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褚淵落水
 
王儉墜車

相關(guān)人物
王儉
 
褚淵


《南史》卷十九〈謝靈運(yùn)列傳·謝超宗〉~543~
為人恃才使酒,多所陵忽,在直省常醉。上召見,語及北方事,超宗曰:「虜動來二十年矣,佛出亦無如之何?!挂允x出為南郡王中軍司馬。人問曰:「承有朝命,定是何府?」超宗怨望,答曰:「不知是司馬,為是司驢;既是驢府,政應(yīng)為司驢?!篂橛兴咀?,以怨望免,禁錮十年。后司徒褚彥回因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閣道壞,墜水;仆射王儉驚跣下車。超宗拊掌笑曰:「落水三公,墜車仆射?!箯┗爻鏊?,沾濕狼藉。超宗先在僧虔舫,抗聲曰:「有天道焉,天所不容,地所不受。投畀河伯,河伯不受。」彥回大怒曰:「寒士不遜?!钩谠唬骸覆荒苜u袁、劉得富貴,焉免寒士。」前后言誚,稍布朝野。

例句

王儉墜車,褚淵落水。 李瀚 蒙求

典故     
綠水紅蓮
 
泛芙蓉
   
泛綠依紅
 
幕中蓮
 
幕府蓮
 
花府
 
王儉府
 
芙蓉客
  
一朵紅蓮
 
庾杲蓮
 
紅蓮府
 
紅蓮開幕
 
儉池
  
綠水賓
 
幕府紅蓮
 
紅蓮幕客
 
紅蓮書記
 
依蓮泛水
 
泛蓮幕府
 
紅蓮入幕賓
 
綠水池中賓佐
 
幕下蓮花
 
王儉蓮幕

相關(guān)人物
庾杲之
 
王儉
 
蕭緬


《南史》卷四十九〈庾杲之列傳〉~20~
王儉謂人曰:「昔袁公作衛(wèi)軍,欲用我為長史,雖不獲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應(yīng)須如我輩人也?!鼓擞藐街疄樾l(wèi)將軍長史。安陸侯蕭緬與儉書曰:「盛府元僚,實(shí)難其選。庾景行汎淥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人以入儉府為蓮花池,故緬書美之。
《南齊書》卷三十四《庾杲之傳》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也。祖深之,雍州刺史。父粲,司空參軍?!鰹橥鮾€衛(wèi)軍長史,時人呼儉府為入芙蓉池。儉謂人曰:「昔袁公作衛(wèi)軍,欲用我為長史,雖不獲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應(yīng)須如我輩人也。」乃用杲之。遷黃門郎,兼御史中丞,尋即正。杲之風(fēng)范和潤,善音吐。世祖令對虜使,兼侍中。上每嘆其風(fēng)器之美,王儉在座,曰:「杲之為蟬冕所照,更生風(fēng)采。陛下故當(dāng)與其即真?!?/span>

簡釋

蓮幕:美稱官署的幕府、幕僚。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例句

弊貂不稱芙蓉幕,衰朽仍慚玳瑁簪。 吳仁璧 投謝錢武肅

亦知蓮府客,夜坐喜同師。 姚合 送無可上人游邊

蓮府才為綠水賓,忽乘驄馬入咸秦。 封彥卿 和李尚書命妓餞崔侍御

王儉花為府,盧諶幄內(nèi)璆。 張登 冬至夜郡齋宴別前華陰盧主簿

蓮幕未來須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方干 贈鄭仁規(guī)

諸生個個王恭柳,從事人人庾杲蓮。 李商隱 行至金牛驛寄興元渤海尚書

桃柳溪空在,芙蓉客暫依。 李德裕 漢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蓮幕青云貴,翱翔絕后期。 李郢 秋晚寄題陸勛校書義興禪居時淮南從事

更蒙蓮府辟,兼脫布衣歸。 李頻 初離黔中泊江上

故人多在芙蓉幕,應(yīng)笑孜孜道未光。 杜荀鶴 維揚(yáng)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驛騎歸時驄馬蹄,蓮花府映若邪溪。 權(quán)德輿 人日送房二十六侍御歸越

盍簪蓮府宴,落帽龍沙醉。 權(quán)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鐘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書所懷且敘所知

蘭橈向蓮府,一為枉帆過。 權(quán)德輿 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賦采菱亭詩

