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婚嫁畢
向平婚嫁
了婚嫁
婚嫁了
婚嫁累
兒婚女嫁
畢婚姻
尚平婚嫁畢
嫁娶畢
昏嫁了
女嫁兒婚
子平婚嫁
婚娶未畢
未終婚嫁
向平事了
向平約
一婚倘畢
追尚子
子平嫁娶
子平窺破
昏嫁向平
門容向子過
尚平加累
十年婚嫁愿
向平多累
相關(guān)人物向長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向長〉~2758~
向長字子平,河內(nèi)朝歌人也。隱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貧無資食,好事者更饋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連年乃至,欲薦之于莽,固辭乃止。潛隱于家。讀易至損、益卦,喟然嘆曰:「吾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畢,敕斷家事勿相關(guān),當(dāng)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唐·李賢注引《高士傳》:「『向』字作『尚』?!?/span>
《昭明文選》卷二十六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畢娶類尚子,薄游似邴生。」唐·李賢注:「嵇康《高士傳》曰:尚長,字子平,河內(nèi)人。隱避不仕,為子嫁娶畢,敕家事斷之,勿復(fù)相關(guān),當(dāng)如我死矣?!?/span>
簡釋
子平嫁娶:指兒女婚嫁。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寄舍弟》:“子平嫁娶貧中畢,元亮田園醉里歸。”
例句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yuǎn)公。
伏枕嗟公干,歸山羨子平。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陶公自放歸,尚平去有依。
尚平今何在,此意誰與論。
尚子不可見,蔣生難再逢。勝愜只自知,佳趣為誰濃。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覓仙兄。
尚平方畢娶,疏廣念歸期。
畢娶何時竟,消中得自由。
龐公竟獨往,尚子終罕遇。
欲追綿上隱,況近子平村。
待學(xué)尚平婚稼畢,渚煙溪月共忘機(jī)。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子平一去何時返,仲叔長游遂不來。
況無婚嫁累,應(yīng)拍尚平肩。
萬重云樹下,數(shù)畝子平居。
畢娶愿已果,養(yǎng)恬志寧違。
如今便可爾,何用畢婚嫁。
典故 蔡文姬
中郎有女
蔡女胡笳
蔡女沒胡
魏公嫁文姬
文姬
相關(guān)人物蔡琰
蔡邕
曹操
《后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董祀妻〉~2800~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xué)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xùn)|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藝文類聚》卷四十四〈樂部四·笳〉~795~
蔡琰別傳曰:「琰,字文姬。先適河?xùn)|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漢末大亂,為胡騎所獲,在左賢王部伍中,春月登胡殿,感笳之音,作詩言志曰:『胡笳動兮邊馬鳴,孤雁歸兮聲嚶嚶?!弧?/span>
例句
文姬留此曲,千載一知音。
二妃煙塵外,凄涼轉(zhuǎn)戰(zhàn)歸。胡笳悲蔡琰,漢使泣明妃。
蔡琰沒去造胡笳,蘇武歸來持漢節(jié)。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楚妃波浪天南遠(yuǎn),蔡女煙沙漠北深。
節(jié)異蘇卿執(zhí),弦殊蔡女彈。
紅淚文姬洛水春,白頭蘇武天山雪。
蔡邕念文姬,于公嘆緹縈。
各有文姬才稚齒,俱無通子繼馀塵。
蔡琰薄命沒胡虜,烏梟啾唧啼胡天。
文姬絕域,侍子他鄉(xiāng)。
誰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懷舊嫁文姬。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
清詞好個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中郎有女能傳業(yè),伯道無兒可保家。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南園十三首〉
