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夢益州
三刀入夢
入夢三刀
刀州入夢
三刀喜
益部刀
刀州昔夢
三刀得州
相關(guān)人物王浚
《晉書》卷四十二〈王浚列傳〉~208~
浚夜夢懸三刀于臥屋梁上,須臾又益一刀,浚驚覺,意甚惡之。主簿李毅再拜賀曰:「三刀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臨益州乎?」及賊張弘殺益州刺史皇甫晏,果遷浚為益州刺史??TO(shè)方略,悉誅弘等,以勛封關(guān)內(nèi)侯。懷輯殊俗,待以威信,蠻夷徼外,多來歸降。徵拜右衛(wèi)將軍,除大司農(nóng)。車騎將軍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太平御覽》卷三百九十八〈人事部三十九·吉夢下〉~966~2~
陸機《晉書·武紀》:「王浚之在巴郡也,夢懸四刀于其上,甚惡之??V鞑纠钜惆葙R曰:『夫三刀為州,而見四為益一也,明府其臨益州乎?』后果為益州刺史?!?/span>
簡釋
三刀夢:指升官。唐李德裕《題劍門》:“想是三刀夢,森然在眼然。”
例句
解下佩刀無所惜,新聞天子付三刀。
東川橫劍閣,南斗近刀州。
遙州刀作字,絕壁劍為峰。
刀州重入夢,劍閣再題詞。
螢焰燒心雪眼勞,未逢佳夢見三刀。
太守三刀夢,將軍一箭歌。
提攜當有路,勿使滯刀州。
想是三刀夢,森然在目前。
晨裝逢酒雨,夜夢見刀州。
不知煙雨夜,何處夢刀州。
嘆嗟懸劍隴,誰識夢刀祥。
夢喜三刀近,書嫌五載違。
錦谷嵐煙里,刀州晚照西。
刀州城北劍山東,甲士屯云騎散風。
山川百戰(zhàn)古刀州,龍節(jié)來分圣主憂。
云深九折刀州遠,路繞千巖劍閣斜。
三刀君入夢,九折我回辀。
霧中遠樹刀州出,天際澄江巴字回。
古郡三刀夜,春橋萬里心。
離情方浩蕩,莫說去刀州。
今宵難作刀州夢,月色江聲共一樓。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嗣主·孫皓傳〉~67~
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為司徒、司空。秋九月,皓出東關(guān),丁奉至合肥。是歲,遣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脩則等入擊交阯,為晉將毛炅等所破,皆死,兵散還合浦。裴松之注引吳書曰:初,固為尚書,夢松樹生其腹上,謂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歲,吾其為公乎!」卒如夢焉。
《藝文類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松〉
《吳錄》曰:丁固夢松樹生其腹上。人謂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其為公乎?」
例句
偃蹇松公老,森嚴竹陣齊。
丁固夢時還有意,秦王封日豈無心。
典故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
學周公
夢周孔
東周夢
周公不夢
周公入夢
相關(guān)人物孔子
周公
《論語·述而》~60~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史記》卷四〈周本紀〉
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脩文王緒業(yè)?!赏跎伲艹醵ㄌ煜?,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開代殷后,國于宋。頗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為衛(wèi)康叔。晉唐叔得嘉谷,獻之成王,成王以歸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東土,魯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討之,三年而畢定,故初作大誥,次作微子之命,次歸禾,次嘉禾,次康誥、酒誥、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典故 額點梅花
蕊粉新妝
妝梅
妝額
梅花點額
漢宮嬌額
額花
梅花妝額
壽陽宮額
壽陽眉
粉額妝
吹到眉心
額黃映日
公主花
劉梅貴主妝
梅粉華妝
梅蕊宮妝
梅蕊妝宮額
深宮點額
壽陽公主面
壽陽纖巧
添妝韻似梅
妝光梅影
飛近娥綠
含章春風面
含章宮下妝
梅花入壽陽
梅花勻面妝
梅新試妝
飄到梅心
試妝看吹面
壽陽梅妝
欲點妝額
相關(guān)人物壽陽公主
《宋書》
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屎罅糁?,自后有梅花妝。(據(jù)《事類賦》卷二十六「壽陽之妝更新」注引)
《太平御覽》卷三十〈時序部十五·人日〉~269~
《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jīng)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span>
簡釋
