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2分類詞匯 102
《漢語大詞典》:觚竹
古國名。觚,通“ 孤 ”。爾雅·釋地:“ 觚竹 , 北戶 、 西王母 、 日下 ,謂之四荒?!?郭璞 注:“ 觚竹 在北, 北戶 在南, 西王母 在西, 日下 在東,皆四方昏荒之國,次四極者?!?邢昺 疏:“ 觚竹 者,漢書·地理志:‘ 遼西 令支 有 孤竹城 是乎?’” 清 錢謙益 《故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高陽李府君墓志銘》:“斗極之下, 觚竹 空桐 ?!眳⒁姟?孤竹 ”。
《國語辭典》:孤竹  拼音:gū zhú
1.孤生的竹。《周禮。春官。大司樂》:「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顾巍V祆?。注:「孤竹,竹特生者,孫竹竹枝根之末。」?jié)h。張衡〈東京賦〉:「爾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br />2.樂器名,吹管樂器。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常作定律或調(diào)律之用。晉。張協(xié)七命〉:「吹孤竹,拊云和?!?br />3.復(fù)姓。
《漢語大詞典》:彤魚(彤魚)
古國名。國語·晉語四:“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陽 與 夷鼓 皆為 己 姓。 青陽 , 方雷氏 之甥也; 夷鼓 、 彤魚氏 之甥也。” 韋昭 注:“ 彤魚 ,國名?!?/div>
《漢語大詞典》:英氏
古國名。左傳·僖公十七年:“春, 齊 人為 徐 伐 英氏 ,以報 婁林 之役也?!?杜預(yù) 注:“ 英氏 , 楚 與國。”參見“ 英 ”。
《漢語大詞典》:訶咄(訶咄)
(1).怒斥。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良毉只備位,藥肆成虛設(shè);而我正萎痿,安能致訶咄?!币槐咀鳌?呵咄 ”。
(2).古國名。隋書·煬帝紀下:“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 突厥 、 新羅 、 靺鞨 、 畢大辭 、 訶咄 …… 契丹 等國并遣使朝貢?!?/div>
《漢語大詞典》:代翟
古國名。逸周書·王會:“正北 空同 、 大夏 、 莎車 、 姑他 、 旦略 、 豹胡 、 代翟 、 匈奴 、 樓煩 、 月氏 、 孅犁 、 其龍 、 東胡 ,請令以橐駞、白玉、野馬、騊駼、駃騠、良弓為獻。” 孔晁 注:“ 代翟 在西北界, 戎 狄 之間國名也。”代,一本作“ 戎 ”。
《漢語大詞典》:侖頭(侖頭)
古國名。在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輪臺 附近。史記·大宛列傳:“天子已業(yè)誅 宛 , 宛 小國而不能下,則 大夏 之屬輕 漢 ,而 宛 善馬絶不來, 烏孫 、 侖頭 易苦 漢 使矣,為外國笑。”漢書·李廣利傳作“輪臺”。
《漢語大詞典》:駒麗(駒麗)
古國名。即 高句麗 。書·君陳“ 武王 既伐 東夷 , 肅慎 來賀” 孔 傳:“海東諸夷 駒麗 、 扶餘 、 馯 、 貌 之屬, 武王 克 商 ,皆通道焉?!?明 楊慎 《升庵經(jīng)說·肅慎來賀》:“ 駒麗 ,即 高句麗 也?!?/div>
《國語辭典》:爪哇國(爪哇國)  拼音:zhǎo wā guó
1.國名。即爪哇島,今屬印度尼西亞。見《元史。卷二一○。外夷傳三。爪哇傳》。
2.因爪哇國遠在海外,故古人多借指遙遠虛無之處?!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吃這一驚,把那一點勃勃的高興,丟在爪哇國去了?!?/div>
《漢語大詞典》:蔿國(蔿國)
古國名。或說即 媯 國,在今 山西省 境內(nèi)。國語·周語上:“ 惠王 三年, 邊伯 、 石速 、 蔿 國出王而立 子頽 ?!?韋昭 注:“ 惠王 即位,取 蔿 國之圃及 邊伯 之宮,又收 石速 之秩,故三子出王而立 子頽 ?!?span id="a2zuobs" class="book">《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 蔿 國,黍食,使四鳥:虎、豹、熊、羆?!?袁珂 注:“ 蔿 國或當(dāng)作 嬀 國。 嬀 ,水名, 舜 之居地?!?/div>
《漢語大詞典》:蠮蠛國(蠮蠛國)
古國名。太平廣記卷八二引《廣異記·袁嘉祚》:“其人顧 嘉祚 曰:眼看使於 蠮蠛國 ,未知死所,何怒我焉……其 蠮蠛國 在 大秦國 西數(shù)千里,自古未嘗通?!?/div>
《漢語大詞典》:下句麗(下句麗)
古國名。即 高句麗 。 王莽 當(dāng)政時,令 嚴尤 擊 高句麗 ,斬其侯 騶 ,并改 高句麗 為 下句麗 。見后漢書·東夷傳。 清 唐孫華 《次和酬愷功院長見懷一百韻》:“近聞星使節(jié),遠至 下句麗 。”
《漢語大詞典》:小虢
古國名。一說為 羌 族別種。史記·秦本紀:“﹝ 武公 ﹞十一年,初縣 杜 鄭 。滅 小虢 ?!?張守節(jié) 正義:“ 陜州 之 虢 猶謂之 小虢 。又云, 小虢 , 羌 之別種?!?/div>
《漢語大詞典》:鳧臾(鳧臾)
古國名。即 夫馀 。在今 東北 地區(qū)。《禮記·王制》“東方曰寄” 孔穎達 疏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夷者,觝也,其類有九。依《東夷傳》九種:一曰 玄菟 ,二曰 樂浪 ,三曰 高驪 ,四曰 滿飾 ,五曰 鳧臾 ,六曰 索家 ,七曰 東屠 ,八曰 倭人 ,九曰 天鄙 ?!?/div>
《漢語大詞典》:佛羅安國(佛羅安國)
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 馬來半島 西岸。地當(dāng)東西方水陸交通要沖,貿(mào)易繁盛。亦譯作 佛來安 。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三佛齊國:“ 三佛齊國 ,在 南海 之中,諸蕃水道之要衝也……其屬有 佛羅安國 ,國主自 三佛齊 選差。地亦產(chǎn)香,氣味腥烈,較之下岸諸國,此為差勝。”
《漢語大詞典》:胡荼辣國(胡荼辣國)
古國名。故地在今 印度 卡提阿瓦半島 (KathiawarPen.)。國境甚大,物產(chǎn)富饒,沿海港口為古代東西方商舶所經(jīng)。 宋 趙汝適 諸蕃志有專條記述。 意大利 旅行家 馬可·波羅 于1292年離 中國 西行后,曾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