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7
詞典
5
分類詞匯
12
共1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詞典
世態(tài)
炎涼世態(tài)
世態(tài)人情
世態(tài)炎涼
人情世態(tài)
分類詞匯
物態(tài)
素履
冰炭
達生
隱道
四毋
汾水游
澆態(tài)
與物無忤
與世無爭
《國語辭典》:
世態(tài)(世態(tài))
拼音:
shì tài
世俗的人情狀態(tài)。唐。
戴叔倫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詩:「卻是梅花無世態(tài),隔墻分送一枝春。」《紅樓夢》第一回:「雖一時有涉于世態(tài),然亦不得不敘者,但非其本旨耳。」
分類:
世態(tài)
世俗
政治
情態(tài)
形勢
人情
淡薄
《國語辭典》:
炎涼世態(tài)(炎涼世態(tài))
拼音:
yán liáng shì tài
世俗情態(tài)反覆無常。《初刻拍案驚奇》卷九:「那三夫人是個女流之輩,只曉得炎涼世態(tài),那里管甚么大道理?」《紅樓夢》第一回:「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的一段故事?!挂沧鳌甘缿B(tài)炎涼」。
分類:
勢利
《國語辭典》:
世態(tài)人情(世態(tài)人情)
拼音:
shì tài rén qíng
社會的狀況和人際的關(guān)系。元。關(guān)漢卿〈四塊玉。南畝耕〉曲:「南畝耕,東山臥,世態(tài)人情經(jīng)歷多?!挂沧鳌甘赖廊饲椤?。
分類:
社會
狀況
和人
人際
關(guān)漢卿
《國語辭典》:
世態(tài)炎涼(世態(tài)炎涼)
拼音:
shì tài yán liáng
世俗情態(tài)反覆無常?!缎咽篮阊?。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世態(tài)炎涼,自來如此,不足為異?!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歲時類》:「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tài)炎涼。」也作「炎涼世態(tài)」。
分類:
趨炎附勢
人情世故
《漢語大詞典》:
人情世態(tài)(人情世態(tài))
人世間的情態(tài)。多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情分。 明 陳所聞
《新水令·填歸去來詞》
套曲:“俺與那人情世態(tài)既相違,披襟散髮最相宜?!?清
袁枚
《
新齊諧·鬼寶塔
》
:“美則過於美,惡則過於惡,情形反覆,極似目下人情世態(tài)?!?楊朔
《“六十年的變遷”書后》
:“小說的許多章節(jié)便刻畫出生動的人情世態(tài)?!?/div>
分類:
人世間
情態(tài)
交往
情分
《國語辭典》:
物態(tài)(物態(tài))
拼音:
wù tài
指物質(zhì)存在的狀態(tài)。如:「水蒸氣是水加熱氣化后的物態(tài)。」
分類:
景物
世態(tài)
形態(tài)
表象
《國語辭典》:
素履
拼音:
sù lǚ
語出《易經(jīng)。履卦。初九》:「素履,往,無咎。」指安分守己?!度龂尽>硪欢?。魏書。崔琰等傳。評曰〉:「毛玠清公素履,司馬芝忠亮不傾,庶乎不吐剛?cè)闳帷!?/div>
分類:
居喪
鞋子
借用
問候
王弼
態(tài)度
質(zhì)樸
無華
清白
自守
處世
世態(tài)
《國語辭典》:
冰炭
拼音:
bīng tàn
性質(zhì)相反,彼此不能相容?!队讓W(xué)瓊林。卷三。人事類》:「兩不相投,謂之冰炭?!?/div>
分類:
冰塊
危險
水火
危險境地
險境
炭火
境地
相濟
世態(tài)
性質(zhì)
變幻
不定
相反
相容
《國語辭典》:
達生(達生)
拼音:
dá shēng
通達生命?!肚f子。達生》:「達生之情者,不務(wù)生之所無以為?!?/div>
分類:
人生
不受
世事
牽累
處世
世態(tài)
態(tài)度
《漢語大詞典》:
隱道(隱道)
(1).隱遁的緣由。 漢
揚雄
《法言·淵騫》
:“或曰:‘隱道多端。’曰:固也!圣言圣行,不逢其時,圣人隱也。賢言賢行,不逢其時,賢者隱也。談言談行,而不逢其時,談?wù)唠[也?!?br />(2).不求仕進以保持名節(jié)的處世態(tài)度。
《孔子家語·三恕》
:“隱道宜行然亦不忍。今欲身不窮,道亦不隱,為之有道乎?” 王肅 注:“世亂則隱道為行,然亦不忍為隱事?!?/div>
分類:
隱遁
求仕
仕進
緣由
保持
名節(jié)
處世
世態(tài)
態(tài)度
王肅
《國語辭典》:
四毋
拼音:
sì wú
孔子的四種處世態(tài)度,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分類:
孔子
處世
世態(tài)
態(tài)度
《漢語大詞典》:
汾水游
《
莊子·逍遙游
》
:“ 堯 治天下之民,平海內(nèi)之政,往見四子藐 姑射之山 , 汾水 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后以“汾水游”形容超然物外的處世態(tài)度。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游京口北固應(yīng)詔》
詩:“昔聞 汾水 游,今見塵外鑣?!?/div>
分類:
超然物外
處世
世態(tài)
態(tài)度
《漢語大詞典》:
澆態(tài)(澆態(tài))
浮薄的世態(tài)與風(fēng)氣。 唐
高彥休
《
唐闕史·滎陽公清儉
》
:“僕常病澆態(tài)訛俗,驕侈自奉,思得以還淳返樸,敦厚風(fēng)俗。”
分類:
浮薄
世態(tài)
風(fēng)氣
《漢語大詞典》:
與物無忤(與物無忤)
謂處世態(tài)度隨和,與人無所抵觸。
《
周書·蘇亮傳
》
:“ 寶夤 作亂,以 亮 為黃門侍郎。 亮 善處人間,與物無忤。及 寶夤 敗,從之者遇禍,唯 亮 獲全?!?/div>
分類:
處世
世態(tài)
態(tài)度
隨和
抵觸
《國語辭典》:
與世無爭(與世無爭)
拼音:
yǔ shì wú zhēng
與世人毫無爭執(zhí)。《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與人無患,與世無爭。」《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三回:「既然人家同我不對,我亦樂得與世無爭,回家享用?!挂沧鳌概c世靡爭」。
分類:
與世無爭
夸耀
處世
世態(tài)
態(tài)度
行動
不爭
爭勝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