梅妝:喻女子華美妝飾,或喻梅花。唐李商隱《對雪二首》之二:“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p>
例句
額點梅花樣,心通棘刺情。
自知終古清香在,更出梅妝弄晚霞。
瓊瑤初綻嶺頭葩,蕊粉新妝姹女家。
雪句豈須徵柳絮,粉腮應恨帖梅妝。
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
若教貌向南朝見,定卻梅妝似等閑。
不上壽陽公主面,憐君開得卻無端。
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典故星辰動
使者星
星傳
驛騎如星
兩星使
入蜀星
星使雙飛
星是使
兩使車
流星漢使尊
使車星
星隨使者車
星文動九霄
星下
史興鞍
萬里星隋
星去
李合
《后漢書》卷八十二上〈方術(shù)列傳上·李合〉~277~
李合字孟節(jié),漢中南鄭人也。父頡,以儒學稱,官至博士。合襲父業(yè),游太學,通五經(jīng)。善《河洛》風星,外質(zhì)樸,人莫之識??h召署幕門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使者二人當?shù)揭娌?,投合候舍。時夏夕露坐,合因仰觀,問曰:「二君發(fā)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驚相視曰:「不聞也?!箚柡我灾?。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星〉~2~
《李合傳》曰:公好天文之術(shù),和帝遣使者觀風俗,有二使向益州。夏月,合露坐,問二人曰:「君發(fā)京師,寧知二使何時發(fā)?」二人驚問曰:「何以知之?」公指星曰:「有二使星來向益部。」
《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
畢附耳南八星曰天節(jié),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簡釋
使臣星:喻指朝廷使者。唐王維《送邢桂州》:“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p>
例句
偶逐星車犯虜塵,故鄉(xiāng)??值綗o因。
賀客移星使,絲綸出紫微。
星使出關(guān)東,兵符賜上公。
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鴛行。
能邀五馬送,自逐一星還。
江上逢星使,南來自會稽。
昨夜星辰動,仙郎近漢關(guān)。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晝晴。
遙瞻使者星,便是郎官應。
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轉(zhuǎn)催。
潭壑隨星使,軒車繞春色。
明年拜真月,南斗使星歸。
云中昨夜使星動,西門驛樓出相送。
昨夜動使星,今旦送征鞍。
雞林君欲去,立冊付星軺。
前驅(qū)二星去,開險五丁忙。
星傳指湘江,瑤琴多楚調(diào)。
西南使星去,遠徹通朝聘。
今宵燕分野,應見使星過。
使星隨驛騎,歸路有秋風。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華堂良宴開,星使自天來。
星使自天丹詔下,雕鞍照地數(shù)程中。
擁傳星還去,過池鳳不留。
風生黑山道,星下紫微天。
極目煙霞外,孤舟一使星。
朝天繡服乘恩貴,出使星軺滿路光。
辭天使星遠,臨水澗霜秋。
典故 綠水紅蓮
泛芙蓉
泛綠依紅
幕中蓮
幕府蓮
花府
王儉府
芙蓉客
一朵紅蓮
庾杲蓮
紅蓮府
紅蓮開幕
儉池
綠水賓
幕府紅蓮
紅蓮幕客
紅蓮書記
依蓮泛水
泛蓮幕府
紅蓮入幕賓
綠水池中賓佐
幕下蓮花
王儉蓮幕
相關(guān)人物庾杲之
王儉
蕭緬
《南史》卷四十九〈庾杲之列傳〉~20~
王儉謂人曰:「昔袁公作衛(wèi)軍,欲用我為長史,雖不獲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應須如我輩人也?!鼓擞藐街疄樾l(wèi)將軍長史。安陸侯蕭緬與儉書曰:「盛府元僚,實難其選。庾景行汎淥水,依芙蓉,何其麗也?!箷r人以入儉府為蓮花池,故緬書美之。
《南齊書》卷三十四《庾杲之傳》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也。祖深之,雍州刺史。父粲,司空參軍?!鰹橥鮾€衛(wèi)軍長史,時人呼儉府為入芙蓉池。儉謂人曰:「昔袁公作衛(wèi)軍,欲用我為長史,雖不獲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應須如我輩人也?!鼓擞藐街?。遷黃門郎,兼御史中丞,尋即正。杲之風范和潤,善音吐。世祖令對虜使,兼侍中。上每嘆其風器之美,王儉在座,曰:「杲之為蟬冕所照,更生風采。陛下故當與其即真?!?/span>
簡釋
蓮幕:美稱官署的幕府、幕僚。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p>
例句
弊貂不稱芙蓉幕,衰朽仍慚玳瑁簪。
亦知蓮府客,夜坐喜同師。
蓮府才為綠水賓,忽乘驄馬入咸秦。
王儉花為府,盧諶幄內(nèi)璆。
蓮幕未來須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諸生個個王恭柳,從事人人庾杲蓮。
