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9 【介紹】: 元明間廣東番禺人,字伯貞。博通諸經(jīng)及釋、老書。元末,與孫蕡等俱受何真禮遇,號廣中五先生。入明,閉戶讀書,不求仕進(jìn),屢薦皆辭。坐累逮赴京師,途中卒于南昌。有《臨清集》,另有《廣中五先生詩》。
全粵詩·卷六五
趙介(一三四三——一三八九),字伯貞。番禺人。南園五先生之一。洪武初,屢薦不起,發(fā)憤讀書。雖歷官醫(yī)卜之說,浮屠老子之書,靡所不究。氣宇豪邁,與物無芥蒂,興至即揮毫賦詩,人莫測其涯涘。洪武二十二年(一三八九),因事被誣,逮赴京師。后事白南還,卒于南昌舟中。著有《臨清集》?!?a target='_blank'>明史》卷二八五、明黃佐《廣州人物傳》亦有傳。趙介詩從明黃佐《南園前五先生詩》諸集中輯得九首。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九
介字伯貞,番禺人。洪武中坐家累逮赴京,道卒。有《臨清集》。 田按:伯貞閉戶讀書,無仕進(jìn)意。時有南海李韠字彧華,與伯貞齊名,彧華有集名《夷白》,伯貞集名《臨清》。黃庸之贈二人詩云:「《夷白》抗浮云,《臨清》延素賞。何因繼芳躅,一丘同偃仰。」深致推挹?!兑陌准凡粋?,附見其姓字于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大名府元城人,字中五。萬歷三十二年進(jìn)士。累官禮部侍郎。天啟五年,魏忠賢以同鄉(xiāng)故,擢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已而為首輔,晉建極殿大學(xué)士。崇禎初定逆案后,落職閑住。
維基
黃立極(1568年—1637年),字石笥,又字我范,別號中五,直隸元城縣(今河北大名)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舉人第三名,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jìn)士。工部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五年授翰林院檢討,三十六年養(yǎng)病。四十年起補(bǔ)原職,四十一年任會試同考官,本年回籍調(diào)理。四十三年起補(bǔ)原職,四十四年升左贊善,四十七年升左春坊左諭德,天啟元年(1621年)南京主考。二年升右庶子,掌司經(jīng)局印。同年升官詹事府少詹事,三年升協(xié)理府事禮部右侍郎。明熹宗即位后,以同鄉(xiāng)成為魏忠賢的親信,天啟五年(1625年)擢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閣參預(yù)機(jī)務(wù),不久加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xué)士。次年遷武英殿,建極殿大學(xué)士,取代顧秉謙為首輔,以“夜半片紙了當(dāng)之”一語促魏忠賢于半夜誣殺熊廷弼。天啟七年(1627年)熹宗病危,召諭廷臣說,魏忠賢等“皆恪謹(jǐn)忠貞、可計大事?!秉S立極等對曰:“陛下任賢勿貳,諸臣敢不仰體?”熹宗聽了高興,又下一道遺詔說:“以皇五弟信王由檢嗣皇帝位?!背绲澋奂次?,力除魏黨,有山陰監(jiān)生胡煥猷越俎上書,彈劾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等“身居揆席,漫無主持,甚至顧命之重臣斃于詔獄。濫加閹寺五等之爵、尚公之尊,生祠碑頌無所不至?!秉S立極心不自安,上疏乞休,不久罷職。崇禎二年以閹黨被削籍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