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持左券  拼音:chí zuǒ quàn
左券,契約。持左券,意指十分篤定,很有把握。宋。陸游〈禽言〉詩:「人生為農(nóng)最可愿,得飽正如持左券?!挂沧鳌覆僮笕埂?/div>
《國語辭典》:死契  拼音:sǐ qì
已經(jīng)完成買賣手續(xù),永遠不能再贖回的契約。《紅樓夢》第一九回:「況且原是賣倒的死契,明仗著賈宅是慈善寬厚之家,不過求一求,只怕身價銀一并賞了?!?/div>
《漢語大詞典》:螺印
手指印。特指按在契約、證件等上面的指紋。 張?zhí)煲?《萬仞約》:“這么過了會兒, 大毛 到底聽了 蕭老官 的勸。他像另外打了個什么個主意似的,臉色漸漸平靜下來,在嘴上抹一抹鼻血,于是拿大拇指蘸蘸墨,在紙上印了個螺印?!?/div>
《國語辭典》:包商  拼音:bāo shāng
以契約方式,專門承攬包辦各種業(yè)務(wù)并從中獲利的商人或公司。
《國語辭典》:畫押(畫押)  拼音:huà yā
在文書契約上簽名或簽字表示負責(zé)、認可。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押字》:「所謂署字者,皆草書其名,今俗謂之畫押。」《紅樓夢》第二三回:「叫他寫了領(lǐng)字,賈璉批票,畫了押,登時發(fā)了對牌出去。」也作「畫柙」。
《漢語大詞典》:保白
買賣雙方成交時訂立的契約,有保人作證。《文物》1975年第7期:“《唐益謙請過所狀勘注》中稱:‘見有市券、保白。’保白是私契,或稱‘白契’,是買賣雙方成交時訂立的,并有若干保人作證。”
《漢語大詞典》:款縫(款縫)
古時指在公文、書箋、契約等紙縫上署記。 宋 黃庭堅 《薛樂道自南陽來入都留宿會飲作詩餞行》:“每持君家書,平安覷款縫?!?/div>
分類:公文契約
《漢語大詞典》:押契
抵押契約
定約押租。例如:押契田產(chǎn)。
分類:抵押契約
《國語辭典》:字據(jù)(字據(jù))  拼音:zì jù
作為憑證用的文書。如合同、借據(jù)等。《官話指南》卷二:「這張字據(jù),是徒弟剛一上鋪子就寫么?」
《漢語大詞典》:質(zhì)契(質(zhì)契)
契約,契據(jù)。 宋 蘇舜欽 《上三司副使段公書》:“故播斂之早晚,塍畔之出入,質(zhì)契之昏明,豪弱之交侵,訟訴之搆,官司之辨,皆親嘗之?!?span id="lneumka" class="book">《明史·朱紈傳》:“ 閩 人 李光頭 、 歙 人 許棟 踞 寧波 之 雙嶼 為之主,司其質(zhì)契?!?/div>
《國語辭典》:簽定(簽定)  拼音:qiān dìng
簽名表示同意所訂立契約的內(nèi)容。如:「那個合約早已簽定妥當(dāng)了,你不必擔(dān)心。」
《國語辭典》:廢約(廢約)  拼音:fèi yuē
1.解除契約。如:「我和房東早已廢約,不再續(xù)租?!?br />2.已廢棄的條約。
《國語辭典》:約據(jù)(約據(jù))  拼音:yuē jù
契約、合同之類的憑據(jù)。如:「保存好這些約據(jù),以確保自己的權(quán)益?!?/div>
《國語辭典》:包船  拼音:bāo chuán
包雇船只。租者與船主訂定契約,言明租船價格、目的地、時間等的租船方式。如:「我們一到日月潭,便包船游湖,飽覽美景?!?/div>
《漢語大詞典》:斷契(斷契)
兩方各執(zhí)其半的契約。《唐律·職制·貸所監(jiān)臨財物》:“即斷契有數(shù),違負不還,過五十日者,以受所監(jiān)臨財物論?!?/div>
分類: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