〈南園十三首〉其一:「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蓱z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fēng)不用媒。」
典故大小喬
小喬初嫁
兩喬
江東大小喬
喬家那窈娘
銅雀春情
東風(fēng)天不周郎與
借周郎便
相關(guān)人物大喬
孫策
周瑜
小喬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59~
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顾鞆墓M江、當(dāng)利,皆拔之。乃渡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zhuǎn)下湖孰、江乘,進(jìn)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shù)萬矣。因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zhèn)丹楊?!硅み€。頃之,袁術(shù)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術(shù)欲以瑜為將,瑜觀術(shù)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涂東歸,術(shù)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廬江,出備牛渚,后領(lǐng)春谷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hù)軍,領(lǐng)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fù)進(jìn)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zhèn)巴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弧?/span>
例句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
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典故 藍(lán)橋路
藍(lán)橋約
樊姊
藍(lán)橋藥
裴航佳句
藍(lán)橋覓云英
相關(guān)人物云英
裴航
《太平廣記》卷五十〈神仙五十·裴航〉~33~
唐長慶中,有裴航秀才,因下第游于鄂渚,謁故舊友人崔相國。值相國贈錢二十萬,遠(yuǎn)挈歸于京,因傭巨舟,載于湘漢。同載有樊夫人,乃國色也。言詞問接,帷帳昵洽。航雖親切,無計道達(dá)而會面焉。因賂侍妾裊煙,而求達(dá)詩一章曰:「同為胡越猶懷想。況遇天仙隔錦屏。倘若玉京朝會去,愿隨鸞鶴入青云?!乖娡枚鵁o答。航數(shù)詰裊煙,煙曰:「娘子見詩若不聞,如何?」航無計。因在道求名醞珍果而獻(xiàn)之。夫人乃使裊煙召航相識。乃褰帷,而玉瑩光寒,花明麗景,云低鬟鬢,月淡修眉,舉止煙霞外人,肯與塵俗為偶。航再拜揖,獵聵良久之。夫人曰:「妾有夫在漢南,將欲棄官而幽棲巖谷,召某一訣耳,深哀草擾,慮不及期,豈更有情留盼他人?的不然耶,但喜與郎君同舟共濟(jì),無以諧謔為意耳。」航曰:「不敢。」飲訖而歸,操比冰霜,不可干冒。夫人后使裊煙持詩一章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lán)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购接[之??绽⑴宥?,然亦不能洞達(dá)詩之旨趣。后更不復(fù)見,但使裊煙達(dá)寒暄而已。遂低襄漢,與使婢挈妝奩,不告辭而去,人不能知其所造。航遍求訪之。滅跡匿形,竟無蹤兆。遂飾妝歸輦下。經(jīng)藍(lán)橋驛側(cè)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見茅屋三四間,低而復(fù)隘,有老嫗緝麻苧。航揖之求漿,嫗咄曰:「云英擎一甌漿來,郎君要飲。」航訝之,憶樊夫人詩有云英之句,深不自會。俄于葦箔之下。出雙玉手捧瓷,航接飲之,真玉液也,但覺異香氤郁,透于戶外。因還甌,遽揭箔。睹一女子,露娏瓊英,春融雪彩,臉欺膩玉,鬢若濃云。嬌而掩面蔽身,雖紅蘭之隱幽谷,不足比其芳麗也。航驚怛,植足而不能去。因白嫗曰:「某仆馬甚饑,愿憩于此,當(dāng)厚答謝,幸無見阻?!箣炘唬骸溉卫删员恪!骨宜祜埰惋黢R。良久謂嫗曰:「向睹小娘子,艷麗驚人,姿容擢世,所以躊躕而不能適,愿納厚禮而娶之,可乎?」嫗曰:「渠已許嫁一人,但時未就耳。