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05
典故
15
詞典
634
分類詞匯
7
佛典
39
其它
10
共634,分43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13
14
15
1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文俗
俗格
俗稱
俗本
背俗
俗網(wǎng)
省俗
匡俗
俗惡
俗家
俗陋
俗目
通俗
輕俗
俗世
《漢語大詞典》:
文俗
謂拘守禮法而安于習(xí)俗。
《
后漢書·公孫述傳論
》
:“ 述 雖為 漢 吏,無所憑資,徒以文俗自熹,遂能集其志計(jì)?!?span id="1atnetm" class="book">《
世說新語·任誕
》“ 阮籍 遭母喪”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 籍 性至孝,居喪雖不率常禮而毀幾滅性,然為文俗之士 何曾 等深所讐疾?!?/div>
分類:
拘守
守禮
禮法
習(xí)俗
《漢語大詞典》:
俗格
世俗的情趣、格調(diào)。 宋
梅堯臣
《胡公踈示祖擇之盧氏石詩和之》
:“今知賢人趣向同,玩好託情忘俗格?!?/div>
分類:
世俗
情趣
格調(diào)
《國語辭典》:
俗稱(俗稱)
拼音:
sú chēng
通俗的名稱、稱呼。如:「咬人貓是蕁麻的俗稱?!?/div>
分類:
通俗
非正式
稱呼
《國語辭典》:
俗本
拼音:
sú běn
民間流傳的版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書證》:「《論語》曰:『衛(wèi)靈公問陳于孔子?!弧蹲髠鳌罚骸簽轸~麗之陳?!凰妆径嘧鞲钒嚦酥嚒!?/div>
分類:
世間
流行
不精
版本
《韻府拾遺 沃韻》:
背俗
蕭子良與南郡太守劉景蕤書:含貞抱璞,比調(diào)云霞;背俗居幽,寓歡林溆。
《漢語大詞典》:
俗網(wǎng)(俗網(wǎng))
塵世的羅網(wǎng)。比喻種種復(fù)雜的社會(huì)關(guān)系及塵世間諸事務(wù)的拖累。 晉
傅咸
《儀鳳賦》
:“穢惟塵之紛濁兮,患俗網(wǎng)之易嬰。” 唐 鄭諤
《送蕭穎士赴東府得住字》
詩:“繄君曲得引,使我纓俗網(wǎng)。” 前蜀
杜光庭
《眾修甲子醮詞》
:“臣等仰賴神功,獲逢道運(yùn),塵機(jī)久閉,俗網(wǎng)未祛。”
分類:
塵世
羅網(wǎng)
種種
復(fù)雜
社會(huì)關(guān)系
世間
諸事
事務(wù)
拖累
《漢語大詞典》:
省俗
視察民俗。
《
北史·裴文舉傳
》
:“ 邃 ( 裴邃 )之任 正平 也,以廉約自守,每行春省俗,單車而已。”
分類:
視察
民俗
《漢語大詞典》:
匡俗
(1).匡正時(shí)俗。
《
魏書·逸士傳序
》
:“比夫邁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br />(2).傳說中的人物。一說名“匡?!?。出自 殷 、 周 之際,又傳為 周武王 時(shí)或 秦 末人。兄弟七人學(xué)仙得道,結(jié)廬隱居于 南障山 。故世稱 南障山 為 廬山 、 匡山 、 匡廬 ,尊 匡俗 為 匡 神。 豐子愷
《廬山面目》
:“ 周朝 的 匡俗 曾經(jīng)在這里隱居?!眳⒁姟?匡神 ”。
分類:
匡俗
匡正
正時(shí)
時(shí)俗
人物
出自
《漢語大詞典》:
匡神
江西 廬山 之神。又稱 匡 君。相傳 匡俗 (一說 匡裕 )得道于此,后世奉為神,立廟以祀之。 清 江炳炎
《憶舊游·送楊耘谷游江楚諸勝》
詞:“忽起飄然興,指落霞 南浦 ,長揖 匡 神?!眳㈤?南朝 宋 慧遠(yuǎn)
《廬山記略》
、 宋 陳舜俞
《
廬山記
》
卷二。
分類:
江西
廬山
匡俗
《漢語大詞典》:
俗惡(俗惡)
庸俗惡劣;庸俗拙劣。 明
歸有光
《與王子敬書》
:“ 東坡
《
易
》
、
《
書
》
二傳在家,曾求 魏八 ,不予。此君殊俗惡。乞?yàn)闀笾??!?清
