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br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div>
《國語辭典》:中行  拼音:zhōng xìng
1.中庸之道?!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序》:「自后帝德稍衰,邪孽當(dāng)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而不顧,多失其中行焉?!骨?。姚鼐〈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br />2.行止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墩撜Z。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3.中等的德行?!盾髯印W拥馈罚骸溉胄⒊龅?,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div>
《國語辭典》:三行  拼音:sān xìng
孝行、友行、順行三種德行。《周禮。地官。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div>
《國語辭典》:三行  拼音:sān háng
1.晉本有上、中、下三軍,后增設(shè)中行、右行、左行三支步兵,稱為「三行」,為的是避天子用六軍之意?!蹲髠?。僖公二十八年》:「晉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文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箷x。杜預(yù)。注:「晉置上、中、下三軍,今復(fù)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軍之名?!?br />2.三排、三列。唐。柳宗元 段九秀才處見亡友呂衡州書跡詩:「袖中忽見三行字,拭淚相看是故人?!?/div>
《漢語大詞典》:中行評博(中行評博)
中書、行人、大理評事和太常博士四種官職的合稱。 清 顧張思 《土風(fēng)錄》卷十二:“《尤悔菴集》:‘祭文出名有候選中行評博某某等?!^中書、行人、大理評事、太常博士也。蓋四職大小相等,故以稱之。”
《國語辭典》:履中行善  拼音:lǚ zhōng xíng shàn
實行中正不偏的善道。漢。劉向《說苑。卷一九。脩文》:「彼舜以匹夫,積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興;紂以天子,好慢淫荒,剛厲暴賊,而卒以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