桃柳溪空在,芙蓉客暫依。
蓮幕青云貴,翱翔絕后期。
更蒙蓮府辟,兼脫布衣歸。
故人多在芙蓉幕,應笑孜孜道未光。
驛騎歸時驄馬蹄,蓮花府映若邪溪。
盍簪蓮府宴,落帽龍沙醉。
蘭橈向蓮府,一為枉帆過。
三城曉角啟軒門,一縣繁花照蓮府。
曾是五年蓮府客,每聞胡虜哭陰山。
仙府色饒攀桂侶,蓮花光讓握蘭身。
若問玉人殊易識,蓮花府里最清羸。
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幕下蓮花盛,竿頭?佩紅。
融酒徒誇無算爵,儉蓮還少最高枝。
朱紱兩參王儉府,繡衣三領(lǐng)杜林官。
儉蓮高貴九霄聞,粲粲朱衣降五云。
如何拋錦帳,蓮府對蓮峰。
謀略久參花府盛,才名常帶粉闈香。
蓮花幕下風流客,試與溫存譴逐情。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jié)念蓮花府。
風帆木蘭楫,水國蓮花府。
君兼蓮幕貴,我得桂枝榮。
勸酒蓮幕貴,望塵驄馬高。
旋為儉府招,未得窮野步。
或有人家創(chuàng),還無蓮幕馨。
典故佳夢入仙城
夢入仙城
相關(guān)人物石曼卿
《六一詩話》
石曼卿自少以詩酒豪放自得,其氣貌偉然,詩格奇峭,又工于書,筆畫遒勁,體兼顏、柳,為世所珍。余家嘗得南唐后主澄心堂紙,曼卿為余以此紙書其〈籌筆驛〉詩。詩,曼卿平生所自愛者,至今藏之,號為三絕,真余家寶也。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見之者,云恍惚如夢中,言我今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騎一素騾去如飛。其后又云降于亳州一舉子家,又呼舉子去,不得,因留詩一篇與之。余亦略記其一聯(lián)云:「鶯聲不逐春光老,花影長隨日?流。」神仙事怪不可知,其詩頗類曼卿平生語,舉子不能道也。
《括異志》卷七
慶歷中,有朝士冒辰赴起居,至通衢,見美婦三十馀人,靚妝麗服,兩兩并馬而行,若前導。俄見丁觀文度擁徒按轡,繼之而去。朝士驚曰:「丁素儉約,何姬侍之眾多邪?」有一人最后行,朝士問曰:「觀文洎宅眷將游何處?」對曰:「非也。諸女御迎芙蓉館主耳?!箷r丁巳在告,頃之聞丁卒。
《蘇軾詩集》卷十六〈芙蓉城〉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往來三世空鍊形,竟坐誤讀《黃庭經(jīng)》。天門夜開飛爽靈,無復白日乘云軿。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凄馀馨。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jié)聽。飄然而來誰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欞。忽然而去不可執(zhí),寒衾虛幌風泠泠。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凰翎。徑度萬里如奔霆,玉樓浮空聳亭亭。天書云篆誰所銘,繞樓飛步高冷竮。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醒。芳卿寄謝空丁寧,一朝覆水不返瓶,羅巾別淚空熒熒。春風花開秋葉零,世間羅綺紛膻腥。此身流浪隨滄溟,偶然相值兩浮萍。愿君收視觀三庭,勿與嘉谷生蝗螟。 從渠一念三千齡,下作人間尹與邢。
典故入關(guān)意氣
復轉(zhuǎn)出秦關(guān)
相關(guān)人物終軍
《漢書》卷六十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列傳下·終軍〉~289~
初,軍從濟南當詣博士,步入關(guān),關(guān)吏予軍繻。軍問:「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還當以合符?!管娫唬骸复笳煞蛭饔?,終不復傳還?!箺壚]而去。軍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jié)東出關(guān),關(guān)吏識之,曰:「此使者乃前棄繻生也?!管娦锌姳阋艘月?。還奏事,上甚說。
《后漢書》卷二十七〈郭丹列傳〉~940~
郭丹字少卿,南陽穰人也。父稚,成帝時為廬江太守,有清名。丹七歲而孤,小心孝順,后母哀憐之,為鬻衣?,買產(chǎn)業(yè)。后從師長安,買符入函谷關(guān),乃慨然嘆曰:「丹不乘使者車,終不出關(guān)?!辜戎辆?,常為都講,諸儒咸敬重之。大司馬嚴尤請丹,辭病不就。王莽又徵之,遂與諸生逃于北地。更始二年,三公舉丹賢能,徵為諫議大夫,持節(jié)使歸南陽,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車出關(guān),如其志焉。
典故 冥冥避
弋者篡
弋者慕
弋慕鴻
高鴻避弋
歌鴻冥
鴻驚避弋
弋人空慕
高鴻
孤鴻避弋
鴻入冥冥
漢·揚雄《法言·問明》
或問「君子」?!冈谥卧蝗豇P,在亂曰若鳳。」或人不諭。曰:「未之思矣?!乖唬骸钢蝿t見,亂則隱。鴻飛冥冥,弋人何慕焉?鷦明遴集,食其絜者矣;鳳鳥蹌蹌,匪堯之庭?!箷x·李軌注:「君子潛神重玄之域,世網(wǎng)不能制御之。」
例句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弋者甚多應扼腕,任他閑處指冥鴻。
