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掌中看
   
飛燕輕
  
掌上輕
  
掌中飛燕
 
趙后身輕
  
掌上人
 
飛燕身輕
 
掌上憐
 
纖腰掌上
 
掌中無力
 
掌中行
 
君王掌上
 
舞掌輕
 
掌上承恩
 
轉(zhuǎn)纖腰
 
飛燕掌中嬌
 
皇后舞
 
靜婉舞
 
掌中托
 
漢宮舞腰
 
漢后身輕
 
輕身舞
 
上掌

相關(guān)人物
張凈琬
 
趙飛燕


《梁書》卷三十九〈羊侃列傳〉~56~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蓮、棹歌兩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窮極奢靡。有彈箏人陸太喜,著鹿角爪長七寸。舞人張凈琬,腰圍一尺六寸,時(shí)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孫荊玉,能反腰帖地,銜得席上玉簪。敕賚歌人王娥兒,東宮亦賚歌者屈偶之,并妙盡奇曲,一時(shí)無對(duì)。
《白氏六帖》卷十八〈舞〉
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

例句

客淚休沾漢水濱,舞腰羞殺漢宮人。 司空?qǐng)D 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徐凝 漢宮曲

莫恃芙蓉開滿面,更有身輕似飛燕。 李咸用 婕妤怨

整羽莊姜恨,回身漢后輕。 李山甫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杜牧 遣懷

正悅掌中舞,寧哀團(tuán)扇詩。 武平一 妾薄命

漢皇若遇紅兒貌,掌上無因著別人。 羅虬 比紅兒詩之三十一

裝束趙飛燕,教來掌上舞。 聶夷中 大垂手

愁來自覺歌喉咽,瘦去誰憐舞掌輕。 韓偓 偶見

典故
伏中行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列傳〉~224~
陛下何忍以帝皇之號(hào)為戎人諸侯,勢(shì)既卑辱,而禍不息,長此安窮!進(jìn)謀者率以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臣竊料匈奴之眾不過漢一大縣,以天下之大困于一縣之眾,甚為執(zhí)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試以臣為屬國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計(jì),請(qǐng)必系單于之頸而制其命,伏中行說而笞其背,舉匈奴之眾唯上之令。今不獵猛敵而獵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玩細(xì)娛而不圖大患,非所以為安也。德可遠(yuǎn)施,威可遠(yuǎn)加,而直數(shù)百里外威令不信,可為流涕者此也。唐·顏師古注引鄭氏曰:「說,奄人也,漢使送公主妻匈奴,說不肯行,強(qiáng)之,因以漢事告匈奴也?!箮煿旁唬骸钢行?,姓。說,名也。行音胡剛反。說讀曰悅。中行說事具在匈奴傳?!?/span>
《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列傳上〉~3759~
老上稽粥單于初立,文帝復(fù)遣宗人女翁主為單于閼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說傅翁主。說不欲行,漢強(qiáng)使之。說曰:「必我也,為漢患者?!怪行姓f既至,因降單于,單于愛幸之。
《漢語大詞典》: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dú)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div>
《國語辭典》:中行  拼音:zhōng xìng
1.中庸之道。《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序》:「自后帝德稍衰,邪孽當(dāng)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而不顧,多失其中行焉?!骨濉Rω尽捶绞虖]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dú)守中行?!?br />2.行止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br />3.中等的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div>
《國語辭典》:三行  拼音:sān xìng
孝行、友行、順行三種德行?!吨芏Y。地官。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div>
《國語辭典》:三行  拼音:sān háng
1.晉本有上、中、下三軍,后增設(shè)中行、右行、左行三支步兵,稱為「三行」,為的是避天子用六軍之意?!蹲髠?。僖公二十八年》:「晉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文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箷x。杜預(yù)。注:「晉置上、中、下三軍,今復(fù)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軍之名?!?br />2.三排、三列。唐。柳宗元 段九秀才處見亡友呂衡州書跡詩:「袖中忽見三行字,拭淚相看是故人。」
《漢語大詞典》:中行評(píng)博(中行評(píng)博)
