍柴的斧頭??拢?。 唐 于濆 《寒食》詩:“素娥哭新塚,樵柯鳴柔桑?!?/div>
《漢語大詞典》:爛斧柯(爛斧柯)
同“ 爛柯 ”。 宋 陸游 《世上》詩:“吾棋一局千年事,從使旁觀爛斧柯?!?/div>
《國語辭典》:爛柯(爛柯)  拼音:làn kē
晉代王質(zhì)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觀,后見斧柄朽爛,回家時(shí),已百歲,時(shí)人皆不識(shí)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后比喻人世的變換轉(zhuǎn)移。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zèng)〉詩:「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八:「若還奏曲能招鳳,在此觀棋必爛柯?!?/div>
《漢語大詞典》:爛柯山(爛柯山)
山名。又名 石室山 。在今 浙江省 衢縣 南。又 河南省 新安縣 、 山西省 沁縣 、 廣東省 高要縣 并有 爛柯山 ,皆相傳為樵夫遇仙處。 唐 劉禹錫 《衢州徐員外使君遺以縞紵兼竹書箱因成篇用答佳貺》詩:“ 爛柯山 下舊仙郎,列宿來添婺女光。”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廣東二·肇慶府》:“ 高峽山 、 爛柯山 在府東南四十六里,一名 柯斧山 ,舊傳 王質(zhì) 觀碁處,亦名 端山 ,峽之對山也。”參見“ 爛柯 ”。
《漢語大詞典》:爛柯人(爛柯人)
(1).指久離家而剛回故鄉(xiāng)的人。亦指飽經(jīng)世事變幻的人。 唐 劉禹錫 《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zèng)》詩:“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明 劉基 《秋懷》詩之三:“永寤爛柯人,萬事一夢幻?!?清 錢謙益 《題陸叔平〈滄桑對奕圖〉贈(zèng)稼軒五十初度》詩:“夜露未晞賔既醉,人間已有爛柯人?!?br />(2).指樵夫。《醒世姻緣傳》第四九回:“家住前崗,母在鄰莊,爛柯人是妾兒郎?!眳⒁姟?爛柯 ”。
《國語辭典》:爛柯(爛柯)  拼音:làn kē
晉代王質(zhì)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觀,后見斧柄朽爛,回家時(shí),已百歲,時(shí)人皆不識(shí)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后比喻人世的變換轉(zhuǎn)移。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zèng)〉詩:「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八:「若還奏曲能招鳳,在此觀棋必爛柯?!?/div>
《漢語大詞典》:采樵(採樵)
砍柴。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span id="d1dwley"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裴潛傳》“ 秀 , 咸熙 中為尚書僕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會(huì)三輔亂,人多流宕,而 干 義 不去,與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歌》:“此曲太古音,由來無管奏。多云採樵樂,或説林泉候?!?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瑪納斯 有遣犯之婦入山採樵,突為 瑪哈沁 所執(zhí)?!币槐咀鳌?樵采 ”。
打柴。左傳·桓公十二年:“請無捍采樵者以誘之?!?杜預(yù) 注:“樵,薪也?!?南朝 梁 沈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斫蟒:“ 胡田村 胡 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div>
分類:砍柴打柴
《漢語大詞典》:倚柱
(1).靠在柱子上。戰(zhàn)國策·燕策三:“ 軻 ( 荊軻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夏侯太初 嘗倚柱作書?!?br />(2).據(jù)戰(zhàn)國策·齊策四載, 齊 人 馮諼 客于 孟嘗君 ,左右賤之,食以草具。 馮諼 倚柱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 命左右食之。有頃, 馮諼 復(fù)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孟嘗君 命左右為之駕。后有頃, 馮諼 又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 乃使人給其老母食用,無使乏。于是 馮諼 不復(fù)歌。后因以“倚柱”謂辭家求宦,不能侍親于膝下。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實(shí)之用前韻為老者壽戲答》詞:“老去聊攀 萊子 例,倒著斑衣戲舞。記田舍、火鑪頭語。肘后黃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將身許。且扇枕,莫倚柱。”
