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木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木公
第 8 句因包含“孔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孔蓋
第 8 句因包含“瑤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瑤臺
第 8 句因包含“瑤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瑤臺
第 11 句因包含“八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八珍
第 14 句因包含“人,陳生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生芻
第 28 句因包含“驪龍,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驪龍珠
第 30 句因包含“大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梅花庵祭畫歌黃太守梅花道人吳仲圭畫山水長卷,祭之其墓,作祭畫圖,余為歌之。) 清 · 姚燮
 押虞韻 出處:復莊詩問卷十六
萬象不動寒籟枯,太守示我溪山圖。
荒煙亂木去蒼郁,直從造化元樞
其中微妙可說,但覺精采眉須。
生龍活虎木公鼎,翠旌孔蓋瑤臺姝。
沈心刻目相其筆,可與領(lǐng)略皮膚
百金市此八珍膾,鳳臠麟炙無郇廚。
東鄰咫尺道人墓,乃設旨醴陳生芻
天光裊裊華敷,寒香在幾云模?。
空山若或降神馭,長髯大袖睢盱。
五百年來易姓太平喜見今黃虞。
昔時祅騎恣毒掠,券臺餒鬼愁戈弧。
禪龕古骨幸完保,敢望意外區(qū)區(qū)
誰料此畫出塵劫,墨雖已槁神常腴。
若璽存漢璧歸趙,夜光不掩驪龍珠。
靈應對卷雪悲涕亦復大笑胡盧。
道人當日閉門畫,客屨闃寂妻孥。
安知落墨千載,后之學者皆其徒。
沈唐文祝瓣香奉,奚論望瓚癡且迂?
因知設祭例非創(chuàng),幽明?合同節(jié)符。
想當齋盥肅稽拜,籬麋林鳥為恬愉。
疏鐘落日城之隅,牛羊上壟冬草蕪。
明春倘復續(xù)茲典,愿從勷祀冠裳俱。