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詞典 8分類詞匯 24
《漢語大詞典》:隨行(隨行)
跟著眾人一道。漢書·爰盎傳:“ 盎 病免家居,與閭里浮湛,相隨行鬭雞走狗?!?唐 韓愈 《上張仆射書》:“若使隨行而入,逐隊而趨,言不敢盡其誠,道有所屈于己。”
《國語辭典》:步后塵(步後塵)  拼音:bù hòu chén
追隨仿效。也作「步人后塵」。
《漢語大詞典》:玉種(玉種)
(1).傳說中玉的種子。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黃帝 乃取 峚山 之玉榮,而投之 鐘山 之陽” 晉 郭璞 注:“以為玉種。”
(2).引申為對他人后嗣的美稱。 唐 魏徵 《唐故邢國公李密墓志銘》:“玉種逾潤,蘭芳不已?!?/div>
《國語辭典》:懸首(懸首)  拼音:xuán shǒu
殺人而懸其首級以示眾。《后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于窴傳》:「燒殺吏士,上樓斬敬,懸首于市。」《三國演義》第二回:「今宜斬十常侍,懸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挂沧鳌笐翌^」。
《漢語大詞典》:詩孫(詩孫)
詩人后代。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虎丘賀方回題名》:“詩孫投老 吳 下,巖壑把名鎸。”
《漢語大詞典》:慶裔(慶裔)
對他人后代的敬稱。 唐 于邵 《送從叔南游序》:“叔父乃相國 東海公 猶子之慶裔,今少師 郢國公 外王父之介弟也?!?/div>
《國語辭典》:連捷(連捷)  拼音:lián jié
1.連勝,連傳捷報。如:「我國棒球隊參加世界杯錦標(biāo)賽,一路連捷,榮獲冠軍?!?br />2.指科舉時接連中舉。如本年中舉人,次年又中進(jìn)士,便稱「連捷」?!豆僭捴改稀>矶?。官商吐屬》:「原來老兄是連捷,實在是才高得很了。」《鏡花緣》第五六回:「他們二位都是家學(xué)淵源,此去定然連捷?!?/div>
《漢語大詞典》:輸巧(輸巧)
元 代宮女于七夕乞巧,穿針落人后者為“輸巧”。 明 陶宗儀 《元氏掖庭記》:“九引堂,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采絲穿九尾鍼,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眳⒁姟?乞巧 ”。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傳陰歷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并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于刺繡織布,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七月》:「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挂沧鳌钙砬伞?。
《漢語大詞典》:寶胄(寶胄)
(1).指帝位。 南朝 陳 徐陵 《陳文帝哀策文》:“若水傳帝,熏風(fēng)御民,重光所集,世載於 陳 ,赫矣 高祖 ,悠哉上旻,蟬聯(lián)寶胄,暉煥郊禋。” 吳兆宜 注:“ 梁 沈約 曰:爵位蟬聯(lián)?!?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 高祖 太武帝 ,虹星湛色,開寶胄於金壺;蛟電凝陰,發(fā)皇明於石紐?!?br />(2).對人后裔的美稱。 唐 玄宗 《送張說巡邊》詩:“命將綏邊服,雄圖出廟堂。三臺入武帳,八座起文昌。寶胄匡 韓 主,華宗輔 漢 王?!?/div>
《國語辭典》:緊跟(緊跟)  拼音:jǐn gēn
貼身跟隨,密切而不分離?!都t樓夢》第五五回:「眾媳婦皆在廊下靜候,里頭只有他們緊跟常侍的丫鬟伺候,別人一概不敢擅入?!?/div>
《漢語大詞典》:批紙尾(批紙尾)
署名于紙尾。謂職卑無權(quán),只能陪在別人后面署名。 唐 杜牧 《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詩:“因書問故人,能忘批紙尾?”參見“ 署紙尾 ”。
《漢語大詞典》:署紙尾(署紙尾)
在紙末簽名。以簽押皆在文末,故有此稱。
《漢語大詞典》:鴛鴦符(鴛鴦符)
畫有男女偶像的符箓。蠱術(shù)之一種。舊時迷信者欲以此為魘魅絕人后嗣。金史·后妃傳下·章宗元妃李氏:“先皇平昔或有幸御, 李氏 嫉妬,令女巫 李定奴 作紙木人、鴛鴦符以事魘魅,致絶圣嗣?!?/div>
《國語辭典》:踏狗尾  拼音:tà gǒu wěi
撩撥是非爭端、敲詐等惡行。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挾細(xì)踏狗尾的但風(fēng)聞,這東西一半兒停將一半兒分?!姑?。朱有燉《復(fù)落娼》:「子弟每土坑頭踏了些狗尾,女娘每臥房中拖了些狗皮,似這般覓衣飯呵狗十年得發(fā)跡?!挂沧鳌膏ü肺病?。
《國語辭典》: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拼音:è tú màn tǔ ěr qí dì guó
Ottoman Turkish Empire
國名。西元十三世紀(jì)末,有一支突厥人后裔在領(lǐng)袖鄂圖曼(Othman)的領(lǐng)導(dǎo)下,推翻塞爾柱土耳其王國,在小亞細(xì)亞建立國家,后來就稱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帝國疆域很大,到十六世紀(jì)中葉,已有小亞細(xì)亞、巴爾干半島、兩河流域、敘利亞、巴力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等領(lǐng)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帝國瓦解,領(lǐng)土被列強(qiáng)瓜分托管。一九二三年,建立共和國。簡稱為「土耳其帝國」、「鄂圖曼帝國」。
《國語辭典》:裴萊吉伍斯二世(裴萊吉伍斯二世)  拼音:péi lái jí wǔ sī èr shì
Pelagius Ⅱ
人名。(?~西元590)羅馬教皇,為哥德人后裔;繼本篤(Bendictus)一世之后即位,在位時對倫巴底(Lombard)族的入侵費盡心血排拒,后又造成東、西教會之間的裂痕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