(3).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郁達(dá)夫 《過去》:“ 老二 象一只雄雞,有什么可笑的事情發(fā)生的時(shí)候,總要我做她的倚柱,撲上身來笑個(gè)痛快?!?/div>
《漢語大詞典》:劍歌(劍歌)
彈劍而歌。典出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 馮諼 寄食 孟嘗君 門下,不得意,“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史記·孟嘗君列傳作“ 馮驩 ”。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九:“且復(fù)歸去來,劍歌《行路難》?!?前蜀 韋莊 《東游遠(yuǎn)歸》詩:“扣角干名計(jì)已疏,劍歌休恨食無魚?!?span id="zsjyli1"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劍歌已了,更復(fù)前行,一步一前?!?/div>
《漢語大詞典》:彈劍(彈劍)
猶彈鋏。 唐 李白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zèng)衛(wèi)尉張卿》詩之一:“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宋 蘇轍 《次韻王適食茅栗》:“故國霜蓬如盌大,夜來彈劍似 馮讙 ?!?/div>
分類:彈鋏
《國語辭典》:彈鋏(彈鋏)  拼音:tán jiá
鋏,劍把。戰(zhàn)國時(shí)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dāng)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fēng)〉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骨濉?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63872' target='_blank'>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guān)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div>
《漢語大詞典》:歌魚(歌魚)
謂嗟嘆不被知遇。典出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愿寄食門下……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唐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詩:“唯念賢哉 崔大讓 ,可憐無事不歌魚!” 明 王錂《春蕪記·說劍》:“正堪憐歌魚幸舍,向人彈徹?!?/div>
分類:嗟嘆知遇
《國語辭典》:長鋏(長鋏)  拼音:cháng jiá
武器名。一種刀身劍鋒長的劍?!冻o。屈原。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埂段倪x。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七》:「長鋏鳴鞘中,烽火列邊亭?!?/div>
《國語辭典》:彈鋏(彈鋏)  拼音:tán jiá
鋏,劍把。戰(zhàn)國時(shí)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dāng)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fēng)〉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guān)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div>
《漢語大詞典》:長鋏歸來(長鋏歸來)
比喻因懷才不遇而思?xì)w。 唐 李白 《于五松山贈(zèng)南陵常贊府》詩:“長鋏歸來乎,秋風(fēng)思?xì)w客。”參見“ 彈鋏 ”、“ 長鋏 ”。
《漢語大詞典》:食無魚(食無魚)
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愿寄食門下……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焙笏煲浴笆碂o魚”為待客不豐或不受重視、生活貧苦的典故。 宋 楊萬里 《跋蜀人魏致堯撫干萬言書》詩:“雨里短檠頭似雪,客間長鋏食無魚?!?清 曹寅 《飲椿下》詩:“前時(shí)舊賓客,恒嘆食無魚?!?/div>
《漢語大詞典》:食魚(食魚)
