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51
典故
25
詞典
24
分類詞匯
185
佛典
6
其它
11
共185,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居夷
滄瀛
青色
笙磬
東顧
肆覲
東極
棘林
近東
正卯
小東
東洋
夷蠻
夷貊
春路
《漢語大詞典》:
居夷
亦作“ 居彝 ”。 本指居住在東方九夷之地。后泛指居住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明
徐愛
《〈傳習(xí)錄上〉前言》
:“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yǎng)靜,精一之功,因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清
錢謙益
《秋日雜詩》
之十八:“世界自寥廓,吾師欲居彝。”
分類:
居住
東方
少數(shù)民族
地區(qū)
《漢語大詞典》:
滄瀛(滄瀛)
(1).滄海,大海。 南朝 陳
沈炯
《歸魂賦》
:“百萬之虜,俄成魚鱉。千仞之阜,倏似滄瀛。” 明
黃洪憲
《山海關(guān)》
詩:“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 上京 ?!?清
龔自珍
《投李觀察宗傳》
詩:“汪汪無盡意,對面即滄瀛?!?周實
《哭洗酲》
詩:“其時狂奴負狂名,少年眼底隘滄瀛?!?br />(2).指東方海隅之地。 唐
李白
《東海有勇婦》
詩:“舍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div>
分類:
滄海
東方
大海
《漢語大詞典》:
青色
(1).東方之色,春色。
《
管子·幼官
》
:“君服青色,味酸味,聽角聲?!?span id="im3sdjh" class="book">《淮南子·時則訓(xùn)》:“東宮御女青色,衣青采,鼓琴瑟?!?br />(2).黑色。
《楚辭·大招》
:“青色直眉,美目媔只?!?蔣驥
《楚辭馀論》
卷下:“
《大招》
云‘青色直眉’,青亦指黑?!?/div>
分類:
青色
東方
黑色
春色
《漢語大詞典》:
笙磬
(1).古代謂陳于東方之磬樂。
《
周禮·春官·眡瞭
》
:“眡瞭掌凡樂事,播鼗,擊頌磬、笙磬?!?鄭玄 注:“磬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
《大射禮》
曰:‘樂人宿縣於阼階東,笙磬西面,其南笙鐘?!?br />(2).笙和磬。磬,樂器。以玉石或金屬制成,形狀如曲尺。
《宋書·樂志二》
:“晳晳庭燎,喤喤鼓鐘,笙磬詠德,萬舞象功。”
《宋史·樂志七》
:“笙磬鏗鏘,干旄旖旎?!?明
陳繼儒
《珍珠船》
卷四:“伶人 刁俊朝 妻項癭如雞卵,漸如數(shù)斛之囊,中有琴瑟笙磬之音。”
分類:
笙和
和磬
東方
樂器
玉石
金屬
曲尺
《國語辭典》:
東顧(東顧)
拼音:
dōng gù
回顧東方。比喻思念東方?!段倪x。曹植。求自試表》:「撫劍東顧,而心已馳于吳會矣?!?/div>
分類:
顧念
東方
《漢語大詞典》:
肆覲(肆覲)
《
書·舜典
》
:“歲二月,東巡守,至于 岱宗 ,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后?!痹^以禮見東方諸國之君,后常用為語典,以稱見天子或諸侯之禮。 晉
孫綽
《游天臺山賦》
:“肆覲天宗,爰集通仙?!?唐
吳筠
《步虛詞》
之九:“爰從太微上,肆覲虛皇尊。” 宋
王禹偁
《〈皇華集〉序》
:“古者天子五載一廵狩,肆覲羣后,觀省風俗,黜陟幽明而已?!?/div>
分類:
東方
方諸
語典
《漢語大詞典》:
東極(東極)
(1).東方邊際;東方極遠之處。
《
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
》
:“帝命 竪亥步 ,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 晉
左思
《吳都賦》
:“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經(jīng) 扶桑 之中林,包 湯谷 之滂沛?!?唐
陸龜蒙
《和重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
:“老思東極舊巖扉,卻待秋風泛舶歸。”
(2).指 中國 東部邊境。
《
史記·秦始皇本紀
》
:“皇帝臨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 泰山 ,周覽東極?!?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百濟傳》:“今中夏平一,宇內(nèi)無虞,每欲陵威東極,懸旌域表?!?br />(3).指 東海 。亦泛指東方大海。 唐
杜甫
《長江》