中書、行人、大理評(píng)事和太常博士四種官職的合稱。 清 顧張思 《土風(fēng)錄》卷十二:“《尤悔菴集》:‘祭文出名有候選中行評(píng)博某某等?!^中書、行人、大理評(píng)事、太常博士也。蓋四職大小相等,故以稱之?!?/div>
《國語辭典》:履中行善  拼音:lǚ zhōng xíng shàn
實(shí)行中正不偏的善道。漢。劉向《說苑。卷一九。脩文》:「彼舜以匹夫,積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興;紂以天子,好慢淫荒,剛厲暴賊,而卒以滅?!?/div>
《漢語大詞典》: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初去郡》詩:“登嶺始山行,野曠沙岸浄?!?元 劉迎 《車轣轆》詩:“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車轣轆?!?/div>
《國語辭典》:但使  拼音:dàn shǐ
只要。唐。王昌齡〈出塞〉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固啤@畎住纯椭行小担骸傅怪魅四茏砜?,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div>
《漢語大詞典》:班行
猶頒行。漢書·諸侯王表序:“﹝ 王莽 ﹞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三國志·魏志·鐘毓傳:“ 正元 中, 毌丘儉 、 文欽 反, 毓 ( 鐘毓 )持節(jié)至 揚(yáng) 、 豫 州班行赦令,告諭士民?!?span id="rhfw3es" class="book">《北史·常景傳》:“太常 劉芳 與 景 等撰朝令,未及班行…… 芳 卒, 景 纂成其事?!?/div>
分類:班行頒行
《漢語大詞典》:道行
1.僧道修行的功夫。 晉 支遁 《五月長齋詩》:“淵汪道行深,婉婉化理長?!?宋 錢易 南部新書癸:“門僧 曇照 道行甚高,能知休咎。”紅樓夢(mèng)第一○一回:“這個(gè)散花菩薩,根基不淺,道行非常?!?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gè)師父》:“后來,三師兄也有了老婆,出身是小姐,是尼姑,還是‘小家碧玉’呢,我不明白,他也嚴(yán)守秘密,道行遠(yuǎn)不及他的父親了?!?br />2.泛指一個(gè)人的涵養(yǎng)。《小說月報(bào)》1981年第4期:“他倒了一杯白開水,點(diǎn)燃了一支廉價(jià)煙,坐在靠背椅上,慢慢抽,慢慢呷,想享點(diǎn)清福。但是,他沒有那道行;心頭一股氣,被喉嚨結(jié)塞住了,在胸膛里竄來竄去,不得平靜?!?br />3.謂能力、本領(lǐng)。 老舍 《神拳》第四幕:“好嘛,咱年紀(jì)輕,道行淺,壓不住臺(tái)呀!” 艾明之 《火種》第四章:“他在店伙當(dāng)中,畢竟資歷最淺,道行最低呵!”
《國語辭典》:前行  拼音:qián xíng
1.先鋒部隊(duì)?!妒酚?。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
2.以前的行為舉止?!盾髯印Wh兵》:「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勝之也,皆前行素脩也?!?br />3.繼續(xù)向前走?!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盖f紹光也起來洗了臉,叫小廝拴束行李,會(huì)了帳,一同前行。」
4.唐、宋時(shí)尚書省六部分前行、中行、后行三等,兵部、吏部及左右司為前行。小說中多為對(duì)吏員的尊稱?!段宕菲皆挕h史。卷上》:「右侍森嚴(yán),盡是獄級(jí)前行推款吏?!?/div>
《國語辭典》:六卿  拼音:liù qīng
1.周代分掌國政的六種職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書經(jīng)。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埂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六卿,各有徒屬職分,用于百事?!挂卜Q為「六官」。
2.春秋時(shí),晉國的范、中行、知、趙、韓、魏六氏?!蹲髠鳌O骞拍辍罚骸腹頃x六卿于蒲圃,賜之三命之服。」《韓非子。孤憤》:「所以謂晉亡者,亦非地與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專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六大
商 周 時(shí)六種官職之總稱。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币喾Q“ 六卿 ”。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在 周 王及其師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職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稱六卿。六卿經(jīng)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銅器銘文里簡稱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在朝廷中分立于 周 王的兩側(cè),協(xié)助 周 王處理政務(wù)?!?br />佛教語。謂地大、水大、火大、風(fēng)大、空大、識(shí)大。亦稱“ 六界 ”。以此六者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則,是構(gòu)成眾生世界的六種要素,故名為大。參閱《仁王經(jīng)》
