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分書(分書)  拼音:fēn shū
1.書體名。為秦代隸體的一種筆法,相傳為王次仲所創(chuàng)。參見「八分」條。
2.分家產的文據?!缎咽篮阊?。卷三五。徐老仆義憤成家》:「阿寄又討出分書,將分下的家火,照單逐一點明。」
《國語辭典》:八分  拼音:bā fēn
1.書體名。為秦代隸體的一種筆法,相傳為王次仲所創(chuàng),說法多種,常見的有:一、言八宜訓背,筆勢左右分布相背,有如八字。見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書一。歷下筆譚》。二、有以二分似隸,八分似篆,介于篆隸之間,故稱為「八分」。見《雅俗稽言。卷三二。字學。八分》引《書苑文姬說》。也稱為「八分書」、「分書」。
2.漢隸的別稱。魏晉以后的楷書稱為「隸書」,為避免混淆,稱當時通行且有波磔的漢隸為「八分」。蔡邕所書的《熹平石經》為八分的正則。也稱為「漢隸」。
3.事情接近完滿的狀態(tài)。如:「這事的進展沒有十分,也有八分了?!?/div>
《國語辭典》:憑信(憑信)  拼音:píng xìn
信賴、相信。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吾嘗笑許純儒,不達文章之體,如此之流,不足憑信?!埂端问?。卷三六○。宗澤傳》:「國家承平二百年,不識兵革,以敵國誕謾為可憑信,恬不置疑。」
《漢語大詞典》:朱鈔(朱鈔)
宋 時征收糧物官方發(fā)給民戶的憑據。因其蓋有官方紅印,故稱。 宋 俞文豹 吹劍錄外集:“縣官初到,典吏必以追催畸零,試其廉貪。絹則二尺三尺,米則三升五升,累而計之,則千萬數。民戶雖有朱鈔存照,以所輸不多,亦不與較?!?/div>
《漢語大詞典》:居物
(1).囤積財物。漢書·酷吏傳·張湯:“﹝ 信 ﹞居物致富,與 湯 分之?!?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居,謂儲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 陳 父固肆賈,居物致富, 陳輒 竊父金,代 褚 遺師?!?br />(2).謂憑據外物。《弘明集·正誣論》:“正曰:‘難者得無隱心而居物,不然,何言之逆乎?’”
《國語辭典》:田契  拼音:tián qì
載明田地所有權的契據。如:「買賣田地,必須有田契作為依據。」
《國語辭典》:照帖  拼音:zhào tiě
憑據,證明書?!队魇烂餮?。卷十。滕大尹鬼斷家私》:「滕大尹寫個照帖,給與善述為照,就將這房家人判與善述母子。」
分類:憑據
《國語辭典》:證驗(證驗)  拼音:zhèng yàn
1.證據。《三國演義》第四四回:「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
2.實際效驗。漢。班固《白虎通。德行。卷四。辟雍》:「察陰陽之會,揆星度之證驗?!?/div>
《漢語大詞典》:約劑(約劑)
古代用作憑據的文書、契券。周禮·春官·太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鄭玄 注:“約劑,要盟之載辭及券書也?!?span id="r482uc8" class="book">《周禮·秋官·士師》:“凡以財獄訟者,正之以傅別約劑?!?鄭玄 注:“約劑,各所持券也。 鄭司農 云:‘若今時市買,為券書以別之,各得其一,訟則案券以正之?!?清 龔自珍 《說宗彝》:“宗彝者何?古之約劑器也。”
《國語辭典》:把鼻  拼音:bǎ bí
證據、依據?!妒幙苤尽返诙兀骸高@廝是有名劇賊,此案的要緊把鼻,如何放得?」也作「把柄」。
《漢語大詞典》:勝券(勝券)
取勝的憑據,因指獲勝的把握。 邵沖飛 等《報童》第五場:“好!這一回,真可謂穩(wěn)操勝券了?!?/div>
《國語辭典》:旗牌  拼音:qí pái
1.舊時軍中發(fā)令的用具。元。白樸《梧桐雨。楔子》:「須知生殺有旗牌,只為軍中惜將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尤胡子、臧四同幾個小廝,搬行李上船。門槍旗牌,十分熱鬧。」
2.旗牌官的簡稱。參見「旗牌官」條。
《漢語大詞典》:責券(責券)
求取憑據。《覓燈因話·桂遷夢感錄》:“翌日, 桂 果來謁,君輒如額與償之,不復責券。”
即債券。北史·齊蘭陵武王長恭傳:“有千金責券,臨死悉燔之?!?明 姚士磷 《見只編》卷上:“又言劫諸有司,寫責券,要嚇開門矣?!?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車馬敝而責券至,朋然以為憂?!眳⒁姟?債券 ”。
《國語辭典》:債券(債券)  拼音:zhài quàn
一種對于一項借款所作的書面支付承諾的有價證券。此承諾包括于何時一次或定期返還本金,以及此期間所應支付的借款利息。
《國語辭典》:貶書(貶書)  拼音:biǎn shū
記載降謫損抑的文字憑據?!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杆f我行兇作惡,不要我做徒弟,把我逐趕回來,寫立貶書為照,永不聽用了?!?/div>
《國語辭典》:約據(約據)  拼音:yuē jù
契約、合同之類的憑據。如:「保存好這些約據,以確保自己的權益?!?/div>
《漢語大詞典》:短券
古代買賣交易的一種憑據。周禮·地官·質人“凡賣儥者,質劑焉,大市以質,小市以劑” 漢 鄭玄 注:“質劑者,為之券藏之也。大市,人民馬牛之屬,用長券;小市,兵器珍異之物,用短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