比喻幕賓受到重視、優(yōu)待。語出戰(zhàn)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愿寄食門下……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笥乙愿?, 孟嘗君 曰:‘食之,比門下之客?!?。 唐 方干 《贈(zèng)處州段郎中》詩:“德重自將天子合,情高元與世人疏。寒潭是處清連底,賓席何心望食魚?!?明 徐渭 《自為墓志銘》:“﹝余﹞一旦為少保 胡公 羅致幕府……食魚而居廬,人爭榮而安之,而己深以為危?!?/div>
《漢語大詞典》:馮諼劍(馮諼劍)
謂懷才未遇者希望為人賞識(shí)重用。 唐 錢起 《新豐主人》詩:“客里 馮諼 劍,歌中 寧戚 牛。”參見“ 馮驩彈鋏 ”。
《漢語大詞典》:馮鋏(馮鋏)
“馮驩彈鋏”之省。 唐 羅隱 《投鄭尚書啟》:“何昔時(shí)有殉義之人,而今日無死恩之士,輒復(fù)更彈 馮 鋏,上指膺門?!?宋 李曾伯 《水調(diào)歌頭·和吳鶴林舍人送楊柳韻》詞:“ 琳 檄未能草, 馮 鋏直空彈?!?明 邵璨 《香囊記·辭婚》:“鄉(xiāng)書有雁, 晏 裘凋弊成長嘆;旅食無魚, 馮 鋏歌殘厭久居。”
分類:馮驩彈鋏
《國語辭典》:馮驩(馮驩)  拼音:féng huān
人名。戰(zhàn)國齊人。孟嘗君門下食客,曾以食無魚、出無車,彈鋏而歌,孟嘗君聞而特加禮遇。后馮驩為孟嘗君收債于薛城,召債主焚其券,使薛民皆感孟嘗君之德。也作「馮諼」。
《國語辭典》:一傅眾咻(一傅眾咻)  拼音:yī fù zhòng xiū
一人教誨時(shí),眾人在旁喧擾。比喻學(xué)習(xí)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很大。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div>
《漢語大詞典》:楚咻
見“ 楚人咻 ”。
《漢語大詞典》:楚人咻
孟子·滕文公下:“有 楚 大夫於此,欲其子之 齊 語也……一 齊 人傅之,眾 楚 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 齊 也,不可得矣?!?趙岐 注:“咻之者,嚾也?!?楚 人咻,謂周圍 楚 音喧嚷。比喻所處環(huán)境不好,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宋 王安石 《寓言》詩之二:“不得君子居,而與小人游……如無一 齊 人,以萬 楚 人咻,云復(fù)學(xué) 齊 言,定復(fù)不可求?!币嗍∽鳌?楚咻 ”。 清 李漁 《喬復(fù)生王再來二姬合傳》:“隨行婢僕皆南人,眾音嘈嘈,我方病若 楚 咻?!?/div>
《漢語大詞典》:眾楚咻(衆(zhòng)楚咻)
見“ 眾楚羣咻 ”。
《漢語大詞典》:眾楚群咻
謂眾多的 楚國 人共同來喧擾。語出《孟子·滕文公下》:“一 齊 人傅之,眾 楚 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 齊 也,不可得矣?!焙笠浴氨姵t咻”指眾多外來的干擾。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百工居肆,欲其專也;眾 楚 羣咻,喻其散也?!币嗍∽鳌?眾楚咻 ”。 清 黃遵憲 《和周朗山見贈(zèng)之作》:“立志不肯隨沉浮,一 齊 足敵眾 楚 咻。” 清 黃遵憲 《題樵野丈運(yùn)甓齋話別圖》詩:“豈圖五丁力,竟招眾 楚 咻?!?/div>
《漢語大詞典》:楚人鉗(楚人鉗)
據(jù)漢書·楚元王劉交傳載, 楚元王 劉交 敬重 穆生 ,常設(shè)醴以待;及其子 戊 即位,忘記設(shè)醴。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shè),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將鉗我於市?!焙笠蛞浴俺算Q”比喻殺身之禍。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之一:“遐追 商洛 翁, 秦 火不能炎。近慕 楚穆生 ,竟脫 楚 人鉗?!币嗍∽鳌?楚鉗 ”。 宋 陸游 《六月二十五日曉出郊》:“今晨偶出得一快,欣然意若脫 楚 鉗?!?/div>
《漢語大詞典》:楚筵辭醴(楚筵辭醴)
《漢書·楚元王劉交傳》載, 楚元王 禮敬 穆生 ,常為設(shè)醴。及王 戊 即位,忘設(shè)醴。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遂謝病去。后因以“楚筵辭醴”為遭君主冷遇的典實(shí)。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楚 筵辭醴日, 梁 獄上書辰……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div>
《漢語大詞典》:置醴
西漢 楚元王 劉交 敬禮 申公 、 白生 、 穆生 等。 穆生 不嗜酒,每有宴集, 楚元王 皆特為 穆生 置醴。醴,甜酒。見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后以“置醴”為崇道尊賢的典實(shí)。 唐 杜甫 《八哀詩·贈(zèng)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晚年務(wù)置醴,門引 申 白 賓。”
《漢語大詞典》:設(shè)醴(設(shè)醴)