《國語辭典》:帶水(帶水)  拼音:dài shuǐ
引導(dǎo)船舶入港或在河道中行駛的人。如:「這艘船要進(jìn)港了,請(qǐng)那帶水的過來幫忙好了?!?/div>
《國語辭典》:小婦(小婦)  拼音:xiǎo fù
1.年輕的少婦。唐。李頎〈古意〉詩:「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br />2.小老婆?!稘h書。卷九八。元后傳》唐。顏師古。注:「小婦,妾也?!埂都t樓夢(mèng)》第九回:「小婦養(yǎng)的!動(dòng)了兵器了。」也稱為「小妻」。
《國語辭典》:小婦人(小婦人)  拼音:xiǎo fù rén
1.古時(shí)婦女自稱之辭。戲曲小說中常用?!队魇烂餮浴>硭摹?。沈小霞相會(huì)出師表》:「今早張千進(jìn)城,兩個(gè)乘早將尸首埋藏停當(dāng),卻來回復(fù)我小婦人。望青天爺爺明鑒!」
2.書名。美國女作家阿爾考特的作品。西元一八六八年出版。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shí)代為背景,描寫馬區(qū)家四姊妹的個(gè)性及生活。
《漢語大詞典》:行法
(1).按法行事。禮記·曲禮上:“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yán)不行?!?span id="2l02vt2" class="book">《韓非子·外儲(chǔ)說右上》:“君於 顛頡 之貴重如彼甚也,而君猶行法焉,況於我則何有矣?”史記·酷吏列傳:“是時(shí)民樸,畏罪自重,而 都 ( 郅都 )獨(dú)先嚴(yán)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 都 ,側(cè)目而視?!?宋 章炳文搜神秘覽卷一:“ 旻 ( 王旻 )悲泣言曰:‘死只死矣,但 孝先 ( 費(fèi)孝先 )所言,終無驗(yàn)耳?!笥乙允钦Z上達(dá),翌日,郡守命,未得行法?!?br />(2).做法。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小的正要回老爺:這下月便是河臺(tái)的正壽,可不知老爺打算怎么樣個(gè)行法?”
(3).謂書法中行書的字法筆勢(shì)。宣和書譜·李邕:“ 邕 初學(xué),變 右軍 行法,頓剉起伏,既得其妙,復(fù)乃擺脫舊習(xí),筆力一新?!?br />(4).指行政權(quán)。 梁啟超 《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xué)說·邊沁之政法論》:“立法、行法、司法三權(quán)鼎立之説,自 希臘 之 亞里士多德 既已論及,至 孟德斯鳩 而大倡之, 美國 獨(dú)立,採其學(xué)理著諸憲法,於是諸國靡然效之,此義幾成金科玉律矣?!?/div>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傳漢朝趙飛燕體態(tài)輕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銅盤上起舞,稱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上身
指女子輕盈善舞的體態(tài)。 唐 羅隱 《贈(zèng)妓云英》詩:“ 鐘陵 醉別十餘春,重見 云英 掌上身?!眳⒁姟?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傳漢朝趙飛燕體態(tài)輕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銅盤上起舞,稱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中舞
指體態(tài)輕盈的舞蹈。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詩:“正悅掌中舞,寧哀《團(tuán)扇詩》?!?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嬌啼婉轉(zhuǎn),作掌中舞?!眳⒁姟?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傳漢朝趙飛燕體態(tài)輕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銅盤上起舞,稱為「掌上舞」。
《國語辭典》:掌中輕(掌中輕)  拼音:zhǎng zhōng qīng
相傳漢代美女趙飛燕瘦得可以托于掌上跳舞。后以掌中輕形容人體態(tài)輕盈。唐。杜牧〈遣懷〉詩:「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明。吳偉業(yè)〈落拓江湖常載酒〉詞:「十年重見云英,依然綽約掌中輕?!?/div>
《漢語大詞典》:靜婉腰
指纖柔善舞的腰肢。 前蜀 牛嶠 《柳枝》詞之三:“金覊白馬臨風(fēng)望,認(rèn)得 羊 家 靜婉 腰?!?清 吳偉業(yè) 《聽朱樂隆歌》之四:“誰畫 張 家 靜婉 腰,輕綃一幅美人蕉?!眳⒁姟?靜婉 ”。
《漢語大詞典》:靜婉
梁書·羊侃傳:“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蓮》《棹歌》兩曲,甚有新致……儛人 張浄琬 ,腰圍一尺六寸,時(shí)人咸推能掌中儛?!焙笠蛞浴办o婉”指代歌舞能手。 唐 唐彥謙 《漢代》詩:“艷詞傳 靜婉 ,新曲定 嬌嬈 ?!?唐 溫庭筠 《題柳》詩:“香隨 靜婉 歌塵起,影伴 嬌嬈 舞袖垂。” 清 唐孫華 《某公挽詩》:“ 龜年 擪絃管, 靜婉 斗腰肢?!?/div>
分類:歌舞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