曹寅
《畫師謝千子有子年十四能作山水大幅余喜為題二捷句》
之一:“掃除俗惡千行字,涂抹酸甜一例詩。”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
八:“胸中新收得的閑適的詩趣全失,換進(jìn)去的是俗惡的現(xiàn)實(shí)的悲哀。”
分類:
庸俗
惡劣
拙劣
夏丏尊
《國語辭典》:
俗家
拼音:
sú jiā
1.常人。相對于僧道而言。宋。
蘇軾
〈
與大覺禪師璉公
〉:「又此畫頗以靈異,累有所覺于夢寐,不欲盡談,嫌涉怪爾,以此益不欲于俗家收藏,意只如此。」
2.僧道等出家人稱本生父母的家?!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我出家在靈隱寺,今到俗家探親,卻要回去?!?/div>
分類:
世俗
僧道
俗人
世俗之人
人家
出家
家庭
在家
出家人
家里
《漢語大詞典》:
俗陋
庸俗鄙陋。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
:“故 萬歷 壬辰以后,文之俗陋,亙古未有。如必不經(jīng)思維者而后為自然之文,則夫子所云草創(chuàng)、討論、修飾、潤色,費(fèi)爾許斟酌,亦‘齩薑呷醋’邪?” 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表字》
:“夫父母存恒言不稱老,子舍而居尊長之名、沖幼而甘衰耄之目,無乃不祥。至形之文翰,俗陋尤甚矣?!?/div>
分類:
庸俗
俗鄙
鄙陋
《漢語大詞典》:
俗目
(1).粗俗平庸的眼光。比喻淺薄的見識。 宋
韓琦
《和袁陟節(jié)推龍興寺芍藥》
詩:“不論姚花與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br />(2).借指眼光平庸,見識淺陋的人。 清
朱仕琇
《與林穆庵書》
:“此數(shù)人知之,遂足為名一世,而無問千百庸耳俗目之?dāng)_擾耶?”
分類:
粗俗
平庸
眼光
見識
淺陋
淺薄
《國語辭典》:
通俗
拼音:
tōng sú
淺顯易懂且適合大眾的水準(zhǔn)?!毒┍就ㄋ仔≌f。馮玉梅團(tuán)圓》:「話須通俗方傳遠(yuǎn),語必關(guān)風(fēng)始動(dòng)人?!?/div>
分類:
通俗
淺近
《漢語大詞典》:
輕俗(輕俗)
(1).輕視世俗。
《
荀子·禮論
》
:“暴慢、恣睢、輕俗以為高之屬,入焉而隊(duì)。”
《
三國志·魏志·劉廙傳
》
:“圣人不以智輕俗,王者不以人廢言?!?span id="4pfyoft" class="book">《
藝文類聚
》卷三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高鳳贊》
:“輕俗無際,肆志莫羈。”
(2).輕浮鄙俗。 宋
魏泰
《
臨漢隱居詩話
》
:“﹝ 周越 ﹞在 天圣 、 景祐 間以書得名,輕俗不近古,無足取也?!?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
:“﹝為詞﹞必不可臆造纖靡之辭,自落輕俗之習(xí)。”
分類:
輕浮
輕視
世俗
鄙俗
《漢語大詞典》:
俗世
(1).人世間,塵世間。 晉
王嘉
《
拾遺記·周靈王
》
:“空中有聲,言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樂笙鏞之音,異於俗世也?!?唐 薛用弱
《
集異記·趙操
》
:“ 操 顧其室內(nèi),妻妾孤幼,不異俗世?!?夏衍
《樂水》
:“不僅無意識地把自己和所謂‘俗世’分開,而更有意地‘孤高自賞’?!?br />(2).猶世俗。指當(dāng)代一般人。 明
楊慎
《讀書不求甚解》
:“
《
晉書
》
云 陶淵明 讀書不求甚解,此語俗世之見,后世不曉也。”
分類:
俗世
人世間
世俗
世間
塵世
當(dāng)代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