漢書·楚元王劉交傳:“ 元王 每置酒,常為 穆生 設(shè)醴?!?顏師古 注:“醴,甘酒也?!焙笠浴霸O(shè)醴”指禮遇賢士。 唐 黃滔 《祭陳侍御嶠》:“君侯設(shè)醴以前席,里巷拜塵而如堵?!?宋 周密 齊東野語·鄭時(shí)中得官:“ 秦 亦悅其辯,設(shè)醴有加?!?/div>
《漢語大詞典》:辭醴(辭醴)
因醴酒不設(shè)而辭去。典出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初, 元王 敬禮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為 穆生 設(shè)醴。及王 戊 即位,常設(shè),后忘設(shè)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shè),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將鉗我於市?!焙笠蛞浴稗o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楚 筵辭醴日, 梁 獄上書辰?!?仇兆鰲 注:“辭醴,謂不受偽官?!?/div>
《國語辭典》:得魚忘筌(得魚忘筌)  拼音:dé yú wàng quán
筌,捕魚用的竹器。得魚忘筌指捕得了魚,便忘掉了筌。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贡扔魑虻勒咄湫魏 !段倪x。嵇康。贈(zèng)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购筠D(zhuǎn)比喻人在成功后就忘本背恩。明。朱權(quán)《荊釵記》第一五出:「愿他獨(dú)占魁選,榮顯。母妻封贈(zèng)受皇宣,門楣顯,姓名傳。得魚后,怎忘筌?」
《漢語大詞典》:得魚忘荃(得魚忘荃)
比喻已達(dá)目的,即忘其憑借?!败酢币嘧鳌?筌 ”。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成玄英 疏:“筌,魚笱也,以竹為之,故字從竹。亦有從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餌魚,置香於柴木蘆葦之中以取魚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腳,故謂之蹄。此二事,譬也?!?三國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軍贈(zèng)詩》之十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郭沫若 《新舊與文白之爭》:“我們讀書求學(xué)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div>
分類:忘其憑借
《漢語大詞典》:忘筌
(1).忘記了捕魚的筌。比喻目的達(dá)到后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語出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避酰ā?筌 ”。 晉 何劭 《贈(zèng)張華》詩:“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唐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獨(dú)夫常獨(dú)泣,多士已忘筌。”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灑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曾向空門學(xué)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二二:“資爾屈伸功用畢,莫將良器等忘筌。”
《漢語大詞典》:忘蹄
猶忘筌。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陸德明 釋文:“蹄,兔罥也;又云兔弶也,繫其腳,故曰蹄也?!?金 李純甫 《畫兔》詩:“搗藥元無死,忘蹄始見渠?!?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國語辭典》:筌蹄  拼音:quán tí
1.比喻為達(dá)某種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參見「荃蹄」條。唐。白居易〈禽蟲十二章詩。序〉:「莊列寓言,風(fēng)騷比興,多假蟲鳥以為筌蹄?!?br />2.南朝時(shí)貴族與士大夫講經(jīng)說法時(shí)所執(zhí)拂麈之類的東西。《南史。卷八○。賊臣傳。侯景傳》:「上索筌蹄,曰:『我為公講?!幻半x席,使其唱經(jīng)?!?/div>
《國語辭典》:冷官  拼音:lěng guān
清閒、地位不重要的官職。唐。張籍 早春閒游詩:「年長身多病,獨(dú)宜作冷官?!顾?。蘇軾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詩二首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挂沧鳌咐浠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