我今老病,只有此女孫,昨有神仙,遺靈丹一刀圭,但須玉杵臼搗之百日,方可就吞,當(dāng)?shù)煤筇於?。君約取此女者,得玉杵臼,吾當(dāng)與之也。其馀金帛,吾無用處耳?!购桨葜x曰:「愿以百日為期。必攜杵臼而至,更無他許人?!箣炘唬骸溉弧!购胶藓薅ァ<爸辆﹪?,殊不以舉事為意,但于坊曲鬧市喧衢,而高聲訪其玉杵臼,曾無影響?;蛴雠笥?,若不相識,眾言為狂人。數(shù)月馀日,或遇一貨玉老翁曰:「近得虢州藥鋪卞老書,云有玉杵臼貨之,郎君懇求如此,此君吾當(dāng)為書導(dǎo)達(dá)?!购嚼⒑烧渲兀@杵臼。卞老曰:「非二百緡不可得?!购侥藶a囊,兼貨仆貨馬,方及其數(shù)。遂步驟獨挈而抵藍(lán)橋。昔日嫗大笑曰:「有如是信士乎?吾豈愛惜女子,而不酬其勞哉?!古辔⑿υ唬骸鸽m然,更為吾搗藥百日,方議姻好。」嫗于襟帶間解藥,航即搗之,晝?yōu)槎瓜?,夜則嫗收藥臼于內(nèi)室。航又聞?chuàng)v藥聲,因窺之,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輝室,可鑒毫芒,于是航之意愈堅。如此日足,嫗持而吞之曰:「吾當(dāng)入洞而告姻戚,為裴郎具帳幃?!顾礻肷?,謂航曰:「但少留此?!瑰已曹囻R仆隸,迎航而往。別見一大第連云。珠扉晃日,內(nèi)有帳幄屏幃,珠翠珍玩,莫不臻至,愈如貴戚家焉。仙童侍女,引航入帳就禮訖,航拜嫗,悲泣感荷。嫗曰:「裴郎自是清冷裴真人子孫,業(yè)當(dāng)出世,不足深愧老嫗也!」及引見諸賓,多神仙中人也。后有仙女,鬟髻霓衣,云是妻之姊耳。航拜訖,女曰:「裴郎不相識耶?」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古唬骸覆粦浂蹁就刍囟窒鏉h乎?」航深驚怛,懇悃陳謝。后問左右,曰:「是小娘子之姊云翹夫人。劉綱仙君之妻也,已是高真,為玉皇之女吏?!箣炈烨埠綄⑵奕胗穹宥粗?,瓊樓殊室而居之。餌以絳雪瓊英之丹。體性清虛,毛發(fā)紺綠,神化自在,趨為上仙。至太和中,友人盧顥,遇之于藍(lán)橋驛之西,因說得道之事。遂贈藍(lán)田美玉十斤,紫府云丹一粒,敘語永日,使達(dá)書于親愛。盧顥稽顙曰:「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购皆唬骸咐献釉唬禾撈湫?,實其腹?!唤裰?,心愈實,何由得道之理?!贡R子蒂懵然,而語之曰:「心多妄想,腹漏精溢,即虛實可知矣。凡人自有不死之術(shù),還丹之方,但子未便可教。異日言之。」盧子知不可請,但終宴而去。后世人莫有遇者。
典故公主嫁烏孫
黃鶴悲
雙鶴歌
歌黃鶴
鳳女嫁烏孫
歌黃鵠
烏孫公主
相關(guān)人物劉建
劉細(xì)君
烏孫昆莫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烏孫國〉~3903~
烏孫以馬千匹聘。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xì)君為公主,以妻焉。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數(shù)百人,贈送甚盛。烏孫昆莫以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為左夫人。公主至其國,自治宮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以幣帛賜王左右貴人。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公主悲愁,自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yuǎn)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天子聞而憐之,間歲遣使者持帷帳錦繡給遺焉。
例句
鹵簿遲遲出國門,漢家公主嫁烏孫。
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
公主歌黃鵠,君王指白日。
那堪將鳳女,還以嫁烏孫。
六龍今出餞,雙鶴愿為歌。
簫曲背秦樓,貴主悲黃鶴。
空馀愿黃鶴,東顧憶回翔。
可惜漢公主,哀哀嫁烏孫。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一〈蕭衍·樂府·河中之水歌〉~520~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
《唐書》卷二十九〈音樂志二·清樂〉~065~
莫愁樂,出于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fù)有「莫愁」聲,故歌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span>
例句
樓下當(dāng)壚稱卓女,樓頭伴客名莫愁。
春風(fēng)戲狹斜,相見莫愁家。
