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城廂(城廂)  拼音:chéng xiāng
城內(nèi)及靠近城的地方。《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一回:「雖然城廂出了盜案,是老兄們負(fù)責(zé)任?!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四回:「到了下午,那救生局招人認(rèn)尸的招帖,已經(jīng)貼遍了城廂內(nèi)外?!?/div>
《駢字類編》:北廂(北廂)
魏書禮志:見西穆下。又樂志:問太樂前來郊丘,懸設(shè)之方,宗廟施安之分。太樂令張乾龜答稱:芳所造六格,北廂黃鐘之均,實是夷則之調(diào)。其馀三廂宮商,不知共用一笛,施之前殿,樂人尚存。又有姑洗、太簇二格,用之后宮,檢其聲韻,復(fù)是夷則,于今尚在。
《漢語大詞典》:廂巡(廂巡)
宋 代京都巡夜的軍警,屬廂官統(tǒng)轄。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游手:“都轄一房,有都轄使臣總轄供申院長,以至廂巡、地分、頭項、火下……凡數(shù)千人,專以緝捕為職。”參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防火、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防隅巡警。
《國語辭典》:壁廂(壁廂)  拼音:bì xiāng
邊、面。如「這壁廂」就是這一邊、這邊廂。元。白樸《梧桐雨》第四折:「一會家心焦懆,四壁廂秋蟲鬧。」《西游記》第二六回:「只聞得香風(fēng)馥馥,玄鶴聲鳴,那壁廂有個神仙?!?/div>
《漢語大詞典》:外廂(外廂)
外面。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一折:“呀!忘了 仲略 兄弟在外廂了?!?span id="55rec1d"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九回:“ 史進(jìn) 在牢里,不敢輕出。外廂的人,又不敢進(jìn)去。”《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離此一望之地,便是學(xué)生莊舍,就請尊眷同老丈至彼安頓。學(xué)生也到彼外廂書房中宿歇。” 清 洪升 《長生殿·埋玉》:“萬歲爺,外廂軍士已把驛亭圍了?!?/div>
分類:外面
《漢語大詞典》:一廂
一邊;一面。《西游記》第七三回:“道士聞言,滿面生春道:‘老師乃忠誠大德之佛,小道不知,失於遠(yuǎn)候,恕罪!恕罪!’叫:‘童兒,快去換茶來。一廂作速辦齋?!?/div>
分類:一邊一面
《高級漢語詞典》:廂禁軍
對廂軍、禁軍的混合稱呼;泛指士兵
《漢語大詞典》:廂公(廂公)
南朝 梁 侯景 對其親信封加的官號。南史·賊臣傳·侯景:“其( 侯景 )親寄隆重則號曰左右?guī)?,勇力兼人名為庫真部督?!?/div>
《國語辭典》:廂房(廂房)  拼音:xiāng fáng
正房前,左右兩邊的房舍?!冻蹩膛陌阁@奇》卷三:「空地上有三四塊太湖石疊著,正中有三間正房,有兩間廂房?!埂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赶眿D住著正屋,婆婆倒住著廂房,天地世間,也沒有這個道理!」也作「箱房」。
《國語辭典》:坊廂(坊廂)  拼音:fāng xiāng
城治地方的區(qū)畫,城中稱為「坊」,近城稱為「廂」。
《駢字類編》:三廂(三廂)
宋書樂志:中庭舞六佾。三廂羅樂人。齊書蕭赤斧傳:赤斧夙患渴利。永明三年會世祖使甲仗衛(wèi)三廂赤斧,不敢辭,疾甚,數(shù)日,卒舞東宮事?;侍哟笮?,庭設(shè)三廂樂 六佾。
《駢字類編》:前廂(前廂)
南史王僧孺?zhèn)鳎簳x咸和初。蘇峻作亂,文籍無遺。后起咸和二年。以至于宋。所書并皆詳實。并在下省左戶曹前廂。謂之晉籍。冇?xùn)|西二庫。此籍既并精詳,實可寶惜。
《韻府拾遺 東韻》:廂東(廂東)
晁公溯詩:我乃臥廂東。
《國語辭典》:這廂(這廂)  拼音:zhè xiāng
這邊、這里。《宋元戲文輯佚。琵琶亭》:「料冤家那里,倚玉偎香,夜暖芙蓉帳。怎知我這廂,獨守蘭房。」也作「這壁」、「這壁廂」。
《國語辭典》:這壁廂(這壁廂)  拼音:zhè bì xiāng
這邊。《水滸傳》第八三回:「那廝隊里四個蠻子,四條鎗,便來攢住了。俺這壁廂措手不及,以此輸與他了?!挂沧鳌高@壁」、「這廂」。
分類:這里處所
《漢語大詞典》:廂吏(廂吏)
廂官。文獻(xiàn)通考·職官十七:“ 真宗 以都門之外居民頗多,舊例惟赤縣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廂吏,命京府統(tǒng)之?!痹敗?廂官 ”。
《國語辭典》:廂官(廂官)  拼音:xiāng guān
職官名。宋時將京城劃分為若干廂,每廂置廂官一人,掌管都城各坊廂居民的訟事。見《宋史。卷一六六。職官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