三城曉角啟軒門,一縣繁花照蓮府。 權(quán)德輿 送韋行軍員外赴河陽

曾是五年蓮府客,每聞胡虜哭陰山。 武元衡 單于罷戰(zhàn)卻歸題善陽館

仙府色饒攀桂侶,蓮花光讓握蘭身。 王傳 和襄陽徐相公商賀徐副使加章綬

若問玉人殊易識,蓮花府里最清羸。 盧綸 偶逢姚校書憑附書達(dá)河南郤推官因以戲贈

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盧綸 送從叔程歸西川幕

幕下蓮花盛,竿頭?佩紅。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融酒徒誇無算爵,儉蓮還少最高枝。 羅隱 暇日有寄姑蘇曹使君兼呈張郎中郡中賓僚

朱紱兩參王儉府,繡衣三領(lǐng)杜林官。 羅隱 淮南送盧端公歸臺

儉蓮高貴九霄聞,粲粲朱衣降五云。 羅隱 賀淮南節(jié)度盧員外賜緋

如何拋錦帳,蓮府對蓮峰。 鄭谷 送司封從叔員外徼赴華州裴尚書均辟

謀略久參花府盛,才名常帶粉闈香。 韋渠平 覽外生盧綸詩因以示郎

蓮花幕下風(fēng)流客,試與溫存譴逐情。 韓偓 寄湖南從事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jié)念蓮花府。 韓翃 贈別王侍御赴上都

風(fēng)帆木蘭楫,水國蓮花府。 韓翃 送萬巨

君兼蓮幕貴,我得桂枝榮。 顧非熊 行經(jīng)褒城寄興元姚從事

勸酒蓮幕貴,望塵驄馬高。 鮑溶 送羅侍御歸西臺

旋為儉府招,未得窮野步。 黃滔 送僧歸北巖寺

或有人家創(chuàng),還無蓮幕馨。 黃滔 題王侍御宅內(nèi)亭子

典故
戶戟枝
 
門中列戟

相關(guān)人物
張儉
 
張大師


《舊唐書》卷八十三〈張儉列傳〉~2775~
張儉,雍州新豐人,隋相州刺史、皖城公威之孫也。父植,車騎將軍、連城縣公。儉即高祖之從甥也。貞觀初,以軍功累遷朔州刺史。時頡利可汗自恃強(qiáng)盛,每有所求,輒遣書稱敕,緣邊諸州,遞相承稟。及儉至,遂拒不受,太宗聞而嘉之。儉又廣營屯田,歲致谷十萬斛,邊糧益饒。及遭霜旱,勸百姓相贍,遂免饑餒,州境獨(dú)安……太宗將征遼東,遣儉率蕃兵先行抄掠。儉軍至遼西,為遼水汎漲,久而未渡,太宗以為畏懦,召還。儉詣洛陽謁見,面陳利害,因說水草好惡,山川險(xiǎn)易,太宗甚悅,仍拜行軍總管,兼領(lǐng)諸蕃騎卒,為六軍前鋒。時有獲高麗候者,稱莫離支將至遼東,詔儉率兵自新城路邀擊之,莫離支竟不敢出。儉因進(jìn)兵渡遼,趨建安城,賊徒大潰,斬首數(shù)千級。以功累封皖城郡公,賞賜甚厚。其后,改東夷校尉為東夷都護(hù),仍以儉為之。永徽初,加金紫光祿大夫。四年,卒于官,年六十,謚曰密……儉兄大師,累以軍功仕至太仆卿、華州刺史、武功縣男。儉弟延師,永徽初,累授左衛(wèi)大將軍,封范陽郡公。延師廉謹(jǐn)周慎,典羽林屯兵前后三十馀年,未嘗有過,朝廷以此稱之。龍朔三年,卒官,贈荊州都督,謚曰敬,陪葬昭陵。唐制三品已上,門列棨戟,儉兄弟三院門皆立戟,時人榮之,號為「三戟張家」。
典故 
門三戟
 
相門三戟

相關(guān)人物
張儉
 
張大師
 
張延師


《舊唐書》卷八十三〈張儉列傳〉~2775~
張儉,雍州新豐人,隋相州刺史、皖城公威之孫也?!瓋€兄大師,累以軍功仕至太仆卿、華州刺史、武功縣男。儉弟延師,永徽初,累授左衛(wèi)大將軍,封范陽郡公。延師廉謹(jǐn)周慎,典羽林屯兵前后三十馀年,未嘗有過,朝廷以此稱之。龍朔三年,卒官,贈荊州都督,謚曰敬,陪葬昭陵。唐制三品已上,門列棨戟,儉兄弟三院門皆立戟,時人榮之,號為「三戟張家」。
《舊唐書》卷七十七〈崔義玄列傳·(子)崔神慶〉~269~
開元中,神慶子琳等皆至大官,群從數(shù)十人,趨奏省闥。每歲時家宴,組佩輝映,以一榻置笏,重疊于其上。開元、天寶間,中外族屬無緦麻之喪,其福履昌盛如此。東都私第門,琳與弟太子詹事圭、光祿卿瑤俱列棨戟,時號「三戟崔家」。琳位終太子少保。
典故
龐儉鑿井

