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3詞典 2分類詞匯 151
《國語辭典》:實現(xiàn)(實現(xiàn))  拼音:shí xiàn
使原本不存在的情況成為事實。如:「實現(xiàn)理想」、「實現(xiàn)諾言」。
《國語辭典》:自我實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  拼音:zì wǒ shí xiàn
心理學上指個人能將自身的能力與潛能做最充分的發(fā)揮,達到巔峰的狀態(tài)。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認為此為個人發(fā)展的最終目標。
《漢語大詞典》:克成
完成;實現(xiàn)。書·武成:“我 文考 文王 ,克成厥勛,誕膺天命,以撫方 夏 ?!?span id="f038rkh" class="book">《周書·文帝紀上》:“然凡欲立大功,匡社稷,未有不因地勢,總英雄,而能克成者也。” 明 張居正 《答河道徐鳳竹書》:“大功克成,當虛揆席以待?!?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讀書方有志於古今,學問更激切於時事,文章方望其長進,學業(yè)尤遲其克成?!?/div>
《漢語大詞典》:厭當(厭當)
(1).用迷信的方法阻止災殃的降臨。史記·黥布列傳“ 黥布 者, 六 人也,姓 英 氏” 唐 司馬貞 索隱:“ 布 以少時有人相云,‘當刑而王’,故《漢雜事》云‘ 布 改姓 黥 ,以厭當之’也?!?漢 王充 論衡·吉驗:“ 秦始皇帝 常曰:‘東南有天子氣?!谑菛|游以厭當之?!?span id="sln8s3c" class="book">《北史·房豹傳》:“ 紹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戰(zhàn)艦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厭當之?!?br />(2).抵;實現(xiàn)。三國志·吳志·吳范傳:“ 權(quán) ﹝ 孫權(quán) ﹞為將軍時, 范 嘗白言 江南 有王氣…… 權(quán) 曰:‘若終如言,以君為侯?!傲?吳王 , 范 時侍宴,曰:‘昔在 吳中 ,嘗言此事,大王識之邪?’ 權(quán) 曰:‘有之?!蚝糇笥?,以侯綬帶 范 。 范 知 權(quán) 欲以厭當前言,輒手推不受?!?/div>
《國語辭典》:兌現(xiàn)(兌現(xiàn))  拼音:duì xiàn
1.憑票據(jù)向銀行換取現(xiàn)金。如:「他的支票到期了,可以兌現(xiàn)?!?br />2.實現(xiàn)。如:「他對朋友許下的諾言會不會兌現(xiàn)呢?」
《漢語大詞典》:償達(償達)
猶實現(xiàn)。 王西彥 《鄉(xiāng)下朋友》:“這個小小的宿愿始終未能償達?!?/div>
分類:實現(xiàn)
《國語辭典》:無奈(無奈)  拼音:wú nài
無可如何?!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只為點繡女事急,倉卒中,不暇思前算后,做此一事,也是出于無奈?!埂都t樓夢》第七七回:「我佛立愿,原是連一切眾生無論雞犬皆要度他,無奈迷人不醒。」也作「無那」。
《國語辭典》:可能  拼音:kě néng
1.表示可以實現(xiàn)。《禮記。祭義》:「養(yǎng)可能也,敬為難?!固?。孔穎達。正義:「供養(yǎng)父母可能為也,但尊敬父母是為難也?!?br />2.或許、也許。唐。李商隱 井絡詩:「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龍?!?br />3.怎能、難道。唐。許渾 晚自朝臺津至韋隱居郊園詩:「西下磻溪猶萬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4.能否。《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而今只怕他不能忘情,還要追蹤而來。夫人可能救我?」
《國語辭典》:不住  拼音:bù zhù
1.不停止。如:「弟弟跌了一跤,痛得不住地號啕大哭。」《儒林外史》第六回:「一個吹簫,一個打鼓,在廳上滴滴打打的,總不成個腔調(diào)。兩邊聽的人笑個不住?!?br />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無法完成。如:「禁不住」、「擋不住」?!段拿餍∈贰返谌换兀骸赣滞R粫?,馮主事更撐持不住,身邊摸出幾個藥丸子把茶送下,就在伯集躺的煙鋪上躺下?!?/div>
《國語辭典》:得志  拼音:dé zhì
達到自己的志愿?!兑捉?jīng)。賁卦。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埂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四民有業(yè),各以得志為樂,惟達者為能通之。」
《國語辭典》:空懷(空懷)  拼音:kōng huái
1.徒然懷有。如:「他空懷滿腔報國的熱誠,卻難以施展?!埂度龂萘x》第七五回:「吳侯以重任付公,公不乘時而動,空懷郁結(jié),何也?」
2.適齡的雌性牲畜交配或人工授精后沒有懷孕。
《國語辭典》:以便  拼音:yǐ biàn
行文時承接上句的開頭用語,表示才能使下文所指的目的實現(xiàn)、完成。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蓋前一簡作科斗,后一簡作隸書釋之,以便讀誦?!?/div>
《漢語大詞典》:未果
沒有實現(xiàn);未成事實。 晉 陶潛 《桃花源記》:“ 南陽 劉子驥 ,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宋 歐陽修 《與程文簡公書》:“某自病起,益疲,不能復舊,豈遂衰邪?碌碌處此,思去未果?!?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擬請 劉石庵 補書,而代葺此屋……因循未果,不識何日償此愿也。”
《國語辭典》:得計(得計)  拼音:dé jì
1.計策得當,穩(wěn)操勝算。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終制》:「且揚都污毀,無復孑遺,還被下濕,未為得計。」
2.計謀獲得實現(xiàn)。唐。白居易 山中詩。洞中蝙蝠:「遠害全身誠得計,一生幽暗又如何?」
《國語辭典》:同盟  拼音:tóng méng
1.共結(jié)盟約者?!蹲髠?。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br />2.兩個以上的國家,為共同目的和行動而締訂條約,結(jié)成聯(lián)合關(guān)系。如:「軍事同盟」?!蹲髠?。僖公九年》:「秋,齊侯盟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