肯效屠門嚼,久嫌弋者篡。
典故 高陽酈生
高陽傲
高陽入謁
高陽酒徒揖龍準
相關(guān)人物酈生(酈食其)
《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酈生〉~269~
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yè),為里監(jiān)門吏。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曰:「高陽賤民酈食其,竊聞沛公暴露,將兵助楚討不義,敬勞從者,愿得望見,口畫天下便事?!故拐呷胪ǎ婀较?,問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對曰:「狀貌類大儒,衣儒衣,冠側(cè)注?!古婀唬骸笧槲抑x之,言我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故拐叱鲋x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贯B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故拐邞侄е],跪拾謁,還走,復入報曰:「客,天下壯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謁。曰『走!復入言,而公高陽酒徒也』?!古婀嵫┳阏让唬骸秆涌腿耄 ?/span>
簡釋
高陽酒徒:喻指狂放而好飲酒者。唐羅隱《曲江春感》:“高陽酒徒半雕落,終南山色空崔鬼?!?/p>
例句
短衣寧倦重修謁,誰識高陽舊酒徒。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堪笑高陽病酒徒,幅巾瀟灑在東吳。
高陽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
獨戀郊扉已十春,高陽酒徒連此身。
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典故 子夫入侍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平陽公主
衛(wèi)子夫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衛(wèi)皇后字子夫,生微矣。蓋其家號曰衛(wèi)氏出平陽侯邑。子夫為平陽主謳者。武帝初即位,數(shù)歲無子。平陽主求諸良家子女十馀人,飾置家。武帝祓霸上還,因過平陽主。主見所侍美人。上弗說。既飲,謳者進,上望見,獨說衛(wèi)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上還坐,驩甚。賜平陽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宮。子夫上車,平陽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飯,勉之!即貴,無相忘?!谷雽m歲馀,竟不復幸。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衛(wèi)子夫得見,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姓陳氏,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聞衛(wèi)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shù)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于是廢陳皇后,而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
例句
瑤房侍寢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見。
子夫前入侍,飛燕復當時。
蜀國暖回溪峽浪,衛(wèi)娘清轉(zhuǎn)遏云歌。
典故相關(guān)人物高思好
高祥(北齊文宣帝)
《北史》卷五十一《齊宗室諸王上·高思宗傳》附《高思好傳》
思宗弟思好,本浩氏子也,思宗養(yǎng)以為弟,遇之甚薄。少以騎射事文襄。及文宣受命,為左衛(wèi)大將軍。本名思孝,天保五年討蠕蠕,文宣悅其驍勇,謂曰:「爾擊賊如鶻入鴉群,宜思好事?!构矢拿?。
典故 學終軍
終軍少
棄關(guān)繻
棄繻入關(guān)
識舊吏
折繻
關(guān)門棄繻
拋繻入關(guān)
棄終繻
相關(guān)人物終軍
參考典故請纓
《漢書》卷六十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列傳·終軍》