相關(guān)人物
龐儉


《藝文類聚》卷三十五
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南陽龐儉,少失其父。后居閭里,鑿井,得錢千馀萬。行求老蒼頭,使主牛馬耕種。直錢二萬。有賓婚大會,奴在灶下,竊言:「堂上母,我婦也?!规炯淳甙灼淠?,母使儉問,曰:「是我翁也?!挂蛳绿茫漕i啼泣,遂為夫婦。儉及子歷二千石刺史七、八人,時人為之語曰:「廬里諸龐,鑿井得銅,買奴得翁。」

例句

龐儉鑿井,陰方祀灶。 李瀚 蒙求

典故 
張儉無家
 
一身作客
 
破家張儉
 
無家張儉
 
逃張儉
 
望門投鞭


《后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張儉〉~220~
張儉字元節(jié),山陽高平人,趙王張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時中常侍侯覽家在防東,殘暴百姓,所為不軌。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覽遏絕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結(jié)仇。鄉(xiāng)人朱并,素性佞邪,為儉所棄,并懷怨恚,遂上書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田豫


《三國志》卷二十六《魏書·田豫傳》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也。劉備之奔公孫瓚也,豫時年少,自托于備,備甚奇之。備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別,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弧埂妇俺跄鲆厝伲⑶拔灏賾?。正始初,遷使持節(jié)護(hù)匈奴中郎將,加振威將軍,領(lǐng)并州刺史。」「豫清儉約素,賞賜皆散之將士。每胡、狄私遺,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貧匱。雖殊類,咸高豫節(jié)。」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鮮卑素利等數(shù)來客見,多以牛馬遺豫;豫轉(zhuǎn)送官。胡以為前所與豫物顯露,不如持金。乃密懷金三十斤,謂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辉闹?,胡因跪曰:『我見公貧,故前后遺公牛馬,公輒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為家資。豫張袖受之,答其厚意。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狀聞。于是詔褒之曰:『昔魏絳開懷以納戎賂,今卿舉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乃即賜絹五百匹。豫得賜,分以其半藏小府,后胡復(fù)來,以半與之。」

例句

田豫儉素,李恂清約。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王儉
 
蕭衍(梁武帝)


