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蜀郡成都人,字處虛。張楷子。有才略,以時亂不仕。嘗說司空張溫剪除宦官,溫不能用,遂隱魯陽山中。董卓舉侍御史,不就。旋病死。全后漢文·卷十一
玄,為隗囂客。建武六年,梁統(tǒng)使人刺殺之。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扶風(fēng)平陵人,字子孝。光武建武初為左馮翊,修典禮,設(shè)條教,政化大行。建武五年拜光祿勛。光武臨朝,或有惰容,輒陳諫其失。常乘白馬,帝每見輒言白馬生且復(fù)諫矣。擢太子太傅,后擬起為大司徒,以病免。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人。光武帝時為博士。帝為太子擇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陰識可。佚正色而諫,謂當(dāng)用天下之賢才。帝稱善,即拜佚為太子太傅。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河內(nèi)河陽人,字君夏。習(xí)《顏氏春秋》,兼通數(shù)家法。光武帝時舉明經(jīng),遷陳倉縣丞,清靜無欲,專心經(jīng)書,諸儒皆服其學(xué)說淵博。后拜博士。
人物簡介
【生卒】:?—51 【介紹】: 東漢南陽湖陽人,字靡卿。光武帝舅。少有志行。新莽末,不肯從劉玄為將,與宗族作營壘自守。光武即位,拜光祿大夫,封壽張侯。謙柔畏慎,不求茍進(jìn)。常戒其子當(dāng)保身全己,凡上言得失,輒手自書寫,毀削草本。卒謚恭。全后漢文·卷二十七
宏,字靡卿,南陽湖陽人。娶光武族姊。建武初拜光祿大夫,位特進(jìn),封長羅侯。十五年定封壽張侯。二十七年卒,謚曰恭侯。
人物簡介
【生卒】:?—56 【介紹】: 東漢京兆杜陵人,字伯仁。張安世之后。少襲侯爵,西漢末為侍中。王莽時官至列卿。光武帝更封武始侯。純明習(xí)舊典,東漢初制禮,輒咨訪之,多所正定。累遷大司空,慕曹參,務(wù)于無為。建武二十四年穿陽渠,引洛水為漕,百姓得其利。卒謚節(jié)。全后漢文·卷十二
純,字伯仁,京兆杜陵人,御史大夫湯七世孫。成帝時,襲爵富平侯。哀、平間,為侍中。莽建國四年,更封張鄉(xiāng)侯。建武初,復(fù)爵富平侯,歷太中大夫、五官中郎將,改封武始侯,兼虎賁中郎將,進(jìn)太仆,代杜林為大司空。中元元年卒,謚曰節(jié)侯。
人物簡介
【生卒】:?—59 【介紹】: 東漢南陽魯陽人,字諸君。劉玄時為偏將軍,及鄧禹定河?xùn)|,宗歸禹。多權(quán)謀,為政嚴(yán)猛,敢于殺伐,諸將服其勇。光武時累遷太中大夫,終瑯邪相。
人物簡介
【生卒】:?—61 【介紹】: 東漢南陽湖陽人,字子張。王莽末入綠林軍。劉玄更始時,為侍郎,從劉秀破王尋等,拜振威將軍。后歸劉秀,參與鎮(zhèn)壓尤來、五幡等部義軍。劉秀即帝位,為侍中、騎都尉。與蓋延、耿弇等擊劉永、龐萌、隗囂,以功封楊虛侯。明帝初,拜捕虜將軍,破西羌。
人物簡介
【生卒】:?—67 【介紹】: 東漢南陽湖陽人,字長魚。樊宏子。嗣父爵壽張侯。從丁恭受《公羊嚴(yán)氏春秋》,并刪定之,號“樊侯學(xué)”。明帝永平元年拜長水校尉,徙封燕侯。與公卿定郊祀典禮,以讖記正《五經(jīng)》異說。上言郡國舉孝廉宜簡擇良俊。卒謚哀。全后漢文·卷二十七
鯈,字長魚,宏子。建武末嗣封壽張侯。光武崩,為復(fù)土校尉。永平初,拜長水校尉,徙封燕侯。十年卒,謚曰哀侯。
人物簡介
【生卒】:?—71 【介紹】: 東漢潁州鄢陵人,字君上。習(xí)《梁丘易》。建武中舉孝廉,為郎。明帝永平初,遷侍中祭酒,永平十年累遷太子少傅。明帝數(shù)訪以經(jīng)術(shù)。弟子近萬人。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宗室。劉績孫。光武建武三十年封下博侯。明帝永平十六年隨竇固出擊匈奴,十七年以騎都尉出擊車師,均建功。章帝建初中卒。
人物簡介
【生卒】:50—132 【介紹】: 東漢犍為武陽人,字叔明。張良六世孫。安帝永寧元年為廷尉,留心刑斷,辨正疑獄。順帝即位,拜司空,在事多所薦舉,天下稱其推士。時趙騰等八十余人以上言災(zāi)變當(dāng)伏法,皓力諫,乃得減刑。全后漢文·卷四十九
皓,字叔明,楗為武陽人,留侯張良六世孫。永元中,仕州郡,辟大將軍鄧騭府,五遷為尚書仆射出為彭城相。永寧初,征拜廷尉。永建初,代陶敦為司空,免。陽嘉初,復(fù)為廷尉。卒年八十三。
人物簡介
【生卒】:?—98 【介紹】: 東漢京兆杜陵人,字稚通。張純子。少好學(xué),節(jié)儉行義,常分租俸贍恤宗親。和帝永元六年位至司空,無異績,以病罷。全后漢文·卷十二
奮,字稚通,純子。中元初,襲爵武始侯。永平中,隨例歸國。后為侍祠侯。章帝時,拜左中郎將,轉(zhuǎn)五官中郎將,遷長水校尉、將作大匠,免。和帝即位,起為城門校尉,遷長樂衛(wèi)尉,進(jìn)太常。永元六年,代劉方為司空,以病免。召為太常,復(fù)以病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