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偏僻  拼音:piān pì
1.離市區(qū)較遠,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可嘆我們生在這偏僻地方,好比坐井觀天,百事不曉。」
2.少有的、特異的。元。朱庭玉〈梁州第七。腹內包藏錦繡套〉:「有幾多說不盡人不會的偏僻。風流,是非,造次不容易?!顾?。洪邁《夷堅乙志。卷一四。筍毒》:「君明日出寺門,遇貨偏僻藥者往問之,當能療君疾?!?br />3.偏頗、不公正。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二折:「天有萬物于天,人無一物于天,天有甚么偏僻那?」
《國語辭典》:熟事  拼音:shú shì
1.熟悉的故事或事物。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雜劇中,末泥為長,每四人或五人先做尋常熟事一段,名曰艷段?!?br />2.懂事。宋。張任國 柳梢青。掛起招牌詞:「舊店新開。熟事孩兒,家懷老子,畢竟招財?!?/div>
《漢語大詞典》:花瑞
(1).瑞雪。 唐 許敬宗 《奉和喜雪應制》:“伏檻觀花瑞,稱觴慶冬積?!?br />(2).花中的祥瑞。指特異而不常見的奇花。 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詩談》:“初夏,芍藥盛開,忽于藂中得黃緣稜者四朶,士人呼為金腰帶,云數(shù)十年間或有一二朶,不常見也……蓋花瑞也?!?/div>
《漢語大詞典》:虹雨
(1).指夏日的陣雨。乍雨乍晴,雨后常見彩虹,故稱。 宋 周邦彥 《過秦樓》詞:“梅風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紅都變?!?br />(2).指落花。 明 王世貞 《為劉侍御題清舉樓》詩:“習習蘭芝繚戶牖,紛紛虹雨掛闌干。”
《漢語大詞典》:哨遍
(1).詞牌名。也稱稍徧。雙調,有一百六十字、二百字、二百二字、二百三字、二百四字數(shù)體。見《詞譜》卷三九。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屬般涉調。北曲較常見。
《國語辭典》:銅礦(銅礦)  拼音:tóng kuàng
含銅礦物為主的礦石。常見礦物有黃銅礦、斑銅礦等。
《國語辭典》:啄木鳥(啄木鳥)  拼音:zhuó mù niǎo
動物名。鳥綱鴷形目啄木鳥科。嘴銳直而堅,能破樹皮穿穴,舌細長,尖端有鉤,可捕食樹洞里的蠹蟲。足四趾,二向前,二向后,便于攀援樹木。通常棲息于森林中,在樹干上筑巢而居。
《漢語大詞典》:洞仙歌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又名《洞仙詞》、《洞中仙》《羽仙歌》等。 敦煌 寫本《云謠集雜曲子》收此調二首,字句格律與 宋 詞異。 宋 詞有令詞、慢詞兩體。令詞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詞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雙調,仄韻。參閱《詞譜》卷二十。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較常見,屬正宮,字數(shù)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
《國語辭典》:天?! ?span id="tqeaog2" class='label'>拼音:tiān niú
動物名。鞘翅目昆蟲。常見的有二種:一種身體較小,黑色而有光澤,翅上有白色星點,稱為「星天?!埂A硪环N身體較大,黑褐色,密生灰黃色絨毛,稱為「褐天?!?。天牛是蛀木材專家,常利用其銳利的口器蛀蝕桑樹、果樹、茶樹等,是森林、作物的害蟲。
《國語辭典》:葉序(葉序)  拼音:yè xù
葉著生莖或枝上的排列方式,有一定排列的順序,稱為「葉序」。如對生、輪生、互生等。也稱為「葉列」。
《國語辭典》:冷僻  拼音:lěng pì
1.冷落偏僻。唐。白居易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詩:「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2.罕見的。多指字、名稱、典故、書籍等。如:「冷僻的字眼」。清。徐珂《清稗類鈔。文學類。道光以后之詩派》:「然一則喜用冷僻故實,而出筆不廣,惟寫經齋、漸西村舍近焉。」
《漢語大詞典》:茭雞(茭雞)
水鳥名。大如鳧,高腳長喙,群棲澤畔,為我國鷺類中之常見者。 宋 陸游 《夏初湖村雜題》詩之二:“地偏草茂無人跡,一對茭雞下緑陰?!?宋 陸游 《小園》詩:“衝雨茭雞時上下,近人栗鼠不驚猜。”
《國語辭典》:答兒(答兒)  拼音:dā ér
地方。常見于元曲中。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這答兒和咱,話不頭機一句差?!?/div>
《漢語大詞典》:水封
(1).水葬。 明 徐渭 《煩吳伯子治墓堂》詩:“火瘞世曰兇,水封豈佳卜?”
(2).內貯水以隔絕氣體的裝置。衛(wèi)生用具上的存水彎是最常見的水封。
《國語辭典》:生僻  拼音:shēng pì
冷僻而不常見。如:「這部作品中沒有晦澀、生僻的詞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