《梁書》卷一〈武帝本紀(jì)上〉~2~
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參軍,遷衛(wèi)將軍王儉東閤祭酒。儉一見深相器異,謂廬江何憲曰:「此蕭郎三十內(nèi)當(dāng)作侍中,出此則貴不可言?!?/span>
《國語辭典》:恭儉(恭儉)  拼音:gōng jiǎn
恭敬。《文選。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cái)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div>
《國語辭典》:勤儉(勤儉)  拼音:qín jiǎn
勤勞儉樸?!洞笏涡瓦z事。元集》:「常嘆賢君務(wù)勤儉,深悲庸主事荒淫。」《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施鑒,字公明,為人謹(jǐn)厚志誠,治家勤儉,不肯妄費(fèi)一錢?!?/div>
《國語辭典》:節(jié)儉(節(jié)儉)  拼音:jié jiǎn
節(jié)省儉約,用財(cái)有度。如:「節(jié)儉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書經(jīng)。無逸》「即康功田功」句下漢??装矅鳎骸肝耐豕?jié)儉,卑其衣服,以就其安人之功?!?/div>
《國語辭典》:儉約(儉約)  拼音:jiǎn yuē
節(jié)省。《淮南子。主術(shù)》:「君子之道,處靜以脩身,儉約以率下?!埂段宕菲皆?。周史。卷上》:「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div>
《漢語大詞典》:儉德(儉德)
儉約的品德。易·否:“君子以儉德辟難。” 孔穎達(dá) 疏:“言君子於此否塞之時,以節(jié)儉為德,辟其危難。”書·太甲上:“慎乃儉德,惟懷永圖?!?孔 傳:“言當(dāng)以儉為德,思長世之謀?!?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金 陳賡 《宣宗挽詞》:“儉德高千古,鴻勛際兩間?!?明 李東陽 《春雨堂稿序》:“先生之儉德雅操,清心寡欲,名滿天下?!?/div>
分類:儉約品德
《漢語大詞典》:慈儉(慈儉)
慈愛儉約。新唐書·趙宗儒傳:“ 堯 舜 之化,慈儉而已?!?宋 范仲淹 《老子猶龍賦》:“孰可伺珠,長存慈儉之寳;全疑在沼,不離清浄之源?!?span id="zifzkcs"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祖建隆二年》:“ 南唐 主多材藝,好讀書,在位慈儉,有君子之度?!?/div>
分類:慈愛儉約
《漢語大詞典》:儉勤(儉勤)
節(jié)約而勤勞。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斥遣浮華,好此綈紵?!?span id="einupeh" class="book">《元典章·禮部·服色》:“朕臨寶御,勵志儉勤,思與普天同臻至治。” 明 吳承恩 《留翁遺稿序》:“為子言則訓(xùn)孝,為臣言則訓(xùn)忠,或以訓(xùn)儉勤,或以訓(xùn)慈惠?!?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如多財(cái)之家,儉勤則常富,不勤不儉則漸貧。”
《漢語大詞典》:儉府(儉府)
南朝 齊 王儉 的府第。 儉 于 高帝 時為衛(wèi)將軍,領(lǐng)朝政,用才名之士為幕僚,后世遂以“儉府”為幕府的美稱,謂其主客皆才俊。 五代 齊己 《江寺春殘寄幕中知己》詩之二:“社蓮漸與幕蓮?fù)?,岳寺蕭條 儉 府雄。”參見“ 儉蓮 ”。
《漢語大詞典》:儉蓮(儉蓮)
猶儉府。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相府蓮:“《古解題》曰:‘ 王儉 為 南齊 相,一時所辟皆才名之士,時人以入 儉 府為蓮花池,謂如紅蓮映緑水,今號蓮幕者自 儉 始?!?唐 羅隱 《賀淮南節(jié)度盧員外賜緋》詩:“ 儉 蓮高貴九霄聞,粲粲朱衣降五云?!眳㈤?span id="zkknmsx" class="book">《南史·庾杲之傳》。
《漢語大詞典》:儉蓮(儉蓮)
猶儉府。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相府蓮:“《古解題》曰:‘ 王儉 為 南齊 相,一時所辟皆才名之士,時人以入 儉 府為蓮花池,謂如紅蓮映緑水,今號蓮幕者自 儉 始?!?唐 羅隱 《賀淮南節(jié)度盧員外賜緋》詩:“ 儉 蓮高貴九霄聞,粲粲朱衣降五云。”參閱南史·庾杲之傳。
《漢語大詞典》:紅蓮幕(紅蓮幕)
南史·庾杲之傳:“﹝ 王儉 ﹞用 杲之 為衛(wèi)將軍長史。 安陸侯 蕭緬 與 儉 書曰:‘盛府元僚,實(shí)難其選。 庾景行 汎淥水,依芙蓉,何其麗也?!瘯r人以入 儉 府為蓮花池,故 緬 書美之?!焙笠蛞浴凹t蓮幕”為幕府之美稱。 唐 李商隱 《寄成都高苗二從事》詩:“紅蓮幕下紫梨新,命斷 湘 南病渴人。” 宋 王禹偁 《送同年劉司諫通判西都》詩:“ 仲宣 舊佐紅蓮幕, 裴度 新開 緑野堂 ?!?/div>
分類:幕府
《國語辭典》:芙蓉幕  拼音:fú róng mù
大臣的幕府。參見「蓮幕」條。唐。趙嘏 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詩一○首之二:「一從開署芙蓉幕,曾向風(fēng)前記得無?!?/div>
《國語辭典》:蓮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齊王儉在高帝時當(dāng)衛(wèi)將軍,居宰相職,官高德重,其僚屬多碩學(xué)名士。時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蓮花池,入王儉幕府為入蓮幕。見《南史。卷四九。庾杲之傳》。后用以稱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詩:「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挂沧鳌杠饺啬弧埂ⅰ干徃?。
分類:蓮幕幕府
《國語辭典》:蓮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齊王儉在高帝時當(dāng)衛(wèi)將軍,居宰相職,官高德重,其僚屬多碩學(xué)名士。時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蓮花池,入王儉幕府為入蓮幕。見《南史。卷四九。庾杲之傳》。后用以稱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詩:「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蓮府」。
