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七子
(1).指 春秋 鄭國 七大夫。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鄭伯 享 趙孟 於 垂隴 , 子展 、 伯有 、 子西 、 子產 、 子大叔 、二 子石 從。 趙孟 曰:‘七子從君以寵 武 也,請皆賦以卒君貺, 武 亦以觀七子之志?!?br />(2).指 周褒姒 的七個親黨。《后漢書·左雄傳》:“及 幽 厲 昏亂,不自為政, 褒 艷 用權,七子黨進,賢愚錯緒,深谷為陵?!?李賢 注:“七子皆 襃姒 之親黨,謂 皇甫 為卿士 仲允 為膳夫, 家伯 為宰, 番 為司徒, 蹶 為趣馬, 棸子 為內史。 楀 為師氏也。 厲 王淫於色,七子皆用,言妻黨盛也。”
(3).指 漢景帝 時同時起兵的 吳 楚 等七諸侯國之王。文選·陸機〈五等論〉:“是以諸侯阻其國家之富,憑其士民之力,勢足者反疾,土狹者逆遟,六臣犯其弱綱,七子衝其漏網?!?李善 注:“漢書曰:‘ 景帝 即位, 朝錯 説上,令削 吳 。及書至, 吳王 起兵誅 漢 吏二千石以下, 膠西 膠東 淄川 濟南 楚 趙 亦皆反也?!?br />(4).指 漢 末 建安 時期作家 孔融 、 陳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應瑒 、 劉楨 等七人,稱 建安 七子。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 唐 羅隱 《寄酬鄴王羅令公》之一:“書札二 王 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其時三祖葉其高論,七子分其麗則,《翰林》總其菁華,《典論》詳其藻絢?!?br />(5). 明 代 弘治 、 正德 年間 李夢陽 、 何景明 、 徐禎卿 、 邊貢 、 康海 、 王九思 、 王廷相 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稱“前七子”。見明史·李夢陽傳。又 嘉靖 、 隆慶 時期 李攀龍 、 謝榛 、 梁有譽 、 宗臣 、 王世貞 、 徐中行 、 吳國倫 等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稱“后七子”。見明史·李攀龍傳。
(6). 漢 代宮中女官名。漢書·外戚傳序:“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div>
《國語辭典》:前七子  拼音:qián qī zǐ
明代文學之士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七人,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倡擬古主義,世稱為「前七子」。
分類:正德文學
《漢語大詞典》:七子鏡(七子鏡)
鏡名。因安裝在飾有七子圖案的鏡臺上而得名。參閱《初學記》巻二五引 三國 魏 曹操 《上雜物疏》。 南朝 梁 簡文帝 《望月》詩:“形同七子鏡,影類九秋霜。”
《漢語大詞典》:竹林七子
見“ 竹林七賢 ”。
《國語辭典》:竹林七賢(竹林七賢)  拼音:zhú lín qī xián
晉朝的山濤、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莊之學,輕視禮法,規(guī)避塵俗,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縱情清談,故稱為「竹林七賢」。
《漢語大詞典》:鄴中七子(鄴中七子)
即 建安 七子。 東漢 建安 中的 孔融 、 陳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應瑒 、 劉楨 以文學齊名,同居 鄴中 ,故稱。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以時而論,則有 建安 體”原注:“ 漢 末年號。 曹子建 父子及 鄴中 七子之詩?!?/div>
《國語辭典》:后七子(後七子)  拼音:hòu qī zǐ
明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吳國倫與徐中行等七人。他們繼承李夢陽、何景明等前七子的文學主張,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世稱為「后七子」。
《漢語大詞典》:七子均養(yǎng)(七子均養(yǎng))
謂人君對臣民當一視同仁。語本詩·曹風·鸤鳩:“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毛 傳:“鳲鳩之養(yǎng)其子,朝從上下,莫從下上,平均如一?!?鄭玄 箋:“喻人君之德當均一於下也?!?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七子均養(yǎng)者,鳲鳩之仁也?!?/div>
《分類字錦》:七子修容
阮籍 鳩賦 曠踰旬而育類,嘉七子之修容。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七子八婿
唐 郭子儀 有子八人,壻七人,皆朝廷重官。見舊唐書·郭子儀傳。后因以“七子八壻”形容子、婿眾多。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我家中又沒有七子八壻,只有一個孩兒,如何去得?”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你怎説這話?如今去赴選的,家中都有七子八壻么?”
《漢語大詞典》:江南七子
清 王昶 、 王鳴盛 、 吳泰來 、 錢大昕 、 趙文哲 、 曹仁虎 、 黃文蓮 七人, 乾隆 間以詩文著稱,因皆 江蘇 人,時稱“江南七子”。也稱“吳中七子”。
分類:錢大昕
《漢語大詞典》:嘉靖七子
指 明 嘉靖 年間的 李攀龍 、 王世貞 、 謝棒 、 宗臣 、 梁有譽 、 徐中行 、 吳國倫 等七位有名的文人。因其前尚有 李夢陽 等七人稱前七子,故亦稱后七子。參閱明史·文苑傳三。
《國語辭典》:建安七子  拼音:jiàn ān qī zǐ
東漢獻帝建安年間,文學界著名的七位作家,即孔融、陳琳、王粲、阮瑀、應玚、劉楨、徐干等七人。因共居于鄴都(今河北省臨漳縣西),故也稱為「鄴下七子」。
分類:建安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