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8詞典 4分類詞匯 74
《國語辭典》:拉花繩(拉花繩)  拼音:lā huā shéng
一種小孩子玩的傳統(tǒng)游戲。由一人將繩圈套在雙手上撐開,再由另一人以手指勾住繩子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如:「拉花繩這個(gè)游戲,最大的樂趣在于翻出新花樣,展現(xiàn)自己的聰明才智?!?/div>
《國語辭典》:扣子繩(扣子繩)  拼音:kòu zi shéng
以繩子制成、用來捕捉野獸的圈套,野獸踩到會(huì)被繩子裍住腳?!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概n^攔路網(wǎng),閻王扣子繩?!?/div>
《國語辭典》:扣襻兒(扣襻兒)  拼音:kòu pàn ér
衣服上用布做的鈕扣,像個(gè)小圈套。也稱為「紐襟兒」。
《漢語大詞典》:毒阱
指陷阱。比喻害人的圈套。 郭沫若 《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一句莫須有的罪狀,‘ 非 之來也未必不以其能存 韓 也為重于 韓 也’,便被陷入了他自己所最得意的‘行飲食’的毒穽。”
《漢語大詞典》:翻戲黨(翻戲黨)
舊時(shí)專事玩弄圈套,騙取錢財(cái)?shù)牧髅F(tuán)伙。《冷眼觀》第十回:“我爽直兒告給你罷,他們都是一起翻戲黨,要想把你當(dāng)作生意空子做哩。”
《漢語大詞典》:機(jī)牢(機(jī)牢)
設(shè)有機(jī)關(guān)的牢籠。比喻圈套,陰謀。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上:“刺史 張敬 好為諛諂,張?jiān)O(shè)機(jī)牢,令陛下復(fù)興雷霆之怒?!?/div>
《國語辭典》:活局子  拼音:huó jú zi
圈套或騙局。如:「他差點(diǎn)誤中了人家設(shè)下的活局子?!埂缎∥辶x》第三四回:「蔣爺一翻眼,明白了:『分明是老柳不見我,告訴家人來回的亂支,作就了的活局子。』」
《漢語大詞典》:拐局
拐騙的圈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回:“這還是小事。還有許多騙局、拐局、賭局,一切希奇古怪,夢(mèng)想不到的事,都在 上海 出現(xiàn)?!?/div>
分類:拐騙圈套
《漢語大詞典》:吃了老娘洗腳水
亦作“喫了老娘洗腳水”。 比喻中了圈套,受了騙。《水滸傳》第二七回:“著了!由你奸似鬼,喫了老娘的洗腳水?!?span id="160janl"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正是:由你奸似鬼,喫了老娘洗腳水?!?/div>
分類:圈套
《國語辭典》:打鳳牢龍(打鳳牢龍)  拼音:dǎ fèng láo lóng
1.安排圈套,使人中計(jì)。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huì)》第三折:「安排下打鳳牢龍,準(zhǔn)備著天羅地網(wǎng),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個(gè)殺人、殺人的戰(zhàn)場?!乖碳稉P(yáng)州夢(mèng)》第二折:「怎承望曉來誤入桃源洞,又則怕公孫弘打鳳牢龍?!挂沧鳌复蝤P撈龍」。
2.降服、搜羅出色的人物。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二折:「遮莫你貞烈心腸硬戎嗼,我將那打鳳牢龍的計(jì)設(shè),都分付與玉軫金徽,也不索雁簡魚帖?!挂沧鳌复蝤P撈龍」。
《國語辭典》:念秧  拼音:niàn yāng
設(shè)圈套騙取財(cái)物。《聊齋志異。卷四。念秧》:「隨機(jī)設(shè)阱,情狀不一,俗以言辭浸潤,名曰:『念秧』。」《鄰女語》第五回:「不磨聽了大驚,以為是念秧之流,即刻嚴(yán)詞拒絕而去?!?/div>
《漢語大詞典》:入套
落入圈套。 謝覺哉 《不惑集·交朋友的道理》:“他們極善于看對(duì)象:你是先進(jìn)的嗎,他就表示‘老實(shí)’‘積極’,騙取信任;你是落后的嗎,他就組織吃喝玩樂,引你‘入套’?!?/div>
分類:圈套
《漢語大詞典》:上帳兒(上帳兒)
中圈套,上當(dāng)。《金瓶梅詞話》第二八回:“今日我著實(shí)撩逗他一番,不怕他不上帳兒。”
《國語辭典》:錦套頭(錦套頭)  拼音:jǐn tào tóu
令人迷惑的圈套。多指妓女籠絡(luò)、誘惑客人的手段。元。關(guān)漢卿 一枝花。攀出墻朵朵花套。尾:「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埂豆卤驹麟s劇。云窗夢(mèng)。第二折》:「你將那鐵磨桿爭推,錦套頭競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