住處方窺宋,平生未嫁盧。
深閨女兒莫愁年,玉指泠泠怨金碧。
中有綺羅人,可憐名莫愁。
莫愁新得年十六,如蛾雙眉常帶綠。初學(xué)箜篌四五人,莫愁獨自聲常足。
當(dāng)關(guān)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客自勝潘岳,儂今定莫愁。固應(yīng)留半焰,回照下幃羞。
若是石城無艇子,莫愁還自有愁時。
盧家文杏好,試近莫愁飛。
如何四紀(jì)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莫愁簾中許合歡,清弦五十為君彈。
春風(fēng)一回送,亂入莫愁家。
滿堂誰是知音者,不惜千金與莫愁。
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莫愁。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石城有個紅兒貌,兩槳無因迎莫愁。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石城昔為莫愁鄉(xiāng),莫愁魂散石城荒。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
好栗分通子,名香贈莫愁。
珠履迎佳客,金錢與莫愁。
不復(fù)下山能借問,更向盧家字莫愁。
典故 孟光賢
避地梁鴻
梁鴻隱
伯鸞舂
孟婦
德耀嫁梁鴻
梁鴻同隱
廡下舂
孟光案
孟光眉
伯鸞志
事伯鸞
齊眉食
伯鸞攜德耀
伯通隱
操舂舉案
杵臼得梁鴻
鴻舂
孟光意
伯鸞寄食
伯鸞去國
南適梁叟
相關(guān)人物孟光
梁鴻
參考典故齊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梁鴻〉~2765~
梁鴻字伯鸞,扶風(fēng)平陵人也?!瓐思夷狡涓吖?jié),多欲女之,鴻并絕不娶。同縣孟氏有女,狀肥丑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锅櫬劧持?。女求作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之具。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鴻不荅。妻乃跪床下請曰:「竊聞夫子高義,簡斥數(shù)婦,妾亦偃蹇數(shù)夫矣。今而見擇,敢不請罪?!锅櫾唬骸肝嵊煤种?,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愿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鼓烁鼮樽调?,著布衣,操作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熘羺?,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東觀漢記》卷十八〈梁鴻傳〉
梁鴻?quán)l(xiāng)里孟氏女,容貌丑而有節(jié)操,多求之,不肯。父母問其所欲,曰:「得賢女如梁鴻者?!锅櫬勚饲笾?。梁鴻妻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梁鴻適吳,依大家皋伯通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異之,曰:「彼傭賃能使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span>
簡釋
鴻舂:指生活清貧。唐賈島《送令狐绹相公》:“鴻舂乖漢爵,禎病臥漳濱?!?/p>
例句
伯鸞游太學(xué),中夜一相望。
元淑命不達(dá),伯鸞吟可嘆。
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
張翰鱸魚因醉憶,孟光書信近春稀。
蜀箋都有三千幅,總寫離情寄孟光。
送君卮酒不成歡,幼女辭家事伯鸞。
君學(xué)梅福隱,余從伯鸞邁。
試逐伯鸞去,還作靈均行。
郢曲憐公子,吳州憶伯鸞。
伯鸞甘寄食,元淑苦無錢。
顏氏豈嫌瓢里飲,孟光非取鏡中妍。
綠鬢先生自出林,孟光同樂野云深。
陶令辭彭澤,梁鴻入會稽。我尋高士傳,居與古人齊。
梁鴻德耀會稽日,寧知此中樂事多。
不堪風(fēng)雨夜,轉(zhuǎn)枕憶鴻妻。
不厭梁鴻貧,常譏伯宗直。
鶯里花前選孟光,東山逋客酒初狂。
寂寞梁鴻病,誰人代夜舂。
孟光儻未嫁,梁鴻正須婦。
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
唯我到來居上館,不知何道勝梁鴻。
一旦悲歡見孟光,十年辛苦伴滄浪。
伯鸞常去國,安道惜離群。
鴻舂乖漢爵,楨病臥漳濱。
他日詔書下,梁鴻安可追。
今來未必非梁孟,卻是無人斷伯通。
梁鴻夫婦欲雙飛,細(xì)雨輕寒拂雉衣。
疏家父子錯掛冠,梁鴻夫妻虛適越。
