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8詞典 2分類詞匯 186
《國語辭典》:豫聞(豫聞)  拼音:yù wén
參與、干預(yù)?!段倪x。鐘會。檄蜀文》:「二子還降,皆將軍封侯,咨豫聞國事。」也作「預(yù)聞」、「與聞」。
《國語辭典》:送達(dá)(送達(dá))  拼音:sòng dá
1.法律上指法院依法定方式,將判決書及訴狀等親自交付或由郵政單位送至訴訟關(guān)系人。若不能交付時,會使其具有知悉機(jī)會的行為。
2.把東西送到當(dāng)事人手中。如:「收發(fā)人員將公文、卷宗送達(dá)各專屬單位辦理。」
《漢語大詞典》:參圖(參圖)
參與謀劃。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凡此之輩數(shù)百人,皆忠壯果烈,有智有仁,悉與丞相,參圖畫策?!?/div>
《漢語大詞典》:赴機(jī)(赴機(jī))
(1).參與戰(zhàn)事。北史·隋紀(jì)下·煬帝:“于時,諸將各奉旨,不敢赴機(jī)。”
(2).發(fā)生戰(zhàn)事的趨勢。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五書》:“自爾之后,赴機(jī)愈急,蓄勢益緊,事變之來,日迫一日。”
《國語辭典》:實職(實職)  拼音:shí zhí
實際所擔(dān)任的職務(wù)。也稱為「實任」。
分類:實職參與
《漢語大詞典》:參干(參干)
參與并干涉。后漢書·皇后紀(jì)下·孝仁董皇后:“ 何太后 臨朝, 重 與太后兄大將軍 進(jìn) 權(quán)埶相害,后每欲參干政事,太后輒相禁塞?!?/div>
分類:參與干涉
《漢語大詞典》:賽廟(賽廟)
(1).謂參與廟會活動。 宋 范成大 《馬當(dāng)洑阻風(fēng)居人云非五日或七日風(fēng)不止謂之重陽信》詩:“趁墟漁子晨爭渡,賽廟商人晚醉歸?!?明 袁宏道 《過華清宮浴湯泉有述》詩:“童子驅(qū)羊去,村姑賽廟還?!?br />(2).謂到廟中祭神。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大孤山龍》:“明日,發(fā) 南康 ,船人曰:‘當(dāng)以豬賽廟。’”
《漢語大詞典》:升朝官
宋 初對參與朝謁的常參官的稱呼。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八:“ 唐 自相輔以下皆謂之京官,言官於京師也。其常參者曰常參官;未常參者曰未常參官。國初以常參官預(yù)朝謁,故謂之升朝官;而未預(yù)者曰京官。”
《國語辭典》:廁足(廁足)  拼音:cè zú
插足?!肚f子。外物》:「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致黃泉,人尚有用乎?」
《漢語大詞典》:禁固
禁錮,禁止做官或參與政事。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過譽(yù)·司空潁川韓稜》:“ 興 免官, 稜 坐禁固?!?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會遭黨事,禁固二十年?!?span id="bf0trsb" class="book">《文選·曹植〈求通親親表〉》:“人道絶緒,禁固明時。” 李善 注:“錮與固通?!?span id="cr0svy5" class="book">《晉書·溫嶠傳》:“時制 王敦 綱紀(jì)除名,參佐禁固?!?/div>
《國語辭典》:參閱(參閱)  拼音:cān yuè
參看。如:「本次抽獎的中獎名單,詳情請參閱十月五日的報紙。」
《漢語大詞典》:顯密(顯密)
(1).謂官位顯赫而參與機(jī)密。南史·謝晦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位任顯密,福過災(zāi)生。”
(2).指佛教顯、密二教派。 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譯經(jīng)三·唐京師滿月:“此務(wù)所司,先宗譯主,即賫葉之三藏明練顯密二教者充之?!?清 龔自珍 《誦得生凈土陀羅尼記數(shù)簿書后》:“顯密不二門,此陀羅尼即一切陀羅尼,誦之即是誦大小《彌陀》諸經(jīng),即是誦《法華經(jīng)》,亦即是誦一切經(jīng),十方三世佛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豫政
參與政事。豫,通“ 與 ”。后漢書·爰延傳:“尚書令 陳 蕃 任事則化,中常侍黃門豫政則亂?!?/div>
分類:參與政事
《漢語大詞典》:鉤加(鉤加)
勾結(jié)參與。 唐 元結(jié) 《自釋》:“彼誚以聱者,為其不相從聽,不相鉤加……吾不從聽於時俗,不鉤加於當(dāng)世。”
《漢語大詞典》:豫事
(1).參與謀事。豫,通“ 與 ”。 漢 荀悅 《漢紀(jì)·平帝紀(jì)》:“ 莽 聞之曰:‘ 雄 素不豫事,何故在此間,請問其故?’”
(2).謂對事情的成敗預(yù)先有所謀劃。 清 張惠言 《與左仲甫書》:“識足以察之,權(quán)足以致之,是之謂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