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虛文(虛文)  拼音:xū wén
1.不切實際的文詞?!稘h書。卷八五。谷永傳》:「廢承天之至言,角無用之虛文?!?br />2.不切實用的儀節(jié)?!段宕菲皆?。周史。卷上》:「勿營繕下宮置宮人,及作石羊、石虎、石馬、石人等物,此等虛文,宜一切革罷?!?/div>
《國語辭典》:輕浮(輕?。 ?span id="iiw1rcx" class='label'>拼音:qīng fú
舉止隨便不端莊?!队讓W瓊林。卷三。人事類》:「孟浪由于輕浮,精詳出于暇豫?!埂都t樓夢》第二十一回:「他生性輕浮,最喜拈花惹草?!?/div>
《國語辭典》:餼羊(餼羊)  拼音:xì yáng
用來當作祭品的生羊?!墩撜Z。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弧?/div>
《漢語大詞典》:行尸(行屍)
亦作“ 行尸 ”。
(1).指徒具形骸,雖生猶死的人。漢書·王莽傳下:“ 莽 召問羣臣禽賊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宋 歐陽修 《辭宣徽使判太原札子》:“殊不知臣心志已衰,精神并耗,雖未伏枕,實一行尸?!?黎元洪 《檄山東文》:“乳臭黃口,則委之以兵權;行尸白髮,則寄之以政柄?!?朱自清 《贈A.S.》詩:“你將為春雷一震,讓行尸們驚醒!”
(2).病名。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平脈法:“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span id="6ftr51l"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張仲景〈金匱要略·治尸厥方〉》“尸厥脈動而無氣”注:“形如不病,人有氣而脈動失常,名曰行尸?!?/div>
《漢語大詞典》:瓦雞(瓦雞)
陶制的雞。常用作屋飾。意謂徒具形式而無實用。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夫陶犬無守夜之警,瓦雞無司晨之益?!?/div>
《漢語大詞典》:癡肉臠(癡肉臠)
猶言行尸走肉。比喻徒具形骸、糊涂度日的人。 唐 寒山 《詩》之二三八:“因循過時光,渾是癡肉臠?!?/div>
《國語辭典》:掛招牌(掛招牌)  拼音:guà zhāo pái
1.商家把招牌掛起來。
2.徒具其表。如:「這家公司看似營運正常,只是掛招牌,實際上卻是業(yè)務很差,瀕臨破產!」
《漢語大詞典》:雕瓠
皮上有花紋的瓠子。比喻徒具外表的無用之物。《東周列國志》第六四回:“始信用人須破格,笑他肉食似雕瓠。”
《國語辭典》:衣架飯囊(衣架飯囊)  拼音:yī jià fàn náng
掛衣服的架子,盛飯的袋子。比喻庸碌無能的人?!度龂萘x》第二三回:「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馀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也作「飯囊衣架」。
《國語辭典》:行尸走肉  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
會走動卻沒有魂魄的軀體。比喻一個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氣,庸碌無為。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埂队讓W瓊林。卷二。身體類》:「谫劣無能,謂之行尸走肉?!挂沧鳌感惺吖恰?、「行尸視肉」、「走骨行尸」、「走肉行尸」。
《國語辭典》:目大不睹  拼音:mù dà bù dǔ
眼睛雖大,卻看不見東西。比喻徒具形式而無任何作用。《莊子。山木》:「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div>
《國語辭典》:木猴而冠  拼音:mù hóu ér guàn
譏諷徒具衣冠而沒有人性的人。參見「沐猴而冠」條。明。沈采《千金記》第一三出:「項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div>
《國語辭典》:流于形式(流于形式)  拼音:liú yú xíng shì
演變成徒具表面形式而無實質內涵。如:「會議必須發(fā)揮功能,不宜議而不決,流于形式。」
《國語辭典》:形同具文  拼音:xíng tóng jù wén
形容事物徒具形式而無實質效益。如:「如果誇張解釋『立法從嚴,執(zhí)法從寬』,很多法令往往形同具文。」
《國語辭典》:走肉行尸(走肉行屍)  拼音:zǒu ròu xíng shī
比喻一個人無所事事,渾噩度日。也作「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