徒懷伯通隱,多謝買臣?xì)w。
登高北望嗤梁叟,憑軾西征想潘掾。
典故嫁黔婁
黔婁生
黔婁貧
康子高才
黔婁衣
黔婁安貧
黔婁衿
黔婁模樣
相關(guān)人物黔婁
《列女傳》卷二《賢明傳·魯黔婁妻》
魯黔婁先生之妻也。先生死,曾子與門人往吊之。其妻出戶,曾子吊之。上堂,見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席稿,缊袍不表,覆以布被,首足不盡斂。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曾子曰:「邪引其被,則斂矣?!蛊拊唬骸感岸锈牛蝗缯蛔阋?。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于此。生時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乖硬荒軕?yīng)遂哭之曰:「嗟乎,先生之終也!何以為謚?」其妻曰:「以康為謚?!乖釉唬骸赶壬跁r,食不充虛,衣不蓋形。死則手足不斂,旁無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榮,何樂于此而謚為康乎?」其妻曰:「昔先生君嘗欲授之政,以為國相,辭而不為,是有馀貴也。君嘗賜之粟三十鐘,先生辭而不受,是有馀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貧賤,不忻忻于富貴。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其謚為康,不亦宜乎!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婦?!咕又^黔婁妻為樂貧行道。詩曰:「彼美淑姬,可與寤言?!勾酥^也。
《高士傳》卷中《黔婁先生》
黔婁先生者,齊人也,修身清節(jié),不求進(jìn)于諸侯。魯恭公聞其賢,遣使致禮,賜粟三千鐘,欲以為相,辭不受。齊王又禮之以黃金百斤,聘為卿,又不就。著書四篇,言道家之務(wù),號黔婁子,終身不屈,以壽終。
例句
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
黔婁住何處,仁邑?zé)o餒寒。
黔婁寂寞嚴(yán)陵臥,借問何人與結(jié)交。
自從嫁黔婁,終歲長不在。
善卷明時隱,黔婁在日貧。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
既臥黔婁衾,空立陳寔碑。
《全唐詩》卷一百三十〈王家少婦【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盈盈出畫堂】。自矜年最少【自憐年最少】【自憐年正小】【自矜年正小】,復(fù)倚婿為郎。舞愛前溪綠,歌憐子夜長。閒來斗百草,度日不成妝【度日不能妝】。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三〈朱陳村〉
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馀里,桑麻青氛氳。機(jī)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h遠(yuǎn)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yè),頭白不出門。生為村之民【生為陳村民】,死為村之塵【死為陳村塵】。田中老與幼,相見何欣欣。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案:其村唯朱陳二姓而已?!?。親疏居有族,少長游有群。黃雞與白酒,歡會不隔旬。生者不遠(yuǎn)別,嫁娶先近鄰。死者不遠(yuǎn)葬,墳?zāi)苟嗬@村。既安生與死,不苦形與神。所以多壽考,往往見玄孫。我生禮義鄉(xiāng),少小孤且貧。徒學(xué)辨是非,祗自取辛勤。世法貴名教,士人重冠婚【士人重官婚】。以此自桎梏,信為大謬人。十歲解讀書,十五能屬文。二十舉秀才,三十為諫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親恩。承家與事國,望此不肖身。憶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適楚,羸馬四經(jīng)秦。晝行有饑色,夜寢無安魂。東西不暫住,來往若浮云。離亂失故鄉(xiāng),骨肉多散分。江南與江北,各有平生親。平生終日別,逝者隔年聞。朝憂臥至暮,夕哭坐達(dá)晨。悲火燒心曲,愁霜侵鬢根。一生苦如此,長羨村中民【長羨陳村民】
《全唐詩》卷六百七十〈貧女〉
篷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偏巧【敢將十指誇纖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