終軍字子云,濟南人也。少好學,以辯博能屬文聞于郡中。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聞其有異材,召見軍,甚奇之,與交結(jié)。軍揖太守而去,至長安上書言事。武帝異其文,拜軍為謁者給事中?!酰姀臐袭斣劜┦?,步入關(guān),關(guān)吏予軍繻。軍問:「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還當以合符?!管娫唬骸复笳煞蛭饔?,終不復傳還。」棄繻而去。軍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jié)東出關(guān),關(guān)吏識之,曰:「此使者乃前棄繻生也?!管娦锌?,所見便宜以聞。還奏事,上甚說。(三國魏·張晏注:「繻音須。繻,符也。書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梗┊敯l(fā)使匈奴,軍自請曰:「軍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wèi),食祿五年。邊境時有風塵之警,臣宜被堅執(zhí)銳,當矢石,啟前行駑下不習金革之事,今聞將遣匈奴使者,臣愿盡精厲氣,奉佐明使,畫吉兇于單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乖t問畫吉兇之狀,上奇軍對,擢為諫大夫。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nèi)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管娝焱f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nèi)屬。天子大說,賜南越大臣印綬,壹用漢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撫之。越相呂嘉不欲內(nèi)屬,發(fā)兵攻殺其王,及漢使者皆死。語在南越傳。軍死時年二十馀,故世謂之「終童」。
例句
棄繻當日路,應競看終軍。
遙知出關(guān)后,更有一終軍。
陸賈真迂闊,終童久寂寥。
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未遂終軍志,何勞思故鄉(xiāng)。
重看題壁處,豈羨棄繻生。
所希常道泰,非復候繻同。
關(guān)吏不須迎馬笑,去時無意學終軍。
潼關(guān)識舊吏,吏發(fā)已如絲。
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繻英妙時。
密侍仝鏘佩,雄才本棄繻。
志業(yè)嘗探絕編義,風塵虛作棄繻生。
李廣少時思報國,終軍未遇敢論邊。
市義虛焚券,關(guān)譏謾棄繻。
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
國訝終軍少,人知賈誼賢。
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游。
蘊藏經(jīng)國術(shù),輕棄度關(guān)繻。
方同白衣見,不是棄繻人。
新經(jīng)夢筆夜,才比棄繻年。
莫道歸繻在,來時棄故關(guān)。
若值鄉(xiāng)人問,終軍賤不還。
終軍壯節(jié)埋黃土,楊震豐碑翳綠苔。
終童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
為報明年杏園客,與留絕艷待終軍。
典故生入關(guān)
生入塞
關(guān)外老班超
相關(guān)人物班超
參考典故班定遠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超傳》
「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埂干鲜枵垰w,其詞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班超之妹班昭也上書為其陳請:『書奏,帝感其言,乃徵超還?!弧?/span>
例句
可憐班定遠,生入玉門關(guān)。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
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guān)。
歸去朝端如有問,玉關(guān)門外老班超。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
典故荒宮馀辱井
三人出眢井
后主入井
龍沉古井
相關(guān)人物陳叔寶
《南史》卷十〈陳本紀下·后主〉~308~
庚午,賀若弼攻陷南徐州。辛未,韓擒又陷南豫州。隋軍南北道并進。辛巳,賀若弼進軍鐘山,頓白土岡之東南,眾軍敗績。弼乘勝進軍宮城,燒北掖門。是時,韓擒率眾自新林至石子岡,鎮(zhèn)東大將軍任忠出降擒,仍引擒經(jīng)朱雀航趣宮城,自南掖門入。城內(nèi)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書仆射袁憲、后閤舍人夏侯公韻侍側(cè)。憲勸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之。后主曰:「鋒刃之下,未可及當,吾自有計。」乃逃于井。二人苦諫不從,以身蔽井,后主與爭久之方得入。沈后居處如常。太子深年十五,閉閤而坐,舍人孔伯魚侍焉。戍士叩閤而入,深安坐勞之曰:「戎旅在涂,不至勞也?!辜榷娙烁Q井而呼之,后主不應。欲下石,乃聞叫聲。以繩引之,驚其太重,及出,乃與張貴妃、孔貴人三人同乘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