分類:蓮幕幕府
《國語辭典》:蓮府(蓮府)  拼音:lián fǔ
形容大官的幕府。參見「蓮幕」條。唐。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詩:「蓮府侯門貴,霜臺帝命俞?!?/div>
分類:幕府
《國語辭典》:蓮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齊王儉在高帝時當(dāng)衛(wèi)將軍,居宰相職,官高德重,其僚屬多碩學(xué)名士。時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蓮花池,入王儉幕府為入蓮幕。見《南史。卷四九。庾杲之傳》。后用以稱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詩:「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挂沧鳌杠饺啬弧埂ⅰ干徃?。
分類:蓮幕幕府
《漢語大詞典》:蓮沼(蓮沼)
(1).蓮池,蓮塘。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詩:“水葉分蓮沼,風(fēng)花落柳枝。” 明 劉基 《夏日雜興》詩之二:“風(fēng)軒自舞蒼筤竹,蓮沼雙游赤鯉魚?!?br />(2).蓮幕。 唐 李商隱 《為同州張?jiān)u事潛謝辟啟》之一:“府稱蓮沼,慙無倚馬之能;地號云門,竊有化龍之勢。”參見“ 蓮幕 ”。
分類:蓮池蓮幕
《國語辭典》:蓮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齊王儉在高帝時當(dāng)衛(wèi)將軍,居宰相職,官高德重,其僚屬多碩學(xué)名士。時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蓮花池,入王儉幕府為入蓮幕。見《南史。卷四九。庾杲之傳》。后用以稱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詩:「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蓮府」。
分類:蓮幕幕府
《漢語大詞典》:蓮花幕(蓮花幕)
亦作“ 蓮華幕 ”。 猶蓮幕。 唐 羅隱 《冬暮城西晚眺》:“謬忝蓮華幕,虛霑柏署官。”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余生 萬歷 末年……入 范大司馬 蓮花幕中。”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幕議》:“蓮花幕下寄閒身?!眳⒁姟?蓮幕 ”。
分類:蓮幕
《國語辭典》:蓮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齊王儉在高帝時當(dāng)衛(wèi)將軍,居宰相職,官高德重,其僚屬多碩學(xué)名士。時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蓮花池,入王儉幕府為入蓮幕。見《南史。卷四九。庾杲之傳》。后用以稱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詩:「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挂沧鳌杠饺啬弧埂ⅰ干徃?。
分類:蓮幕幕府
《漢語大詞典》:蓮花府(蓮花府)
猶蓮幕。 唐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長新除工部員外見簡》詩:“問絹蓮花府,揚(yáng)旗 細(xì)柳營 ?!?唐 韓翃 《贈別王侍御赴上都》詩:“西向 洛陽 歸 鄠 杜 ,回頭結(jié)念蓮花府?!眳⒁姟?蓮幕 ”。
分類:蓮幕
《國語辭典》:蓮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齊王儉在高帝時當(dāng)衛(wèi)將軍,居宰相職,官高德重,其僚屬多碩學(xué)名士。時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蓮花池,入王儉幕府為入蓮幕。見《南史。卷四九。庾杲之傳》。后用以稱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詩:「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挂沧鳌杠饺啬弧?、「蓮府」。
分類:蓮幕幕府
《漢語大詞典》:三戟
唐 制,三品以上官員得門前立戟。 李峴 與兄 峘 、 嶧 同居 長興里 第,門列三戟。 張儉 兄弟三人皆立戟,時號“三戟 張 家”。 崔琳 與弟 珪 、 瑤 ,俱立棨戟,世號“三戟 崔 家”。俱見新唐書本傳。后遂以“三戟”指貴官之家。 宋 陸游 《放慵》詩:“進(jìn)媿門三戟,歸無畝一鐘?!?明 張煌言 《壽鯢淵張相國》詩:“君不見吾家三戟世風(fēng)流,杖履從容燕子樓?!?清 吳偉業(yè) 《壽申少司農(nóng)青門六十》詩:“相門三戟勝通侯,兄弟衣冠盡貴游?!?/div>
《國語辭典》:望門投止(望門投止)  拼音:wàng mén tóu zhǐ
見有住家,便去投宿。形容人在逃難或窘困時,暫求棲身處的倉促情況?!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國語辭典》:田豫儉素(田豫儉素)  拼音:tián yù jiǎn sù
三國時,魏并州刺史田豫,生活清苦,節(jié)儉樸素,凡朝中賞賜全部都散與將士,外族饋贈也都登記交由公家,而家中常貧困。見《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田豫》。后多指儉約清廉者。
《國語辭典》:蕭郎(蕭郎)  拼音:xiāo láng
本指未稱帝前的梁武帝蕭衍。見《梁書。卷一。武帝紀(jì)上》。后世詩詞中常借為女子對所喜愛男子的泛稱。唐。崔郊 贈去婢詩:「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如今一旦要把蕭郎做個路人看待,卻如何甘心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