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詞典 1分類詞匯 27
《國語辭典》:賑恤(賑恤)  拼音:zhèn xù
救濟撫恤。如:「政府在發(fā)生地震后,立即展開賑恤災民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被害
(1).遭殺害。后漢書·袁紹傳:“時 進 既被害,師徒喪沮?!?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泗水:“ 初平 四年, 曹操 攻 徐州 ,破之,拔取 慮 、 睢陵 、 夏丘 等縣,以其父避難,被害於此,屠其男女十萬, 泗水 為之不流?!?魯迅 《且介亭雜文·隔膜》:“最起勁的是‘南社’里的有幾個人,為被害者輯印遺集?!?br />(2).遭受災害。漢書·西南夷傳:“如以先帝所立累世之功不可墮壞,亦宜因其萌牙,早斷絶之,及已成形然后戰(zhàn)師,則萬姓被害?!?/div>
《國語辭典》:救災(救災)  拼音:jiù zāi
救濟以消除災害?!蹲髠鳌Y夜辍罚骸柑鞛牧餍?,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漢語大詞典》:宣撫使(宣撫使)
官名。 唐德宗 后,派朝官巡視經(jīng)過戰(zhàn)亂及受災的地區(qū),稱宣慰安撫使或宣撫使。 宋 代宣撫使為鎮(zhèn)撫一方之軍政長官,職位高于安撫使。 元 于西南地區(qū)設宣撫司,參用土官,處理地方軍政大事。 明 清 宣撫使皆土官世襲之職。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三續(xù)文獻通考·職官十。
《漢語大詞典》:受禍(受禍)
遭受災禍。左傳·昭公十三年:“不殺 棄疾 ,雖得國,猶受禍也?!?/div>
《國語辭典》:蒙難(蒙難)  拼音:méng nàn
遭受危難。如:「滿清末年,許多年輕志士在革命中蒙難?!?/div>
《國語辭典》:災區(qū)(災區(qū))  拼音:zāi qū
發(fā)生災害的地區(qū)。如:「煤礦災區(qū)」、「水災災區(qū)」。
《國語辭典》:難民(難民)  拼音:nàn mín
由于天災、戰(zhàn)禍、種族和宗教迫害、政治避難等因素流離失所的人。如:「戰(zhàn)爭爆發(fā)后,大批的難民涌向難民營。」
《國語辭典》:災民(災民)  拼音:zāi mín
遭受災害的人民。如:「搶救震災的災民,迫切需要各項醫(yī)療物資?!埂肚迨犯?。卷一○。高宗本紀一》:「秋七月戊子,以永定河決,遣侍衛(wèi)策楞等分赴盧溝橋、良鄉(xiāng)撫恤災民?!?/div>
《國語辭典》:遭殃  拼音:zāo yāng
1.遭遇災禍?!度龂萘x》第七回:「追敵孫堅方殞命,求和桓階又遭殃?!?br />2.牽連受罪?!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應死囚徒俱脫網(wǎng),施仁郡守反遭殃?!?/div>
《漢語大詞典》:受災(受災)
遭受災害。 唐 元稹 《鎮(zhèn)圭賦》:“以之徵守,則有土之臣至;以之恤患,則受災之地康?!?丁玲 《水》一:“我們這些人,這些插田的人,這些受災的人,還拍打不過一個菩薩嗎?”
《漢語大詞典》:罹毒
遭受災難。 三國 魏 曹植 《述行賦》:“哀黔首之罹毒,酷 始皇 之為君?!?span id="zhzrjgy" class="book">《南齊書·柳世隆傳》:“彼土士民,罹毒日久。”
《國語辭典》:落難(落難)  拼音:luò nàn
遭遇天然或人為的災禍而陷入困境?!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當下一邊是落難之際,一邊是富厚之家。」《文明小史》第八回:「我是落難罷了!那有心思去玩呢?」
《漢語大詞典》:犯患
遭受災禍。 漢 劉向 說苑·立節(jié):“吾聞古之士,犯患涉難者,其去遂於物也?!?宋 朱熹 《跋潘顯甫字》:“涉世犯患,顛沛而歸,然后知其言之有味也。”
《漢語大詞典》:勘災(勘災)
清 制,地方發(fā)生災情,由督撫委派官員勘定受災程度,六成以上的為成災,五成以下的為不成災。然后結(jié)報督撫,限期奏聞。夏災限六月報完,秋災限九月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