詩之二:“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臨。” 仇兆鰲 注:“東極,指 東海 。” 明
俞安期
《望?!?/a>詩:“星臨東極無分野,山入南荒有 沃焦 ?!?/div>
分類:
東方
中國
邊際
東海
東部
東部邊境
方極
極遠
邊境
大海
《國語辭典》:
棘林
拼音:
jí lín
1.荊棘之林?!段倪x。左思。吳都賦》:「亦猶棘林螢耀,而與夫桪木龍燭也?!?br />2.神話傳說中東方荒遠之地。《淮南子。地形》:「東方曰棘林,曰桑野?!?br />3.古時聽訟斷獄于棘槐之下,后用于指稱法庭。《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三》:「胏石少不冤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div>
分類:
棘木
斷獄
九卿
處所
東方
荒遠
《國語辭典》:
近東(近東)
拼音:
jìn dōng
中東地區(qū)。參見「中東」條。
分類:
世紀
歐洲
國家
東方
擴張
《漢語大詞典》:
正卯
(1).謂正在東方。古人以地支與方位相配,卯為正東。 漢
王充
《
論衡·感虛
》
:“ 陽公 麾日,安能使反?或時戰(zhàn)時日正卯,戰(zhàn)迷,謂日之暮,麾之轉(zhuǎn)左,曲道日若卻?!?br />(2).指正式職官。
《冷眼觀》
第五回:“他衙門里有起無恥的書辦,將女眷打扮的同娼妓一樣,帶進去吃酒,聽説很有好幾家清白的家小,被藩臺賞識了,就即時補了正卯呢?!?/div>
分類:
正式
正在
職官
東方
地支
方位
相配
《漢語大詞典》:
小東(小東)
(1).東方較近之國。
《詩·小雅·大東》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清
惠周惕
《詩說下》
:“小東、大東,言東國之遠近也?!?br />(2).小東道。做主人宴客時的謙稱。 清 王錫純
《繡襦記·入院》
:“一宵之饌,難道老身備不起這小東,還要 鄭大爺 費鈔?” 張恨水
《啼笑因緣》
第七回:“ 家樹 道:‘做個小東吧?!?陶太太 道:‘……你們是雙請,我們是雙到。’”
分類:
東方
之國
做主
主人
宴客
謙稱
《國語辭典》:
東洋(東洋)
拼音:
dōng yáng
1.亞洲東部的海洋。
2.自清代以來至抗戰(zhàn)時期,常稱日本為東洋。如:「東洋貨」、「東洋人」?!段拿餍∈贰返诙兀骸肝乙烟婺阆氤鲆粭l路,莫如逃到東洋,那里有我?guī)讉€熟人,你去投奔他,自然妥當?shù)?。」也稱為「東瀛」。
3.泛指大海。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只疑是銀河落九天,淵泉云外懸,入東洋不離此徑穿?!乖?。李好古《張生煮?!返谌郏骸鸽m然大海號東洋,休謙讓,他則待招選你做東床?!?/div>
分類:
亞洲
日本國
東方
東部
國家
大海
太平天國
《漢語大詞典》:
夷蠻(夷蠻)
古代對東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稱。
《
史記·太史公自序
》
:“嘉 句踐 夷蠻能脩其德,滅強 吳 以尊 周 室,作
《越王句踐世家》
第十一?!?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
:“微嫂之力,化為夷蠻。” 明
劉基
《過閩關(guān)》
詩之四:“驛路高低過嶺關(guān),兠離人語雜夷蠻?!?/div>
分類:
東方
南方
《漢語大詞典》:
夷貊
古代對東方和北方民族之稱。亦泛指各少數(shù)民族。
《
史記·日者列傳
》
:“盜賊發(fā)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攝?!?span id="fxibhil" class="book">《
舊唐書·鄭畋傳
》:“茫茫赤縣,僅同夷貊之鄉(xiāng);惴惴黔黎,若在狴牢之內(nèi)?!?明 卓珂月
《花舫緣》
第一出:“止有 吳趨 、 唐子畏 ,年少多才,翰墨流傳夷貊,詞章妙絶古今?!?/div>
分類:
東方
北方
民族
少數(shù)民族
《漢語大詞典》:
春路
(1).春天的道路。 南朝 宋 荀雍
《臨川亭》
詩:“目極依春路,披褐懷良辰?!?唐
孫逖
《春日留別》
詩:“春路逶迤花柳前,孤舟晚泊就人煙?!?宋
韓駒
《智勇師歸永嘉自言所居在萬竹間乞詩送行》
詩:“夜堦簌簌風翻籜,春路冥冥雨放稍?!?br />(2).天子所乘的青色的鸞車。
《
后漢書·輿服志
》
“耕車” 劉昭 注引 晉 賀循 曰:“車必有鸞,而春獨鸞路者,鸞鳳類而色青,故以名春路也?!?br />(3).東方的道路。
《
文選·張衡〈東京賦〉
》
:“飛 云龍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 薛綜 注:“春路,東方道也?!?/div>
分類:
春天
東方
道路
青色
鸞車
帝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