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4
詞典
1
分類詞匯
13
分類詞匯
喔咿
嘲哳
舌言
隱隱諷諷
嗚嚕
壹留兀淥
首鼠模棱
啯都啯都
啯啯噥噥
胡胡盧盧
啻啻磕磕
念念呢呢
口吟舌言
《國語辭典》:
喔咿
拼音:
wò yī
1.強笑獻媚的樣子。唐。
白居易
〈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正色摧強御,剛腸嫉喔咿?!挂沧鳌膏高捺閱劇?。
2.形容含糊不清的聲音。宋。洪邁《夷堅丙志。卷四。廬州詩》:「罵賊語悲壯,樁喉聲喔咿。」
3.形容雞啼聲。唐。
韓愈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
詩:「天星牢落雞喔咿,仆夫起餐車載脂。」
《國語辭典》:
喔咿(噢咿)
拼音:
yǔ yī
內心悲痛。《玉篇。口部》:「喔,乙六切。喔咿,內悲?!?/div>
分類:
獻媚
鳴聲
聲音
強笑
笑貌
含糊不清
《國語辭典》:
嘲哳
拼音:
cháo zhá
細碎、吵雜的聲音?!段倪x。潘岳。藉田賦》:「簫管嘲哳以啾嘈兮,鼓鞞??隱以砰磕?!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
琵琶行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div>
分類:
鳥鳴
樂器
鳴聲
話聲
聲音
嘈雜
歌聲
含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
舌言
(1).說話含糊不清。
《
后漢書·梁冀傳
》
:“口吟舌言?!?王先謙 集解引 周壽昌 曰:“舌言,言出口即斂,不明白宣示,所謂含胡也?!?br />(2).指講空話而無實際行動。
《孔子家語·顏回》
:“ 孔子 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div>
分類:
空話
含糊不清
無實
行動
《漢語大詞典》:
隱隱諷諷(隱隱諷諷)
含糊不清,不明確。 郭沫若
《水平線下·湖心亭》
:“她在床上對我說:‘你無論怎么要去替他們找房子,去找一天也不要緊,到晚上來叫他們搬出去?!抑皇请[隱諷諷地答應她?!?/div>
分類:
含糊不清
明確
《漢語大詞典》:
嗚嚕(嗚嚕)
形容說話含糊不清。 端木蕻良
《鴜鷺湖的憂郁》
:“小女孩全身微微的一震,在嗓子里嗚嚕著:‘我不知道?!?袁靜
《伏虎記》
第三五回:“一看到連長,小家伙高興得直蹦,嘴里嗚嚕嗚嚕,咬字不清地說:‘閻長(連長),仙(三)兜,給依(你)一兜吧!’”
分類:
含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
壹留兀淥
象聲詞。形容聲音含糊不清。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
第二折:“那老兒托著一片蓆頭,便慢騰騰放在土坑上。他這般壹留兀淥的睡?!?/div>
分類:
象聲詞
聲音
含糊不清
《國語辭典》:
首鼠模棱
拼音:
shǒu shǔ mó léng
遲疑不決,含糊不清的樣子。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二二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若首鼠模棱,負恩不報,汗顏人世者,非夫矣。」
分類:
遲疑不決
含糊不清
《國語辭典》:
啯都啯都(啯都啯都)
拼音:
guō dū guō dū
嘰哩咕嚕,含糊不清的說話聲音。《野叟曝言》第一八回:「原差啯都啯都的說些甚么,只見眾人一齊開口道:『就是明講也好。』」
分類:
含糊不清
話聲
聲音
《國語辭典》:
啯啯噥噥(啯啯噥噥)
拼音:
guō guō nóng nóng
咕咕噥噥。說話小聲,含糊不清的樣子?!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缚诶飭﹩﹪亣伒亩\道:『三清,三清,我說你聽:遠方到此,慣滅妖精?!弧?/div>
分類:
咕噥
含糊不清
《國語辭典》:
胡胡盧盧(胡胡盧盧)
拼音:
hú hu lú lú
含糊不清楚。《醒世恒言。卷二二。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急忙里用力去推那些醉漢,那里推得醒?也有木頭般不答應的,也有胡胡盧盧說困話的?!?/div>
分類:
含糊不清
《國語辭典》:
啻啻磕磕
拼音:
chì chì kē kē
因年老而行動遲緩的樣子。《金瓶梅》第二○回:「那老馮老行貨子啻啻磕磕的,獨自在那里,我又不放心!」
分類:
斷斷續(xù)續(xù)
含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
念念呢呢
形容說話含糊不清。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
:“你聽他唸唸呢呢,作的風風勢。” 徐朔方 等校注:“唸唸呢呢,説話含糊不清。”
分類:
含糊不清
朔方
《漢語大詞典》:
口吟舌言
謂說話含糊不清。
《
后漢書·梁冀傳
》
:“ 冀 字 伯卓 ,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記。” 李賢 注:“謂語吃不能明了。” 王先謙 集解引 周壽昌 曰:“案:非口吃之謂也??谝鳎谥朽絿?,聽之不絶聲,審之不成句,
《
傷寒論
》
中所謂 鄭 聲也。舌言,言出口即斂,不明白宣示,所謂含胡也?!?/div>
分類:
含糊不清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