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392
典故
96
詞典
1048
佛典
236
其它
12
共1048,分70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17
18
19
20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入冠
入獻(xiàn)
插入
入魏
四入
入髓
入計
入調(diào)
入頭
入主
入宿
入銜
擁入
投入
六入
《漢語大詞典》:
入冠
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之禮,表示已成人。“入冠”謂已滿二十歲。 郭沫若
《棠棣之花》
第二幕:“﹝ 韓山堅 ﹞‘ 聶 政兄,你今年多少貴庚了?’﹝ 聶政 ﹞:‘剛才入冠?!?/div>
分類:
男子
二十
加冠
成人
《漢語大詞典》:
入獻(xiàn)(入獻(xiàn))
入朝進(jìn)獻(xiàn)禮物。
《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
:“ 南越 賓服, 羌僰 入獻(xiàn), 東甌 入降。”
《
史記·大宛列傳
》
:“貳師將軍之東,諸所過小國聞 宛 破,皆使其子弟從軍入獻(xiàn),見天子,因以為質(zhì)焉?!?/div>
分類:
入朝
朝進(jìn)
進(jìn)獻(xiàn)
獻(xiàn)禮
禮物
《國語辭典》:
插入
拼音:
chā rù
1.從中加入。如:「請將稿子按順序插入原稿中?!?br />2.刺入、刺進(jìn)。如:「有刺插入腳心了?!?/div>
分類:
插入
從中
加入
《韻府拾遺 未韻》:
入魏
北史楊椿傳:誡子孫曰:吾家入魏之始,即為上客。
《駢字類編》:
四入
唐書崔胤傳:四拜宰相,世謂崔四入。
《韻府拾遺 紙韻》:
入髓
李孝光詩:鷗鷺了不驚,況復(fù)涼入髓。
《漢語大詞典》:
入計(入計)
謂地方官入京聽候考核。
《
新唐書·張知謇傳
》
:“ 萬歲通天 中,自 德州 刺史入計。” 唐
白行簡
《李娃傳》
:“天子方下詔,俾外方之牧,歲一至闕下,謂之入計。” 明
袁宏道
《傅良鄉(xiāng)入計序》
:“值侯入計,而 司城 陳子 以書為請?!?/div>
分類:
地方官
聽候
考核
《漢語大詞典》:
入調(diào)(入調(diào))
(1).符合某種聲腔韻調(diào)。 魯迅
《南空北調(diào)·題記》
:“我不會說綿軟的蘇白,不會打響亮的京腔,不入調(diào),不入流,實在是南腔北調(diào)?!?葉圣陶
《潘先生在難中》
一:“‘黃包車!’ 潘先生 很入調(diào)地喊。”
(2).方言·合乎規(guī)矩;正經(jīng)。如:你講話不要不入調(diào)!
分類:
符合
聲腔
規(guī)矩
韻調(diào)
正經(jīng)
講話
要不
不入
《國語辭典》:
入頭(入頭)
拼音:
rù tóu
1.開頭、入門。宋。
朱熹
答胡季隨
:「易傳平淡縝密,極好看,然亦極難看。大抵講學(xué)須先有一入頭處,方好下工夫。」《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知遠(yuǎn)又將這錢去入頭共賭,不數(shù)攧又被那六個秀才贏了?!?br />2.開始明白?!兑佰牌匮浴返诹呋兀骸革w熊專心聽受,漸漸入頭?!?br />3.舊劇中鼓板敲至一定點節(jié),胡琴應(yīng)行奏起,稱為「入頭」。
分類:
入門
圈套
《漢語大詞典》:
入主
謂外族進(jìn)入中原作統(tǒng)治者。 曹亞伯
《武昌起義》
:“此 滿清 入主二百六十余年來,凡屬旗籍,只知虐殺 漢 人,旗人殺人,亦無官府敢究,今始知天道之好還也?!?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古書與白話》
:“外來的事物,都要‘用夷變夏’,必須排除的,但待到這‘夷’入主中夏,卻考訂出來了,原來連這‘夷’也還是 黃帝 的子孫?!?/div>
分類:
外族
進(jìn)入
入中
中原
原作
統(tǒng)治者
《漢語大詞典》:
入宿
入宮值宿。 宋
歐陽修
《時論·原弊》
:“今衛(wèi)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div>
分類:
入宮
值宿
《漢語大詞典》:
入銜(入銜)
指朝廷高級官員入宰相官銜。因宰相之職,權(quán)重位尊,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他名入銜。 唐
白居易
《重和元少尹》
詩:“南宮起請無消息,朝散何時得入銜?”
《
新唐書·百官志一
》
:“自 高宗 已后,為相者必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雖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師、中書令則否。其后改易官名,而 張文瓘 以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同三品’入銜,自 文瓘 始。 永淳 元年,以黃門侍郎 郭待舉 、兵部侍郎 岑長倩 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平章事’入銜,自 待舉 等始。自是以后,終 唐 之世不能改。”
分類:
朝廷
高級官員
宰相
官銜
《國語辭典》:
擁入(擁入)
拼音:
yǒng rù
一起擠擁進(jìn)入?!度龂萘x》第九回:「董卓馀黨李蒙、王方在城中為賊內(nèi)應(yīng),偷開城門,四路賊軍一齊擁入?!?/div>
分類:
進(jìn)入
《國語辭典》:
投入
拼音:
tóu rù
1.擲入、丟入。如:「垃圾要投入垃圾桶,才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br />2.心意專注。如:「練舞時他總是非常的投入?!?br />3.加入。如:「我已決定下月起投入志工行列。」
分類:
投入
放進(jìn)
進(jìn)去
《漢語大詞典》:
六入
佛教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為內(nèi)六入,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為外六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而生六識。
《
文選·王屮〈頭陁寺碑文〉
》
:“氣茂三明,情超六入?!?李善 注:“
《維摩經(jīng)》
曰: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章炳麟
《無神論》
:“彼固以為世界自盲動而成,此則竊取十二緣生之説,盲即無明,動即是行,在一切名色六入之先,是以為世界所由生也。”
分類:
佛教
六根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