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亂俗傷風(亂俗傷風)  拼音:luàn sú shāng fēng
敗壞社會風氣?!端螘?。卷五三。庾登之傳》:「交結朋黨,構扇是非,實足亂俗傷風?!?/div>
《國語辭典》:流風遺俗(流風遺俗)  拼音:liú fēng yí sú
流傳于后代的風尚習俗。宋。蘇軾〈鳧繹先生詩集敘〉:「以為世之君子長者,日以遠矣,后生不復見其流風遺俗?!?/div>
《國語辭典》:民俗曲藝(民俗曲藝)  拼音:mín sú qǔ yì
于民間產(chǎn)生,屬于民族基層文化的音樂。參見「民俗音樂」條。
《國語辭典》:民俗療法(民俗療法)  拼音:mín sú liáo fǎ
在正統(tǒng)的醫(yī)療行為外,民間廣為使用的治療行為,具有文化背景及地方色彩,多屬于精神或心靈治療。如臺灣的收驚、作法、問神、禮佛等。
《國語辭典》:民俗音樂(民俗音樂)  拼音:mín sú yīn yuè
于民間產(chǎn)生,屬于民族基層文化的音樂。通常多屬口耳相傳而流傳下來的音樂,并非專業(yè)性的音樂或特定的個人所創(chuàng)作的。也作「民俗曲藝」。
《國語辭典》:省方觀俗(省方觀俗)  拼音:xǐng fāng guān sú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周書。卷三○。竇熾傳》:「得一睹誅剪鯨鯢,廓清寰宇,省方觀俗,登岳告成,然后魂歸泉壤,無復馀恨?!挂沧鳌甘》接^民」、「省俗觀風」。
《國語辭典》:省俗觀風(省俗觀風)  拼音:xǐng sú guān fēng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端鍟>硭?。煬帝紀下》:「省俗觀風,爰屆幽朔,吊人問罪,無俟再駕。」也作「省方觀民」、「省方觀俗」。
《國語辭典》:世俗之見(世俗之見)  拼音:shì sú zhī jiàn
社會上一般的看法。如:「由于社會福利制度的健全,很多人已拋棄了養(yǎng)兒防老的世俗之見?!埂督鹗贰>砭帕?。列傳。路伯達》:「婦人秉心之烈、制事之宜,乃能如是,士大夫溺于世俗之見者,寧不愧哉?」
《國語辭典》:俗諺俚語(俗諺俚語)  拼音:sú yàn lǐ yǔ
流傳于地方的通俗語詞。如:「俗諺俚語是人類累積了長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造出來的智慧?!?/div>
《國語辭典》:隨俗沉?。S俗沉?。 ?span id="ecv6kez" class='label'>拼音:suí sú chén fú
自己沒有主張,順從世俗的觀點。《晉書。卷九二。文苑傳。王沈傳》:「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隨俗沉浮,為時豪所抑?!挂沧鳌鸽S世沉浮」、「隨俗浮沉」。
《國語辭典》:隨俗浮沉(隨俗浮沉)  拼音:suí sú fú chén
自己沒有主見,順從世俗的觀點?!对贰>硪凰娜L┎蝗A傳》:「泰不華尚氣節(jié),不隨俗浮沉。」《清史稿。卷二一八。諸王傳。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終始,寧忍隨俗浮沉?取舍從違,應早審定。」也作「隨世沉浮」、「隨俗沉浮」。
《國語辭典》:入境隨俗(入境隨俗)  拼音:rù jìng suí sú
到一個地方就順隨當?shù)氐娘L俗習慣行事。如:「各地風土人情不同,入境隨俗才不致引起誤會?!?/div>
《國語辭典》:故家遺俗(故家遺俗)  拼音:gù jiā yí sú
功勛世家所遺留下來的風俗?!睹献印9珜O丑上》:「紂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div>
《國語辭典》:觀風問俗(觀風問俗)  拼音:guān fēng wèn sú
查訪民情風俗。如:「總統(tǒng)這次特地下鄉(xiāng)觀風問俗。」
《國語辭典》:風塵惡俗(風塵惡俗)  拼音:fēng chén è sú
社會世俗的惡習。《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風塵惡俗之中,亦藏俊彥;數(shù)米量柴之外,別有經(jīng)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